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是一棵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年是一棵草-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里,哪里,纸上谈兵而己。”

  “你们谁愿意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古大哥话语的调子陡然坚定不可动摇。

  戏要收场了。导演把情节安排好了,可男主角不听指挥。导演们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在作最后一次努力:你一言,我一语,向古大哥发起总攻——去赴约会的理由真是太多了,何止千条万条!

  古大哥脸胀得通红,自己已经决定了不去,可是又不能说服别人——有些理由是不能启齿的——心中怎能不急?

  “好,我走!你们谁都可以去!”    

  斩钉截铁!

  古大哥真走了。

  寝室里一片死寂。这气氛不对味儿。

  铃声响起。

  该吃晚饭了。

  古大哥不知跑哪去了,朱平可是按时到水塔下赴梦中的约会。徘徊了大约三十分钟,她离开了水塔。我们打开窗户就看得到水塔和水塔下的人。

  后来不知谁嘴不严,漏了口风,让朱平知道自己受骗的事。据说她伤心的哭了。她来我们寝室喊李大哥去水塔下有事。她的样子比以前严肃了很多,也难怪,谁碰到这样的事也会这样的。不对头。“什么事?”李大哥大智若愚地问。“到时候你就晓得了。”李大哥硬起头皮,壮着胆子,威威风风地去水塔下——到底是一米八十的男子汉!李大哥,你这样硬掌着累不累?回到寝室,李大哥一脸晦气,不断地向我们诉苦。朱平发誓不再理他,她自然把我们的李大哥骂了个狗血淋头,她还当着他的面哭,搞得我们李大哥手足无措……

  是报应呢还是活该?

  时间一久,朱平似乎忘了自己的誓言,她又跟李大哥有说有笑,还跟以前一样经常到我们寝室来玩,也还是像以前一样哈哈大笑。只有一点不 同,她和古大哥成了陌生人,见了彼此也不招呼一声。

  6

  “古大哥,那次你怎么死活不肯去呢?”我问。路上只有我们两人,所以我有此一问。

  “他们都对她不感兴趣,想把她扔给我。要我捡别人不要的,我才不干呢!”  

  哦,原来是这样,原来不是别的什么。 

  认识你自己。可是有几个人能掂量出自己的斤两呢?我们可以对别人不感兴趣,但犯不着如此呀!反过来说一句,古大哥,我们是不是该撒泡尿照照自已?

  7

  我曾经写过一篇《单相思》的混蛋文章,看看我那时是怎么说的:

  有时候我觉得单相思也满不错的。不需要约会,不需要等待,不需要承诺,不需要虚伪、欺骗,不需要勉强……只需要想象。要多漂亮她就有多漂亮,要多温柔她就有多温柔,要多好她就有多好。她变化莫则测,一天一个样,一变一种风情,你要她怎样她就怎样,她从不拒绝我。她似乎伸手可及,又实在遥远,她在你面前飘来荡去。你对她了解得确实太少。她又何尝不是如此?

  画饼充饥。  

  充不得饥,但这样的饼还是颇耐人咀嚼的。

  不是神魂颠倒,也不发誓,轻轻松松的交往轻轻松松的感情。

  我是个“残废”,我不想谈爱情,我怕接近它,我怕自己看透它的实质。在它附近漫步,不走进城堡,也不离得太远。

  遗憾,没有那种死去知来的感觉。

  庆幸,我没有别人那么多的烦恼。

  我的恋情是“无果花”,*的成分少,精神的成分多。

  单相思的人们,抬起头,自信地说一句:面包会有的,老婆也会有的。

  当然这只是部分内容。

  学校保卫科科长说,昨天晚上,他们在教室里抓获了一对狗男女。狗男女真敢搞,九点还不到,一点也不怕别人看见。狗男女真能搞,那女的交代,他们搞了三回。

  在科长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猜他对“狗”事的回味咂摸比对“狗男女”的批判谴责多。

  一进大学,老师都说学生最好不要谈爱,没有结果的,何必呢?不过,硬要谈也没办法。老师们明确表态:我们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爱情似乎是不需要结果的。保卫科长,你真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要是我,你坏了我的好事,还要跟我过不去,我不揍你我就不是人!

  狗男女也不怕感冒……

  你这个笨蛋科长,你是过来人,你有亲身体会,你怎么不体谅体谅人家?只许你州官放火,不准他们百姓点灯。他们*是他们愿意,关你屁事!犯得着再三臭别人吗?真是的!*,他们*快活,要是感冒了,他们自己承受,和你八辈子挨不着边!

  8

  李大哥的嗓门也许永远也小不了。

  和姑娘一同散步的时候,他说话太惹人注意,别人误以为他和姑娘在吵嘴,姑娘怎能自在?她哪里还有半点情趣可言?于是,她不是借口离开他,就是勉强应付他。  

  高度并不总是与搞姑娘的能力成正比,即使是在这样以“高”取人的时代。肖森曾尖刻地说:李大哥,你是和尚的卵,空大了。

  “他妈的!想不到一米八十的男子汉,相貌堂堂,就是搞不到妹子,你 看气不气人!有些人条件比我差得远,摘起女的来是一个两个三个,行云流水,不晓得别人用了什么法术。”

  “你说话太不行了,好像要同别人打架似的。你改正了这一点,我保证你搞得到妹子。”我很替李大哥抱不平,我乐意扮演医生的角色,为李大哥把脉,并对症下药。 

  “是呀,是呀,你说得太对了!我也告诫自己要小声些,可一说起来就又高声大叫了。”

  习惯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之一。狗改不了吃屎,有时我们真拿自己没办法。

  “我认为这世界漂亮姑娘太少。碰到漂亮姑娘的时候,我只晓得读书,那时还傻到认为谈恋爱是见不得人的事的地步。等你呆头呆脑不知怎么办的时候,别人已经先下手为强,把漂亮姑娘的肚子都搞大了。女人就喜欢缠缠绵绵、浪漫温存、奉承欺骗。”

  龚杰同病相怜,也有一肚子的苦水。

  “你的要求太高。”我说。

  “又让你说对了。别人找上门了,左看右看不太漂亮不太顺眼,自然就懒得理。我看上了漂亮的,正准备开足立马力向前冲,人家却是名花有主。”      

  如此看来,龚杰的恋爱经要比和尚的佛经难念得多。我说:“不能捷足先登,那中途抢截如何?” 

  “不大容易。名花有主,那主也不是等闲之辈,能让你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得逞?上帝造人太不公平,有才能的人造得少,漂亮的姑娘就造得更少。僧多粥少。他妈的真不公平!”

  “漂亮姑娘被人争来抢去,所以就有‘红颜多薄命’一说。”

  “不过,我不会泄气。以我这样的条件,我就不信搞不到漂亮姑娘!”

  李大哥和龚书法家结成同盟,达成共识:毕业之前没搞到妹子誓不为人!

  9

  “李大哥,按寝室规矩,你得请客。”

  “请什么客?”

  “装聋买哑。情书还编号呢,八十七号。”

  一米八十的李大哥就像一条被打中七寸的蛇,一下子就蔫了。“好吧,请客我认了。吃完之后,你们得把它还我。”

  “这个自然。”

  情书八十七号成了李大哥大学生涯恋爱生活的一个句号。那个并不出众的姑娘被我们的肖班长抢去了。李大哥一气之下将她退回来的八十七封情书付之一炬。

  苏联男子少,物以稀不贵,男人都是宝贝。

  李大哥气愤地说:“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好,我如果不战死,也享一回苏联男人的福!”

  我们这里和尚多,女人行情看涨,其价格挣脱了价值的束缚象风筝一样扶摇直上。

  临近毕业,龚杰最大的愿望是能分到一所较好的子弟学校去,至于其他的,他已无暇顾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誓言,去你妈的!女人,去你妈的!

  10

  我们从街上散步回来的时候,劈面碰到了张仁。张仁喊了一声刘红兵。他和刘红兵既是同班同学又是同乡。我们三人一齐站住。

  “帮我一个忙,这个忙你无论如何得帮我!”文质彬彬的张仁讲起话来如此慌乱、急促,莫非有什么大事临头?尽管他戴了眼镜,我还是看到他的眼睛有点红肿。

  “要我帮什么忙?”刘红兵问。

  “空白磁带我已经买好了,现在就缺录音机。我要把录音机放到他们约会地地方——比如床下,录下他们的话。看他们如何中伤我!毁谤我!诬陷 我!我已经忍无可忍了!我要报仇!我要证据!这事非常重要!我借了几块地方没借到录音机!你是我的老乡,你办法比我多,你一定借得到!你不会见死不救吧。” 

  张仁这小子,从什么时候开始,由中文改学特工了?纯粹一个神经质!

  刘红兵想了一会才说:“作为老乡,我一定尽力而为。”

  “多谢,多谢,到底是老乡,我还到别的地方去试试。我一定要搞到录音机!我一定要揭穿他们的阴谋!再见!”

  11

  “刘红兵,录音机借到了没有?”我问刘红兵。

  “我根本就没去借!他神经,难道要我也跟着他神经?”

  “你太不够朋友了吧。”

  “本来我跟他关系就一般。就是我跟他是铁哥们,我也绝对不会帮他去借录音机,只会帮他去揍人。”

  “他到别处借到了录音机吗?”

  “没有。” 

  “他岂不要因此发疯?”

  “不会。一时冲动,借不到也就算了。女朋友被人抢了,心里不甘,但也无可奈何。”

  打败张仁的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但后来学习委员的“阴谋也未得逞”,他也没能将张仁的“前女朋友”弄到手。据消息灵通人上说,她已经二十四、五岁了,在高中就被老师搞过,打过胎。她有个妹妹,跟他一样*,小孩都可以打酱油了。要我说,她整个人跟她的相貌一样平平。我有这样的看法也许是因为自己置身事外,不了解真情。

  这是一场只有失败者而无所谓胜利者的战争。

  互为情敌的两个男人什么也没得到,那个女人呢?也是什么没得到!

  12

  前不久,我得了一场痢疾,从110斤一下子瘦到94斤。那时候班上要照集体相,我看到自己病成这样,眉愁脸苦,连集体相也没去照。

  13

  我们的宿舍在四楼的最东边,以前是喧闹的,因为绝大多数同学都回自己的老家实习,我们寝室就剩下我一个外地来的,所以变成了一座冷清的庙!而且这幢男生宿舍三、四两层就住着我一个人,我都疑心自己做起和尚来了。

  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时,才知道有多珍贵但为时已晚。这句话我们听得太多了,以至于耳朵都起了茧。但它就是实习刚开始一段时间里我的感受。以前同学们在一起时,没觉得他们有多好,现在孤身相处,觉得以前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都是好的、珍贵的。不过,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实习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慢慢习惯了这种和尚般的生活。早晨早早起来,洗刷之后吃早餐,然后去实习的中学,上午上课或听同实习的人上课,回来吃中饭,下午也去实习的中学。我们实习的中学离湘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