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员工的致富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普通员工的致富之路-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投资回报率连续投资到60岁,这个家庭的每个人就不必要买这种保险。而现实中几乎每个家庭都在3人以上,每个家庭都至少有两个人能活到60岁以上,每个家庭都有机会连续获得5%以上的投资回报率(如果你没发现,我可以告诉你,在你和我的身边比比皆是),这样的保险你还买吗?
  2、一定要学会“借鸡生蛋”。
  我把世界上的人分为八种:最不会理财的人是连自己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人;第二不会理财的人是恰好能保障自己生活的人;第三不会理财的人是保障了自己生活之后还有结余,但只会把结余的钱存在银行的人;第四不会理财的人是只会把结余的钱存在银行或者用于买人寿保险的人。最会理财的人是自己根本就没有钱,纯粹是靠借钱用于投资,并且不给任何人带来损失的人;第二会理财的人是除了把自己结余的钱用于投资还不够,还会借更多的钱用于投资的人;第三会理财的人是自己有多少钱投多少资,但不会借钱用于投资的人;第四会理财的人是比较理性地买股票和基金的人。
  “借鸡生蛋”是所有投资者不能不选择的发财方式。比方说,我在年初借人家一只母鸡,在一年中下了100个蛋,到了年底,我将鸡还给人家的时候,还拿50个蛋作利息给他,结果我也赚了50个蛋。但是,如果我不去借鸡,我能有这50个蛋吗?也许有人要问,人家一年能下100个蛋的鸡为什么愿意借给我来下蛋呢?你问得好,理由是那个鸡的主人根本就不会喂鸡,他如果自己亲自喂一年只能下20个蛋,现在借给我之后,不但不需要喂养,而且多得了30个蛋,此等美事,何乐不为呢?
  当然,“借鸡生蛋”也同样是有技巧的。要能够比较顺利地“借鸡生蛋”,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恪守信用,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是很难借到钱的。我最引以为荣的一件事是:有生以来任何人找不到我任何一次借钱不按时归还的纪录。所以我说,“一个人值得很多人信赖和有很多人值得自己信赖是两笔巨大的财富!”
  

普通百姓的致富之路在哪里(11)
2)、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把借钱投资当作一件很光荣的事,不要有任何“不好意思”的感觉。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不会借钱的人几乎就是不会投资理财的人,至少说不是投资理财的高手。再大的老板也要借钱,正如我上面说到的,李嘉诚也不例外。打个比方:李嘉诚有500亿元的资产,但他现在正准备投资一个600亿元的项目,所以他同样要去银行借100亿元,他不可能等到自己赚了100亿元之后再去上那个项目。如果等他赚了100亿元之后,那个好的项目早就被人家拿走了!正因如此,所以李嘉诚特别喜欢去银行借钱,因为他借了钱后可以赚更多的钱。而那些银行也非常喜欢将钱借给李嘉诚,因为借给他又安全又批量大。
  3)、不管借谁的钱都要付利息,哪怕是借你兄弟或者是你岳母娘的钱。因为你借钱是用来去赚更多的钱,所以付利息是天经地义的。并且,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趋利的,再好的关系,如果他觉得借钱给你不合算,你下次就很难借到钱了。
  4)、利息不能付得太高也不能付得太低,并随着你实力和信誉度的提高而递减。对于一个创业初期的人借钱以月利率10‰左右为宜,利率太高你负担不起,利率太低你很难借到钱。
  5)、借钱一定要向你的债权人说明用途。因为你的亲戚朋友只想支持你去干值得支持的事业,比方说如果你是借钱去赌博,谁会借钱给你呢?
  6)、学会“化整为零”。比方说,你想要借10万元去创业,你就不能向任何一个人开口说向他借10万元,如果这样,那你就永远也借不到10万元。所以你必须将10万元分解成2个5万,或者3个3万加1万,或者4个万,或者5个2万,甚至10个1万去借。
  7)、要不断积累“信用记录”。因为一个从来没借过钱的人很难借到钱,一个借钱不及时归还的人更借不到钱,只有经常借又及时还的人才最容易借到钱。不妨在你暂时不需要钱的时候,去你周围的人哪里尝试一下你借钱的能力,你借的钱即使暂时用不上,但也可以帮你建立起你的“信用纪录”。你的“信用纪录”对你未来的投资一定是很有价值的。
  8)、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我只告诉人品很好又真正准备创业的人,在这里就不说了。谁想知道,请在你真正准备创业时打我终生不变的手机或发邮件给我,我的手机号码是::duanshaoyi@
  下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有钱找不到投资机会怎么办?
  其实,只要有了本钱就很好办了。你没有找到满意的投资机会之前,将钱借给善于投资的朋友就是你的投资机会,当然我身边也有很多的投资机会供你选择。也许你会问,钱借出去之后人家不还怎么办?这句话问得好,我现在就是想告诉大家怎么解决这一难题。
  五年来,我办企业多余的钱就是借给朋友们去办企业,我一般收取12%-24%的年息,我和我的学生借出去的钱这几年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风险。因为借我的钱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对方必须在我面前没有不良信用记录,我也没听说过他在其他人那里有不良信用记录。其次,他必须是有经营才华的人,我预计他借我的钱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因为我借钱给他不仅仅是为了我赚利息,同时也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致富。只有他借我的钱赚了更多的钱才是最有价值的。第三,钱只借给有实力的人,我借给他的钱只占他自有资产的小部分。在借贷方面只能讲锦上添花,不能讲雪中送炭。第四点很关键,就是他借钱要做什么项目,必须通过我的认可,因为我相信我的眼光。如果我认为这个项目不可做,那我就不借。第五、我一般每人只借给10万元以下,超过这个额度必须实行担保或双倍财产的抵押。第六、逾期归还必须支付双倍利息的违约金。最后一点,我的钱有“几不借”:打牌赌博的不借,炒股买基金的不借,做其他风险投资的不借,有犯罪前科和人品不好的人不借。如果满足了这些条件,你们还觉得借钱给人家去投资办企业不安全吗?
  

普通百姓的致富之路在哪里(12)
几年来,很多朋友因为借我的钱去投资而发了财,经常说感谢我愿意要他们的利息,否则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马克思的《资本论》很多方面是错误的,其中不考虑投资利息就是一大错。
  你们不要小看18%/年(月息15‰)的利息,这是很吓人的。假设你今天投资10万元,10年之后就是52万,20年之后就是274万,30年之后就是1434万。也就是说,你如果有10万元能一直按15‰的月息安全的借出去,28年后通通都是千万富翁。当然这样的利率不是经常有人要的,我只假设按12%年的回报率计算,投资10万元10年之后就变成了31万,20年之后就是97万,30年之后也就成了拥有300万资产的富翁。
  如果你上面的投资机会也没有,那就理性地选购一些股票和基金吧,但最好不要参与疯狂炒作!(关于选购股票和基金请阅读其他专门书籍和参考本书的《全民“博傻”吹气球》和《对兼职股民的几点建议》)
  说来说去,创造财富的过程,就是一个把等量资源从边际效用低的地方配置到边际效用高的地方的过程。比方说:一杯水在井里的时候,它的价格几乎等于零,因为很难看到有人到井里打水而被另外一个人收取一分钱的事。但这杯水到了家里烧开了后,就可能值一毛钱了。另外,在市场上的一瓶矿泉水要两块钱,在茶馆一杯茶可能卖到十块钱,但这都仍然不能说明这部分水已经配置得很好了。假如说在当年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很多伤员的死不是因为没有粮食,也不是因为没有药品,还主要是因为没有水。这时候一杯水的价值就几乎等于一个伤员生命的价值了。因为他喝了水就能活下来,不喝水就会死去。假设某个伤员的生命值十万元(生命是无价的,但在经济学里对任何无价的东西都要假设有价,否则,象人寿保险等业务就完全无法开展),那么,伤员喝第一杯水的时候,这杯水就值5万元以上,喝第二杯水的时候,这杯水就可能只值500元了,第三杯水只值5毛钱,边际效用依次递减,以至于第四杯水只值5分钱,第五杯水一文不值。如果继续喝,伤员就可能被水喝死,后面的水对于伤员来说产生的是负效用。以上例子足以说明,等量的资源配置得好就可以救人,配置得不好就可以致人死亡。相差竟然如此悬殊。其实,每个人(法人)对资源配置的回报也无不类似。如果有人能把“井里的水”配置到“伤员的口里”(第一杯或第二杯),他就很快发大财;如果有人能把“井里的水”配置到“茶馆里”,他就发小财;如果他把“伤员”喝死了,他就破产。也许有人会问,谁有能力找到廉价的“井水”的同时又发现了这么需要喝水的“伤员”呢?我告诉你们比尔?盖茨就每天都找到了“井水”,而且每天都有那么多人想喝他的“水”。另外,我们也大可不必都找到“伤员”,我们完全可以多找些“茶馆”或多生产一些“矿泉水”嘛!只要不把“伤员喝死”,都是大有可为的。
  然而,在现实中不少人因为对经济学知识的一无所知,确实使很多资源都被浪费掉了。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例子恐怕要数“愚公”,当他看到“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他家出行的大路时,他不知道轻轻松松地把自己的家搬到山前面去,竟然发动子子孙孙累死累活去把山移掉。这样的“蠢货”竟然有很多人为他唱颂歌,难怪中国五十多年来修了这么多没用的铁路,建了这么多不产生效益的工厂,搞了这么多的形式主义。还美其名曰这是学“精神”,我看这是典型的“神经”!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当你们没有找到好的投资项目的时候可以找我,我虽然不知道每个人能够去干什么,但我却知道谁不能去干什么?我虽然不知道每个人去干什么事好,但我却能告诉你把什么事干得更好!
  

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翻开中国民营企业的历史,据说能存活10年的不到5%。原因何在?当然有生存环境的问题,比方说有些民营企业被政府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搞垮了。但也应该承认,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很大的原因,甚至这些原因还是很主要的。
  企业的成功是偶然和必然的统一。在企业开办时,有些创业者确实是通过了对市场的调查了解,并按照自己的优势脚踏实地办起来的。但更多的企业是因为创业者遇到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或是因为模仿亲戚朋友办起来的。前者的成功“必然性”占主导地位,“偶然性”占次要地位;而后者可能正好相反。比方说,现在山西很多实力雄厚的煤矿企业的成功就是因为那些老板当年偶然进入了煤炭行业,或者因为他的邻居开了个小煤矿,于是他也去开一个,没想到这个行业利润这么丰厚,一不小心就成了“暴发户”。
  在给全国很多的中小企业作咨询时,我发现一个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