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恐怖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恐怖军-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仍珍存有一盏29军的马灯,在běi ;jīng护国寺隐姓埋名教场子,经常声泪俱下地慷慨陈词,向徒弟及观者介绍29军的英勇抗战事迹。

    由于暗探告密,rì伪jǐng备司令部拘捕了他。一个名叫武田西的rì本军官会柔道和八卦掌,要在蟠桃宫庙会上和他比武。如果他赢了,可以获释;如若输了,要给武田西磕头拜师。先是徒手,李尧臣接连把武田西打翻在地。继而比刀,不下两个回合,尧臣寻机飞起一脚,踢得武田西腕伤刀飞,最后,因此获释。

    还有一次,是1943年,rì本人在běi ;jīng、天津、南京、上海四处摆擂和中国人比武,愿意参加的随便报名,凭抽签顺序和rì本人较量。抽签结果,李尧臣在南京和rì本人较量。一上台,rì本人看他是个老头儿,就说:“你还行吗?”李尧臣说:“来,小子,我先让你三拳!”等rì本人三拳打过,李尧臣把对方拳路也摸清了。他大喝一声:“你下去!”猛起一拳,对方便一个倒栽葱跌下台去了。

    李老爷子生前是全国武协委员、běi ;jīng市武协理事,曾多次应邀担任武术比赛裁判长。直到九十多岁的时候,他还常常手持龙头拐仗,胸前飘动着雪白的胡须,往来于南北城之间。在天坛、地坛、东单、景山、陶然亭、中山公园等处指导青年习武。每当他扔掉拐仗,以龙行、虎坐、蛇身、雕爪的独特风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人群中必会爆发出如雷的掌声。

    应该说,在武术方面,李老爷子不愧是大师,而且看习他的武功,可以活到九十七岁哦。论武功,李老爷子应该比叶问能打,就没有人来拍部电影叫《李尧臣》吗?
攻下总统府的BIAOZI部队
    攻下总统府的biaozi部队

    王耀武在激efang战争中被俘,跟一支“jì女”部队有关。

    同时,当年在激efang战争中攻下总统府的部队为什么不大书特书,不大肆宣传呢?因为这是一支上不了台面的“jì女”部队----第三十五军。

    济南一战中,西城区司令吴化文临阵起义,是耀武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吴化文(1904年—1962年),字绍周,山东人,原冯玉祥部任参谋,他先是追随冯玉祥,后叛冯投奔激ang激e石,rì军打来,再叛蒋投靠汪jīng卫,当了汉jiān部队,后抗战胜利,又反投激ang激e石,最后临阵起义加盟激efang军,一生事五主。

    吴化文的九十六军改编为激efang军三十五军后,有一天吴在军官会议上说:“咱们过去跟jì女一样,今天跟这个,明天又跟那个,现在咱们‘从’了‘良’,嫁了个好丈夫,今后再偷人可不行了!”吴化文的话刚说出口,他的副手杨友柏便拍着桌子愤怒地说:“我们跟你半辈子,你却骂我们是jì女。走,不开会了!”政治部主任吴宪、政治部副主任张象东一边说吴比喻不当,一边赶快将杨友柏追回,军政委何克希让吴化文作了检讨,这事才算平息。

    第35军是激efang军历史上寿命最短的军之一,从1949年2月组建到1950年1月撤编只存在了11个月。而反复无常的吴化文年仅58岁就玩完,估计在后来也没给他吃啥好果子。

    在吴化文起义后,maozhu席还为之发去贺电,具体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bai度吴化文就可以找到,免得总要打拼音,麻烦。
灵甫的第三任妻子
    灵甫的第三任妻子

    张将军从南京大牢中开释后,娶了第三任妻子高艳玉,张将军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挥斥方遒。

    可是婚姻生活却很不幸,第一任妻子是包办婚姻,无感情,不幸福。第二任妻子居然是敌人,被自己杀了,更痛苦。

    第三任妻子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应该挺好的。

    可惜第三任高小姐富家出身,却似乎并不能干,还有些思想守旧,不大会为人处事。用今天的话说,是有些二的奇葩。

    开始八年抗战生涯,高艳玉却没有待在后方西安相对安全舒适的家中,而是随着丈夫东奔西走。不过张灵甫在前方和rì本人打仗,高小姐肯定不可能紧跟着他上战场,应该是住在部队邻近的城市里。两人先是生下了一子一女。

    高艳玉晚上喜欢躺在床上点着油灯看书,张灵甫曾经说过她这样很危险当心出事。果然就出了事,一天晚上不小心油灯点着了蚊帐引起了大火,高艳玉吓得惊慌失措的跑了出来,等隔壁的勤务兵冲进屋子把两个孩子抢出来时,儿子死了,只有女儿幸存。

    祸不单行,后来他们的小儿子出生,一个孩子的杯具升级成了两个孩子的餐具。小儿子得了盲肠炎,高艳玉却只把孩子关在屋子里烧香拜佛祷告。张灵甫回家一看,屋里乌烟瘴气,孩子奄奄一息,立即抱了孩子往医院送,但已经晚了,孩子死在了手术台上。

    高小姐不知避风头,还要自己往枪口上送,冲上去责怪张灵甫让孩子开刀才害死了孩子。张灵甫正是气不打一处来,新账旧账一起算,直接把高艳玉休回了娘家。当时的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不把你休了,那搞不好我张某人岂非要无后,子女都要被你害死掉。

    高小姐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还有两个八卦,可见高小姐的脑子里确实不知道在想些啥……。

    张灵甫死后,高小姐也从西安到南京去吊唁,张灵甫的最后一任夫人年轻的王玉龄接待了她,王玉龄正伤心恩爱丈夫的离世呢,高小姐却不识趣地直絮叨张灵甫怎么怎么样对她怎么怎么不好(莫非是想从王玉龄那儿找共鸣?),被王玉龄直接给顶了回去:“我接待你,是因为我先生的缘故。你说他不好,这话我很不爱听,你最好不要再讲了。”

    解放后,高家家道也衰落了,高小姐大概生活困难,就跑去找张灵甫的大哥。

    高小姐:“我要和张灵甫复婚!”

    张大哥:“人都死了,复哪门子的婚?”

    高小姐:“我不管,我是张家的人,张家得养我!”

    张大哥:“切~~”

    高小姐:“那我要分张灵甫的房子!”

    张大哥:“没门”

    高小姐:“那我就去法院告状!”

    人民法院一查,这还得了,居然是gmd反dong派张灵甫的房子。得,谁也别分了,直接充公。
灵甫的第四任妻子
    灵甫的第四任妻子

    对张灵甫的好感,大概倒有一半要归功于他的最后一任夫人王玉龄。他们相差25岁,他的年纪足以当她的爹。当然这在以前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社会,算不了什么,25岁,可比现在相差54岁还结婚的好多了。

    他们的婚姻不满两年,她仅仅19岁就守寡至今,可是60多年来,她一直把他珍藏在心里,爱了他一辈子,念了他一辈子。

    他死后60年,有记者问她如果早知道婚姻如此短暂还会嫁给他吗?

    她说:“如果早知道,我就要早一点嫁给他,这样可以多一点相处的时光。”

    她说:“我一直耿耿于怀的,就觉得他在最痛苦的时候,在无依的时候,我没有跟他在一起。”

    她说:“我从来没有讲过,告诉过他我爱他,所以后来他死了以后,我倒挺后悔的,我就觉得我这个人怎么会这样吝啬啊,连一句话都不肯讲。”

    她说:“我们结婚以后,没有那种,好像是隔阂什么。他也从来不讲什么很肉麻的话,但是他有时候讲些话就会让你很感动,他说我讨了个好老婆,比什么财富都重要,我要讨饭的话,我老婆可以给我拿碗。”

    她说:“他从来没对我发过脾气,只有我发脾气的。”

    她挺着9个月的肚子坐着颠簸的车在战争间隙去前线看他,她说:“那时候什么也没想,不觉得苦,只想着能见他一面就好了。”

    她说:“那时候我就每一天也不知,只是晕晕沉沉,我们从前去过的地方,我再去坐坐这样……大概很久了我也不相信这是事实……我一直都不相信他是真的会死掉。”

    她说:“走出来…rì子久了总归伤口总会愈合的,人家不都讲嘛,时间冲淡一切。但是我就觉得时间越是过得久,我觉得他写字也写得好,他念书也念得很好,他打仗也就像他写字念书这样的。”

    她说:“我现在还看很多杂志啊,看到他的书啊,很奇怪的,我看他打仗,打rì本人的时候,那我就觉得,他还活在那里,所以我就一直看下去,晚上睡觉以前,很多书都堆在旁边的,就看看书啊,看累了就睡觉。”

    她说:“一个人能够真正爱一次,也能够被爱一次,我觉得就值了。这个不管多长,多久。”

    60年来,王玉龄一直怀念将军:“当年有幸识夫君,没世难忘恩爱情。四七硝烟伤永诀,凄凄往事怯重温。”

    1949年4月,王玉龄携老母、幼儿去了台湾。作为国min党追赠陆军二级上将的遗孀,而且张灵甫又是蒋激e石爱将中的爱将,王玉龄本可依靠抚恤金以度rì,可是她想到自己应该继续学习,自谋事业。“其实当时rì子过得很苦,每个月只能领取抚恤的几十斤米。”在张灵甫死后的第6年,25岁的她在当时台湾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系王玉龄的姨父)的私人帮助下,办了去美国的护照,留下老母和6岁的幼儿,只身去了美国求学。

    王玉龄一直孑然一身,始终未再嫁。她在航空公司工作了20年,直到退休后,才随儿子回到祖国,现定居上海。

    所以,鹏云在这里说两句,婚姻大事,不可儿戏,宁缺毋滥,与其想着找个人凑合过rì子,不如再等等,再看看。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有些合不来,是凑合不来一辈子的。
从王牌飞行员到三轮车夫
    从王牌飞行员到三轮车夫

    吴其轺(1918-),男,福建闽清县十五都人。中华飞虎航空队第五大队战斗机驾驶员,小分队(队长)指挥员,中华空军中校,曾参加88次对rì空中战斗,空中作战时间超过800小时,击落rì机6架,击伤rì机3架次,4次飞越驼峰航线,他曾被rì机击落三次,负重伤,亲历rì机在芷江投降仪式,rì军在南京投降仪式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他获得盟军总部授予“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另获颁“航空勋章”和“单位集体荣誉勋章”。国民zhèng ;fǔ曾授予荣誉勋章17枚。

    1945年4月12rì,在对武昌火车站rì军地面部队进行打击的行动中,他的战机引擎被击中失灵,迫降在离芷江120多公里的辰溪县境内一条小溪的沙滩上,着陆后幸好遇到村民。当时村民都很穷,但他们还是把过年剩的那一点腊肉拿出来,给吴其轺吃。乡亲们都说,他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神,四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们都排队来摸摸他。他住在当地坚决抗rì的地主肖隆汉家里,肖隆汉天天设“百鸡宴”款待这位抗rì英雄,甚至请回在湖南大学读书的儿子来陪吴其轺聊天。

    1945年9月9r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