《浩气伏魔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浩气伏魔录- 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玉锁性格开朗活泼,可随行这些人几乎个个是一脸严肃、少言寡语的,只有这云龙跟她年纪接近,又是同乡,还能说上几句话。这些天她整日跟云龙在一起,多少也有了些感情,也没把云龙当作主子,倒像是弟弟一般。

    玉锁一边绣花一边给云龙讲些乡下的故事。云龙本来无心听她的故事,叫她来聊天也只是想借机问问家里的事,听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问道:“好姐姐,求你告诉我,我家到底怎么样了,我爹和我娘是不是死了?”

    玉锁不提防他突然问这个,吓得扎了手,“哎呦”一声,把手指放进嘴里吮着。

    云龙才不让她打岔,一叠声的追问。

    玉锁结结巴巴的说:“我也是才来的,哪知道怎么回事。”

    云龙不信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想必大家早就议论纷纷,只是避着我,不让我听到便是了。好姐姐,你告诉了我,我保证不让舅舅知道。”

    玉锁被他逼的没法,只好老实答道:“老爷交待了,谁要敢跟你说起你们家的事,就要被活活打死。求少爷饶了我吧。”说完撒腿跑了出去。

    云龙心想:“他们这么瞒着我,看来我要想得到爹娘的消息,只能自己回去看看了,可是现在,白天身边总有三五个人跟着,就是到了晚上,窗外也总有两个人跟铁铸的罗汉似的戳在门外,我要是想逃回家,必须要想点办法才行。”



………【第五章 逃跑 第四节】………

    西安的三月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云龙在城里玩了几天,听人说十六、十七、十八三天在西大街的城隍庙有一年一度的大庙会,热闹非凡,便跟夏峻说要去逛。(,)

    夏峻只道云龙小孩心性;情绪恢复的快,非常高兴,一口答应下来。

    十六日一大早,吃过早饭,云龙故意显得十分兴奋,跑到夏峻的屋子里说这说那,一会说要去听戏、吃小吃,一会说要去拜城隍,求城隍爷保佑他早日知道父母的下落,一会又说要买些当地特有的玩意。

    夏峻见他难得兴致这么好,自己左右无事,一定要好好陪他去逛逛。正在这时,客栈小二急匆匆的跑进来,说门外来了两个知府派来的官人。夏峻不敢怠慢,忙叫云龙等人退下,正冠束带出门迎接。

    两位衙役平日里没少干给人递口信的活,也有了一套经验,像夏峻这样住在小客栈的,必不是什么达官贵人,就算打赏也给不了几吊钱。一路上不停抱怨今天倒霉,这时语气里不免也带了轻蔑,死样活气的道:“哪位是平凉来的夏员外?今日午后申时,我家老爷有请。”说完之后眼皮都不抬一下,等着拿了几吊赏钱便走。另一个也没好气的拿着一支门外折的柳条,在手中绕圈子。

    夏峻知道这些下人虽然成事不足,但败事有余,他听这两人言语轻蔑,知道是长了一对富贵眼的,于是扭头对身后说:“于洪,拿二十两银子,二位官人辛苦了,请两位喝杯茶。”

    似这两个下等衙役,虽是出入于知府衙门,算得上见过世面的人,但见的都是老爷们的钱,自己的饷钱每年也就八两银子。虽说断不了讨几个赏钱,但一张口就是二十两,今天还是头一遭。两人愣了一下,连忙满脸堆笑,连点头带作揖,觉得刚才失礼,因此显得又是兴奋又是愧疚,无比造作。

    这等事夏峻自然见得多了,抱拳说:“辛苦两位官人,请禀告老爷,说小可定准时赴宴。现下还要准备准备,就请于洪代为送客。”

    两位衙役抢着说:“老爷哪里话,您是做大买卖的,杂事多,您忙您的,不妨事,不妨事。”走出几步还频频转身点头致意。

    夏峻见前些日子递的拜帖终于有了回复,自要跟何冲、吴先生等人商量对策,可今天说好了要跟云龙去庙会,云龙又显得那么期待,一时不知如何向他启齿。

    正这时,云龙从后院绕进来说:“舅舅今天要出去办事么?”

    夏峻踌躇了片刻说:“云龙,舅舅本来打算今天好好陪你去逛逛庙会,但是刚才衙门来人让舅舅下午去赴宴,不如明日……”

    云龙笑着说:“没关系,我知道您有要紧事,让于叔叔陪我去就好了,这几天我们在城里逛的多了,道路我都认识,丢不了。若是我觉得逛得不尽兴,明天再让舅舅陪我逛。”

    夏峻见云龙并无不悦之色,心中宽慰,说:“如此也好。”扭头对于洪说:“那你就带着马闯和小宝陪云龙逛逛吧,照顾好云龙,银子不够的话找老高去支。我去知府衙门有正事要办,有事等晚上回来再说。”

    这天的西大街真是热闹非凡,车水马龙,游人络绎不绝,跟过年时的景象差不多。城隍庙门前立着一座五间大木牌坊,斗拱出檐,上覆盖琉璃碧瓦,下斜顶红漆巨柱,气宇非凡,蔚为壮观。

    穿过牌坊后再经过一条百米长的青石甬道,就到了二山门,迎面居中是一座结构精巧、造型美观的戏楼,与宏伟的七间大殿遥遥相对。

    牌坊下面、甬道两旁满是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和叫卖各种风味小吃的小贩,戏楼上正吼着秦腔,声音跟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混杂在一处,已经听得不太真切。

    云龙见了这些,就跟鱼儿见了水似的,欢蹦乱跳,四处乱窜,看到什么都想要,于洪和两个小厮跟在他后面只顾着付钱,手里拿的全是面人、风筝和各种玩意儿。

    走着走着,几人听的不远处铜锣声响,一群人围了个圆形的场子,不知在看什么,不时还传来阵阵笑声。走到近前,只见场子中间竖起一根两丈多高的竹竿,几只猴子在竹竿上上蹿下跳,表演着各种翻滚动作,甚是可爱,云龙见是耍猴的,兴奋的一头钻进人群里。

    于洪几人怕云龙走丢,也都拼命拨开人群要往里挤,可耍猴的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云龙身子瘦小,容易分开人群,他们身体魁梧,手里都拿着云龙的玩意,自然挤得慢些,挤来挤去不见了云龙的身影。正有些着急,突然听云龙喊道:“于叔叔,那边有戏台,快来看戏。”

    于洪扭头看时,见云龙正在人群外向他招手,满脸的兴奋。他松了一口气,心想:“何先生曾说,让我留心看好穆云龙,我看这孩子虽然聪明伶俐,但却没什么心眼,何先生是多虑了。”

    似庙会这样的场合,当地的衙门往往会请本地知名的戏班前来演出,虽然未必是什么名角儿,但一来选的都是些热闹的戏,二来大家也难得有不花钱听戏的机会,因此人来的极多,戏台下黑压压的站了上千人。

    这一出唱的是《行者除妖》,正是孙行者流沙河大战沙和尚那段,双方有唱有打甚是热闹。只见孙猴儿一个跟头翻上“云彩”念道:“渡船,渡船。”

    沙和尚身材高大,赤坦胸,怪眼圆翻,胸前一串骷髅珠子晃来晃去,样子十分凶恶,一个转身,也上得云来,念道:“又是个合死的来者。”

    孙行者道:“你姓甚么?”

    沙和尚道:“我姓沙。”

    孙行者道:“我认得你,你是回回人河里沙。”

    沙和尚道:“你怎么知道?”

    孙行者道:“你嘴脸有些相似。”

    沙和尚抓住孙猴儿,往怀里一带顺势要咬他的头,孙行者道:“诸人怕你吃,恁爷不怕你吃,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鍮石屈眼,摆锡脏头。你有铜牙铁齿,你便来寻找。”

    孙猴儿反来抓沙和尚的手,道:“我不是别人,大唐国师三藏弟子,你放心,随我师父西天取经回来,都得正果朝元,却不好来。若不从呵,我耳朵里取出生金棍来,打的你稀烂。”说着不知何时手中多了一根金灿灿的棒子,举棒要打。

    沙和尚见势不妙,便道:“也罢,降了罢”。于是双方驾云归去。

    云龙看得兴起,一边看还一边给于洪讲那孙行者功夫如何了得,那铁棒如何厉害。于洪见云龙讲的起劲,连连称赞他见识多。



………【第五章 逃跑 第五节】………

    接下来的几出戏都是热闹的,先是唱梁山英雄林冲的《宝剑记》,接下来是三国戏《过五关斩六将》,云龙虽然听不太懂,但都能说出其中的主要人物,一边听一边不时的给于洪、马闯他们说戏,几人乐呵呵的听着。小说ap。整理三出武戏唱完是一段唱腔戏,《西厢记》的《拷红》。这个云龙就不在行了,听了两句觉得没趣,就嚷着要走。

    离开戏台,走到一个画糖画的摊子跟前,摊主看这个小孩衣着鲜亮,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热情招呼道:“这位小哥,来买个糖画吧,只要两枚铜板,转着什么就是什么。”边说还边指着旁边的一个画着十二生肖图案的转盘。

    云龙在太原并没有见过这个,好奇的拨了一下指针,指针转了几圈,停在了“兔”的图案。摊主拿起小铜勺,从旁边的大锅里舀出一勺滚烫的糖稀,度飞快的洒在面前的大理石板上,没几下,一只栩栩如生的兔子便出现在石板上面。

    云龙觉得有趣,又使劲的拨了一下指针,没想到这一次竟然就指到了龙的生肖上。他见指了一个自己名字里的龙字,高兴极了。

    摊主也没想到这小孩运气这么好,只好无奈的说:“两枚铜板我可是亏了,往常好几天都转不到这个最大的龙,小哥运气可真好。小哥请多等等,画这个可是要好长时间。”云龙让于洪帮他等着,自己又一溜烟跑进了城隍庙大殿。

    殿前有一座木牌坊,规模和大门前的牌坊相当,牌坊前有铜狮子一对,牌坊后有重五千斤的铁狮子一对。大殿前檐隔扇上的浮雕图案十分精致:两旁四间,雕着金锁套梅,正中一间,雕着苍龙教子。殿内正中大石供桌上摆满了香客的贡品,两侧整面墙壁挂满了写着“有求必应”的布幌,四尊异常高大魁梧的冥将分立两旁,大腿粗如巨柱,面目十分狰狞。

    云龙见周围挤满了上香的人,马闯已经不知道哪儿去了,只有小宝还勉强跟着自己,便对他说:“小宝哥,你身上可带着钱?我想给城隍老爷进柱香,给我爹求个平安。”小宝左手拿着几个面人,臂弯里放着炒栗子,腋下还夹着风筝,右手在怀里掏钱。

    云龙趁这个机会悄悄拽了一下他的袖子,小宝一个没注意,栗子撒了一地,风筝也掉了,连忙弯腰去捡。云龙四下看看,没人注意自己,抓了两个佛龛上的供果,假装帮着放到小宝怀里,然后没事人一样就往人群外挤出去。

    小宝手忙脚乱捡起东西,抱在怀里,正要跟着他出去,旁边一个眼尖的老婆婆一把揪住他,大声说:“这个贼偷东西!”

    小宝低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怀里多了两个苹果,上面还用金粉写着“永保平安”几个字,他急忙把苹果放回供桌,解释道:“我可能是拿错了,现在放回去,不是偷东西。”

    那老婆婆不依不饶道:“现在是我现了,你就说拿错了,要是我没现,你还不就给偷走了?”

    小宝百般辩解,老婆婆硬是不依,还说:“你嘴馋想偷吃供果,万一城隍生气了,惹来蝗灾,我们可就又要遭殃了。”

    周围的人也都指指点点,群情激昂,吵闹成了一团,云龙早已借着人流掩护,跑出了城隍庙。

    这时日头已经西斜,云龙只知道从太原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