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嘱完了,便撑了青凉伞,下了凉亭。
那翩翩白衣自山道而上,似乎是转眼间便消失在一片濛濛烟雨青青山色里。
第九章:上行杯
第九章
溟濛细雨中,山色苍翠欲滴。
偶有一两声婉转莺啼。
他们出门时,尚未到寅时。到这儿大约卯时。
当下,天色沉沉的,难辨时分。她只是大概估摸着,摸约已经快到未时了。
尽管莲徘走前说了让她饿了便用膳吧,但她一直在亭中坐着挨到现在。
估摸着他那么说可能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晏徊便先动了膳。
细看方才看清,是玉春堂的盒子。
玉春堂的糕点在皇都向来最有名望。她还是个府上大小姐的时候,就常能用到那儿的糕点。如今她依旧还分明的记得每每府中人买来了玉堂春的糕点时燕语一口一个好小姐,软语求着她分与她的情形。她最喜欢那儿的莲子糕。而燕语偏爱其中的脆皮鸳鸯卷,尤其再洒上些许梅子粉……
晏徊打开盒子。
里头是一整盒的莲子糕。
微微怔了怔,她捻起一块,咬了一小口。
一如往昔一般细腻甜爽,香甜软滑。
馥郁的莲子的清香满溢。
香软中,隐隐一抹莲心的清苦。
恍惚有种物是人非之感。
她摸约用了一半。
便就着他离开的方向,望着那苍翠的山色出神。
……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场春雨点碧叶。
山雨溟濛,不知几时能休。
不知在这山间凉亭里独坐了多久,她终于看见,濛濛烟雨翠色中,他撑一把青凉伞缓步而来。
雪色衣袂在微雨中飘摇。
青伞,白裳。
伞色若远山青,衣色如深雪白。
眸色如墨,眉眼如画。
恍若白衣常服的仙人自山林中走来。
踏上凉亭,他不急不缓地收了伞,在她对面入座。
他的脸上浮出一个淡淡的笑来:“晏姑娘,可愿陪在下同饮一杯?”
她微微敛眉:“公子言重了。”
莲徘没有多说,她也不是平时便话多的人。两人便无言地一杯一杯地往下饮。
亭外,风淅淅,雨潇潇。
山色风雨中飘摇。
她不知他为何无言。
她无言,却只为今日清明时分,她却只能陪他人祭奠。
沙沙细雨声里,他忽然开口:“你家中之事,已有了些眉目。”
这是自他从牢里救出她那日后,他首回提及她家中事。
她望向他,翠黛眉眼之间隐隐露出几分醉意。
他接了道:“那些书信疑是内鬼所为,劳烦你回府后列一张家中等地较高的家仆名单给我。最好还能有入府时间、人员特征等详细些的讯息。”
她会意地点点头。
又喝了几杯,她突然道:“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娘给我取名为‘晏徊’?”
他看着她眼神有几分迷离,似乎是醉了。
她平日从来不曾主动说起过什么。
他见她轻轻地笑:“晏徊 ;,乃‘燕回’。燕南去,终复回。我娘临盆时,我爹正在边疆杀敌,我娘只是希望他能平安回来。”
她又继续道:“只是这份愿想终究是落空了。我才出生就自边疆传来了我爹战死的消息。”
她的声音一向以来很好听,除了初出牢狱的那份沙哑,宛若春日乱红中的婉转燕语。
晏徊抬眼,一双如上等黑曜石般的瞳仁撞入他的眼中。
“我爹为了这江山……我连他一面都没有见着。我娘在我不足一个月时便去了前线顶替我爹应战,我如今对我娘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她的声音轻轻的,恍若飘散在这如雾烟雨中。
第十章:弄花雨
第十章
她又接下去道。
“我从小就只有我哥哥。他一直一直很疼我。几乎是事事都顺着我依着我。”
“他唯一一次不听任我的任性,是他第一次出征之时。他第一次要奔赴战场的前一夜,我哭了一整个晚上,也没有去未他送行,却依旧未能改变他离开的决心。”
“我不是不想他建功立业,我是怕……他和爹娘一样,就一去不复返了……为了这楽朝江山,晏家付出了这么多。我已经只剩下他了……当他回到了寻城的时候,我只要看着他的脸,心里就十分的欢喜……”
“我想,上天或许是公平的。我没有爹娘,于是它便赐予我一个最好的兄长……”
她慢慢地垂下眼睫:“可是,没过几天,圣上的人马就来了……”
“就在晏府门前,他们一剑刺穿了他的胸膛,溅得我满脸都是血……温热温热的……”
他以为她会哭。可是她没有。
绵绵细雨落在凉亭的瓦檐上,发出轻细的响声。
她缓缓地抬起眼:“倘若有一天,找出了幕后真凶,”她慢慢地道,“你能不能,让我亲手杀了他?”
莲徘的表情依旧是有些漫不经心的样子:“如若你所说的是那个内鬼,我可以答应你。但若你所言的是那个幕后人物,只怕有些困难。”
她轻缓的笑了一下:“如此,便有劳莲公子了。”
几处泪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远山低尽不成歌。
他们回程时,已近迟暮。依约林间坐夕阳。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这一场清明雨,断断续续地,便落了一整日。
回程路上,濛濛雨中,一地的青叶红花。
马蹄踏碎落红无数。
在回房途中,她又碰到了孙管事。瞧着倒不像是生病的人。
他和善地问她今日过得如何。
她略斟酌着道:“尚可。”
孙管事脸上露出善意的笑容来:“公子去祭拜的那个地方山清水秀的。我就想着今日出去与公子同游能让你开怀一些。”
晏徊微微怔忪。
“自从你去年掉进池子里被救上来说是失忆了之后,我便一直看你觉着你有心事一般心情沉郁着,有点儿郁郁寡欢的意思。平时说的话也少了,也很少见你脸上露出些笑容来。何止笑容,脸上平日里都简直都没个表情。哪像个小姑娘家啊。”
晏徊一时没有回话。
“其实我觉得失忆了就失忆了呗,还把过去痛苦的事儿统统都给忘了。”孙管事呵呵地笑了笑,“其实我早就想和你说说了,想开点儿,哪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啊。要是真有什么困难也可以与我说说,尽管我没有公子那么神通广大的,毕竟也能帮村着你点儿。”
她微微垂下眼帘:“劳孙管事费心了。”
“哎,我们认识也算久了,梅三你就不必这么客气了……”
————————————————————————————————————————
第十一章:浣溪沙
第十一章
年光正似花梢露,弹指春还暮。
满苑春色深深。
樱桃半点红。
杨花尽日风。
春**尽之际,莲府池畔,安澜桥边,有一座新亭建成。
八角六柱重檐。朱色琉璃瓦。花岗石方柱 ;。攒尖宝顶。天花彩绘藻井。
飞檐上的羽燕几乎欲挣脱瓦檐扑棱着羽翼而去。
她随了莲徘去一睹新修筑的亭子时,新匾尚未高悬。
那时正逢千里斜阳暮。
斜阳余晖映在朱色琉璃瓦上,染出红晕。
孙管事请公子为这新亭题个名。
莲徘望着新亭,却问她:“若依你之见,此亭为何名为佳?”
她敛了眉,淡淡地道:“夕傍。”
莲徘闻言,轻轻地笑了一下:“如此甚好。”
然后便折了身,往书房回去。
留下亭下的孙管事在一旁问她:“方才你所言的……为何‘西’?何‘棒’?”
晏徊微微垂下眼帘,轻声道:“‘夕阳’的‘夕’,‘傍晚’的‘傍’。”
“如此……乃何意?”
晏徊静默了一下,轻轻地抬起眼帘。她望着夕阳余晖中,片片琉璃瓦上的泛起的软红光,浅声道:“……并无深意。”
暮色缓缓沉。
晚云款款收。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傍。
夕阳如有意,长傍小窗明。
留春不住,恰似光年无味处。
悠悠春日转眼翻过。东风弹指逝。
夏意浮沉。
绿遍西池,梅子青时。
那日她去膳房查看晚膳备得如何了,正遇上孙管事带了个小公公走来。
她心下想着会是个什么事儿,但是也没有多细思。
而后是在她回书房时,莲徘正在翻阅一本古籍,头也不抬地对她道:“圣上意欲过几日去南湖赏莲。你挑个机灵点的小厮或者丫鬟到时随我同去。”
她便应了一声:“是。”
微顿,她轻声道:“梅三不可么?”
莲徘的目光依旧只是落在手中的书卷上,半晌翻过了一页,他方才道:“不可。”声音平缓而有力。
她便再未多言。
次日。
午后低云卷来一场匆匆夏雨。
彻雨打下苑内香红片片。余花落尽青苔院。
明香满袖。
未几,骤雨初歇,晓色云开。
青石砖上,薄光染残红。
长公主沉曦便是这时来访莲府的。
这位沉曦公主,就晏徊来的这些日子里,摸约每隔半月就会给莲府投一次帖子邀莲徘去她府上,以赏菊赏梅赏桃赏杏一类为理由邀他赴约的帖子她也都见着过。
莲徘从未拒绝过她的邀约。每每必准时赴约。然后入了夜才迟迟回府。
不知是否是她太过敏感的错觉,他每每自长公主府上回来,她都会觉着他身上有一种近乎于妖媚的甜腻的脂粉味道。
所以在书房外有小厮来报长公主求见时,她下意识地微微蹙了黛眉。
正在写折子的莲徘【莲止第三次orzing】狼毫微顿,对她道:“你先回房。”
没等晏徊反应过来,门外已传来了隐约可闻的“参见沉曦公主……”的行礼声。
莲徘隐隐皱眉,当即起身,打开印泥盒盖,大拇指沾了泥红色,在她的脸颊一侧抹开。
他的动作太快,等晏徊反应过来时,脸颊上已只留下他拇指抚过的触感。
轻柔。温顿。
让她不由得神怔了一下。
他拿桌上的帕子拭去手上残余的红色,便去开了书房门。
晏徊看见他在开门前那一刻,脸上蓄起隐隐的笑意来。
第十二章:濯香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