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生存之道--三十不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80后生存之道--三十不立-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完这一席话后,慈爱的母亲早已泪流满面,多愁善感的小妹趴在夫君肩膀上任由流泪哗哗,大哥叶俊童也为之动容,相处二十余载,叶芳第一次如此严肃地谈自己的感情,叶俊童也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妹妹,人说爱情使女人的智商为零,而在自己妹妹身上却是反其道而行,他见证着妹妹的成长,见证了妹妹对爱情的坚贞,同时也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丈夫和大哥。

  看看父亲没有发话的意思,叶俊童十指交叉置于大理石圆桌上,不无担心地说:“叶芳,你的话的确让大家动容,但你有没有考虑到爱情中一系列的现实问题,爱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精神层面上看,你此刻不是愉悦而是苦痛,物质层面上看,且不论身份的差异,你对周立的了解本身有多少,周立不过是个本科生,你与他能否有共同语言,你要弄清楚一点,你是从商,他是教书,隔行如隔山的老话虽不好听,却也不过时啊,你得考虑一下婚后相处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言不发的父亲,雅居房地产公司创始人,在家里,在公司里处理事务既老练又是绝对的权威,此刻打断了儿子叶俊童的话。

  “童儿,你别让叶芳的爱情一开始就背上这么多包袱,你叫她如何谈下去?芳芳,保护好自己,即便受伤害,也要到最低,你去做,我们支持你,需要帮忙的,跟家里人说句话。好了,今天就到这吧。散了吧。我有些累了。”说着伸手出去轻扶着老伴早已伸出的右臂。

  “还是去园子里走走,再上书房休息。”老伴的话正中下怀,那是几十年积攒下来的爱意和默契。

  父亲的话让叶芳心里流淌着一股暖意,父亲的呵护永远都是淡淡的而又坚毅的。看着父亲缓步前行的身影,叶芳似乎看到了周立与自己的未来。

  “今天有时间吗?帮你庆贺一下?”

  听叶芳如此一问,周立也觉得有必要与叶芳说清楚些事情,便答应了下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80后生存之道——三十不立(七)
虽说“生在苏川,住在杭州,食在广州。”周立明白那是因为苏川姑娘美,童年依偎于此,自是快事,故生在苏州好;杭州风景佳,居住于湖光山色之间,心旷神怡,故住在杭川妙;至于广州,名莱美点丰富,茶楼酒肆林立,想食皆可如愿,故食在广州惬意。食在广州那定然不假了,可吃什么倒是有讲究的呀,家庭聚餐,朋友聚会,情侣相约可是各有各不同。叶芳把相约地点和吃什么都交给周立来定。这可把平日里吃得稀里糊涂,饱得乱七八糟,没什么讲究吃文化的周立难倒了。后来想想,却又是大可不必。

  依着自己的喜好,周立选择了一家四面竹树环合,陈年杉皮,竹藤轻绕,上有枝繁叶茂大榕树遮阳,下有涓涓细流游鱼往返的茶庄,名为“悠然茶庄”,四方来客好茗者驻步,八面好风悠然人留心。周立近来为逃避校园调侃之烦,信步来此,便每凡周末来此品茗赏景,求得静心外,也结识了不少茶客,这茶庄总给人以闲适而亲切的感觉,周立虽对商道无从得知,可对茶庄的经营者如此花费一番心思,让客人心生怀恋却不强求的悠然自适之道却也是心生敬意,最有趣的莫过于一首藏头诗,虽说文采评论不一,却也能搏得众宾客一笑,尤其此诗置于大厅,宾客至此,见此诗,俗世烦恼皆因一笑了无痕,换取仙境清雅独自明。诗文如下:

  悠借山巅云雾质,

  然凭崖畔芝兰魂。

  茶香龙井飘环宇,

  庄处别有人间情。

  大周末,周立提前了一个小时至茶庄,客源如流,众客离去之时,脸上尽抒神游其中,妙不可言之情,周立心想,多亏了现代发达的通信设施,电话预约也就半分钟的事。周立独处“听雨轩”,心神宁静,倒是有些超然物外的滋味在其中,于繁华闹市中有如此去处,倒也实在妙极。

  叶芳却因临了有个紧急会议,本已想好如何应约,此刻却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工作人员的手机都处于关闭状态,这是规定,谁也不得违反。本想打电话告知周立自己也许会晚一点到,却实在腾不出时间,唯有散会后再另作打算,再加上自己曾向哥哥保证过不会因情误公。

  会议三十分钟后正常结束。叶芳第一时间打开了手机,见只有一条短信,却无未接电话,看来周立的耐性还是够的,阅读完短信后,叶芳心中有种久违了的感动。

  “我等你。”

  虽然只是短短三个中文字,此刻却是理解的写照,是人性关怀的反映,更是一个默默坚守的坚定,周立的一条短信却把叶芳感动得稀里哗啦好一阵子,叶芳不由得血流加速,心跳加速,脚步加速,车速却不得不慢下来,但凡周末,城市的交通问题还真是个交通部门好好谋划谋划的事情。

  叶芳的成熟,叶芳的稳重此刻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从碰上周立的那一天起,苦想一夜后叶芳做出的决定:还原本真。不再“长不大”,不再胡闹,不再逃避。车子一点一点的挪动着,终于小畅通了。

  可接下来,叶芳却不知道何去何从:周立只发了‘我等你’却没发地址。

  周立品茗神游,正入佳境,完全把与叶芳相约之事忘得一干二净,手机振动,周立翻阅:“你把地址告诉我,我很快就可以到。”

  “悠然茶庄。”

  周立怎么会选这里?

  五分钟后,叶芳出现在了悠然茶庄门前,却是迟疑了一会儿,这才挪开步子往里走。

  “叶总。”茶庄经理眼尖得很,远远地便看到了总公司的车牌号,就是不知道是哪路神仙,赶忙从柜台后面迎了出来,站在门口,满脸堆笑地鞠了个圆躬,“不知总公司领导视察,有失远迎。还望叶总多多指导,以期不负众望……”

  “陈经理,今天我是来此会客,并非视察工作,再说了,我在董事会上力荐你来经营管理茶庄,我要是不了解你的能力,我敢这么做吗?生意不错,你大可不必如此,没什么事别打扰我就是了。你忙你的吧。”

  “好的。不知是哪个——”

  “听雨轩。不必兴师动众,听明白了吧。”

  被称陈经理者转身向部长招了招手,一番耳语后,各自忙碌。

  “来了。快坐,这里的茶,这里的景可真是不错,我不得不表示歉意,我实在是对吃没研究——”

  一名服务员的敲门声打断了周立的话,看着服务员手里的各色小吃和水果拼盘,周立赶忙问道:“小姐,你是不是送错了,我没点这些东西啊。”

  “先生请不要误会。是这样的,先生在茶庄的消费已经达到我们赠送活动的标准,这些都是免费请先生和小姐品尝的,还望能给我们多多提建议,以便给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服务员声音甜美,说话中听,周立便也欣然接受且没有半点怀疑,其中的猫腻岂是周立又能看得出来的。

  微笑着的服务员,叶芳认出来了,这是茶庄最会说话,笑容最好的女部长,叶芳当时在董事会上提出开茶庄,大家一致反对,后回到家中与父亲商量了一番,父亲微笑地说:“我们叶家总算是真正培养了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才了。”第二天,茶庄事务便开始着手进行,这可是叶芳一手操办起来的事业,从装修到经营理念,无论大小,叶芳都是亲自过问,亲自督促。事实证明开茶庄是正确的选择,每年仅茶庄上交的税收就高达八百万足可说明叶芳独到的眼光和对商机的敏锐洞察力。这些服务员敢还是叶芳亲自挑选的,如今都已离开服务员行列上升到管理层,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眼前这位女部长却是升得最慢的一个,却也是茶庄中工资最高的一个。

  叶芳见到她,心中甚是喜欢,激动之余,笑意连连,伸出手来,说道:“湘湘——”

  “你们认识啊。”周立有些惊讶,“难道你也常来这里,还是他乡遇故知了呀。”

  叶芳倒也没多隐瞒,该说的都说了,不应该说的一字未提。

  “原来是这样。能被人赏识,那倒真是人生快事。”周立想起了伯乐,想到了文人墨客的酸。

  “二位慢用。芳姐,如果有什么需要就叫我。”湘湘部长识大体地离开了。叶芳心里倒是感激起越来越会拍马屁的陈经理,把叶芳一天的忙碌的疲惫都驱散。

  “怎么着?你不要为你的迟到说点什么?”

  “实在是对不起,突然有个会,不能走,又不能通电话,只能对不起你了。对了,这么久了,你这个客户也没反映一下你那电脑好用不好用啊。”叶芳呷了一口茶,拿起一块她最爱吃的点心,细细地嚼着。

  “还说呢。两次碰到你都没好事。第一次就坏了电脑,第二次就撞了额头,我前世欠你的也应该还清了吧。电脑好用是好用,可是炒来炒去总弄不了几个钱。不过也没关系,反正也没几个钱,倒也不在乎。”周立被叶芳与湘湘的“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冲撞了一下,话也多了起来。

  “你炒股啊?原来你买电脑就是为了炒股啊。我劝你还是别炒股,那可是弄不好家破人亡的事,而且刚炒股的人就好像吸毒的人一样,会上瘾的。别炒了。听话!”叶芳的心情极佳,说话便有些没大没小,俏皮话张嘴就来。

  “听话?我怎么感觉是管小孩的语气呀。难道你比我还大不成?”

  周立听得出叶芳的话外音,看来与他沟通不是问题。叶芳心想着。

  “我肯定比你大。来。听话。喝茶。吃东西。”一连串的命令,弄得周立手忙脚乱,却也乐在其中。

  周立也不反抗,看来以后管制他倒不成问题,不过千万别是逆来顺受,一点个性都没有的话,我倒是觉得没意思了。

  “叶芳,如此清雅之地,我们这样大吃大喝大闹,有点不合时宜吧?”周立这句话在叶芳心中又加分不少,起码是个有理智的人。但嘴上却说:

  “刚玩在兴头,真扫兴。不过,你的庆贺活动就这么点了吗?还有没有别的。在这茶庄里品茗赏景虽说不错,但总不能让我只吃这些东西吧。那可是全国一等奖啊,奖金不老少吧?”叶芳身上的一雅一俗,一正一邪让原本单纯的周立有些应接不暇,见招拆招的本领是每况愈下。

  “你还想怎么庆贺,奖金是有,可也不能这么挥霍吧,意思到了就可以了。不是我吝啬,说实话,要是按照我们农村人的伙食,这一壶茶就够得上吃两个星期的了,我都觉得奢侈了,你还说要其他形式的庆贺。在我们农村,要是能吃饱就已经是祖上有德,能吃得好那就是上辈子积了善。”周立说着说着,但不知不觉中把家里的情况说了出来,叶芳也乐得了解,便也不加阻拦,“我爸妈就生了我和我姐,当年也是靠吃野果,吃蕃薯,芋头才活下来的,后来日子才算慢慢好起来,我跟我姐都拼了命地读书,因为我爸说过‘只有读书读出去才能离开农村生活,才不会挨饿受冻,只要能读,我砸锅卖铁卖房子也要供’,可我姐却因为我第二年要高考,自己就选择了读技校,只需两年便可以出来工作,我能顺利读大学并完成学业,我姐姐的牺牲我可不能忘记啊,我的第一份工资便交给了姐姐;我姐姐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