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关白就全部由藤原氏及其分支一条、二条、九条、近卫、鹰司几家轮流担任,千百年间只有两个例外,就是丰臣秀吉和他的外甥丰臣秀次。关原会战后德川家康怂恿朝廷将秀次自杀后空缺五年的关白之位归还五摄关,丰臣家遂大权旁落。
说到石田三成,一直以来人们都将他作为一个捣乱分子来看待,这也是成者王、败者寇的历史规律所使然啊。其实我觉得丰臣秀吉像是曹操,曹操也没开府,可是实际权利比皇帝还大,德川家康像是司马懿,开始比谁都装孙子,其实比谁都要贼,至于石田三成,将其比附为刘备或者诸葛亮一点也不为过,一心想恢复汉家天下,怎奈这时运不济,满腔热血一朝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石田三成和德川家康开始都是丰臣秀吉的家臣。石田三成十五岁的时候在某寺院里当侍童,当时还是长滨城主的丰臣秀吉一天打猎路过石田三成所在的寺院,因石田三成精通茶道,受到丰臣秀吉的赏识,从此成为秀吉的侍从。织田信长死后,石田三成奉命###柴田胜家(丰臣秀吉曾有过一个叫做“羽柴”的姓氏,其中的“柴”取的就是柴田胜家的名字,另一“羽”字则取的是丹羽长秀的名字,两人均是丰臣秀吉身边最得力的干将),结果柴田胜家在贱岳之战后被逼自杀,石田三成立下大功,秀吉任关白后,石田三成升任五奉行之一,其他四位奉行分别是浅野长政、前田玄以、增田长盛以及长束正家,几乎同时被立的还有以德川家康(其家族为三河土豪,父亲松平广忠是冈崎城主,为请骏河的今川义元援助与织田信长作战,将六岁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质,但中途被织田氏所夺,滞留热田两年,其间广忠为近臣暗杀,后为担任今川军师的太原雪斋用织田信广(信秀的庶长子,信长的从兄)赎回,作为人质滞留骏河十一年,桶狭间之战织田氏大败今川氏,今川义元阵亡,遂摆脱今川氏独立,关原会战三年后在江户设幕府,其身边有被称为德川四天王之四人,分别为有‘德川天下之###功臣’之称的酒井忠次、有‘战国第一猛将’、‘日本张飞’之称的本多忠胜,还有井伊直政及神原康政)为首的五大老,其他四位分别是前田利家(尾张荒子城主,尾张与三河即今天的爱知县,唯一可以与家康抗衡的力量,可惜早死,遂成就家康一人独霸天下之伟业)、毛利辉元(其家族发迹于九州岛,关原会战时为西军总督,关原会战后遭到减封成为长州藩主)、上杉景胜(小早川隆景死后补上,上杉谦信养子,在御馆之乱中打败另一养子上杉景虎,势力范围在东北部会津地区)和宇喜多秀家(丰臣秀吉最喜爱的养子,西南部冈山城主,大概由于秀吉的关系关原会战后未被处死)。
罗嗦了这么一大堆,还没有进入到主题,即“论石田三成之悲剧”。首先,石田三成在人际交往上做得很失败,这种社交失败大概源自其为人性格上的孤傲吧,最著名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某天在大胶城中,三成裹着头巾烤火取暖,因家康就要来到,旁边的浅野长政劝三成取下头巾,三成不肯,被长政取下抛入火中,一个是临刑前游街的时候,三成口渴想吃茶,转告警卫兵。偏巧此时没有茶,警卫兵说手边有柿饼,如果口渴可以吃。三成说柿饼生痰,所以不吃。警卫兵听了这话便笑道:“即将杀头的人还怕生痰,真滑稽。”于是三成说:“对于你们那样的人当然是对的,但考虑大义的人,即使在杀头的一瞬间还要保重生命,因为他无论如何要设法实现宿愿。”在担任朝鲜出征军总监期间,石田三成利用职位之便和秀吉的信任,夸大与自己亲近的小西行长(肥后宇土大名,基督徒,精通高丽语,在文禄之役中先克釜山,再取忠州,后于平壤败给明将李如松,弃平壤入汉城死守,碧蹄馆一役大败李如松,在与沈惟敬的和谈中两头互瞒,伪造降表,结果秀吉大怒,和谈失败,沈惟敬也被万历杀头,庆长之役时,李如松已死,李舜臣因党争罢职,新任辽东经略杨镐带头逃跑,蔚山、泗川之役明军大败,伤亡惨重,后因秀吉病死,草草收场)的军功,肆意贬低屡立大功的加藤清正(朝鲜战争总指挥,攻克汉城后焚城屠戮,朝鲜人视作世仇,与石田三成争宠,两人遂有隙,关原会战时留在九州牵制当地的西军势力),诋毁不和己见的黑田如水,歪曲小早川秀秋(先为秀吉养子,秀赖出生后过继给小早川氏,关原会战的决定性倒戈大概在此时已埋下了伏笔吧)所立战功,对天下大名大肆摊派高昂军费,诸多不善的行为得罪了许多人。于是在前田利家去世的第二天,便发生了福岛正则(尾张清州城主,关原会战后让渡给家康四子忠吉,清州即后来的爱知县首府名古屋)、加藤清正等七员武将袭击石田三成官邸的事件。三成仓皇逃到德川家康处避难。在家康的别有用心的调解下,三成以嫡长子为人质交与家康(后又放回,赐名重家,三成失败后出家),自己则退隐近江(即今之滋贺县,因有“近海之淡江”之称的琵琶湖而得名)佐和山。石田三成为许多同僚所憎恶大概还因为他到处搜集谋反证据,逼死丰臣秀次的做法吧,其实他也是受到急于为秀赖扫清道路的秀吉的指使的。其次,石田三成缺勇少谋,关原会战时对东军策反工作估计不足,且缺少丰臣宗室的支持(此时秀赖年仅八岁,由其与甲斐府中城主浅野幸长有一腿的母亲淀殿辅政,三成出兵,丰臣家未出一兵一金)。秀吉打小田原北条氏(请注意:这里的北条氏并不是镰仓幕府实际掌权的执权(总管)北条氏的后裔,而是战国中期下级武士伊势盛时夺取关东,冒充的北条氏的后裔,伊势盛时出家后改名为早云庵宗瑞,北条早云就是后北条氏的始祖。平安末,源赖朝打败贵族阶级的实权派平清盛建立镰仓幕府,可是因为源赖朝死后长子源赖家无能,北条政子立次子源实朝为将军,源赖家与北条时政先后作乱,均被有“尼姑将军”之誉的北条政子平定,源赖家自杀,源实朝被北条时政毒死后,镰仓幕府的将军一职遂由藤原氏和皇族担任。西元1259年,后嵯峨天皇排除长子后深草天皇,而让次子龟山天皇继任皇位,从而使两个天皇产生对立,即“持明院系统”(后深草天皇出家后法号持明院)和“大觉寺系统”(龟山天皇隐退后在大觉寺出家)。幕府则自以为是地在当中进行“调停”。不调还好,越调越乱,大觉寺一方就认为幕府偏袒持明院一方,于是就开始暗中反对幕府。1318年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即位,后醍醐天皇即位之初即摆脱院政,独立处理政务,在两次倒幕失败后,后醍醐天皇让位给了持明院统的量仁亲王(即光严天皇),然后就被流放到隐歧岛去了。1333年后醍醐天皇被伯耆的土豪名和长年救出,四月末幕府大将足利高氏也就是后来的足利尊氏突然叛变,加入倒幕一方,很快便攻克了镰仓,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返回京都,胁迫光严天皇退位,改元“建武”。后醍醐派人刺杀足利尊氏,未遂。1335年足利尊氏攻入京都,拥立光严上皇的弟弟光明天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后醍醐天皇把象征皇权的神器让渡给光明天皇,随后遭囚禁,1336年潜逃至京都之南的吉野山区,声明他让渡的神器是假的,所以自称正统还是在自己一方,因吉野在京都之南,习惯上被称为南朝,而京都的朝廷为北朝,从而开始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南北对峙状态。直到足利幕府(因足利义满在京都的室町建造了一个豪华邸宅也被称为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执政时,才将两朝统一)的时候三成为先锋,忍城久攻而不下,遂成笑柄。三成退隐佐和山后,德川家康背约进入伏见城(即大阪附近的桃山城,秀吉宗室在大阪),直接威胁丰臣家地位,三成出于义愤,毅然决定联合上杉景胜、毛利辉元等人###家康。此时家康已率部联合伊达政宗(奥羽仙台大名)、最上义光(山形羽州大名)往东北奥州会津地方###不逊的上杉景胜,上杉景胜一方之盟友则为常陆地方的大名佐竹义宣。三成看到大阪方面守军空虚,遂起兵一举占领伏见城。大阪城内的家康僚属也纷纷被抓起来作为人质,细川忠兴(丹后宫津城主)妻子(明智光秀之女,一个基督徒,江户时期全面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基督教被废止)遇难。之前另有一段插曲,家康派往支援伏见守军的岛津义弘(鹿儿岛城主,朝鲜战争中所率水军为李舜臣击溃)竟为伏见守将鸟居元忠怀疑,不得入,于是反水,加入三成阵营。反水的还有大津城主京极高次(他的妻子是被称作“战国三姐妹”中的老二阿初,老大为丰臣秀吉侧室淀殿,也就是秀赖少君的生母,秀吉正室北政所夫人此时已隐退,老三阿江即是家康的指定继承人秀忠的老婆,秀忠之长兄松平信康早年切腹,二哥秀康过继给了结诚氏,三姐妹都出生在近江国小谷城,父亲为城主浅井长政,母亲为信长之妹战国第一美女阿市,信长长期与长政、朝仓氏作战,1573年信长攻陷小谷城,长政剖腹自尽),他受到他弟弟京极高知(信浓饭田城主)的影响,加入家康一方,以三千兵力硬是拖住了三成的一万五千兵马。另一方面,家康见好就收,留下伊达政宗等人对付上杉景胜,自己则返回江户,不久派出以福岛正则、池田辉政(三河吉田城主)为首的先锋部队向西进兵,在进攻歧阜城时,因谁先谁后的问题,两将险些发生内讧。歧阜城破后,三成方面的老巢大垣城门户洞开。西元1600年九月十四日,家康率军抵达大垣城西北的赤坂。军议结果,决定沿中山道向西进军,经关原、不破关、近江,目的地为大坂。石田三成、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岛津义弘军得到家康派忍者(当时最著名者就是服部半藏了)四处散布出来的情报(说是东军要先进攻佐和山城,以达到将西军引出野战的目的,要知道当年秀吉是攻城战的高手,而家康则是公认的野战高手!况且战国常识告诉我们攻城至少需要守军五倍的兵力才能保证成功,当时家康的主力,秀忠所率三万八千人之精锐部队未能及时赶到战场,东西军兵力相当,分别有七八万人的样子),决定在关原阻止家康西进。关原位于美浓国不破郡,北有伊吹山系,南有铃鹿山系,西有今须山,东有南宫山,是东西约有四公里,南北约有两公里的高原盆地,里面有中山道贯通,东边是木曾路,西边经近江通往京都、大阪,中部的分歧点往西北是北国街道,往东南是伊势街道,是连贯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十五世纪的应仁之乱中以细川胜元为首的东军和以山名持丰为首的西军的战争也在此进行。家康闻知秀忠未能及时赶到(据说秀忠还在上田城与真田昌幸死磕的时候突然接到父亲通知集结的手信,因河水暴涨信件延误,送到时离规定日期即九月十日仅一天时间,路上又频频遇阻,致使关原会战结束也没能赶到。昌幸之妻是石田三成妻子的妹妹,二子幸村娶了大谷吉继的女儿,长子信幸则娶了本多忠胜的女儿,关原会战后昌幸未被处死也有赖于此),大怒,决定不等自家主力到来,仅凭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