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国内观众们唯一感到不够满足的就是杜苏的出场时间太少,转帖的时候他们甚至需要提前标明第几分第几秒会有杜苏的出场才能让后面看的人注意到,所以他们强烈希望杜苏出场时间能再多一点,这和美国导演们的要求不谋而合。
虽然中国很少正式引进美剧,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他们还是会很关注那边观众的反应。
最起码如果一部电视剧在中国受到热捧,在美国国内宣传的时候就能打上很受中国人欢迎的标签来吸引更多关注,所以导演们有时也会刻意启用中国元素来讨好市场。
譬如《邪恶力量》第二季某一集中墙上就出现了《还珠格格》的海报,如果那不是故意恶搞的话。
于是在杜苏最近出演的两部美剧中,编剧专门为了杜苏修改剧情,他成为了近几集中仅次于主角的重要配角。
不得不说杜苏在演艺之路上延续着他一贯的好运气,八月底到达美国的他来到这里的时间正是时候。
每年九月正是美国电视剧播放季的开始,由于这段时间美国天气开始变冷,人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呆在房间里观看电视,各个电视剧导演编剧制片人们都在这一阶段使尽浑身解数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为了收视率,也为了艾美奖,这个每年夏天颁发,所有的电视剧人都对它趋之若鹜的电视剧界的“奥斯卡奖”。
天时地利人和杜苏都都拥有了,杜苏也正慢慢的为美中两国人民所熟知,本该借此时机蒸蒸日上,但是同时也有着不太幸运的事,这事儿和美国电视剧界的大环境有关。
因为对于利益分配的不满,谈判又没有获得令他们满意的结果,美国编剧的集体大罢工开始了。很多著名美剧都因此陷入了演员导演道具各项完全就位,却无内容可拍的尴尬境界。
杜苏是标准的网宅,当年看了不少美剧,他当然记得这一年著名的编剧罢工事件,这次的罢工持续到了次年年初,直到获得初步胜利之后,编剧协会才通过投票结束了他们的抗争。
这件事对电视剧行业影响十分巨大,整个播放季的电视剧都处于青黄不接,质量大幅下降的状态,无数的好剧也因此大幅流失了观众,更导致了无数美元的蒸发。
只是一部分人的危机永远是另一部分人的转机。一部分电视剧因此下马,自然也有一部分黑马借此机会成功杀出上位。
听着周围的演员们开始抱怨最近演的东西乱七八糟不知所云,杜苏觉得,这也是他的机会。因为他知道第二年所有获得艾美奖的电视剧的剧情。只是已经成名拍了数季的电视剧就算再无米下锅也不会看上他这个外国人给的剧本,所以在本子上列出无数个名字,列出数据对比然后又划掉之后,杜苏最终决定,写那本获得艾美奖最佳迷你短剧的片子。
的确很短,只有一季,只有七集,但是它却成为了次年艾美奖上的最大赢家。
而且选择这本在时间上也非常合适。现在编剧和制作人们正处于刚开始的艰难谈判中,杜苏可以肯定这个剧原本的作家此时也正在街上游行抗议,那个人动笔是在罢工正式开始后在家闲待的时候,所以此刻,能将它写出来的只有来自二十年后的杜苏。
杜苏庆幸自己记性不错,用了几天在家里将整部剧总的剧情大纲和第一季的剧本写下来并加入少许他自己的加工修改之后,他去找了林渠,希望林渠能够以一个在美国拍片数年的导演身份帮他将剧本修改完善。
毕竟看这部剧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来了,毕竟他不是专业写剧本的。
林渠看完之后很惊讶:“我从不知道你还兼职编剧。”
肯定不能将实话说出来的杜苏腼腆道:“呃,我从小就喜欢自己写点东西,呵呵……”
林渠没有多想,只是延续他一贯的毒舌批判的道:“创意倒是不错,虽然我不是拍这个的,但是能看来还是具有可拍性的。不过兼职就是兼职,要把这真正落实成要拍的本子需要改的太多了,真是,我找个专业的编剧给你润色一下好了。”
“谢谢你。”杜苏很开心,这样子剧本会更加符合美国人的思考方式的。
杜苏早就总结出了经验,林渠说的话,去掉那些乱七八糟的修饰语,捡重点听就好了。
要是像某些人一样,只纠结于林渠恶毒话语,而忽略他刀子嘴掩饰下的热心肠的话,只会把自己气个半死。
“剧本给谁拍都无所谓还是你已经有人选了?”林渠送佛送上西的问着。
“我想找南斯·博斯韦尔。”杜苏说了一个导演的名字。
“唔,南斯的话我倒是可以帮你联系,不过我不确定他现在是否有剧在拍了,所以要等等看。”
“嗯。”杜苏心里很清楚,这个导演现在正处于空窗期,没有在拍任何东西,“你能帮我跟他说我想建议下启用谁来做演员么?”
某件咖啡馆里,大胡子导演南斯看着杜苏说道:“不得不说,你写了一个十分符合我胃口的剧本,我很想拍它。尤其在今天编剧们都撂了挑子,我找不到好本子的时刻。但是你跟林说想指定主要演员,我想谨慎的问一下,你是想自己来演么?”
“不不不,我清楚这个剧本不适合用中国人当主要演员,我给你的建议是伯纳德·奥尔比和博妮塔·莱德比特,至于我,我比较想演那个中餐店的老板。”
“你确定?”南斯不相信的看着他。
杜苏颔首:“我确定。而且请相信我,我知道他们会是最合适的这个剧本的人。”
南斯摊手耸肩:“看样子我不会有什么损失。不过,我还是要说,虽然我接受你的建议,但人得试验过我也觉得合适才行。”
“当然,你是导演不是么。还有,我希望你可以将这部片子所有人物的造型交给我来设计。”
“我很想痛快的答应你朋友,不过我还是需要考验过你的能力之后再做决定,希望你不要介意。”
“当然不,我会让你满意的。”对于这个,杜苏可比对于演戏确定多了。
“那么,合作愉快?”南斯的大胡子笑着翘了起来。
“合作愉快。”——
作者有话要说:咳,没写文的时候我都不好意思上来回评……
然后连续熬夜,我终于把第四季看完了哈哈,抱头爬下去……
美国编剧罢工的事是真的,07年的事。
最近天这么热,我想过两天去写个扇面。
“正面”写——攻尽天下,“背面”写——有容乃大or有菊乃大,
想想刚好也符合一个男人的正后面,多好啊~
49
林渠之所以会让杜苏去拍美剧是因为他觉得,杜苏可以先从美剧那精益求精、基本上是朝着拍电影标准靠拢的拍摄方式中学会怎样演好电影。
美国电视剧为了能够让观众记住情节,一周后能准时守在电视前观看,每集都会花费掉十分高昂的制作成本和时间。中国的电视剧有时两天就能拍一集,但是在美国,八九天只拍了一集出来也是件很正常的事。
而因为杜苏写出来的《篮色男女》这个剧本最初就定义在迷你短剧上,更是必须从一开始就打动并且牢牢的将观众抓住,所以第一集短短的四十分钟,拍摄更是一再的吹毛求疵,反复删改重拍,用去了二十多天的时间。
付出总是会有所回报的,制作好的第一集在交给各个电视台审核并且对部分观众进行试播放之后,反响非常非常不错,电视台也就此确定会跟他们预定接下来的六集,于是剧组开始继续拍摄剩余的几集,慢慢的边拍边播。
后来杜苏在某次接受国内一个采访的时候坦言:那时候的压力真的很大。
他头一次付出这么多的精力到一部电视剧中去。他不止是编剧、不止是化妆师,还是剧中比较重要的演员。事情多,责任也很重。以前他只需要将属于自己的戏拍完拍好就行了,可拍摄《篮色男女》,需要负责的太多。
每集播出后都得关注收视率关注网上的评论,好根据观众的反应对于某些剧情进行修改。
在美国电视剧的拍摄中,某些时候编剧比导演还重要,导演就像一个执行者,他需要做的只是将编剧想要表达的拍出来。即使有了一个总的剧本,也需要一个庞大的编剧团体,研究每一个细节,将每一句台词完美的展现出来。
可是由于编剧们的罢工,团队缩减或者说只剩了一些从学校请来凑数的学生。他们熟知剧本的每个基本事项,但是却帮不上什么实际意义上的忙。杜苏只能不断努力回忆还原着以前看到过的剧情,并加入自己的创新,然后再由其他人对于一些微小的地方进行补充完善。
尽管《篮色男女》第一集已经吸引到了电视台,让他们决定要这部戏,但这远远不够。一旦有一集观众不喜欢,没有收视率,之前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
杜苏知道这部剧是拿了奖的,但是提前拍摄提前播出,又多了他这么一个变数,是否依然能够受欢迎他心里也不是很肯定。
所以随着收视率的涨停,随着观众们的各种评论,杜苏的心情也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有时甚至担心某一集拍完之后收视率狂跌,电视台会砍掉不再播放。
好在最后的结果还是令大家满意的。
开拍前,当杜苏第一次为伯纳德·奥尔比和博妮塔·莱德比特以及自己定妆后,南斯就惊叹着:“苏,你不应该当演员,你应该去做化妆师,整个世界都会为你的技术而疯狂的。”
杜苏微笑,被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肯定总是开心的,他倒不会故作谦虚的说什么你太客气了云云,只是感觉美国人太夸张了,动不动就全世界全宇宙怎么怎么的。
“嘿,我喜欢我的这个样子。”男主角伯纳德也兴奋的说道,“苏,我看过你们中国的武侠小说,非常喜欢。这就是那个什么‘易容术’吧?我觉得这个比‘功夫’还要神奇。”
杜苏汗颜。要说易容术,其实2030年那阵儿确实研究复原出来了。利用中药研制成粉末之类的东西,不需要像现在做特技时用的道具定型皮肤,得花去几个小时往人身上贴,很快就能完全将人改头换面。
只是杜苏觉得那样的东西用到现在还是太惊世骇俗,所以一直都只使用着一些常规手段。直到这次,因为剧中对人物要求变化跨度比较大,才想办法弄了一些原料制作出了新的工具。
这次会将化妆作为条件提出来,既是因为他很少为外国人他,想借此机会研究研究,也是因为这部剧的化妆很有挑战性。
伯纳德在第一次见面就被杜苏震住,又知道是杜苏推荐才能有这个角色,十分喜欢中国的他在电视剧拍摄的时候,剧里剧外的都不停地围着杜苏打转。
杜苏觉得好像看见了另一个秦邙,怀念之余也对于伯纳德十分纵容,两人的感情在一人热情一人配合的情况下迅速升温。
十一月,电视剧尚未正式播出,但《篮色男女》的宣传预告短片已经先声夺人,在整个美国引起巨大反响了。
短片并没有预告剧情,只是轮流闪过两男三女在某个情景下说的一句话。
其中栗红色长发的女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