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沈大人对我们提出的价钱不满意啊。”
“是我们不对,看轻了沈大人。”
“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议和七款,完全作废。该如何签订,我们从现在开始,一条一条地谈。沈大人若是不同意,我绝不写一个字。”
沈唯敬也坐了下来。眯缝的眼睛里射出一丝狡黠的光:“小西大人,不准备再款待下官几天了吗?”
小西行长苦笑道:“再款待下去,就要血本无归了!”
沈唯敬哈哈大笑:“好!那我们就开始谈吧!小西大人,你怎么看大明朝与日出之国的关系?”
第十四章玉人微叹倚栏杆(2)
杨逸之听了一刻钟,沈唯敬跟小西行长还没有谈到任何条款的事情。两人从商周一直聊到汉唐,从遣唐使到鉴真东渡,再到现在的倭寇,沈唯敬只字不提高丽的事情,奇怪的是,小西行长也绝口不谈。
若说他们是在无聊的闲谈,也似乎不是。小西行长的面容越来越郑重,沈唯敬举出一段史实来,小西行长往往要旁征博引,举出另外的史实予以反驳。两人的辩论越来越激烈,竟似比高丽战局及土地的割让还要重要。
两刻钟以后,沈唯敬终于说出了一句相关的话:“如此看来,小西大人也承认,大明乃是中原正统,日出之国素与中原交好,而高丽是大明属国,这次侵略高丽,就是侵略中原了?”
小西行长道:“第一,此次战争并不是侵略。第二,此次战争乃高丽开端在前,日出之国反击在后。责任不在日出之国。”
沈唯敬道:“既然日出之国明知大明乃是高丽的宗主国,为何不先告知大明,私自出兵?”
小西行长一时语塞。沈唯敬道:“所以,此次议和,首先要结束战争。若要结束战争,就必须要有个结束的理由。因为错在日出之国,这个理由,必须是日出之国投降在先。也就是说,若想签订议和条约,就必须要有太阁大人的降书。”
此言一出,所有日出之国大名一齐大哗。
小西行长断然道:“我们日出之国并没有战败,为何要投降?”
沈唯敬微微一笑:“贵国并没有败,可也没有胜是不是?这场战争有大明朝的介入,援军就会源源不断地从大明输来。而贵国呢?贵国经过连年战争,还有多少兵力能够投入?一旦陷入拉锯战,战况胶着一年,巨大的战争投入、贵国国内艰难的生活,还能支撑这场战争到什么时候?”
小西行长说不出话来。
战争初期,日军从高丽战场上掠夺了无数的战利品运回国内,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掩蔽了战争的诸多负面影响。但随着战争的深入,战利品越来越少。庞大的军队开支甚至无法自高丽战场上满足,只能从日出之国内运来。而高丽水军在李舜臣的带领下,神出鬼没地袭击日出之国的补给船,几次将整只船队炸毁。倭军在汉城驻扎的时间越长,后勤补给的压力就越大。战争胶着下去,对倭军极为不利。
这也是他极力说服太阁大人议和的原因。他本质上是个商人,于投入产出算得最是精明。如果这场战争掠得的还不如付出的,那为什么要打呢?
沈唯敬慢慢道:“中央帝国最看重的是什么?权威。权威是什么?面子。历史上对辽、对金、对蒙屡次议和,只要对方给足了中原面子,大批的黄金白银就会源源不断地送出去。但要是损了面子,中原那帮直臣们可是宁死都不肯同意议和的。降书,不过是一张纸而已,但有了这张纸,勘合商道就能够打开,明、日两国官船商船就能够往来。甚至,割让高丽四道也并不是不能谈的问题。”
这席话实在极为诱人。
虚名与实利的比较,最能打动的是什么人?就是商人。恰恰,负责谈判的小西行长是个典型的商人。
所以,沈唯敬才一说完,小西行长的眼睛里就闪过一道光。
沈唯敬端起面前的水杯,浅浅喝了一口。在袖子挡住面部的时候,杨逸之也瞥见,沈唯敬的眼睛里,也闪过一道光。
这两个人,显然都认为,对方已落入了自己的算计中。
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杨逸之并不再关心。因为他已看出,沈唯敬其实是位深藏不露的高人。他之前种种猥琐的表现,不过是为了探看对方的虚实而已。其实局面一直掌控在他的手里。小西行长虽然也饶有算计,但比起沈唯敬来,却不够老奸巨猾。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沈唯敬那么无耻。
但,恰恰是这么无耻的人,却最适合于这场谈判。因为卓王孙的目的是拖延,沈唯敬一个“拖”字诀,用得是出神入化。
这场议和的结果,杨逸之已不再关心。
他关心的是什么?
当灯掌上来的时候,他的眼眸淡淡挑起。
天守阁。
第十四章玉人微叹倚栏杆(3)
天守阁的防御果然严密,远远地凝望着这座七层的塔状楼阁,杨逸之就能感觉到风中传来的淡淡的杀意。
没有人发现他已经逼近了这座禁忌之塔,风月剑气淡淡的华围绕着他,他仿佛是一段月光,并不引人注目。守卫塔的武士们仿佛看到了他,却都没有在意。
月光虽然明亮,岂非是最不引人注目的?又有谁会怀疑月光会伤害自己呢?
明月只会普照而已。
杨逸之心念微动,风月剑气激起一片微尘,向天守阁内飘去。刹那之间,有三道掌风,七股刀气,三缕剑气击在微尘之上。杨逸之的眉头皱了起来。虽然只是微尘,但在侵入的瞬间受到这么多的攻击,天守阁的防御之严,可见一斑。
而这仅仅是第一层。每上一层,防御都会严密一倍。而天守阁共有七层,如何突破这七层的层层守卫,到达顶,救出相思,杨逸之实在没有半分把握。
杨逸之缓缓跨出一步。他已准备将血洒在这座天守阁上。
突然,阁楼的最上层亮起了一点淡淡的烛光。那是一扇纱窗被推了开来。杨逸之的目光逆着烛光向上望去。
相思,身着一袭淡绿色的裙子,眉间盈盈隐着一抹忧愁,支颐向外张望。她似乎有着不能为外人道的惆怅,要用远望来解忧。青葱色的衫子衬得她的惆怅就像是一朵雏菊,让杨逸之有宛如初见般的错觉。
他还没见过她穿绿色衫子的样子呢。他心头忽然升起这样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忽然在相逢的喜悦、感伤中冒出来,却不突兀,而?有着一种淡淡的温暖。
仿佛雨夜中为故人温好的一盏新茶。
一只翠绿的镯子挂在相思的手腕上,肌肤胜雪,却因忧伤清减了丰腴,玉镯如一湾流动的碧痕,在玉腕上画出山水凄迷。淡淡的风雨打在窗棂上,晃着镯子,敲得窗棂细细碎响。就像是一串雨夜的风铃。
杨逸之刹那无言。
他只能仰着头,任由风脚雨丝打湿自己的面庞。
仿佛是宿命一般,她突然低下头,看到了杨逸之。
那时,风雨之中,杨逸之的白衣就像是一抹清澈的月光。她看着他,在他的眼眸里看到了清澈的泉。
相思忽然笑了。
像是?雨中等待的丁香花,在月光中寸寸展开了寂寞芳心。
她轻轻向杨逸之招了招手。
那是多么平淡,简单,普通的问候。
杨逸之也抬起手来,向她招了招。
沧桑变幻过后,天地改易,海枯石烂。所有的热烈、企盼、疯狂而浓烈的,全都被岁月风干、湮灭,只留下最寻常的一挥手。
便是感慨万千。
轻轻地,窗棂被撑开。杨逸之终于看到相思的全身。她轻轻撑起了一支油纸伞,伞面上绘着墨绿色的菊花。杨逸之忽然发现,菊花也非常适合她。这柄带着十足日出之国风味的纸伞,让他忍不住想象她身穿缀满菊纹的和服、踩?木屐走在青石板路上的样子。
她躬身微笑的时候,连天上的雨,都会化成烟花。
相思突然轻轻一跃,身子腾出了窗棂。杨逸之一惊,却发现撑开的油纸伞就像是一只张开的翅膀,托着相思的身子袅袅落下。
于是,她带着温婉的笑,撑着油纸伞,向他怀中缓缓降落。淡淡的雨丝中,月光脉脉流动,就像是一场迷蒙的梦境。
杨逸之跃起,张开双手,揽住了一沁微凉。
他缓缓落地,相思的身子轻盈得就像是一片花瓣,他只是用袍袖卷住她的衣袖,落地时便了无声息,惊不起半点微尘。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相思的笑靥上有一抹娇羞,半隐在菊纹的伞后。杨逸之却连看都不敢看她。
四月的花雨中,有着寂寂的暧昧。
良久,杨逸之轻轻道:“走?”
相思缓缓颔首。
杨逸之深深吸了口气,镇定情绪,向外走去。
他一定要将相思送回平壤城。这个国家已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只有在那里,她才能得到呵护。
他不再担心和谈,他已不再怀疑沈唯敬有达成和谈的能力。但,他不相信这次和谈能带来和平。战争,一定会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蔓延,化成劫火烧尽一切。因为他知道,无论卓王孙还是平秀吉,都绝不可能接?隔江而治的结果。
尤其是卓王孙。他的王者气度注定了他只能吞并一切,摧毁一切。
也许,明朝将他派来,只会付出比高丽失陷更严重的后果。
杨逸之轻轻叹了口气。
仅这一刻,他不关心天下,只要她平安就好。
第十五章征途鶗鴂愁中雨
出汉城十五里,就是碧蹄馆。那场残酷的杀戮让倭军至今胆寒,因为极少有人愿意到这里来巡逻。这里,竟成了最安全的地方。杨逸之在随沈唯敬出使汉城之前,在这里留了四匹骏马。他与相思倒替骑乘,可在两日之内赶回平壤。
然后,他再设法将相思送回中原,只有中原才是真正安全的。
他的安排并没有破绽,相思的轻功不错,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就赶到了碧蹄馆。这里已成一片废墟,本来繁华的驿站已被几十日前的战争摧成了一片瓦砾,夜色中几座高大的建筑仍然残存着,摇摇欲坠。四处都是炮火留下焦痕,凄风苦雨,点缀着这里的荒凉。
幸好,那四匹马还拴在路旁,啃食着星星点点的青草。杨逸之心中一喜,拉着相思向马奔去。
但他的身形陡然顿住。
四匹马离他只有几十丈的路程,于此,却变成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道高大遥阴影出现在路旁,仿佛一座不动的山。细看去,却是一位全身漆黑的骑士,骑着一匹同样高大,漆黑的战马,静静矗立着,散发出逼人的气势。
漆黑的盔甲,让骑士只显出一个模糊的轮廓,他就像是雨夜中的幽灵,从地域中刚被召唤出来。他矗立不动,浓烈的死亡气息仍弥散而出,将四周的一切生息断绝。泥泞的大地上仿佛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圆环,以他为中心七丈以内,一切生命都会化为劫灰。四匹战马发出一阵哀鸣,猛烈地挣扎着,想要离他远一些。他就像是地狱中执掌死亡的魔鬼,仅凭凝视就可以杀人。
杨逸之掌心爆出了一丝光芒。
他不禁一凛。这个黑影的杀气是如此浓重,隔着这么远的距离,竟然能激发他的风月剑气!此人就算放诸中原,也是第一流的高手,绝不在七派掌门之下。
也许,他早就料到了,平秀吉一旦发现他带走相思,日出之国忍者那无孔不入的忍术便会立即锁定他。他只是没想到,他们来得是如此之快。
黑暗中,猛然爆起了刺眼的光芒。
一团火,从后面向俩人走了过来。火是不会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