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修道-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伟成见秦峰不说话,又道:“其实,我也是为你好。我娘经常告诉我,做人要多多行善。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书上说,百善孝为先。你如果跟这那个和尚一起去修那什么佛道,那你就是不孝。”李伟成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义正言辞。



    秦峰被他说懵了,道:“修道跟不孝有什么关系?再说,我爹娘都已经去世了。”



    李伟成道:“书上说,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佛道有五大戒律,其中一条就是戒女色,你要是戒了女色,你就无法传宗接代,不能传宗接代就代表你秦家的香火断了,你说,你这不是不孝是什么?你爹娘就算是去世了,也会死不瞑目的。”



    秦峰愣在那里,他还没想过里面还有这么多道理,喃喃道:“这么说,我非要选择仙道不可了。”



    李伟成说的有些口干了,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杯水,一边喝,一边道:“我真搞不懂你们,修道,修道,有什么好修的?等我明年跟你一样大的时候,我爹娘都准备让我结婚了。而你长了这么大,连女人都没摸过。府里头丫鬟多的是,你要是喜欢,我给你叫来一个,也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男人的快乐。你试过之后就会知道,以前那十多年,全是白活了。”



    秦峰一阵脸红,对于这个话题他选择沉默。



    “算了,我也知道你是个书呆子,反正这事,你以后总会知道的。这事也不需要人教,到跟前谁都会。我走了啊,记住你答应我的事情,明天可不准变卦啊。”李伟成走到门口还不忘再叮嘱秦峰一句。



    秦峰连连点头,说:“好,好,我记住了。”心说,你都把这事提升到孝与不孝的高度了,我能不答应吗。



    ……



    净尘听到秦峰的答案后依旧是一脸的古井不波,似乎早有所料。李灵渊则立即笑逐颜开,心中暗道:“伟成这小家伙果然没有辜负我对他的期望。”然而他看到净尘的表情,心中不禁嘀咕:“这和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连禅宗至宝,十八罗汉法珠都送出去了,到现在却一点都不着急。”



    秦峰心里觉得有些愧对净尘和尚,拿出了昨天净尘送给他的那串佛珠,道:“大师,这串佛珠我还是还给你吧。”



    “阿弥陀佛,小施主你是与我佛有缘之人,这串佛珠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与小施主你选择去何处没有关系。”净尘道。



    “那好吧,既然大师这么说了,我就收下了。”秦峰见他这么说,又认为手中不过是一串普通的佛珠罢了,收下也没什么,不再推辞。



    李灵渊在一旁更加猜不透净尘的心思了,心说:“他这是干什么呢?赔了夫人又折兵,到底打的什么企图?”



    净尘又道:“既然此事已了,灵渊真人,我也就告辞了。”



    李灵渊巴不得他快点走,忙道:“好,好,好。那你走吧,我也该回去了。”



    净尘人影一晃,便消失不见。



    李灵渊见净尘走后,立即对身旁的李武峰道:“那些随我一起前往昆仑的子弟可选好了?”



    李武峰道:“选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



    李灵渊看了一眼秦峰,道:“嗯,那你让他们出发吧,到时候我会让人去山门接他们的。我就先带着秦峰回去了。秦峰,你还需要带什么东西吗?”



    秦峰想了一下,道:“只需要带一些换洗的衣服就可以了,其他到没有什么。”



    李灵渊猜不透净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急着带秦峰离开,心想,到了昆仑山,我看你还能有什么办法。直接道:“衣服就不用拿了,门派里不缺衣物,你若是没有其他事情了,咱们现在就走。”



    秦峰点了点头,道:“好。”
7 论道
    秦峰只看到人影一晃,自己脚下便凭空生了一朵祥云,有一丈方圆,扶摇直上,劲风扑面,让秦峰一时有些窒息的感觉。接着又见李灵渊抬手一挥,这风便止了。



    秦峰大感惊奇,问道:“真神奇,驾云飞行,挥手止风,真人,你是如何做到的?”



    李灵渊呵呵一笑,道:“这些都叫作法术。”



    “法术?法术是什么?”秦峰道。



    李灵渊沉思了片刻,道:“法术是什么?这些就要从头说起了。所谓大道无垠,‘道’无处不在。你、还有我,包括这世间一切芸芸众生,所处地界,世间,空间,皆由‘道’而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无穷便是指的这无量世界,无尽众生,以及一切所有。所谓修道,乃是指逆道而修,顺为凡,逆为仙。修道者,有三大境界,每一境界有一大劫。第一境界,天地人三才境,便是指的‘无穷’逆道而修,以无穷归三,以无穷世界,无尽众生之身,而归天地人三才。第二境界,阴阳二极境,无穷归三,三归二,天地人三才归阴阳二极。第三境界,归一元化境,是指,二归一,阴阳二极归一元。无尽众生,悟道,而修天地人三才,晓阴阳二极,归一元化境,终而得道。指的就是这些。”



    秦峰听的不是很明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是不是这个意思?有了‘道’,才有了一元,有了一元,才有了阴和阳,有了阴阳,才有了天地人三才,有了天地人三才,才有了无尽众生,无量世界。只是,我不明白,一元,阴阳,天地人三才是什么?”



    “一元指的混沌初开的时候,一切的开始。阴阳是阴和阳两种对立的属性,万物皆有阴阳之分,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阴和阳是对立的,但是又是同时存在的,缺一不可。有了阴阳,才会有天地人三才,这无量世界,无尽众生,便是从三才而来,其中天指的是时间,地是空间,人便是这无尽众生。”李灵渊详细的解释着。



    “那这些,跟法术有什么关系呢?”秦峰道。



    李灵渊道:“正所谓,无法无以成方圆,一切皆有法。国有国法,家有家法,道亦有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没有地就没有办法生存,地没有了天便不会存在(天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宇宙星空,没有了宇宙还会有星球吗,没有了星球便没有了地),没有了道,天就不会存在。所谓法术,就是修道之人,借用‘道’的法则的一种方法。”



    “那法术人人都可以学吗?”秦峰道。



    “大道无处不在,道之法便无处不在,自然人人都可以学得,不过这种方法,不是每一个人能够做到的。就比如,你可以搬动一百斤重的石头,我却可以搬动一万斤乃至更重的石头,你的力量不如我,我能做到的,你自然就做不到。”李灵渊道。



    “我怎么样才能拥有跟你一样的力量呢?”



    “这就好比人,十岁的孩子,可以举起十斤重的石头,三十岁的大人,可以举起一百斤重的石头。大人为什么会比小孩子有力气呢?因为大人吃的饭比小孩子多,人吃饭了才会长大,长大了才会有力气举起更重的石头。修道也是这样,你现在是刚迈入修道一途,可以举起一百斤重的石头,我比你修道的时间长,修炼的比你多,境界比你高,我就比你有力气,有力量。人长大靠的是吃饭和时间,修道者的境界增长,靠的就是不间断的修炼和时间。”李灵渊道。



    “但是每个人都是可以长大的,修道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得道吗?修道者为什么会有三大劫呢?”秦峰道。



    李灵渊思忖了片刻,道:“正所谓顺为凡,逆为仙。凡人虽然没有三大劫,却有八大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况且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长大的,人会遇到各种天灾人祸等等而死亡。而修道者的三大劫,其实就是普通人的天灾人祸。而且修道者是逆‘道’而修,就好像逆风而行,风会阻拦你的,自然,逆‘道’而修,‘道’也会阻拦逆它的人。”



    秦峰沉默不语,看着两侧飞退的白云蓝天,望着脚下众生,又问了一句:“修道就没有八大苦了吗?修道的人不也要经历‘生’吗?难道修道的人,没有欲望吗?没有欲望的话,修道者求的是什么呢?既然有所求,就是求不得,放不下了。”



    李灵渊听完这段话,惊讶不已,睁大双眼看着秦峰,说不出话来。



    秦峰依然无所觉,接着道:“不仅仅是凡人有八苦,修道者也有,因为修道者也是人。一切万物,皆有来处,有来处,便是生,有来处,便有去处,有去处,便是死,有生死,便有苦。若是得道的,没有欲望的话,我不知道,这石头,这厚土是不是有欲望,算不算是得道。‘道’有来处吗?‘道’有去处吗?‘道’有欲望吗?”



    秦峰连续问出了关于‘道’有来处否,有去处否,有欲望否,三个问题,也引起了李灵渊的思考,进入修道界几百年来,李灵渊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些事情。是啊,‘道’有来处否,有去处否,有欲望否?



    秦峰顿了顿,自问自答道:“你刚才说一切皆是由‘道’而来,包括这空间,还有这时间。空间为宇,时间为宙。万物皆有阴阳之分,阳为阴之体,阴为阳之魂,如此,空间便是‘阳’,时间就是‘阴’。这宇宙便是道,一切万物,这无量世界,芸芸众生,皆在宇宙之内,皆为‘道’所生。只是不知道,道’有来处否,有去处否,有欲望否?若是有来处,有去处,有欲望。真人,你可知道,这时间,空间,从何时何地开始,到何时何地结束,这宇宙,求的又是什么?”



    李灵渊思索良久,道:“我修道五百余年,从来不曾思考过这些事情,更加没有听人说起过。只是我知道,就算是到了归元第七境,成道境的尊者们,可以瞬息千万里,也不曾到过这空间的尽头,也不曾看到。至于这时间从何开始,更加无人知道。若是这宇宙有开始,有结束,那么是从哪里开始?这时间,从哪里开始?时间的开始没有时间吗?这空间,到哪里结束?若是空间有尽头,那么尽头是什么?若是空间尽头有东西,那不还是空间吗?”



    李灵渊也问出了许多关于道的事情,两人都沉默不语,秦峰忽而想到了《修道》上的那句话,“得道可脱离无尽轮回人生苦海。”脑中瞬间豁然开朗,喃喃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李灵渊道。



    秦峰一阵哈哈大笑,道:“我明白了,‘道’无来处,无去处,无始终,亦无所求。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如此,‘道’就不苦。《修道》上说。‘得到可脱离无尽轮回人生苦海。’修道者,终究只是修道,若是修道,便没有得道,没有得道,那么就有八大苦。所以,《修道》才说,‘得道可脱离无尽轮回人生苦海。’所以只有得道,才没有八大苦,所谓人生苦海,应该指的就是这八大苦了。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