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地主- 第9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孵化房选在了开阔的向阳地,用钢筋、水泥和砖头建设而成,确保了坚固、通风、运输便利等元素,而且整个孵化房被刷成了绿色。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萧总,你们这个孵化房选的位置不错嘛!”送货上门的孵化机销售工程师侯卫国,看着眼前一整排高大宽敞的平房,不禁点头说道。

  作为在孵化机行业的资深销售人员,侯卫国从冀北来到滇南已经8年了,这几年来随着滇南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他也算是事业有成了。原本萧涛只订购了两套T…2000型的全自动孵化机,还不足以让身为滇南省销售经理的他出面,但是听说萧涛来自于最近挺热门的旅游景区银杏村,侯卫国就带着妻儿。开车跟着送货车过来了。

  这一趟,他的主要目的是游玩,送货、拜访客户,只不过是顺带的。

  萧涛在外面联系业务的时候。名片上印着‘箫氏农业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的头衔,这在侯卫国的看来,多少有些唬人的味道。在这个年代,10个人的名片上,有八个印着经理、董事长,还有一个印着时髦的CEO。萧涛这个副总裁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萧涛大概是某个刚刚兴建的小型养殖场老板,若是他的实力和名片上印的一样,他也不至于开着一辆长城皮卡亲自跑业务了。

  “这一排都是孵化房,只要候总你们的产品效果好,我们后续还会订购一批!”萧涛有些得意地向侯卫国介绍道:“我们萧家农场计划饲养的家禽总数超过百万级别,以十天为一个周期,我们每一批的孵化数量将达到10万羽!”

  关于萧家农场的规模,萧涛之前从未对侯卫国透露过,事到如今,他也没有掩饰什么,毕竟一整排厂房式的孵化房说明了一切。

  一台T…2000型孵化机一次性可以完成2000枚种蛋的孵化、出苗等程序,可以极大地加快农场的种苗培育速度,而在它上面,还有规格更大的T…10000型孵化机。

  侯卫国供职的育新孵化机厂算得上国内综合实力最强,产品质量最可靠的孵化机企业,他们生产的‘育新孵化机’在滇南的家禽饲养行业口碑颇好。如果这两台T…2000型孵化机的表现良好,萧涛自然会把后续的订单交给侯卫国。

  “规模这么大?!”

  原以为‘箫氏农业有限公司’大概是一个皮包公司的侯卫国大吃一惊,百万级别的家禽养殖场,从理论上每天出产的肉鸡、肉鸭就有可能达到1万羽,这可是大型养殖场的规模了。

  按照这样的规模,萧涛起码要订购T…10000型孵化机10台,这可是总价超过20万的大订单,侯卫国从中拿到的提成就能超过20000!

  “我们农场虽然是初创的,但是不缺资金,只要候总的产品效果良好!”萧涛点点头,说道:“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滇西北乃至整个滇南省最大、最好的绿色家禽养殖基地!”

  作为负责家禽类项目的负责人,萧涛已经获得了萧风的授权,可以在农场生态压力、食物供应的极限之下尽可能地扩大养殖数量。萧家农场总面积超过了15平方公里,刨除一些险要区域、保留地块和办公区,可以饲养家禽的地面、水面总面积肯定超过10平方公里,也就等于一千万平方米!

  即便按照一平方米饲养一只家禽的极低密度。整个萧家农场能够饲养 的家禽数量也能达到一千万的庞大规模,百万级别只不过是萧涛的谨慎试验罢了。

  一听萧家农场的预期规模如此之大,侯卫国多少有些不太淡定了,亲自跑上跑下。安装调试机器,俨然回到了当初刚刚上班的时候。至于带家人来游玩的事情,暂时想抛在脑后,等正事办完再说不迟。

  当两千枚无量山乌骨鸡和两千枚滇南麻鸭的种蛋放入了孵化机中,开始通电之后。萧家农场的养殖项目算是正式启动了!

  无量山乌骨鸡,原产于无量山区,适应力强,对饲料要求不高,能够适应气候环境,具有生长快、繁殖率高、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根据资料表明,无量山乌骨鸡的肌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6%,比普通品种高出5个百分点,同时它的脂肪含量仅为0。28%。非常符合现代人类的饮食健康概念。

  乌骨鸡适宜的生活区域在海拔1000米…3000米左右,银杏村的自然环境、气候、土壤等因素和无量山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这种家禽在第一时间被确定为了萧家农场养殖的第一品种。

  至于滇南麻鸭,属于滇南省特有的家鸭品种,原产于春城附近的滇宁,它制成的烤鸭、白斩鸭、老鸭汤以及咸鸭蛋一路伴随着萧风的成长,因此萧风对它印象非常深刻。

  虽然银杏村的海拔、气候以及植被等因素和滇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麻鸭未必能够适应银杏村的环境,但是萧风还是坚持着进行一番试验。

  萧风想要看看,在空间灵泉这样的作弊器之下。这些低海拔、喜欢高温的麻鸭能不能适应银杏村巨大的昼夜温差?

  如果试验成功,萧家农场就多出一个拳头产品,萧风也可以在家门口就能够享用儿时的美味,一举两得!

  …… ……

  萧涛、侯卫国一行在孵化房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之后。一路谈笑回到萧家老宅,却发现侯卫国的女儿侯晶晶抱着悟空‘哒哒哒’的跑了过来。

  “爸爸!爸爸!你看,小猴子真可爱!”小丫头今年也不过三岁多点,抱着悟空都有点吃力,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

  “晶晶,你怎么抱着猴子呀?小心它挠你!”侯卫国见到女儿把一只猴子搂得紧紧的。吓得半死。

  “才不会呢,悟空可乖了!”小丫头把脑门顶在悟空的脑门上,说道:“你说是吧,悟空!”

  “侯先生,不用担心,悟空是我们养的,很乖巧,不挠人!”萧风在一旁给侯卫国解释,让他宽心。

  不过,在萧风的心里,倒是觉得有些啧啧称奇,悟空这家伙挺不喜欢人家抱的,尤其像彤彤、丁当这样的小孩子。但是在侯晶晶的怀里,悟空显得很安静、一脸享受的样子,难道因为对方也姓候的关系?

  听萧风这么一说,侯卫国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半,不过他的眼睛还是死死地盯着悟空,生怕它突然来那么一下。

  “晶晶妹妹,走!我带你去看会说话的小鸟!”彤彤抱着宝石过来,叫上晶晶妹妹去找小红,刚见面不到两个小时,两个小人的关系倒是迅速升温。

  “侯先生,不用担心!”萧风拍了拍侯卫国的肩膀,说道:“今天天气好,咱们在坝子上泡茶,晒晒太阳,春城可没有这么好的空气和阳光呢!”

  坝子上,萧强已经把泡茶的工具都摆放好了,一群人晒着温暖春日,远眺山上山下的美景,品着幽香四溢的功夫茶,倒也是惬意的享受!(未完待续。)
【041章】 春风拂面
PS:  PS:乡亲们周末愉快!

  ‘鸡孵鸡二十一,鸡孵鸭二十八’,这句谚语很生动地描述了鸡鸭蛋孵化的时间。

  按照这个时间表,这一批鸡鸭雏苗孵化出来的时候已经接近了2月底,这也是银杏村天气转暖,即将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了。

  只要第一批雏苗顺利孵化,萧涛就会扩大孵化基地的规模,源源不断地为农场提供合格的种苗。为此,萧涛已经和省内不少大型的家禽种苗基地签订了合同,确保了种蛋能够按时供应。

  等到农场正常运转,可以提供大量种蛋之后,萧涛才会逐渐减少对外购买种蛋的规模,最终实现自给自足。

  萧涛深知自己并不是家禽养殖专家,对于家禽的孵化、筛选、防疫等工作一窍不通,他选择了外聘技术人员加盟萧家农场。

  第一批五名家禽饲养技术人员兼兽医被萧涛从其他的养殖场以及农业技校挖过来,他们将会带领着萧家农场家禽项目的20名工人,在迎接第一批家禽孵化的同时,做好养殖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当然了,相对于未来的百万级别养殖规模,现在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数量明显偏少,萧涛准备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逐步增加招聘的人手。

  当萧家农场传出招聘信息的时候,整个银杏村沸腾了,毕竟2000块钱的月薪对于银杏村的村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并不是每个村民家里都能够改建成客栈,也不是每户人家都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

  在银杏村,起码有两百人左右属于剩余劳动力,如今到萧家农场养鸡养鸭、种树养鱼都能够拿到2000块钱的基本工资,奖金另计,如何能不让村民们高兴呢。

  在外面打工收入或许更高一些,但是在银杏村上班的话,工资就可以全部存下来,吃住都在家里。根本花不了什么钱。

  因此,萧家农场的招聘信息透露出来后,村民们报名相当踊跃!

  在未来,萧家农场家禽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工人数量将会达到百人以上。才能够满足日益扩大的养殖规模。而整个萧家农场,预计将会需要超过500名员工,优先从银杏村中选择,不足部分从附近村寨进行招聘。

  作为萧家农场的三大执行副总裁,萧涛的工作起步最快。当然了,他所负责的项目也更加琐碎,需要更多的耐心。毕竟,家禽的养殖碰到的问题会更多,尤其是瘟疫、病害的威胁是最大的,为了尽量避免这些,萧涛不得不把工作做得细致一点,更细致一点!

  而负责水产养殖项目的萧大志,还在等待春到水暖的时节,他带着工人们巡视农场内的各种池塘、湖泊和沟渠。进行查漏补缺。与此同时,萧大志还要学习各种水产养殖、防治病虫害的知识,为正式启动水产养殖项目做最后的准备。

  与此同时,萧大志已经联系了包括龙泉冷水鱼种苗场在内的各大水产种苗供应中心,预定了冷水鱼、红鲤鱼、丁桂鱼等众多名贵淡水鱼种。不过,出于风险评估的考虑,萧大志订购的鱼种数量并不多,每一种也就在两万尾而已,他准备经过少量饲养来检验农场水域的状况,最后再扩大规模。

  不得不说。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萧大志跟着萧风饲养了几万尾冷水鱼的经验让他掌握了不少实际操作的手法,对于水产养殖项目的未来也多了许多信心。

  不过,如今的萧大志正在逐渐转换角色。使自己逐渐从具体的办事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化。这种变化对于仅有高中文凭,刚满22岁的萧大志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看到周围的叔叔、姑姑都在不断地成长,萧大志也只能咬牙坚持,他白天工作。晚上攻读萧风提供的各种管理、财务专业书籍,努力从事提高自己。

  至于萧强就更忙了,他如今已经招聘了包括20名技术人员以及200名果树工人,对农场内的果树进行逐一检查,修剪被大雪压坏、冻伤的纸条,确保所有的果树在气温上升之后能够顺利回阳。

  对于整个萧家农场来说,这些果树是重中之重,是农场赖以发展的根基,马虎不得!

  让萧强以及所有技术人员、农场工人感到震惊的是,农场里二十多万株果树苗丝毫没有收到大雪、低温的影响,完好无损。尤其是那些比较适合在热带、亚热带生活的荔枝、龙眼、莲雾等果树,仍然展现着它们特有的生命活力,让人啧啧称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