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狮子显然也发现了周围的人。但狮子就是狮子,它并未表现出害怕,而是继续蜷缩在一处树坑内,不断舔着自己的爪子。
在狮子潜伏处上方百米开外的一个天然土坡上,何准和史思架好了狙击步枪。这是一个理想的狙击战位。土坡质地软硬适度,架枪很舒服,并且这里居高临下,透过瞄准镜,狮子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甚至连狮子的胡子都看得一清二楚。天气也不错,能见度很好,射程上没有风,距离也只有100米。对于何准和史思来说,这比狙击队训练射击的难度小多了。
“老何,这也太easy了!我真盼着狮子朝咱们这边冲过来,我一枪就能打死它!”史思眼睛瞄着狮子,脑袋里却在畅想着。
何准也是第一次实战,感觉着实不错,跟史思一样,何准也盼着狮子作死,好在实战中来个一枪毙敌。这两个初出茅庐第一次上“战场”的狙击手,盼望着狮子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田炼隐蔽在何准与史思的侧后方几米处。他也在土坡上架起了狙击步枪。田炼知道,这次狙击并不像史思说的那样容易,只有出现两种情况狙击手才能开枪。一是狮子冲向警戒线,威胁到人的安全;二是待会儿麻醉师在吹麻醉针时出现意外。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开枪对狙击手的考验很严峻。狮子可不像人,它能够在瞬间发动冲击,而且动作迅捷轻盈,狙击手很可能在狮子冲击的刹那在视场狭窄的瞄准镜里跟丢了目标。再者,打快速不可预测的移动目标,难度极高。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呢?那更糟!田炼设想的第二种情况是麻醉师在麻醉过程中遭遇狮子袭击。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一定是人和狮子近在咫尺,并且在剧烈的移动和打斗中。此时,狙击手射击既要保证绝对不打到人,还要保证子弹不仅击中狮子,而且要击中狮子的要害,让狮子一枪毙命,难度可想而知。
此时,田炼的心情很复杂。一来,田炼知道这次狙击的难度,他心里对何准和史思能否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完成狙击还没有把握,但田炼又希望这两个狙击队的尖子能在这次实战中经受锻炼。毕竟,训练场上打得再好,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也不能成为一名可以信赖的狙击手。此时,田炼不可能把自己的复杂心情告诉何准和史思,只是默默地架好自己的狙击步枪,瞄准了狮子。
狙击专题之十:
夜间狙击战术(上)
在福颐山狙击猛狮的战斗中,“处突”战斗经验丰富的特种大队参谋长腾建军最担心的是不能在天黑前将狮子捕获。一旦入夜,围捕狮子将变得更为凶险。黑夜对于狙击手意味着什么?在夜间行动,狙击手有哪些特殊的战术与技巧,又有何禁忌和特殊的纪律呢?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十三章(4)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31:45 本章字数:1647
夜视器材有多强?
战争史上,很多战例都是借助夜色创造的。有时,交战双方的强弱在白天和夜晚截然不同。美军狙击专家约翰•;帕拉斯特曾经在越战中亲历过这样一幕:一名越军反坦克手向美军阵地发射了一枚火箭弹,美军阵地的值班机枪迅速反应,准备火力压制。不幸的是,这一切发生在夜间,火箭弹的尾焰非常小,并且很快消逝,机枪失去了目标,对手利用夜暗溜之大吉。如果这一切发生在白天,结局怎样,大家可想而知。
今天的战场观瞄器材比当年要先进得多,比如法军的“望远镜”FRF2瞄准具,热成像通道对人员的探测距离为1100米,在500米的距离上能够识别人员,而直瞄白光通道更可在3000米的夜色下发现人员,并在1200米处完成识别。如此看来,夜晚几乎和白天没有区别了。
事实远非如此。夜视器材的确可以帮助士兵在夜间看得更远些,但实际使用情况并非想象中那么好,尤其对守备部队来说,夜视器材虽提供了较好的夜视能力,但其狭窄的视场并不利于哨兵发现目标。
举个稍有不恭但却实实在在的例子:使用夜视器材的人,在夜晚的实际观察能力不如一条军犬。尽管夜视器材能够拉近观测者与目标的距离,但狭窄的视场观察起来非常不便。犬的视力并不好,但它在夜色下与白天看得同样清楚,更重要的是,它的视场没有缩减。学过中学生理课的人都知道,眼睛中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决定着色彩感受能力与明暗感受能力。人的视网膜正对瞳孔的中央凹区域全都是视锥细胞,而夜视能力强的动物的相应区域,不仅含有视锥细胞,还含有大量对光灵敏的视杆细胞。不仅如此,许多动物的眼睛还可以反射入射光来增强视力,比如夜晚狼的眼睛发出黄绿光,猫的眼睛发出绿光或蓝光,牛的眼睛发出蓝光,等等。如果有一天,夜视科技高度发达,能够开发出一种能够超过动物夜间视力水平的隐形眼镜,那么战场的夜晚将最终与白天一样。当然,这个设想现在看起来还相当科幻。
夜视器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已经不是垄断性的武器。今天,任何一支军队都可以为自己的士兵装备夜视器材,拥有夜视器材就拥有夜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因为交战双方又重新回到了平等地位。美军在这一点算是有先见之明,他们很早就意识到夜视器材将普遍装备,因此对作战服进行表面特殊处理,使之可以有效吸收红外线,对抗敌方的红外夜视器材。
人眼的夜视生理
不可否认,人眼是存在盲区的。有这样一种测试图:黑色的画面上正中有一个大大的白色X,X的左侧几厘米处,是一个狙击手的图像。你闭上右眼,用左眼盯住图中的X,然后移动眼睛距图的距离,当距离达到某一点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图片左侧的狙击手神奇地不见了。这是因为人的眼球中某一点的视觉细胞较为迟钝,单眼观察时,当目标处于眼球中那一点时,自然就看不到了。这就是人眼在正常光线下的盲区。
如果你是一名执行夜间作战任务的狙击手,当目标出现在你前方时,你该如何观察它——双眼死死盯住目标?一只眼睛通过瞄准镜盯住目标?还是其他什么方法?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再来做个试验:在黑暗的房间内,观察一个目标,之后试着将目光焦点向目标左侧稍稍偏移一点,你会发现,这样观察反而比注视物体本身看得更清楚。这是因为人眼的最敏感区域与正常视场不一致,这被称作“左斜视原理”。事实上,夜间利用左斜视观察在特种部队中已经非常流行,民间、甚至很多警察对此却一无所知。知道了左斜视原理,上面的问题就不难回答了。无论是双眼观察,还是单眼透过瞄准镜观察,狙击手要将视点放在目标左侧,偏移10度,以便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
人在夜间视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眼的某些视觉细胞被激活的过程。通常,这个过程需要大约半个小时。当人从明亮的环境进入黑暗时,某种有助于感光的物质开始在眼睛内积累,最终将人眼对光线的敏感度提高1万至10万倍。需要指出的是,吸烟的人由于血液携氧量低,因此夜视能力只有正常人的80%。
正文 《1号狙击手》:第十三章(5)
紫雨阁 更新时间:2010…5…19 10:31:46 本章字数:1660
在黑暗中隐蔽
客观地讲,夜暗对于狙击手是有利的。黑暗便于狙击手隐蔽,容易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在夜间应当怎样隐蔽自己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藏身于灌木丛和枝繁叶茂的植物后面。这样,一般的手持式夜视器材将难以发现你,不过这一招无法应付热成像夜视器材。
一些国家的特种部队采用以下办法来对抗夜间侦察:狙击手选择在敌方的地面雷达站之间潜行机动。一般说来,防守部队对于雷达覆盖区的警戒会相对松懈,这是过于依赖高科技装备的弊端。当然,如果真要在战时这么干,那狙击手战前一定要在己方技术侦察部队的配合下进行潜行训练。
夜间隐蔽的另一个重点是伪装。根据美军的实战经验,丛林迷彩作战服的夜间伪装效果比较好。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为地面部队装备了一种专门的夜间沙漠迷彩作战服。这种作战服弥补了美军白光沙漠迷彩服的夜战缺陷,可以散射、模糊、吸收红外器材发出的光线,实战效果很好。然而经过后来的对比,丛林迷彩作战服的效果要比夜间沙漠迷彩作战服更为出色。
单色作战服效果如何呢?一些警察部队使用灰色作战服。在城市战中,由于灰色很不起眼,便于作战人员混在人群中完成渗透。但对于狙击手来说,灰色容易反光,会暴露目标。黑色作战服是特警部队使用最多的一种,比较适用于夜战。其实,有一种常见的颜色最适合夜间伪装——橄榄绿。与黑色相比,橄榄绿的色彩比较模糊,可以吸收大量可见光,因此如果挑选单色的夜间伪装服,橄榄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到狙击手的伪装,就不能不提吉列伪装服。吉列伪装服在夜间的使用又有哪些特殊之处呢?美军狙击专家认为,狙击手在夜间无需披挂全身的吉列伪装服,只要戴上吉列伪装披肩就足够了。当狙击手在夜间行进时,这种披肩可以打破人体轮廓,而当狙击手潜伏时,伪装披肩在夜色下可以达到全身伪装的效果。
怎样在月光下潜行
人们在夜间迷路的概率比白天高得多,因此,狙击小组在潜行前,首先要精心研究沿途地标。夜晚,普通的地物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地标尽量选择高大、明显的物体。如果潜行的目标方向与某个星座方向一致,那么狙击小组可以挑选一颗恒星作为指引物。由于夜空中的星体会发生旋转,因此如果选择星星作为指引物的话,每隔10分钟应当校正一下方向。
实际操作中,选择路线往往令狙击手们很矛盾。在植被茂盛的林中穿行的确非常隐秘。据实验,茂密程度一般的植被就可以为狙击手在夜间提供良好的掩护,然而隐蔽只是夜间潜行的一个要求,另一个要求是尽可能快地抵达目的地。在空旷地带行进可以提高速度,但被发现的可能性则大大增加。那么,狙击手应当怎样做呢?一个折中而有效的办法是:狙击小组可以在开阔地带快速行进,但要沿着开阔地带边沿与树林的交界处行进,这样,如果一旦遭遇敌情,狙击小组可以迅速向林中隐蔽。
有些时候,狙击小组行进需要靠友军的监视雷达指引。这时,狙击小组必须要在空旷地带上行进,以便友军雷达跟踪。如果是这种情况,狙击指挥员一定要在行动前充分考虑当时的敌情,在高危地区切忌冒险。
狙击手行进时需要注意什么呢?第一要牢记的是,时刻将月亮背在身后。这样,月光可以为你照亮前进的路线,同时如果前方有敌人哨兵,月亮产生的眩光也可以迷惑敌人。实际上这和白天有相似之处。每个狙击手都清楚,背对太阳发起攻击,敌人反击时会因逆光而削弱战斗力。行进中步枪要紧贴身体,否则枪和树枝摩擦发出的声响会暴露目标。
如果是狙击小组行动,那么每名狙击手的帽子后面应当贴一个“猫眼”——发光胶带。行军时,狙击手身后的同伴可以跟着“猫眼”前进,而在十步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