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空间方不方便支撑吊杆,然后根据需要向制片组提供器材清单。
苏烈他们条件有限,再加上时间非常紧,自然没那么多讲究,直接找了个村子就开始看景。反正他们要拍的场景也比较简单,一个农家小院,然后就是村子里的巷子。
苏烈他们找了个合适的院子,跟房子的主人把费用谈好,然后就在院子里讨论摄影机该怎么架,机位怎么摆等相关问题。院子的的镜头讨论完,三人又走出院子,设计公鸡的逃跑路线,公鸡怎么跑,演员怎么追,摄影机怎么跟。
等苏烈他们看完景,回到寝室天都已经黑了。
刘林和邹波他们俩这一天也没有闲着,将周边大大小小的摄影器材租赁店跑了个遍,拿回了一堆报价单。
五个人不顾疲劳,围在一起开始讨论需要的器材和费用的问题。
考虑到成本问题,摄影机大家选择了sonydsr-1p,这是型号比较新的dv,一天的租金200多,便宜实惠,效果不错,冯疯子的《黑暗中的舞者》就是用这款机器拍摄的。
灯光器材向来很花钱,正规的剧组在灯光上花的钱可比摄影器材高多了。不过苏烈他们的戏发生在白天,可以利用自然光,而且主要是比切,对灯光的要求不高,租两块反光板就行了。如果拍摄的时候曝光不足,可以用反光板补光。
至于录音的问题,苏烈他们要拍的短片大量采用快速剪辑,镜头切换极快,采用同期录音会导致声音不连贯,因此只能采用后期配音。好在片子没有对白,只有鸡叫声,以及一些嘈杂的人声,后期混音比较简单。
器材统计出来后,苏烈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大概需要5千块钱,这个价格完全能够承受。
第二天早上,苏烈来到北影厂门口招募演员,虽然电影的主角是那只鸡,但有一个杀鸡的男人,因此需要一个演员。
群演中认识苏烈的人看到他,都过来跟他打招呼。这些日子,大家在等戏之余按苏烈教的方法进行练习,结果都或多或少有些进步。很多人心里都挺遗憾的,要是苏烈在北影厂门口呆个一年半载说不定能把大家都教成演技派。
当他们听到苏烈需要一个男演员拍短片时,纷纷表示自己愿意去帮忙,哪怕不要钱都可以。
苏烈对群演们的情况比较了解,很多人都是饥一顿饱一顿地在苦苦地坚持着,有些连地下室都租不起,累日累月地住网吧,住快餐店,捡东西吃捡饮料喝,有些甚至在北影厂围墙外靠近三环路的那片小树林里。
他们的心意苏烈领了,钱却不能少。
最终,苏烈选择了一个叫张杰男人,这人三十多岁,面相看上去有点凶,形象与角色相符,而且悟性也比较好。
一天后,苏烈他们租了两辆面部车,浩浩荡荡地杀向拍摄地点。
第三十四章 拍摄
“预备!”
“开机!”
“开始!”
随着苏烈的口令响起,摄影师陈子云将摄影机对准了院子中间的大公鸡,拍摄再次开始。
然而刚拍了一秒钟,大公鸡叫了一声,往旁边跑了。
苏烈手里没杯子,不然非摔了不可,他跳起来指着那只不听指挥的大公鸡骂道:“你这只笨鸡再跑,今晚上就拿你炖汤!”
那只鸡果然停住了,不过并不是因为听懂了苏烈的威胁,而是发现地上有一只虫,它一下把虫啄了起来,三口两口吞了下去。
“哈哈哈,小烈,它好像没听懂哦!”
“二当家,你们两兄弟找个地方好好交流一下吧!”
“苏烈,你的导演技巧不过关,演员根本没听懂你在说什么,你怎么跟演员沟通的?”
“演员说,导演不是美女我拒演!”
……
在场的所有人中,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参与拍摄,带有强烈的新奇感,并没有因为三十多次ng而不耐烦,反而被苏烈的话逗乐了,笑成了一团。
苏烈看着笑成一团的剧组成员欲哭无泪,我们是北电的,是专业的正规军,可为什么我觉得像一群草寇啊!
倒不是苏烈抱怨,整个剧组确实没几个人能干活的,看看一个个在做什么吧!
黄盛伊同学,你戴着墨镜,打着遮阳伞干什么?我们是来拍电影的,不是来旅游的!
姚兰同学,擦什么防晒霜,又不是让你来日光浴的!
老大,你不是喜欢大胸吗?往汪洛丹面前凑什么凑,她胸部还没你大啊!
……
苏烈真的很想仰天长啸,将心中的郁闷发泄出来,天啊,给我一支专业的团队吧!
电影拍摄的顺序一般都是先难后易,先远后近,先外后内。因为在拍摄初期,大家都比较专注,心气都比较高,都憋着一口气想把电影拍好,这时候拍难度高的戏容易过;到了电影拍摄的后期,大家都比较疲惫,身心也倦怠了,拍一些简单的戏就比较轻松。
苏烈他们也是按这个规律进行的,把难度高的戏放在前面拍,而苏烈他们最难拍的就是动物戏,也就是公鸡的戏。
以前听说动物戏难拍,现在苏烈是真的见识了,动物戏太他妈难拍了!大家从8点半开始,拍到现在,已经将近3个小时了,就拍好了一个镜头,第二个镜头怎么拍都不行。
要说这个镜头难度有多大,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就是公鸡的头部正对镜头,然后扭头向旁边看一眼,再重新面对镜头。问题就在于公鸡不配合,当摄影机对准它的时候,它要么扭头就走,要么低头在地上找吃的,结果一连拍了三十多条都不行。
虽然用dv拍没胶片那么烧钱,但dv带也是要花钱的。钱就不说了,关键是十号就要跟研究社比,这样的速度根本拍不完!
苏烈抬头见太阳已经到头顶,才发现已经是顶光时间了,这个时间的光线不适合拍摄。
所谓顶光时间就是太阳在头顶六十度到九十度范围内的时间段,大概就是上午11点30分到下午1点30分。这段时间太阳几乎同地面垂直,光照强烈,受光部分和阴暗部分的层次和质感不容易表现,尤其是人面部的阴影特别难处理,因此这个时间段剧组一般都是吃饭和休息。
苏烈叹了口气,站起来拍了拍手,道:“好了,帅哥美女们,上午就拍到这里,大家吃饭,然后休息一会儿,一点半我们正式开拍!”
“吃饭啰,吃饭啰!”众人欢呼起来,放下手中的东西,打开自己的包包,从里面取食物来吃。
苏烈实在没有吃东西的心思,在墙脚坐下,闭上眼睛思考着下面的拍摄步骤。
他们的短片有75个镜头,计划在3天内拍完。电影正常的拍摄速度是一天15到20个镜头,因为苏烈他们的短片主要是比切和恐惧感,对灯光要求不高,因此他打算3天拍完。现在一上午才拍一个镜头,按这个速度可能要七八天才能拍好,再加上后期的剪辑和混音,十号之前肯定完成不了。
苏烈正在低头思索,忽然感觉有人捅了捅自己,他睁眼一看,陈子云把面包和水递到了自己的面前。
“谢谢!”苏烈伸手接过来,打开矿泉水瓶,喝了一口道。
“在想拍摄的事?”
“速度不行,太慢了,这样的速度在十号之前根本没法完成!”
“是啊,一上午才拍一个镜头!”陈子云点了点头,这事确实很麻烦,他建议道,“这样吧,不走开机打板的流程,我扛着摄影机偷拍,摄影机一直跟着公鸡拍,总能抢到合适的镜头的,浪费的磁带算我的!”
苏烈想了想,觉得也只有个办法,不过sonydsr-1p虽然是dv,但也有六七斤重,再加上天气热,对体力实在是个考验:“磁带到无所谓,只是太阳这么大,一直扛着摄影机,你能受到了吗?”
陈子云伸拳在自己的胸口敲了敲,砰砰作响,笑道:“小事一桩,我身体素质可不是你们能比的,军训的时候你们一个个累得像死狗,我可是一点事都没有!”
苏烈右手握拳,伸到陈子云面前:“那就辛苦你了!”
陈子云伸出拳头,跟苏烈的拳头碰了一下:“这片子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我们大家都有份,没什么辛苦的!”
在大家吃东西的时候,那只公鸡也没有闲着,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当有人的食物掉在地上,它冲过来叼上就跑。
几个女孩觉得这只公鸡的胆子太大了,这怎么能拍出恐惧感来,她们想不明白,就让本来比较黑,不怕太阳的汪洛丹找苏烈问个究竟。
苏烈解释道:“把磨刀的镜头跟公鸡的正面特写镜头组接在一起就行,这样镜头就变成了主观镜头,观众就会认为是公鸡在看主人磨刀,知道主人准备杀自己,会从公鸡的眼睛里读出恐惧的情绪来。”
汪洛丹眼睛瞪大了:“啊,真的假的,这能行吗?”
苏烈点头道:“电影都是这么拍的,当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的时候,观众的心里会产生相应的联想,这叫库里肖夫效应!”
“没听说过!”
“库里肖夫是前苏联的电影理论家,当初他为了弄清蒙太奇的并列作用,做了一项有名的镜头剪接实验,他给俄国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分别接在一盆汤、一个作游戏的孩子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镜头前面,然后让观众看。出乎意料的是,演员和汤组接在一起时,观众觉得演员的表情是饿了;当和孩子在一起时,演员的表情是喜悦;和老妇人尸体组接在一起时,演员的表情是悲伤。”
“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汪洛丹站起来,一脸得意的给跟黄盛伊她们科普去了。
到了下午一点半,顶光时间过去,陈子云扛着摄影机上场了。
其他人都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一旁安静地等待着。
等了足足一个小时,陈子云终于喊道:“好了,场记板拿过来!”
董炫听到陈子云喊“拿场记板”,知道抢拍成功,欢呼一声,拿着场记板就冲了过去。
苏烈一看董炫手里的场记板知道坏了,自己太粗心了,董炫没做过场记,自己竟然忘了告诉她,结束的时候打板应该倒着打。
场记板就是拍电影的时候,一块写上第几场第几个镜头第几次拍摄,以及相关信息的小黑板。
正常的情况下,在摄影机,以及其他机器都开动,导演喊出“打板”的口令之后,把场记板往镜头前面一放,然后把场记板上方的木片往下一敲,“咔”的一声合在一起。这“咔”的一声表示全场所有不相干的人都不能再进入镜头范围,同期录音的电影还要求这一声之后现场要绝对的寂静,不属于作品的声音决对不能进入收音机器。
打板的主要作用是方便剪辑,因为电影的拍摄顺序是打乱的,不是按实际顺序拍摄,而有了打板,剪辑的时候就可以知道镜头的场次号、镜头号,就可以直接把镜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