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葱岁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匆葱岁月-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越天心想,就是这些工人再怎么没文化,素质也不至于如此地步!看着那厚厚的一本员工册,权利没多少,责任却是一大堆。弱势群体没有话语权,在学校如此,在工厂更如此。

  培训期间,王海洋要么歪在椅子上睡觉,要么跟王小语发短信,实在无聊就玩手机里自带的俄罗斯方块,还嘲笑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的古越天是传销者拉弄的对象。

  在他看来,所谓的职前培训就是一个洗脑的过程,跟传销的如出一辙,听得越少越好,不然以后被工厂给卖了还帮忙数钱。

  工厂这边厚厚的一本规章制度还没背全,学校也赶着凑热闹,跟着颁布了一个 “在厂实践暂行规定”,里面的条条款款就不再赘述,无非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维护学校荣誉云云。

  不过其最后一条不得不单独列出来:凡在厂实践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以上各相关条款,并不得与在厂职工发生感情纠纷,否则,按记大过处理。

  或许学校是为了防范于未然,而且也并不是毫无根据。其实,早在来广东之前,吴俊驰就一直宣扬说工厂里的女生巨多,一个保安一个星期可以换好几个女友,代价就是一罐可乐。

  不过古越天觉得学校这样的条款完全是欲盖弥彰,甚至是不通情理,难道大学生和车间工人就没有了恋爱自由,一个人头顶“大学生“的光环之后就高人一等?

  五天的职前培训就在无聊和枯燥中度过,最后一天的下午,每个人都得签订一个劳动合同。

  该合同由工厂方面起草,实践生只需用笔在那薄薄的几页纸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就行,签了劳动合同,古越天越发感觉就像签了卖身契一样难受不已。

  在学习完了这些条条框框之后还有一个综合考试,这也是整个暑假实践中唯一的一次考试,考分不予公布,听说是在分配不同实践生担任不同工作时做参考用。

  最后,古越天、王海洋、曹子建及班上“四朵鲜花”都被分到工艺二厂,令王海洋欣喜若狂的是王小语居然也被分到了工艺三厂,外国语学院的王小语本来是不可能和电信学院的王海洋分到一起,可由于电信学院的男生太多,而以装订为主的工艺三厂对女工的需求量却很大,最后带队的老师和厂领导一合计,调一部分外国语学院的女生来工艺三厂平衡这对供给矛盾。

  赵博、吴俊驰和胡志泽却没有王海洋那般好运气,他们三个被分到机械学院所在的工艺三厂。为此,被分到男生堆里的他们愤愤不平,向分配工作的相关人员要求查看考试试卷。旋被告知,试卷已存档,没有厂领导的批示,谁都无权调出。

  在多次纠缠无果的情况下,他们三个决定以*的极端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可是孤掌难鸣。旷工半天之后,组长明确告诉三人,如果下午还是不能在车间看到他们三人,将从他们每人的工资里扣除100块钱以示惩罚。

  三人当时态度强硬,向前来的组长表示,他们不会屈服于恶势力,一定会坚持到底,直到工厂同意将他们调到工艺二厂为止。

  不过下午他们三个却是准时出现在工艺三厂的生产车间,悲壮的*风波就这样被残酷地*了。

  不过三个仍然经常趁着组长和督导不在的时机溜到工艺二厂这边来,虽然二厂和三厂只隔着一个不太宽的过道,但是三个依旧经常被抓,挨训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王海洋和王小语则一直是肆无忌惮的打打闹闹,经常会扔下手头上的装订一般的图书凑到一起聊天。

  为此,唐莉娜经常抱怨他们组比别的组要少两个人,应该向组长申请减少两个人的工作量,而赵博时不时地过来扯着唐莉娜聊几句,捎带送上一瓶可乐什么的。

  在这期间,随着工作上的频繁接触,古越天跟车间里的工友渐渐熟悉了起来。王海洋和王小语这对恋人依旧你侬我侬,羡煞旁人,而在一旁的赵博和唐莉娜却仍然是不温不火。

  自从来到广东之后,一直郁郁寡欢的曹子建有很大的改变,在工厂的这段时间,他那张冷漠的脸上总算有了点笑容。

  高考过后,曹子建曾与女友应茗相商,报考上海某大学,奈何天不遂人愿,应茗如愿以偿被录取,而曹子建却以几分之差与该大学失之交臂。

  失意的曹子建本来打算复读,发誓要考上应茗所在的大学。应茗坚决反对,说什么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后来,曹子建放弃了复读,被调剂到如今的荆州理工大学。

  可没想到十一回家的时候,应茗在电话里告诉曹子建,自己在学校已经有了新的男朋友,而且还特地告诉他那个男生是上海本地人,还在电话里说了一连串的表示歉意的话,最后让曹子建重新找一个可以时时守护在他身边的女孩。

  曹子建不是一个喜欢纠缠的人,听完这一切后默默地挂了电话。但应茗一直都是他心中的痛,随着他的脉搏、心跳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他的神经;是他挥之不去的梦魇,曾无数次将他从梦中拉回到现实。整整个大一,曹子建都一直封闭自己,不与任何人交流,从来都是独来独往,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

  工厂里封闭式的管理,高强度的工作让曹子建暂时忘掉了那段曾经令他痛彻心扉的感情。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日复一日的工作者,他只有把自己投入到往无边际的工作中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

  古越天有一次跟他开玩笑说:“工厂里这么多的女工,虽说学历低了一点,可是一个个勤劳肯干,而且有的甚至比我们院的女生还好看,要不就吃一回窝边草?”

  曹子建沉默不语,王海洋抢着说:“我看曹子建不是违法校规的人,倒是古越天和那个章紫红倒蛮谈得来的,说不定对古越天有那意思呢。古越天如果愿意,我估计就不是窝边草的问题了,那就嘴边肉啰,在他话音未落之前就主动投怀送抱了。”

  被王海洋这么一说,古越天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看到周围同学一个个出双入对,古越天有时也蛮羡慕,不过他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自己班上的团支书。

  在古越天看来,章紫红什么都好,学习认真,人也活泼开朗。可就是不会打扮,素面朝天,在学校常年就穿一身校服,来工厂实践这段时间也是一副女工的打扮。每逢周末,别的女孩子都抓紧这个可以不穿工衣的机会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她却仍然一身工衣,越发显得独立特行。

  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古越天逐渐看透了一些东西,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些东西所以他丢开了学业去做兼职,可是如果他连爱情都不抱点期待的话那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上这个大学。因此,有着理想色彩的他宁愿继续去等待一个没有答案的爱情也不愿意去将就一下。

  而章紫红也有自己的顾虑,来自一个普通家庭的她也渴望拥有一份唯美浪漫的爱情,也幻想着自己的白马王子在大学校园里出现。她当然爱美,也喜欢打扮,可是父亲在一家效益不好的工厂打工,妈妈下岗在家,她没钱买化妆品,没钱买漂亮的衣服,只得如此。

  女孩子的外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金钱,甚至是可以说是成正比的关系,而出色的外表可以为她们赢得更多的金钱,班上的唐莉娜就是这个理论的信奉者和实践者。

  班花唐莉娜之所以能看上身高不足一米六的赵博,还不是因为赵博家在荆州,每个周末都可以从家里给她带来大包小包的好吃,时不时还去一次必胜客、麦当劳,生日过节还给买衣服。

  现实的唐莉娜并不在乎自己的男朋友的身高堪比姚明还是矮如武大,只要能给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行。

  爱情?什么东西,能当饭吃吗?

  赵博显然也知道唐莉娜的想法,但是他并不计较,或许就像吴俊驰所说的那样,他俩的结合就是各取所需,就像两个在漫漫长夜里抱着取暖的人一样。

  看透这些,有着理想色彩的古越天希望有一天能等到属于自己真正的大学爱情。在不久过后,一个来自海南的女孩将打破他宁静的生活。

  但,这就是他等待的爱情吗? 。。

劳动调查
李菊,一个与古越天同在一个工作组的女生。身材瘦弱,体型单薄,瘦小的面庞没有一丝血色。来工厂已经一年的她是全组最认真的一个,每次换班的时候总是最后一个走,平时工作时也多余的话。

  就这样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女生,要不是那天毫无征兆的晕倒在车间,古越天都不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平凡甚至卑微的打工妹。

  那天快到了换班的时间,古越天像往常一样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等待着即将响起的换班铃声。

  忽然听有人喊到:“有人晕倒了!”

  古越天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到有人已经将晕倒在地的女孩扶了起来。

  后来才知道那个因为劳累过度晕倒在车间的女孩叫李菊,来自广西,除此之外便一无所知了。

  自此之后,古越天有意无意地同李菊的交往开始多了起来。在古越天看来,打工妹的李菊身上有种现在很多大学生身上没有的朴实和勤勉。

  为了支持正在上大学的哥哥,家里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并且欠下了不少外债,懂事的李菊主动提出辍学,要外出打工挣钱,年迈的父母只好无奈的默默同意。

  李菊经常让古越天给自己讲大学里的发生的一切事,无论有趣与否,她都听得饶有兴趣。

  尽管已经看透了大学里的种种,但在李菊面前,古越天还是极力维护象牙塔这顶来之不易的光环,尽量给李菊讲一些发生在大学里趣事。

  每次听古越天讲大学里发生的各种趣事,事后,李菊总是带着一种向往的眼神说:“大学真好!”

  每每这个时候,古越天总有一种羞愧得无地自容的感觉。

  又一次,当李菊听古越天讲大学里发生的趣事之后,告诉古越天,“这一年来多,我已经存了五千多块钱,再加上明年一年,我就能攒够一万,到时候我还要接着读书,我还想上大学呢。”说这话时李菊一脸的向往和期待。

  古越天真的不想把眼前的这个女孩从美好的向往中拉回现实,那样太残忍了,他张了张嘴,不知道该对李菊说些什么。

  “怎么一年多才存五千块呀?看来你们女孩子花钱都都很厉害呀!呵呵……”无话可说的古越天只好转移话题,看到学校里的女生平日花钱如流水般的购物,古越天只好选择这个话题的切入点。

  “平时花的是蛮多的,不过工资也就一千一多一点,所以还只是存了五千,不过我已经打算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不再去网吧了,这样一个月就又可以多存五十了。”被古越天这样一问,李菊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红着脸小声说。

  “你们的工资怎么比我们的还低呀?况且你们还有加班费呢?”听李菊说自己的工资只有一千一,古越天不禁大吃一惊。

  “这个我也不知道,反正组长说我一个月就这么多。”李菊依旧红着脸小声回答。

  与李菊的这次不经意的谈话引起了古越天的注意,在职场中摸爬滚打了大半年,凭直觉,他感觉此事一定有猫腻。

  因此,古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