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苏联军队的瓦解
作者:'美'威廉·奥多姆/著
译者:王振西、钱俊德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简介:
威廉·奥多姆,美军中将,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于1988年退休,2008年因心脏病在美国去世。布热津斯基认为作者是美国的首席苏联军事问题专家。
译者简介:
王振西,少将,曾在军事科学研究院作领导工作,正军职;
钱俊德,大校,曾在军事科学研究院作领导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英文版1998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1999年获得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协会颁发的舒曼奖。2000年由新华出版社翻译出版,内部发行。2014年由社科文献出版社重新引进,重新组织翻译出版。╋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苏联武装力量曾被誉为不可战胜的伟大之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它与500多万纳粹军队浴血奋战,为二战的结束立下了不朽功勋。在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它是唯一能够与美军抗衡的力量。可就是这样一支强大之师,却在没有侵略、没有战争、没有对手的情况下顷刻间瓦解。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又是什么原因引发的?
本书追溯了苏联军队的兴衰,详细地论述了苏联军队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军队的改革与成败,对这支军队崩溃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作出了实质性的分析,始终把苏联政治、经济与军事联系起来论证,作者以鲜活实例、亲身访谈、独特视角、另类解读贯穿全书,其揭示的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深刻思索和警省。
本书作者在苏联解体当年以及之前和之后,曾对苏联许多关键人物进行过专访,因此他在分析苏联军队“为什么”以及“如何”瓦解的过程和原因时,始终能将这一问题放在苏联政治改革、经济消长的大背景下加以论证,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鼓吹的“改革新思维”、“军队非党化”及其混乱无序的改革,抽空了苏联军队的建军之本,侵蚀了苏联军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并最终摧毁了苏联军队,而苏联军队的衰败对苏联解体的影响远比西方国家所预料的要大得多。
专家推荐:
“美国首席苏联军事专家奥多姆的这部开创性著作,有着深远的政治和战略上的重要性。不仅对了解俄罗斯军队的现状必不可少,而且对了解俄罗斯目前的处境有着更广泛的地缘战略意义。”
——布热津斯基
“每个想要了解美国冷战时期的主要对手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解体,又是什么导致这个主要对手变成泥腿巨人的读者,都需要认真研读这本书。”
——布鲁斯·林肯
目录
第一章苏联的战争观
第二章党政军结构
第三章苏军的人事制度
第四章永久性的战时经济
第五章军事战略
第六章决定改变方向
第七章防御性学说和裁军
第八章公开性与公众大辩论
第九章军事改革立法
第十章难操作的党军关系
第十一章棘手的军工部门
第十二章军队与维持国内秩序
第十三章苏军从裁减到崩溃
第十四章八月危机
第十五章利用另一次机会的幻想
第十六章建立独联体军队的幻想
结束语
大事记
主要人物简介
第2节。第一章 苏联的战争观
精彩书摘
第一章苏联的战争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堪称现代全面战争之父。——西格蒙德纽曼
战争愈是政治的,看来就愈是“军事的”;战争愈缺少政治的成分,看来就愈显得是“政治的”。——弗伊列宁
冷战期间,西方观察家争执最多的莫过于如何解释苏联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争执的一端是典型的机械论,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可以解释一切;另一端则是极端的种族优越论,声称马克思列宁主义什么也解释不了。这后一种观点认为,近代军事技术的特点排除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甚至认为,苏联军事力量基本可解释为对美国军事计划的反作用。时而出现的还有第三种观点,即“政治文化”解释:数百年来,屡遭外军入侵的惨痛教训使苏联军事思想侧重谋求自身防护的万全之策。1950年代第一种观点在美国的决策者中占主导地位,1960年代后期和整个1970年代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则取而代之。z米z花z书z库z ;__
到1980年代初期,苏联武装力量已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一支军队,在人数上、在武器数量上、在武器种类上、在动员能力上、在军工企业基地的规模上——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如此。诚然,在很多类型的武器装备和人员的质量方面,它仍落后于美国和北约某些国家的军队,但是在少数类型装备的质量方面它处于领先地位,还有几个领域与西方处于同一水平。苏军数量上的巨大优势不能简单解释为美苏军备竞赛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那种认为苏联仅出于防护自身的动机而钟爱庞大军队的“政治文化”解释也不能令人信服。实际上,帝国总参谋部曾骄傲地向沙皇汇报过,从1700年到1870年,俄军打了38次仗,其中只有两次不是进攻性的。上述两种解释只能说明苏联扩军的某些侧面,意识形态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当然不是通常那种机械性的理解。作为苏联军事政策的官方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被用来识别“威胁”(可能的敌人),正是为击败这个敌人来确定苏军的规模和计划。它提供了一个折光物,军事政策可从中不断得到折射。据称,它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解释,来说明战争是一种社会现象,并说明了战争的目的、战争的必然性、战争的实质,最后还说明最终如何把战争从人类关系中消灭掉。
这种从意识形态角度认识战争的官方观点究竟正确与否无关紧要,其重要性在于:它被苏联军政最高层领导奉为理论权威。在1985年至1992年的短短几年中,苏联军事政策出现的巨大变化同这些理论观点是根本相悖的。这些变化在苏军高层领导人中引起的心理失衡难以估量。对这些将军们来说,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争观构成了他们的认识论,他们也是依此来观察突如其来的变革的。如果不了解这种认识论,就不可能理解他们对变革的反应和关于军事政策的辩论。因此,要想描述苏军的消亡,必须首先看看这种战争观的思想根源。
第3节。苏联的战争观
苏联的战争观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战争理论。马克思早在1846年与弗雷德里克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初稿中就为这种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部不长的论著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异化”概念,这是理解其阶级斗争理论的关键。马克思指出,人的异化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结果,而这种物质关系又是由各个历史时代的经济制度决定的:奴隶主对奴隶,农奴主对农奴,资本家对城市无产劳动者。在奴隶劳动经济的历史时期,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导致了两者互相异化的关系:一方仅知道生产的结果,却没有劳动的经历;另一方则只知道劳动,却被剥夺了劳动果实。双方都不完善,把他们联结在一起的经济关系注定他们走向异化。在封建社会,异化仍然存在,因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以新的形式存活下来,而且一直持续到资本主义社会。使人与人异化的客观的经济现实构成了“阶级利益”的基础,也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必然引起剧烈的革命,而革命就是战争的一种形式,战争最终导致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各异的历史时代终结。根据马克思关于历史发展的理论,战争是变革的工具,变革又推动历史的发展,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一切战争的客观根源。这种战争观在1849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马克思在他1870~1871年完成的史学著作《法兰西内战》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理论,把它运用到各国相互征战的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认为,这种冲突证实了战争的结果不一定都是进步的。不同阶级领导人的不同决策在决定战争结果是进步还是反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马克思指责巴黎公社的法国革命领导人充满民族主义的爱国情绪,但却没有认识到德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政府不过是在保护这两国资本家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工人阶级的利益是超越国界的。要想掀起一场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必须使战争越出国界,这样,各国的工人阶级都可以参加进来,为保卫他们的共同利益、为消灭剥削而战斗。法国工人本该为了共同的事业与德国工人联合起来打败两国的资产阶级政权,但他们在巴黎的领导人缺乏马克思那种对历史进程的“科学”理解,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结果导致巴黎公社失败了。
列宁比马克思走得更远,他加上了工人阶级与其他被压迫阶级联合起来为推翻统治阶级而共同奋斗的观点。他在1905年发表的题为《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的文章中号召俄国工人阶级同农民结成联盟。当时的俄罗斯是个封建帝国,工人阶级力量太小,无力单独赢得革命的胜利。列宁认为俄国的资产阶级既小又弱,不值得与其结成联盟,何况它也没有表现出发挥自己的历史作用、推翻沙皇而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任何意愿。与其相反,俄国的农民人数众多,而且有革命情绪。尽管马克思把他们称作“小资产阶级”(因为他们要求革命的回报是把田地变成他们的私产),但由于他们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所以在历史上是进步的。列宁指出,这种现实使工农有可能结成联盟,推翻当权者。如果他们结成联盟,就肯定拥有赢得胜利的力量。而且,他们还可以抛开俄国的资产阶级,跳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列宁断定,俄国革命的胜利必然引起欧洲其他地区的革命,特别是德国、法国和英国。这三个国家的工人阶级人数众多,又最为先进。那时这两个革命可以联合起来,欧洲国家的工人阶级同俄国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这种联盟的力量将超过革命胜利后俄国农民的政治力量,那时就不怕他们表现出其资产阶级特性并要求自己拥有土地了。
列宁后来把这种阶级联盟策略推广到全球。他在1916年发表的题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专著中,把殖民主义战争解释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其他地区市场的冲突。在此过程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超越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界,形成一个统一的全球性的经济体系。资本主义的客观性质要求战争;它的能动性推动着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争夺世界落后地区的殖民主义市场而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在列宁看来,由此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全球一体化要求对国际范围的阶级斗争做出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