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和以前一样,只是路倒是好多了。”
与李大国聊了一阵,为了不打扰他开车,李成与克莱尔一路上指指点点,看着车外湘城的景物,这里是省城,所以高楼大厦不逊色于卡尔加里。
“成,这就是你的家乡?怎么比卡尔加里还要繁华啊,不像是我印象中的那个中国啊?”估计克莱尔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左右的中国的面貌?
“这里是湘南的省会,南方比较大的一座城市,类似于艾伯塔省的卡尔加里,所以经济发达也是正常的,不过这里不是我老家,从这里还有一段距离才到呢。”李成的老家位于邵城一个乡村里面,作为一个比较贫困的地方,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特别的多,近些年大家的经济都比较好了一些,都回到了老家里面盖上的小洋房,而且道路也已经都修好了,虽说不是很宽,但是都是水泥路,回家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了,高速路可以直达县城。
一路上克莱尔极其兴奋,左拍拍又拍拍,而且还采访内李成,做了一些旁白之类的,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画面,但是为了播出的效果,会进行大量的删减。
抵达了老家的地界之后,开始呈现的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画面,山丘、树林、平房、稻田、果树林,诸如此类的乡村画面,与加拿大广阔的平原不同,这里还是以山地为主。
“哇,成,那是什么啊?好像是一座庙?不对啊,哪里供奉的不是佛。”克莱尔看到了一处公路旁边的寺庙,惊叫了起来,搞得李大国还以为是什么呢,通过李成的翻译,李大国解释道:“这是一座道观,供奉的是三清。”
“哦,原来是道观啊。”克莱尔也听说过中国的本土的宗教是道教,只是没想到能看到道观,一般情况下都是佛庙比较多啊,事实上也是,佛教在中国还是普及率比较高的一个宗教,在这片土地得到极大的发展。
终于李成脑中出现了一些熟悉的画面,虽然老家这边这些年也得到了一些发展,但是乡村的发展速度和城市不同,还保留着许多本来的面貌,比如说那棵树,那条河,那栋草房,诸如此类的,李成立马进入了回忆状态,小时候在这里玩耍的情景,回老家过年时候,一家人虽然没什么钱,但是也很快乐,寒酸地只能吃白萝卜,却依然说是山珍海味。
“成,怎么了?看你表情不对啊,到了老家还不开心?”
“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些小时候的画面,所以有些失神了,你看,哪里就是我以前的老屋。”指着一间破烂不堪的土房,李成又问了李大国说道:“老哥,这间老房子还有人住吗?”
“没了,这间老屋本来是准备拆的,但是你爸不让,说是一种记忆,所以一直保留了下来。”
“哦,原来如此啊。”
李大国的驾驶技术还不错,可能是经常走惯了这条路,虽然路很狭小,却游刃有余,抵达了一间规模颇大的别墅内的宽阔地的时候,李成遥望了这个建筑,从占地面积来说,起码有2…3亩地吧,当然还包括了许多周围的菜园之类的,还是挺高档的,怪不得父母都不愿意来到加拿大呢,原来在国内已经盖上了这么豪华的别墅。
“你们都住这里?”
“不是,只有你父母和你奶奶,我在附近搞了一个屋场,也准备盖一个了。”
“嗯,大家都应该盖一个了,大伯呢?”
“在对面呢。”李成看了看,发现这间别墅和李成这里的模型差不多,可能也是同时修建的吧,看来李志武和大伯李志文的兄弟感情还不错,可能也出了不少的钱,这也很正常,毕竟作为兄弟有了钱,总得回馈下兄弟姊妹吧,不然落人话柄就不好了。
所以说李志武一系列造福村民的行为也给他们一家人受到了村民的真心尊敬,通过李成一路上,许多村民自觉打招呼就可以看出,李志武的确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比如说修路之类的。
回到了家里面的别墅,李成的父母和奶奶闻讯也下楼了,许多村民也集中到了别墅周围看热闹,李大国帮着拿行李,李成上前说道:“爸、妈,儿子回来了!”虽然一家子来过一次加拿大,但是与在老家聚首的感觉还是不一样,李成抱了父母之后,又到了奶奶身边,看着苍老的奶奶,说道:“奶奶,孙儿给你带回来孙媳妇了,这是克莱尔。”
他们来加拿大的时候,克莱尔已经和他们见过面了,这次来到老家更加确定了关系,所以李成很大方地介绍了克莱尔,还招呼村民们一起进大厅里面吃些瓜子和糖,为了迎接李成和克莱尔的到来,这一家子已经忙碌了许多,坐等李成回家呢。
“大家好,我是李成,我们一家子全仰仗各位的照顾,我作为晚辈的,给你们鞠一个躬!”李成也没做什么海外侨胞归来的牛气哄哄的样子,而是十分谦虚地先迎来围观的村民,这些人一些都是亲戚,一些见都没见过,但是都听说过李成,因为村子里面的这条路挂得名字就是李成,而且许多公共设施也是冠以李成的名号修建的,所以大家都很好奇,在国外发展的李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第一百四十二章
见到李成如此知礼,又带来了一个金发外国人,都一副羡慕的表情,还时不时和李成扯上几句,大家都进门了,李志武也找来了村里面的厨师帮忙搞了十多桌,打算庆祝李成的归来,挂了两大串的落地红,点燃之后,响彻全村,说明李志武这一家有好事做了。
的确,李成回家还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吗?而且还带来了准媳妇,特别是国外的洋妞,让许多只在电视上看过外国人的村民大饱眼福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留守
村宴一直是经久不息的传统,不论哪家做好事都会摆上几桌,请村民们赴宴,毕竟一个村子里面的人,基本上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每逢有好事都会相聚一起闲聊共饮,李成脱了累赘的西装外衣,撩起衬衫的袖子,一副大干一场的样子,作为宴请的主角,不搞几杯是过不去的。
家乡的米酒李成好久没尝了,首先给长辈敬酒,李成一轮下去,都有点顶不住,只好凝聚龙气驱散血液内的酒精浓度,用金手指来喝酒作弊,这也只有武侠故事里面段誉才会用的吧。
而段誉的五脉神剑是用剑气凝聚至手指,呈现的是液态,而李成作弊的手段则更高端了,直接蒸腾了体内的酒精,效果就很是隐蔽。
村宴结束之后,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纷纷回家睡觉的睡觉,种地的种地,热闹的别墅一下子就安静了许多,克莱尔帮着易小梅等人收拾卫生,李成坐在大厅里面缓了一口劲,神智倒是清醒的,只是有些疲乏,毕竟刚下飞机,做了几个小时的车,然后到了家里面就跟长辈、同辈的搞了几斤的米酒,虽说使用了金手指,但是酒精的余威还是存在的。
“阿成,高兴也不能这么没有节制的灌酒啊,躲酒你不会啊?人家叫你喝你就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傻呢。”李志武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实际上他是心疼自己的儿子,满打满算。李成喝了都有几十杯了,一杯可是有3两啊。
在农村喝酒都是用哪种塑料杯3两3左右,饭店里面的那种小玻璃杯才20克,也就是0。4两,自家酿制的米酒,起码也有20…30度左右,喝了几十杯,这不是一般的海量啊,起码要酒精中毒了,李成还能够自如的走动。说明情况并不是很糟糕。
“爸。我这都是敬长辈吧,我这么久没回来了,总要好好认识下这些亲戚朋友嘛,要不然别人还以为我发达了就不认亲戚了。”
“可是也不能喝这么凶啊。我让你妈去冲点蜂蜜水给你。这有利于解酒。”
“好的。谢谢,爸。”
“这孩子,在国外什么都没学会。到是开始客气了。”
李成喝了一杯蜂蜜水,好了一些之后,上楼去了自己的房间冲洗了下,顿时清醒了许多,楼上的房间很多,在农村一般没有正式结婚的,是不能同房的,所以说父母还为克莱尔也准备了一间干净整洁的房间,两人把行李放好之后,克莱尔敲门进了李成的房间,神神秘秘地道:“成,趁着天还没黑,我们出去走一走?”
“好,你等一下。”李成收拾干净之后,与克莱尔结伴同行,打算逛一逛村子。与大多数中国本土的乡村一样,稻田全是零零散散,各家各户分的田地,大多都是这里几分地,哪里一亩地左右,毕竟地少人多是中国农村的真实写照。
李成牵着克莱尔在乡村道路上走着,许多小屁孩在那起哄,嘴里面叨咕着一些难听的话,李成也不在意,当克莱尔询问小孩子们在说什么的时候,李成只好又扯谎了,说道:“他们在说你很漂亮呢。”
“哦,那真是太令人惊讶了。”事实上,这些小孩都是骂克莱尔是洋鬼子呢,估计是电视里面的某个时间点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看多了,再加上童言无忌,也没什么好斥责的。
李成蹲下身子,对一个孩子王用湘南土话说道:“小娃娃,别乱说话了行吗?如果你们乖的话,我给你们买糖。”
可能是利诱起了作用,孩子们立马止住了笑骂声,李成转身前往了一家小门店,买了许多的糖果,直接分给了小孩子们。
“乖啊,以后别这么对国际友人,不然会给你们家大人打屁屁的。”见到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样子,李成也很明白他们的心情,小时候很少能吃糖,在农村里面没这种条件,能吃一粒糖,一天都会很甜甜蜜蜜的,何况是这么一大包。
糖果虽说不像是以前一年到头只能吃一点的情况,但是现在的农村小孩还是很少吃到这么多这么贵的糖果,这可是一斤20多块得高档货啊,是小店老板在县城超市里面进的一批,也只买了几斤而已,全被李成买完了。
“成,看到他们吃糖果这么开心,搞得我的心情也很愉悦了。”
“是啊,克莱尔,你拍几张照片吧,这就是中国小孩子最幸福的时候。”
“嗯。”
如果不说,克莱尔差点错过这一幕中国农村小孩的真实面貌,要反应出一个国家最质朴的地方所在,不是去大城市,而是去最贫困的地方,敢于把自己最差的一部分表现出来,也证明了这个国家拥有的自信心,不需要遮遮掩掩。
李成用一大包糖贿赂了这帮小孩子之后,李成拉着刚才那名孩子王,也就8岁左右的小女孩,说道:“你叫什么啊?能带我去你的家吗?”
“我叫李妙梦,我父母都外去打工了啊,只有奶奶在家。”
“你奶奶多大年纪了?”
“60多了吧。”李妙梦停顿了一下,思考了一会说道,可能具体奶奶多大的年纪她也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吧。
“嗯,带我去吧。”
李成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李家村,大多数都姓李,这也是大多数农村的局面,都是一个宗族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