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途爱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情途爱旅- 第9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春花说:“那可不可以这样讲,正是由于这种情感专一与忠贞不二的性格才表证了花的圣洁与伟大!”

    夏玉玲十分开心地说:“你这句话概括的好,我说了一大堆,也就是你说的这个意思。”

    夸得于春花十分高兴,兴致勃勃还要往下看。

    第三首是:

    潇湘神?花绩

    作者:曹珍

    嘻坐胞,

    嘻坐胞,

    后宫九月更煎熬。

    裂肤恸心声惨惨,

    香烟缭绕乐淘淘。

    于春花看了一气,夏玉玲问她:“你们班长曹珍这首你看懂没有?”

    “‘嘻坐胞’是不就是‘坐胎’的意思?”于春花试探地问。

    夏玉玲说:“对!开头这句原本应该写‘坐胎’一词,但她却用一个‘胞’字,其用意不是别的,主要是为了押十三豪的平声韵。”

    于春花表示理解说:“这首词不但韵律好。内容也不令人费解,。咱班长写的是女人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这从‘后宫九月更煎熬’一句就能看出来;还有这‘裂肤’两字。就是肉皮子撑破了的意思;‘声惨惨’,是叫唤和喊叫;后尾这句更好理解,就是续上了香火,一家人喜庆的意思。”

    夏玉玲说:“你说的对倒是对,这首主要是写女人花的功不可莫,表现花的伟大!但这里并不是直接写的女人本身,而写的是女人的‘花’,这里二者的区别十分重要;当然‘花’与女人之间有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儿!这次咱们有不少会员没注意到这一点。都直接写的是女人,没刻意突出去写‘花’,虽然写的挺好,但由于指事不明确,很多作品都没有评上。”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

    第四首是:

    潇湘神?花思

    作者:夏玉玲

    神不知,

    神不知,

    掩门静静自沉思。

    人口媚言哗众面,

    吾唇微启任磨厮。

    于春花说:“这首不是你的吗?”

    “是!你看我填的怎样?”

    “你这首我真看不懂,一开头就‘神不知’‘神不知’的。写女人花管‘神’什么闲事儿?!后面更让人费解,又‘掩门’又‘沉思’,这究竟写的是什么呀?”直摇头,又说。“下面这‘人嘴’、‘吾唇’,这倒好懂,但却不知是什么意思。你这首看似浅显,但却很艰深。我看半天也没看明白,真气死我了!”

    夏玉玲说:“其实我这首并不艰深。前面这两句‘神不知’的意思是讲就连神也不知道这花‘掩门静静自沉思’着什么?也可以说这是词在开头的一个设问,关键都在后面两句:上面主人的嘴总在白白话话地哗众取宠,而‘吾唇’却在下面默默无闻地守候着伺候着!所以我这首词之所以能评上,刘老师在评比时说,可以作为第二首词‘花绩’所表现的花之功不可莫主题的强化与补充,从而深入一步地揭示了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内含。我不知道你明白没明白我说的这个意思?”

    “我怎不明白呀?!你和刘老师的意思都是说花不但在繁衍人类生命上有实际的贡献,而且在思想和精神上从不以功臣自居,表现出一种崇高思想品质,不然你怎么能说是默默无闻呢?!”

    “是这个意思!咱俩再看下一首吧!”

    第五首是:

    潇湘神?花经

    作者:张玉英

    汹涌来,

    汹涌来,

    骇惊阵阵喜开怀。

    暗自欲寻君倜傥,

    明年携手育英才。

    两人正看着,作者张玉英从后挤上来问:“于春花,你看我填的这首怎么样呀?”

    “你写的是月经来潮,我看也挺好的!”

    “你可不能逗我,好就好呗,怎么还带个‘也’字,那还是不怎么好!”

    “我可没那个意思,不过我看你填的有点儿平淡一些,夏玉玲你说呢?”

    夏玉玲轻轻摇下头说:“我和你的看法不一样,张玉英这首是平淡,但古人说的好,诗词唯造平淡难,平淡乃高古之极也!同时还要看到这首词正如清末国学家王国维说的,词意不隔。所谓不隔,就是作者建构意象时,景物宛在目前,情韵自然浮现,一切自然天成。而隔,往往过多用修饰语,令人费一番思量,所以,有隔不好。因此在那天评时,都认为张玉英这首同样应为上乘之作。只是题目‘花经’过于直白了!……”

    张玉英插言说:“那天在填词时我想到了这一点,开始想是以‘花假’为题,来例假吗,又一想也不太好,便定花经了。”

    “要我看不如叫‘花事’好,来事儿了吗!”于春花说。

    夏玉玲微笑说:“你俩说的花假和花事都直白,要我看还是以‘花汛’来命题好。”

    两人都服气。

    第六首是:

    潇湘神?花怨

    作者:李素琴

    吟吾悲,

    呤吾悲,

    恶风阵阵侵心闱。

    只恨主人招外蝶。

    娇人无奈掩门扉。

    于春花一看暑名,便对夏玉玲说:“这首是西门光辉同学所在班班主任李老师填的。我看没有什么气势,你说呢?”

    “你说怎么没有气势?”

    “你看啊。这明明是写主人已招不三不四的人来了,可这花不但不能与其进行抵抗,反倒还‘吟吾悲’,自吟伤悲,还说无奈,软绵绵的,有什么气势?!再说题目也不行,只一个怨字,不能光埋怨。要斗争才行!所以我说没有气势!”

    夏玉玲说:“我不是那样看的!其实我们这次填词都是咏物之作,说白了是写人身上一个器官,而采取的是拟人化表现手法,但拟人化化到个什么份上,必须要有一个‘度’,就是说要适当,要贴切。方才你说的,也既是词中说的,吟吾悲呀。怨呀,无奈呀,这些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花的任人摆布、暗气暗憋、无声无息的情态,我看均很适当。很贴切;而不能像你要求那样,让它如何去斗争?!而所谓适当和贴切,这也即是古人诗论里所讲的‘切’。所谓切就是要切物切事。李老师这首词填的正是体现了这个‘切’字。所以也应看作是一首上乘之作。”

    “我懂了!”

    第七首是:

    潇湘神?花萎

    作者:邵玉华

    春已失,

    春已失。

    自羞晚景骨包皮。

    日里苦熬风叹息,

    凌宵深夜雨凄凄。

    夏玉玲说:“邵医生这首同样很好!”

    于春花说:“我跟你有不同看法。这花都皮包骨凋谢了,还好什么好呀?!再说邵医生现在还很年轻,怎么能立个‘花萎’的题呢?”

    “这你说的可就不对了,邵医生在这首词中写的是她站在一个医生的角度,来表现一下女性生殖器官同样会逐步衰老的一种现象,从而警示人们要关心、爱护、体贴女人的花,永葆青春年华,而不是写她自已,一定要把女人和花分开,这样才能突出这次活动的主题!”

    第八首是:

    潇湘神?花境

    作者:刘瑞琴

    狭谷长,

    狭谷长,

    傍崖寂寂似幽廊。

    头上有泉常落雨,

    身边悬井色金黄。

    于春花说:“咱班主任老师这首我看在这八首当中算是最好的,你们谁也比不上!”

    “这一看你的确有眼力,我看刘老师这首词也很有造诣。其特点是:一意境美,让人看后能使你大有唐人司空图诗论《二十四品》中的‘高古’那种‘日出东斗,人闻清钟’的感觉;二是韵味美,正如宋人梅圣俞说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三是语言很美,全篇无一词一字不具有诗性的特点。四更重要是,这首词写的是花的环境,上面下雨,后面其味不可闻也,但诗人通过戏谑和调侃的语言却展示出了优美的意境。所以,应该成为这次竞赛的压卷之作!”

    “那当然!”后面有人说。

    两人回头一看,原来是东方红。

    于春花不好意思地说:“东方红呀,方才我跟着夏玉玲对这几首词在这探讨了大半天,我有老大收获了!”

    “是嘛!那你也可以选个词牌子动笔试试填一填吗!”

    “不!我不想学填词,我想写歌词,但不知道你会长支持不支持我?”

    “你是啥意思吧?”

    “我想写一首《女人花之歌》,并且谱成曲,然后咱们学会再开会时,大家便齐声唱起来!”

    “真有你的!你搞吧,我不但支持你,如果你真正成功了,我还要奖励你个最精美的日记本呢!”

    “真的呀?”

    “军中无戏言!”

    “那咱俩得拉勾,不然我就不写!”

    “都说军中无戏言了,还拉什么勾?”

    “不嘛!”

    两人拉了勾,有夏玉玲在一旁作证。(未完待续。。)
 73家中榻倚为哪个 路上智断是谁人
    73家中榻倚为哪个路上智断是谁人

    盛夏的一天早晨,太阳刚爬上东天,空气便开始闷热,整个校园变得如蒸笼一般。

    东方红和所有同学一样,从上午十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全身始终是大汗淋漓,手摸肉皮子都能搓出小泥蛋蛋来,尤其是去一号、上间操以及去餐厅,不管干啥,只要一动弹便自觉腋下、前胸和胯部总是粘乎乎的。直熬到了夜幕降临,下了晚自习一出教室才感到有一丝凉意。

    东方红回到寝室,洗完脸,又用手巾擦了身子,顿时好个清爽。

    刚想躺下歇息,有人推开门,迫不及待地喊:“东方红,你出来一趟,我和夏玉玲有事儿找你!”

    东方红一看是张玉英,立即迎出去说:“你两找我有啥事儿?”

    夏玉玲说:“我和张玉英来找你还是为我姨父摘帽的事儿,寻思一起去趟宋主任家,劳驾你张嘴透问透问她,你看怎样?”

    “都这么晚了,改日的呗!”

    张玉英不管啥事儿,总是不系外地说:“什么改日的?!你早就答应夏玉玲的事情,都过去几天了,你一直也没去;再说大长夜,屋里睡觉又闷热的要死,去一趟既把事儿办了,又能散散心凉快凉快,有多好呀!”

    东方红说:“也行,但就怕我宋姐不在家,……”

    “她今晚不在家,咱们明晚再去一趟;不然等周六再去,我和夏玉玲真有点儿等不起了,天天无数八遍地上课,能有几个周六?!”

    “那便去一趟,反正咱三个都年轻。腿脚都不值钱!”东方红说。

    于是结伴而行。

    路上,东方红如此那般地告诉夏玉玲和张玉英,见着宋主任一切看自已眼神儿行事。

    夏玉玲频频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