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京,慈禧太后被迫答应实施君主立宪。但是人们很快发现,慈禧太后并非真的愿交出政权,她所做的,只是想利用改革派重新把大权收回到满人的手中,并且在北京控制整个国家权力。在太平军革命时期,各省军队的指挥权隶属于各省衙门,而这些衙门的都督绝大多数是汉人。慈禧现在想把这些权力收回到北京,并且把其中的主要权力交给在北京的满族人掌握。这就给原本支持改革的中国绅士们当头一棒,使他们对在清朝统治下实施改革彻底失望,从而由改革派转入到革命派中去了。

革命运动的真正领导人和思想家是孙中山(1866~1925),他以一位受西方思想影响的职业革命家的新形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康有为(1858~1927)是获得进士头衔的人,他所进行的改革即便是接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但本质上仍然是儒家思想。而孙中山是一个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思想家,而且是一名基督教徒。孙出身于广东附近的一个农民家庭,但他不属于绅士阶层,故此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他必须长期奋斗。他13岁时来到夏威夷的檀香山,投奔企业经营上颇有成就的长兄。在那里,他在圣公会教堂学校念了小学,又在当地上了中学。从1887到1892年,他在香港医学院学习西医,但是他后来选择了作职业革命家,而没有去作一名医生。

1895年10月,在联合原有的反清秘密组织的基础上,孙中山筹备第一次起义。他想控制广州,并以此为革命根据地。可惜起义计划提前泄漏,孙经香港逃亡日本。像康有为一样,他把日本作为自己反清活动的基地,并且由此周游世界,以便说服东南亚、美国以及欧洲的海外华侨团体,获得他们对革命的支持,请他们对在华组织起义予以经济帮助。

自从赢得了1895年对清政府战争以来,日本就成了中国改革派和革命派的社会样板,因为它证明,一个亚洲民族怎样才能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尤其是1905年对俄国的战争胜利以后,日本的声誉不断提升。日本政府也明白,借助于“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个口号,就可以把中国人的仇恨转移到西方列强身上去,并由此形成整个亚洲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团结。年轻的中国人成群结队地涌向日本去求学。1902年在日本有500名中国学生,1905年增长到8000人,1906年就增加到1。3万人。而中国的改革派和革命派都纷纷从这些中国留学生中为自己召募追随者。东京发展成了中国政府反对派的大本营。

在20世纪初的5年中,康有为凭借着他的维新运动而置身于孙中山这位“非智者”之上,所谓“非智者”也就是没有接受过儒家系统教育的人。可是,彼此这种位置状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1905年8月,孙中山在留学生中组织了革命团体“同盟会”,并被推选为会长。他所起草的同盟会纲领追求的是三大革命:

——一场民族革命,把中国从满族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且恢复它的主权;

——一场民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一场社会革命,实施平均地权,同时在城市中采取措施限制崭露头角的资本主义,以避免产生一个贫困的无产阶级,也就避免发生孙中山在伦敦所看到的现象发生。…》小说下栽+。电子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