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年纪很小,只知道后来父皇还是得知了刘国公帮助燕国皇帝姬羽一事,但是父皇选择了原谅,原因无他,父皇的元后刘皇后是刘国公的嫡女,他们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哪怕刘皇后死了,父皇的心里依旧惦念着她,更何况父皇能够登上皇位,能够打下大同半壁江山,刘国公实在功不可没。所以最后将功抵过,父皇不再追究。
至于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些事,其实是因为当初知道刘国公通敌卖国的人不止有父皇,还有皇兄,当年的皇兄已是十二岁,已经被父皇辅佐着开始参与朝政,他希望父皇严惩刘国公,以儆效尤,免得再人做出不利于国家之事。可父皇没有采纳皇兄的意见,他将刘国公与姬羽相识的所有证据全都销毁,包括知道他们是相识的证人也都不费余力的诛杀,并且嘱咐皇兄,要他保守这个秘密,永远不得拿这件事治刘家的罪。皇兄对父皇的做法十分气愤,所以跟我抱怨过几句,所以对此我很有印象。
也是因为这件事父皇与刘国公产生了隔阂,这对本就有些衰落的刘氏一族更是雪上加霜,皇兄继位后,自然对刘家十分忌惮,所以刘家更为没落,直到我登基,才将他提了上来。
其实刘国公有没有通敌卖国,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我一开始真的很想重用刘家,甚至有过要册封刘莎为皇后的念头,只是这个念头因为母后的不喜而打消,可我对刘家一直都是很不错的。
我曾经妄想过,在我的新朝堂上,给刘家一席之地。可我差点忘了,我那可爱的大皇兄瑞王,就刘国公的亲外孙。当年刘国公弹劾小八谋反一事,就是被瑞王撺掇的,这很明显,没落的刘国公想投靠瑞王!只是后来,弹劾一事不仅失败,还连累了刘国公的弟弟刘华及其党羽被斩。我看在刘莎的面子上,没再追究刘国公,反而将他捧上四家之位,此后,刘国公对我十分感激,并且忠心耿耿,不再有其他想法了。
可这有什么用呢,一切都晚了,当我知道刘国公有意靠往瑞王的时候,就动了杀机,刘家绝对不能留!这么捧着他,就是为了将他狠狠摔下,利用他对付瑞王。
我利用儿时的记忆,知道刘国公曾经与燕国的一段秘闻,于是借一统中原为由,起兵讨伐燕国,并且千叮咛万嘱咐夏离刚一定要活捉燕国皇帝。只是这中间出了点差错,没想到燕国那么快投降,还送来降书,这么一来,我不仅不能活捉姬泽,还要封他为异姓王,那我还怎么从姬泽手中得到刘国公与姬羽的信件啊?所以那封降书必须烧毁,这样我才有由头让姬泽变成阶下之囚,逼迫他交出刘国公通敌的证据。
今晚在太液庭里只有我的心腹,因此没有一个人外人知道,我又召见姬泽一次。接下来的几天,我也一直都没有再见姬氏一族的意思,仿佛是将他们当做普通的俘虏一般,丢弃在监牢之中。
十日之后,监牢那边传来消息,姬泽暴毙而亡。这事不用想都知道是刘家人干的,谁让他们心虚呢,他们大概以为我之后就没再见过姬泽,所以在姬泽可能会将三十多年前的事说出来之前,先下手为强。我想他们大概做梦都料不到,我还正等着他们痛下杀手呢。
这不,当天晚上,万庆就悄悄的告诉我,刘莎身边的一个小太监跟监牢里的一个小太监是同乡,两人最近接触很多,而姬泽死之前吃的那顿饭,就是那个监牢小太监分发的。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信息量比较大,小虞在前面埋了N多伏笔:
第61章(渣皇帝有立刘莎为后的打算)
第67章(瑞王拜访刘国公)
第68…82章(刘国公弹劾小八)
附录:前朝韵事:宫廷往事1,2(刘氏一族的兴衰)
第168章(渣皇帝嘱咐夏离刚,活捉姬泽)
如果以上亲们忘记的话,可以抽空回去看看→_→PS:最近走剧情流,宫斗写得腻味了,小虞就试着写(伪)政斗吧,如果粗线大BUG,亲们请见谅~
第182章 借刀杀人
姬泽死后的第三天,我下了早朝跑去慈宁宫给母后请安。这时母后刚用完早膳,正在主殿里接见大皇子李沉。
李沉见着我,本与母后交谈甚欢的他立刻起身,向我问安:“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
数数年纪,李沉也快十四岁了吧,也许是从小在宫中孤独惯了,待人接物有些漠然。经过几年的洗礼,李沉已经渐渐脱去稚气,越发的妩媚起来。哪怕是我这个前世今生广阅美人的皇帝,真的找不出比李沉还美的第二人。
几个月前,李沉在太学院的学业已经完成,我没有问他的意见,直接让他去礼部报道,让他从主事坐起,由于李沉领了差事,便时常在民间走动,跟他接触过的人都无不被他的相貌所吸引,正如我所想,京城第一美人的称号立刻易主,李沉当之无愧。我记得前世这个名号一直在他头上戴着,直到他咬舌在我面前自尽。
虽然李沉为人冷漠,但过于单纯。我忘了我前世是怎么培养李沉的,或许根本就没理过他。这辈子我不需要李沉有大作为,更不需要他能够独当一面,我只希望他别再像前世那般不食人间烟火,不懂人情世故了。有美貌做利器,别再那么心慈手软,李沉未来定是可以混得如鱼得水。
李沉很会察言观色,他看出我今日来找母后是有要事相谈,便道:“儿臣想起今日礼部还有事情要做,就先行告退了。”
“那你先下去吧。”我道。
李沉又向母后寒暄了几句,才俯身退出。
我笑着走到母后身边,坐了下来,问道:“母后怎么今儿个想起召见沉儿了?”
母后回答道:“哀家只是听说皇儿让沉儿去礼部任职,就想问问他,在礼部是否习惯。”
母后这几年专心礼佛,不再过问朝堂后宫之事,但有些时候,她认为不妥的地方,也会偶尔向我提出。母后握着手里的佛珠,若有所思道:“沉儿今年十四岁了,再过两年就到了出宫建府的年纪了,紧接着又该王妃,皇儿,你都做好打算了吗?”
听了母后的话,我就知道她有了自己的想法,便道:“不知母后是想作何打算?”
“沉儿的相貌越发的艳丽了,”母后念着她的佛珠,道:“再过几年,别说京城了,怕是大同里也无能人及。”
“还请母后说的明白一些。”我依旧不懂母后的意思。
“哀家的意思是,皇儿,你的女儿本来就少,你大可以将沉儿当做公主养着,”母后对现在各国的形势还是十分了解的,“现如今中原里唯一能跟大同抗衡的国家就是郑国,郑国皇帝欧阳海已经年老,怕是几年之后就归西了,他的皇子就该继位,那时候沉儿也长大了,你可以以和亲为由,将沉儿嫁入郑国,以沉儿的美貌,定是能够将那郑国新皇迷得神魂颠倒,最好让那郑国皇帝失了民心,你收复郑国就指日可待了。”
母后的意思是想让李沉当蓝颜祸水了?
母后的建议从未在我的算计考虑范围内,并非我不会去利用,而是我没有那个意识去做。我知道,在历史上,在其他国家,用和亲来换取一时太平是常见的事,但是这种事我自己从未亲身经历过,我的父皇没有女儿,我的皇兄连子嗣都没有,他们从未和亲来缓解与他国之间的关系。而我就两个女儿,碧儿非亲身,韵儿是个傻子,我不可能利用她们去和亲。
母后现在让我考虑李沉,可一想到李沉前世惨死的摸样,我便立刻否决掉:“不行,沉儿是朕的皇子,除非他愿意,否则朕绝对不会让他雌身他人身下。”
母后无所谓的笑道:“哀家只是建议而已,如果皇儿不愿意,作罢便可。”
我向母后笑了笑,心里有自己的打算。母后说的没错,郑国的老皇帝早晚得死,可他年轻的时候没有立下储君,老皇帝的儿子那么多,又都那么优秀,指不定会为了皇位发生内战呢,到时候大同隔山观虎斗,在郑国力量最薄弱的时候将他一举拿下便是。
母后忽然想到了些什么,问道:“哀家还没问你呢,今儿个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怎么想着来看哀家?”
“是因为刘国公一事。”说着,我的神色变得冷冽起来,我告诉母后,燕国皇帝姬泽为了活命,把刘国公三十多年前通敌卖国的罪状全盘拖出,“母后,朕想办了刘家,他们私通外敌,朕留不得!”
当母后听到姬氏一族的事情时已经神色大变,得知刘国公曾经帮助过燕国的时候,脸色变得更是难看起来,“不成!哀家不答应!你不可以因为这件事情办了刘家!”母后紧握住我的手说道。
我见母后居然反对,脸色也不好了,“母后!您没问题吧?!您不是很恨刘家的么?怎么现在反而维护起他们了?!”
母后告诉我道:“当年你父皇就知道这事了,他下达过旨意,不能借此事为由治刘家的罪!所以哀家再怎么不待见刘家,也不会拿这件事情作威胁。”
“母后!”我却不依不饶道:“他们通敌卖国啊!你难道就让朕这么算了?!”
母后对此也是决不让步妥协:“可这是你父皇的旨意!你要是将刘氏一族治罪,等母后归西了,你让母后在九泉之下怎么面对你父皇?!”
“那您当做不知道就好了!是朕要抄刘家满门,与母后无关!父皇要怪就让他怪朕就好了!”我负气道。
“皇儿,你有证据吗?”母后对当年的事很了解,她知道父皇为了保住刘氏一族将所有证据都销毁了。
我有证据,从姬泽手里得到的刘国公写给姬羽的信,不过这事我绝对不会让母后知道,于是我据理力争道:“可是……可是就在朕见了姬泽没几天后,姬泽就死在监牢里了,朕派人查过,是刘妃下的手,她要是不心虚,干嘛杀了姬泽?!”
“现在姬泽已经死了,正所谓死无对证!皇儿,你手里根本没有证据,”母后苦口婆心的劝道:“你要是对刘家起了戒心,那就别再重用就是,你想办了刘家,哀家也会全力支持,但是绝对不能拿‘通敌卖国’这件事。哀家是恨刘家,但是哀家绝不会违逆先皇的意思,不因此事动刘家,是你父皇的旨意,皇儿,难道你想成为不忠不孝之人吗?”
被母后一通阻拦,气得我拂袖离开慈宁宫。
其实我知道母后在这件事情上一定会维护刘家!当年皇兄因为父皇偏袒刘家而恼火,他抱怨的对象其实并不是只有我,还有母后!其实当初我只是旁听到了一点而已,母后知道的实情要比我多得多。
母后强硬手段我比任何人都了解,假如她也想利用“通敌卖国”来治刘家的罪,当年父皇驾崩皇兄继位的时候,母后早就下手了,可她却一直装作不知道,这表明她遵从父皇的意思,并且会遵从到死。
我今天找母后,专门告诉她我已经知道了当初刘国公“通敌卖国”的事,就是为了让母后阻止我,因为除掉刘国公,我不会亲自动手,我要借刀杀人。
打从与母后“不欢而散”后,这几日我的心情一直都不好,无缘无故的发了好几顿火,还杀了几个犯了一点小错的官员,搞得朝堂内外,人心惶惶。
就在我心情恶劣到极点的时候,温柔似水的贾婉茹出现了,她撒娇的拉着我陪她去小树林里散步,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我经常与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