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不用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客不用剑-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一年过去了,施俊的武功进步更加快,水波神功已经进入到初上的境界了,地煞拳运用的也更加熟练了。至于轩辕剑法,可以勉强把全部的招式及变化演练出来,饶是如此,也十分让孙伯通高兴了。孙伯通知道,要不是因为施俊聪明绝顶加上勤奋,恐怕现在能把轩辕剑法记住一半也困难,更别说是能够演练出来了,自己当年就是用了两年的时间,而水波神功达到第二层,却用了四年的时间。

  当然,这些也说明不了什么,因为这两种武功都不是寻常人所能够学习的。如果没有绝顶的天赋,没有坚韧的毅力,没有勤奋的努力,也是不行的,即使这些都有,也不能说就一定把这两门武功练好,瑶瑶就是这个例子,瑶瑶学习武艺也已经有七八年了,可是轩辕剑法也是能够演练出来,要用出来却是不可能。至于水波神功,也只是练到了入宗,最近却也越来越艰难了。他自己练习了将近四十年,其间有过很多的奇遇,也不过练到了无极,而最高的易天却怎么也突破不了。由此可以相见,武功的进境是越到后来越难的,

  对于自己的进步,施俊心中十分开心,知道自己朝着侠客的梦想又进了一步。可是在他的心目中,还有一个动力是所有人不知道的——那就是回家。

  离开家算起来整整有两年了,施俊想家,想爹娘,想儿时的玩伴胡海,想那山山水水的生活,可是他回不去。无数次,他在梦中见到了他们,与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又无数次和他们分开,可望不可及,于是从噩梦中惊醒!每当睁开眼睛,却只能看到四面空墙和独卧床上的自己,他知道自己现在是回不去的,唯一的机会就是等自己艺成下山再回家。

  所以对于施俊来说,学武功已不仅仅是自己成为实现侠客理想的需要,更是自己能够回家的机会。每每想及此,施俊都立即从床上坐起来,继续开始练功。

  只有施俊自己知道,自己的武功进境如此之快,固然是因为自己聪明,可是并不是仅仅聪明,因为聪明的人那么多,不见得谁都能够成功,真正让人前进的不二法门其实是——勤奋!单单与瑶瑶相比,在练武的时间上,施俊至少比她多一半还多,更何况他的心里比瑶瑶承载了更多的压力与动力?

  在这种压力与动力的激励、鞭策下,施俊能不进步吗?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的过去,施俊在终日练武的日子中长大。一晃又过了五年,这五年中,施俊的进步更加大,他的水波神功已经达到了入宗的境界,现在直逼归真境界了,他可以熟练地把一套轩辕剑法演练下来,而且招招都得到了剑意的要求,七十二路地煞拳那更是纯熟无比,运用自如。他感觉自己身轻似飞鸿,在孙伯通的指导下,他可以很自然的施展起轻功来在悬崖峭壁上来回游走。

  这当中,他又跟瑶瑶比了几次武艺,瑶瑶渐渐感觉到要战胜这个师弟越来越不容易了。他一招快似一招,一招连着一招,更加上他思维敏捷,转动灵活,难能可贵的是施俊居然可以在许多的招式上灵活运用,创新发挥,这些把个在旁边观看的孙伯通是惊喜不已。瑶瑶虽然性格乖戾,爱捉弄人,但从内心里也替施俊开心。

  最最开心的当然是施俊。他想着,自己是不是可以满师了呢?自己的一切已经学的那么好了,是不是可以跟师傅言明,自己该离开这里去找回家的路,回家看完父母,再去闯荡江湖、去行侠仗义了呢?

  于是施俊跟孙伯通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可是孙伯通笑了笑,既没有说答应,也没有说不答应。只是微笑。倒是瑶瑶听说施俊要走,早就撅起了嘴巴,她已经习惯了有施俊的日子,现在突然听说施俊要走,从内心来说,当然不肯的。

  一日,施俊又跟孙伯通说了自己想回家的事情,孙伯通这次没有不吱声,只是微笑道:“俊儿想回家,固然是应该允许的,可是你真的能够满师离开了吗?真的可以出去闯荡江湖了?呵呵……明天为师带你去个地方,然后你能不能满师你自己决定,你说怎么样?”

  施俊不敢违抗师命,于是躬身答应。

  却说孙伯通会带施俊去干什么呢?施俊到底有没有满师,可以离开呢?请看下一章:谷中学艺(三)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谷中学艺(三)
因孙伯通说第二天要带自己到一个地方的缘故,施俊一夜没睡好,他一直在想师傅会带自己到什么地方去,自己练习的不是很好了吗?就连瑶瑶姐都快不是自己的对手啦!想瑶瑶比自己多用功了七八年,都要不是自己的对手,那么自己出师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

  可是,师傅为什么不让自己满师呢?

  第二天天未亮,施俊就起床了,先盘腿坐在床上,将水波神功运起,让真气在自己的身上运行三十二个周天。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了,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不部分,尤其是他发现只要运功,全身任何不舒服、或是无精打采都会消失,立即变得神清气爽,他喜欢这种感觉。

  此时的施俊已不是当初那个毛孩子了。他个子长高了,人也长大了,头上梳了一个成人发髻,身高八尺,体型修长,面皮白净,双目如电,虽然眼神中稚气未脱,但是猛然一看去,就是一个大人了,或者说是个俊生了。就连瑶瑶那么不服输的人都不得不承认施俊以后一定是个“沾花惹草“的主。

  瑶瑶呢?也成一个大姑娘了,俗话说得好:“女大十八变“,现在的她身材苗条,柳叶弯眉,樱桃小口,尤其是那双眼睛秋波流转、明亮动人,*的肌肤几可弹指而破,冲人一笑,简直就是一笑百媚生。【本文首发起点文学网站】孙伯通经常看着两个孩子呵呵笑。每次瑶瑶都调皮地问她爹为什么笑,孙伯通就指着他们两个说:“看不出,你们还真是一对呢!”瑶瑶每次都是满脸通红地举起纤纤玉手去拍打她爹的胸膛,然后撒娇道:“爹——你说什么啊?”孙伯通这个时候总是哈哈大笑。

  瑶瑶被孙伯通开了几次玩笑,就再也不这么问了。不过从此,平时也不跟施俊怎么开玩笑了,只是照顾起施俊来更加细心。

  有时候看到施俊在看着她,她都会莫名其妙地脸红起来,别过身子做其他的事情。

  有时候因为武功进步不大,孙伯通会训施俊几句,瑶瑶会立即帮着施俊说话,等施俊回过头来感谢她的时候,她又撇撇嘴,似乎不在乎的说:“谁要你谢啊,你别想歪了哦!我是看到你可怜,才跟爹爹求情的哦!”可是如果不去感谢她的话,她又会说:“小子,你真是知恩不报啊,姐姐冒着被爹训的危险替你说情,你连谢字都没有!早知道,就让爹爹把你训得体无完肤!哼!”弄得施俊都不知道这个姐姐究竟想要什么!

  不管怎么说,现在施俊什么都不想了,他要回去!

  在他的心目中,孝道在侠义中是第一位的,如果自己不孝,还奢谈什么侠义呢?再说了,爹娘父精母血地生养了自己,又把自己养那么大,难道图得就是儿子的失踪吗?就是让他们切身感受丧子之痛吗?无数次施俊在自己的心里问自己,无数次地他告诉自己:我要回家!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儿子还没有死,他们也没有白养活这个儿子!

  等到施俊行功三十二个周天下来,都日上三杆了。一轮朝阳挂在东边的天空中,初显出它的威力,院子里已经有了一股暖意。

  他推开门,走到院子里,看到孙伯通已经坐在院子中央的椅子上,旁边的桌子上放好了饭菜。瑶瑶站在一旁,看到他出来,立即娇嗔道:“俊弟,你不要吃饭我们还要吃饭啊!到现在才起来,是不是想把我们都饿死啊?”

  施俊歉意地笑了笑没有接茬,只是低着头上前对孙伯通躬身行礼道:“师傅,徒儿不孝!”孙伯通点点头道“也罢,先吃饭吧!”

  瑶瑶不明白他们什么意思,施俊不就出来吃早饭迟了点嘛!干嘛扯到不孝上去,不过看到这师徒两个脸上都很严肃,当下也不敢多问,连忙招呼着开始吃饭。

  饭罢,孙伯通道:“瑶瑶,你一个人在谷中练习武艺,我和你俊弟出谷一趟。”

  瑶瑶没有想到爹爹和施俊要出去,连忙说:“爹,孩儿也想出去。孩儿自从进谷以来,还没出过谷呢!整天呆在这里,除了练武还是练武,闷都闷死了!”

  “我和你俊弟出谷有事情,很快就回来!”孙伯通正色道。

  瑶瑶立即撅起了嘴,粉脸上写满了不开心:“爹,你不疼瑶瑶了,就知道对俊弟好!孩儿在这谷中十几年,都不知外面是什样子的。你要孩儿练好武艺,孩儿也练了,也算让您满意,可是您还是不肯让孩儿出谷。俊弟才在这里七年,你就带他出去,你对瑶瑶不好,瑶瑶到底是不是您的女儿啊!”说着,瑶瑶一屁股做在了桌旁的凳子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那嘴巴厥得可以挂一个水壶。

  孙伯通呵呵一笑,温言劝说:“我要带你俊弟去历练一下。你的武艺比不上你俊弟啊!要是有什么危险的话,那叫爹爹如何是好?你还是呆在谷中吧!”

  “您可还从来没带女儿出去历练过啊,我要出去,我要出去,反正今天我就要出去了!您要是不同意,我今后就不给您洗衣服,不给您做饭,也不练武艺了!”瑶瑶撒起娇来,看样子是铁了心了。

  孙伯通对这个女儿没有什么法子,当下沉思了一下,勉强道:“好吧!就带你一起去吧!”瑶瑶听了高兴得蹦了起来,连连说道:“爹爹真好,好爹爹!噢——要出谷咯!”

  瑶瑶自从进谷以来,现在都十八岁了,还没有出谷过,一直以来因为瑶瑶武艺不高,孙伯通怕她出去不安全,不让她出谷,每次自己出谷都让她一个人在谷中练武。

  后来施俊进了谷中,起先施俊身子有伤,接着他在谷中练习武艺,一直都在谷中陪着瑶瑶,她倒也不是显得寂寞,再说了还要负责施俊的一日三餐与洗漱,没有出谷也是可以想见的。今天听说他们两个人要出谷,久违了的寂寞又再此涌上心头,叫她继续呆在谷中她怎么肯干呢?

  当下三个人也没什么准备,就是带了一些水和干粮出发了。

  施俊这是第一次好好地观察山谷(上次是在夜间,也没有看清楚),发现这个山谷四面都是峭壁(南面是一条大河,但河那边也是峭壁,所以算来四面都是峭壁了),陡直而上,谷中杂石堆积,伴以各种树木花草,把个不大的山谷弄的是曲曲折折。施俊心想:不知道该怎么上去呢?

  孙伯通倒是停也未停,直接来到了西面的峭壁下。施俊抬头仔细一看,这里似乎没有其他的三面峭壁陡,有一定的弧度,但是以施俊的能力,要想攀上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见孙伯通在峭壁的旁边找到几棵腕口大的树,立掌如刀,想也不想的横着砍下,那树应声折断。然后就看到孙伯通一只手掌上下翻飞,不一时,一棵树就变成了一个长长的棍子,他把棍子横摆到自己面前,剁了几剁,那一根就变成了几根,都是三尺左右长。

  然后又把手掌对向另外一棵小树,如是几次,他的手中就有了三十来根三尺左右长的棍子,再把每根棍子的一端用手掌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