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我们寨主、军师有封书信在此,是给你家张清张将军的,你们赶快下来取信啊——!”喊过之后,拈了个石子把信磕在地上,掉脸就走,生怕对过放箭。退到一百步之外,站下来,转过身来看对过的动静。
城上的小军听了这个孩子的喊话,不敢擅自开城门,放吊桥,有人下城骑快马到辕门去禀报张清。张清一听:奇怪啊,他们为什么要写封书信给我?是下战书?倒打过几次了,还下什么战书?不是战书,那又是什么事?我倒要看个明白哩。随即对报信的小军说:“你回去开城,代我把那封书信取来。但是你们要多加小心,严防他们乘机攻城,要立即关城。”“是!”小军领命,回到城上告诉大家,照张清的话办,开城门,放吊桥,过桥取了书信,复行进城关城,扯吊桥,把信送到张清的衙门。张清接过信来一望:哦,是双枪将董平写来的。随即挑开封头,把信瓤子摘出来一望,原来是董平约他明天一早到征场上答话。奇怪,双枪将董平归顺梁山了?如果是真的归顺了梁山,那也一定是一时糊涂。大约现在懊悔了,就说要到征场跟我答话,劝我归顺梁山,骗梁山人,乘机跟我进城。如果真是这样,我跟董平是多年的好朋友,我明天还就要到征场上去会下子他哩!如果不是这回事,到时候我再见机行事。
第二天一早,梁山人这一边,调了一千名孩子列成阵脚,宋江、吴加亮、卢俊义和众头领排列在阵脚前。董平今儿没有着戎装,包巾战袍。吴加亮一望:“啊,董贤弟,你不能就这样子去啊!你还是要顶盔贯甲,把兵刃带着。俗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以防万一。”“不错。”董平觉得军师说的这话有理,随即回去顶盔贯甲,手执双枪,复回营前。“来啊!孩子啊,升炮!”“不!军师,不要升炮。”董平为什么不要升炮呢?他心里有话:我去又不是跟他动手的,是去下说词劝他归降的,何必要升炮呢?毋须摆这个威武哎。董平把马一领,咯啷略啷咯啷咯啷……直奔征场。
一会工夫,张清这边也出兵了。带着拜弟丁得孙和五百名兵丁,到征场这边列成阵脚。只看见沙场上有一人一马,张清再仔细一望:哦呀!来人真是双枪将董平。今天张清是有准备的,他晓得自己的本事不如双枪将董平,到了征场上谈得好还好,谈得不好就要动手了,动起乎来,又打不过他,所以把放毒石子的豹皮囊挂在身上,以防万一。“升炮!”嗒——!一通炮响。张清拍动裆下马,咯啷略啷咯啷咯啷……到了征场,离对方约有一箭路,把坐马勒定。双方说话听得见,动手够不到。
董平见张清到了,把双枪压在鞍山,双手一并:“张将军,恕咱董平不能下马全礼。”“唗!董平,想你身受国恩,在东平府为官,为何投身梁山为盗?今天到此,莫非想改邪归正,与我同保东昌?”“非也。”“那有何话讲?”“张将军不嫌絮烦,容咱董平细禀……”董平说的话就多了,从梁山寨主宋江跟军师吴加亮带兵到东平府说起,一直说到他被捉归降。“实不相瞒,现在咱董平已经弃官挂印,归顺梁山了。其原因呢?我觉得军师讲的话有道理:现在朝廷昏聩,奸佞当道,高、杨、童、蔡四大奸党狠狈为奸,羽党遍布各地。你我虽然做官,一无靠山,二又不愿跟高、杨、童、蔡四大奸党同流合污,难免有朝一日要遭其害。梁山虽然人称是强盗的窝巢,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并非强盗行径。你我往日也经常见报,梁山的大王跟其他的大王并不一样,他们是替天行道,正大光明;杀的是赃官污吏,保的是忠良孝子。想你我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四品总镇,梁山上有当年的二品军门,四品的总镇很多,即连家有让位之功的小梁王柴进,也上了梁山了。难道这些人就不如我们吗?现在梁山寨主宋江、军师吴加亮还有卢俊义卢员外,他们都爱你将军之才,一心想请你将军上梁山共举大义,但不知你将军意下如何?咱董平跟你将军乃多年好友,故而毛遂自荐,约你将军阵前相劝。适才所说,乃是咱董平的肺腑之言。你将军如果不允,那也无妨。但有一件事你要明白:现在梁山人有一万大军兵临城下,一旦打破城池,到那时你将军进退两难,就悔之晚矣。此事请将军三思。”董平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你入神啊,梁山人已经看中了你了,你不如放漂亮些,跟我一样,丢官上山算了。你不要请你上轿不上轿,到时候落得个香的不吃吃臭的。“这个……”张清就被他这一点哪,如同一只睡虎被惊醒了。心里一想:啊呀!张清啊,董平的话不可不听啊!论名声,他董平比我的名大,他是赫赫有名的双枪将,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论武艺,他也比我高明得多。他都识相,听梁山人的话,挂印弃官,归顺梁山了,我何必还抗拒?我若是不答应他们,凭我这杆枪能斗得过梁山人吗?我最狠的不过是毒石子,上次我拿毒石子打卢俊义,卢俊义居然能接住我的毒石子,反过来再打我,我差点个被他们活捉,我还有什么狠的?再说,我的两个拜弟,花项虎龚旺已经被他们生擒活捉,丁得孙的本领也不比我高明,凭我们保不住东昌城。我不如放漂亮些,跟董平学,免得香的不吃吃臭的。“好,如此讲来,容我先回城,三日后再会。”张清随即把马头拨转,望着自家阵脚的兵丁:“你等退!”这些兵丁一听:嘿!笑话!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子打仗的,双方到了征场上不打,在这块谈心,谈了半天,不晓得谈的些什么东西,接着就叫我们退了。主将叫退,大家只好退。
这边董平也把马头一拨,回到自家阵脚前。收兵回营,到了大帐上,董平就把他刚才劝张清归降的经过,告诉寨主、军师和卢员外。大家听了都喜出望外。张清说三天之后再会,一定是回城去把所有的首尾事情料理下子,而后再到我们大营来。接着三个人又商议怎样劝说皇甫端一起上粱山。宋江、吴加亮命人把皇甫先生请到耳帐来跟他谈。皇甫端开始死也不答应。自已是个名医,又有偌大的家财,平时从不出门,怎么舍得把自己的家丢掉呢?宋江、吴加亮两个人的这两张嘴,大概死人也能被他们说活了,一个唱,一个和,表面上是玩软的,劝他,骨子里头是玩硬的,逼他:“你愿意跟我们走,更好;不愿意跟我们走,我们也不勉强。不过,到时候你自己朝山上跑,就不能怪我们了。”这话是什么意思,宋江、吴加亮没有明说,但是皇甫端听了心里有数,这个“自己朝山上跑”就是说象他来的那个样子,人不知,鬼不觉,用神行法把他象腾云驾雾一样朝前跑,身不由已,不去也得去,这叫不吃软的就吃硬的。再想想;现在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这两个做官的武将都乖乖地愿意跟他们上梁山了,我何必跟他们兀课以诩依镆彩谴诳床。搅荷缴弦彩谴诳床。蝗绶牌列┌伞;矢Χ艘坏阃罚λ婕淳团扇烁矢Χ嘶厝ゴ峒摇O壬氐郊依铮桶炎约鹤急干狭荷降氖赂嫠呤δ铩Jδ锼淙徊惶敢猓裁挥邪旆ǎ藜λ婕Γ薰匪婀罚缓盟嬲煞蛏狭荷饺プ龈龃笸醴蛉送嫱妗0峒乙部欤蛭缴鲜裁炊鞫加校患鹆诵┫溉泶牛倬褪谴诳床∮玫囊┢贰⑵骶撸渌亩魅灰恕5碧旎赜诤笥葑 !�
一天,两天,到了第三天,龙驹宝马也好了,关胜的身体也完全复原了。第四天一早,东昌城门大开,吊桥平坠,没羽箭张清带着他的家小和拜弟中箭虎丁得孙出城,后头还有人后送。哪一个送他们?太守张叔一。他们虽然分手了,但是不伤和气。张大人把他们送过吊桥,说:“将军,我们再会了!”一躬而别。张清走了之后,张太守自当写奏章奏明圣上,朝廷另派总镇前来,这些话就不在我书中交代了。
梁山大营得信,寨主、军师、卢俊义和众头领一起到营外迎接。三通大炮升空:嗒——!嗒——!嗒——!相互见礼之后,一起到大帐上入座。军师吩咐:“摆洒!”吃庆功酒宴。全营个个笑逐颜开,欢声震耳。
第二天一早,拔寨起队,回转梁山。一路上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回到梁山,军师先代董平、张清、皇甫端等人上卯,代大家记功,命人代新上山的人安排住处。下令:全山休息三天,三日后在忠义堂拜寨主。第四天一早,忠义堂上忙了雾起来了,张灯结彩,挂紫悬红。准备停当,举行拜寨主仪注。哪个是大寨主,哪个是亚寨主呢?这个用不着再谦了,宋江先收伏的双枪将董平,当然是正寨主,卢俊义是亚寨主。拜过寨主之后,全山庆贺,整整热闹了三天。说到这个地方,梁山一百零八将已经全部上山了,《卢俊义》这部书到此结束。
。。 … m。。——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