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迅速帮洛伊换上衣服,领着她往栖梧宫的方向走,一路上嘴都没有停。
“姑娘,你住在静安宫的时候,都由奴婢来服侍姑娘,有什么事,只管跟我说就行了,我叫月熙。”
“嗯。”洛伊有些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眼睛观察着周围的景色,皇宫的路建得笔直,可她还是跟着月熙绕了好大一个圈子,足足走了一盏茶的功夫,才找到皇后住的栖梧宫。
栖梧宫里焚着檀香,洛伊轻轻皱了下眉。她不喜欢香的味道,房间里甚至连香炉都没有,此刻突然闻到檀香味,鼻子有些发痒,却因为在皇宫里,生生把喷嚏憋了回去。
皇后宫里的宫女将洛伊带到后面的寝殿。
或许因为洛伊是女子,又或许是皇后已经病重到无需避嫌,床榻上的帘子并没有被人放下,洛伊走过去,看到皇后正闭着眼睛小憩,脸色有些微的苍白。
洛伊帮皇后把了把脉,果然,只是生产后没有好好休息,长年积累坐下的病根,对她来说,并不算难治,只是她平常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在皇后这里无法使用了。
她坐在桌旁,仔细思索了片刻,在纸上写了一个方子,看了两遍,划掉几味草药,添了两味新的,重抄了一份交给宫女。
皇后不知什么时候醒了,转头去看洛伊,吃力地笑了笑,说:“我没想到洛大夫是个这么年轻的小姑娘。”
洛伊刚打算跟皇后宫里掌事的姑姑说一声就离开,听到声音,有些吃惊地转过头,对上了皇后眼里温婉的笑意。
皇后也是三十好几的人了,除了有些病容,倒看着比她的年龄要小上许多,洛伊猜测也许是在宫里保养得好的缘故。
她不知该说些什么,又觉得皇后开口了,不说话不太合适,只好简简单单地“嗯”了一声。
皇后也不见怪,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声音很轻,大概是因为在病中没什么力气:“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比你要开朗多了。”
洛伊不知皇后到底要说什么,正在思索要不要开口,皇后像是突然回过神一般,脸上的神色也变得异常认真:“谢谢你。”
她轻轻点了点头,跟着月熙出了栖梧宫。
昨天到皇宫时天已经黑了,洛伊没来得及仔细去看自己住的地方。她打发月熙去取些水果来,自己从后门走了出去。
静安宫比洛伊想象中要大了不少,单是后院里就种了一片不大不小的竹林,风吹过的时候,竹叶沙沙作响,倒别有一番趣味。
走到竹林深处,还能看到一方六角凉亭,洛伊素来没什么情绪的眼里闪过一抹亮光,脚下步子也快了起来。
凉亭已经很旧了,和竹林外的静安宫相比,十分不协调。不知为什么,却一直没有人来修。停边立了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六角亭”三个字,大概就是凉亭的名字。
不知这名字是谁取的,也太随意了吧?!她的手指拂过石头上的字,指尖传来粗糙的感觉。
说来也巧,洛伊就喜欢这种感觉,凉亭的台阶上布满了青绿色的苔藓,踩在上面滑滑的。
这倒是个看书的好地方。
“姑娘?”远处传来月熙的喊声,洛伊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小小的凉亭,有些不舍,却还是出了竹林。
她昨晚来得急,除了穿在身上的这身衣服,什么都没有带。
她一回静安宫就把皇上赏的那身衣服换了下来,并不是她不喜欢,只是不习惯穿着带颜色的衣服。
自从洛伊发现了那个凉亭,她每天都让月熙把茶水糕点摆在凉亭里,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来得及带上几本书。
这天她正在凉亭里喝茶,突然听到竹林外有一阵簌簌作响的声音,与风吹树叶的声音不太一样。
洛伊警觉地将银针藏在指缝里,片刻之后,看到竹林里探出一个人,那人冲她笑笑,走了过来,说:“师妹,你这两天过得怎么样?”
师兄曾不下十次用不正常的方式翻进她的房间,就为了帮师傅传一句话,洛伊早就习惯了,可今天,她看着师兄光明正大地出现在皇宫里,还是被震住了。
“你怎么进来的?”
苏焰指了指上面,脸上露出夸张的笑容:“进一趟宫倒能让你跟我说一句话,也算是值了。”
洛伊觉得有些头疼:“你来做什么?”
苏焰把玩着手里的佛珠,说:“我和唐瑾正要去城西的酒馆里喝几杯,顺便过来看看你。”
她的目光在苏焰手里的佛珠上停顿了片刻,终于还是没有开口。
大概是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方才不知转到哪里去的唐瑾从洛伊身后出现,脸上带着那种若有若无的笑,缓声道:“洛姑娘。”
洛伊看着骤然出现的家伙,闭了闭眼,只觉得自己不开口已经不行了:“你怎么来了?”
唐瑾给出的答案和苏焰的一模一样,她甚至怀疑过这两人在来的路上是不是统一过答案。
苏焰看着洛伊,脸上露出好笑的表情,从随身的小包里掏出几本书,放在洛伊面前的桌子上,说:“我特意去医馆帮你拿的,原本是怕你在皇宫里无聊,现在一看,你的日子倒是过得不错。”
“姑娘,你要的水果来了。”幸亏月熙的嗓门很大,她的声音隔了老远就能听得到。
苏焰和唐瑾对视一眼,点点头,伸手摸摸洛伊的头发,说:“师兄先走了,你自己小心!”
“姑娘保重。”唐瑾看了洛伊一眼,纵身一跃飞上了树梢。
这还是洛伊第一次看到唐瑾用轻功,他的长发随意地束在脑后,身上一袭水蓝色的长衫,显得十分飘逸,洛伊觉得眼前一亮,仰头看了一会儿,听到月熙的声音就在耳边:“姑娘,你看什么呢?”
月熙拿来的除了果盘,还有一壶茶,洛伊摇摇头,接过果盘,向月熙道了谢,让她回了房间,走到亭子里的石桌旁坐下,随手翻开了一本书。
时间过得很快,洛伊看书看得入迷,不觉有些口渴,她端起桌上的茶盏,喝了一口水,随意将茶盏放在了石桌上。
耳边传来一阵沉重刺耳的摩擦声,洛伊惊得抬起头,看到自己正前方的那块巨石向旁边移动,露出一个洞口,刚好能容一人通过。
石桌上,洛伊放茶盏的地方,有一小块方形的石片嵌进了桌子下面。
她朝竹林外看了一眼,确定月熙短时间内不会再来,便小心翼翼地顺着土堆的台阶走了下去。
;。。。 ; ;
第六章 密室
甬道里的空气很干燥,洛伊向前走了好久,眼前出现了一条岔路。
她随手捡了块石子,掂了掂,扔向左边,传来一阵回音,她思考了片刻,转向右边的小道。
没过多久,眼前就出现了一道石门,细看之下,粗糙的石门上隐隐浮现出字迹。
洛伊举起蜡烛靠近去看,发现那竟是几行诗句。
为首的一句是:疏影横斜水清浅。
后面有十几个分散的石块,刻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句子,但细看之下,却都是从洛伊穿越前那个地方传下来的诗词。
洛伊试着按了按那句正确的诗,石门纹丝不动,但那块石头却诡异的陷了进去。
她又试着按了按其他的石块,忽然听见耳边传来细微的声响,扭头一看的功夫,耳边险险的擦过一支箭,箭头上闪着幽幽的蓝光,明显是淬了毒。
洛伊举起蜡烛细细打量这足有七八人宽的石门,才发现像刚刚那样的诗句竟不下百句,无论是诗经楚辞,亦或宋词元曲,甚至一些奇奇怪怪的边角文章和外国文学常识竟也均有涉及。
洛伊不得不佩服这建造密室的人,只怕误闯进来的人,就算选也要选死了。
饶是洛伊,将这些诗句全选对,也花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等她把所有的诗句都选对,左边的石墙上已经布满了竹箭。
耳边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她脚边的石头轻轻滑开了半个手掌的宽度,露出一个不大的石匣,一把青铜钥匙安安静静地躺在里面。
洛伊寻到石门上的钥匙孔,轻轻转了转,石门“轰轰”的移开了,带起了几块碎石。
她迈进石洞,石洞的正中央摆着一个天然形成的四边形石台,石台的四角镶了四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柔和的光从中央散出去。
石洞只有一间卧房般大小,正对着洛伊的地方摆着一张石桌,石桌上散乱地摊着几本书。
洛伊轻轻走过去,随手翻了翻,都是些手抄本。
脚下忽然踢到了一个柔软的东西,她低下头,看到脚边躺着一本书。洛伊把书捡起来,才发现这本书竟是用丝帛制成的。
伸手掸掉了落在书上的灰,洛伊随意地坐到石桌边的椅子上,细细打量着眼前脏兮兮的东西,竖版繁体的标题让洛伊着实一惊——历史的转折点。
她翻开书,卷首的第一句话让她的心脏跳得更剧烈,“咚咚”的声音似乎在整个石室中回荡。
“凡能入此石室者,定与我来自一处。”
第二页,却是一幅手绘的中国地图轮廓。
洛伊长出了口气,找了个地方坐下,细细品读。
“初来祁国的时候,这里战乱频繁,烽火连天,北唐慑在一群起义军中锋芒毕露,打下了祁国的天下。”
……
“我不知道这是哪里,这里也没有我熟悉的历史,历史系的专业完全派不上用场,当初在贺兰山失足落崖,却不想醒了之后却来了这么个地方……”
洛伊心里“咯噔”一下,当初她落崖的地方也是贺兰山。
她继续往下读。
“我被父亲送入宫参加选秀,赐居静安宫,无意间发现了这间石室,当时它还没有这么多的机关,只是放了许多我不曾见过的古书,上面记载着我不熟悉的历史,只有一段,我还记得:战国七雄争天下,秦王胜……”
洛伊握着书的手一紧,细细看下去,终于在这一页的最后一行找到一些有用的文字:“后秦王嬴政驾崩,胡亥被掳,扶苏登基,秦存140年后亡。瞿氏当政,改国号为萧,太祖翟玉火烧皇宫,古籍几乎全部消失,后代学者仅凭记忆,才保证部分书籍的流传。程朱理学在相应的年代仍十分活跃,但唐诗宋词却已经消失了……”看来自己刚刚拿的那几本书便是后代儒生们凭借记忆写下来的。
这就是所谓的历史转折点吧。
按这种算法,祁国如今已经相当于中国的明清了。
不知后面还有些什么有用的东西没,洛伊草草地翻了一下,却发现后面是这位“同乡”的全部自传和她与祁国开国皇帝北唐慑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
书的最后一页写了几句话:“我在最后几年里将这里改造成了一个密室,在巨石上亲手刻下了那些诗句,只待有缘人再次发现这里。”
从头到尾,她都不知道写下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