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校门(1)
夏日的傍晚,晚霞挂在天边,夕阳斜照在“东兴管理学院”横卧式的门牌上,发出淡红色的光芒。远处,教学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同样也披上了绯红的霞衣,墙砖瓦楞闪烁着点点金光。清风吹来,杨柳拂动,鲜花飘香。校门前,不时有学生走过,青春气息迎面而来,好一派恬淡宁静的校园景象。
两个显得成熟而朝气蓬勃的男生从“东兴管理学院”六个大字前经过,边走边聊。
“东成,再过几天你就要走了,今天晚上我给你饯行。”
“哈哈,好!云飞,咱哥俩可得好好聊聊,回忆回忆咱这大学生活。”两人轻松地笑着。
人们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都迫不及待地回到温暖的家中。两个在人群中穿梭,而思绪已敲响了回忆的大门。
“时间快啊!这一转眼的工夫,大学生活就过完了……”
“唉,可不是嘛,真快!”
“平时不觉得,现在想想,上大学这几年,值得回忆的事儿还真不少。”
“是啊。”
“哎,东成,你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啊?”还没等到答案,他马上又说:“你先别说,我估计咱俩能想到一块去,信不信?”
“呵呵,那还用说,当然是——”
两人异口同声:“军训!”
爽朗的笑声中,两个人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多年前的情景。
又是一年入学时,众多的考生经过了第一个“黑色六月”后,金榜题名,纷纷从各地赶到学校报到。
校门前的路上车水马龙,不时有拖着行李的学生和家长由远而近。校门口,“东兴管理学院”六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近旁的墙壁上,“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八个红色大字一列排开。走入校门,迎面是高大的教学楼,建筑十分气派。院子当中的喷泉将一束束水柱高高地抛向空中,划出优美的曲线落回池中,飞溅起无数的水花。校园中彩旗飘舞,诸如“新同学,你们好”“欢迎2003级新同学”的海报、条幅以及各类的指示牌随处可见。人们三五成群,一眼望去,家长比学生还多,拖箱子的、背包的、办手续的、提水的大多都是家长,甚至有的家长连孩子的毛绒玩具都背来了。广播中播放着一些欢迎新生的内容:东兴管理学院位于经济、文化大省平江省的省会东兴市,是一所以社会科学为主,重点培养各类管理与行政办公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又是学院简介光辉历程,又是新生感想家长留言,内容花样百出,但很少有人理会,它似乎成了“报到交响曲”的背景音乐。
时断时续地有学生和家长拖着繁杂的行李走向教学楼内的报到处。那里摆着一圈桌子,负责办理各种手续的主要是各系的高年级学生。在高校中,与“新生”相对应,他们一般被称作“老生”。报到处内人头攒动,人声嘈杂。
一位中年妇女交完学费从人群中挤出来,对一个男生说:“云飞,手续都办完了,该去领学生证了。”
“哦,妈妈,那咱这就去吧。”他说完要拎旅行箱,身旁的父亲抢先拎了一个大的。
“爸,我来吧……”
“不用,你拿那个小的吧。”
男生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母亲催促着办手续去了。
领学生证的桌后,坐着几位老生,其中一位男生主动站了起来。他胸前挂着迎新工作牌,标着名字:祁浩阳。
祁浩阳热情地打着招呼:“你好,是公共管理系的新同学吧?其他手续都办完了吗?”
新生有些紧张,礼节性地笑笑:“都办完了。”
祁浩阳问:“你叫什么名字?”
“林云飞。”
“哦……”老生低头翻找着,拿出一个深蓝色的学生证,递给林云飞。
林云飞说了声“谢谢”,仔细地看着手中的学生证:封面上印着烫金的校名,里面的各项已经填好了:
姓 名: 林云飞
性 别: 男
学 号:20031220
籍 贯: 山 东
系 别:公共管理系
入学时间:2003年9月
老生对林云飞和他的家长说:“好了,入学手续都办完了。之后请你们到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办公室找一下我们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孔艳华老师,跟她见个面,互相了解一下,同时她要下一个临时通知。”
林云飞与父母走在走廊上,沿着指示标,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找寻着刚才那个老生所说的办公室。
林云飞边找边问:“过会儿见了那个老师怎么称呼啊?是叫老师呢,还是叫主任啊?”
林母略一思忖说:“先叫主任吧,毕竟人家有职务。先这么叫,看她怎么说,她要说让叫老师就叫老师。过会儿啊,你说话主动一点儿,别那么腼腆,给老师留个好印象。”
“哦……。”林云飞点点头,而眸子中透着一丝怯懦,仿佛一头不安的小鹿。
办公室的门半开着,里面一名学生和他的家长正与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教师谈话,几句话过后准备离开。林云飞与父母象征性地敲门,而后进入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里宽大但陈设简单,靠两侧山墙分别摆着两位副主任的办公桌和电脑桌,除此之外就是几节铁柜、一节长沙发和散放在周围的几把椅子。
林云飞先开口了:“请问是孔主任吗?”
孔艳华面带微笑:“哦,是新来的同学吧。”随即一摆手说:“不用这么叫,叫老师就行了。”边说边向他的父母点了点头,说:“都坐吧。”
林母说:“您这挺忙的,不用坐了。”
孔艳华说:“现在有一个情况,跟你们说一下。咱们学院今年暑假维修操场,本来计划新生到校前就能完工,但现在还有些零零碎碎的工程没有结束,这样的话新生就不能在学校里军训了。学校作了一个安排,把咱们03级新生拉到部队上训练。这是刚下的通知,给你们解释一下。你们赶紧重新收拾一下行李,把需要的东西带上,其余的先寄存在学校里。中午1点坐咱们学校的班车走。”
林母迫切地问:“哟,那条件……”
“条件肯定是稍微苦点儿。不过我们有老师跟队,都有个照顾,而且各方面都安排好了,被褥啊等一些生活用品都准备好了,你们就放心吧。”
林父说:“哦,那我们现在就去准备。孔老师,以后孩子就麻烦您了!”
“不用客气,这都是应该的。让高年级的学生帮忙寄存一下行李。噢,对了,送走同学们之后请家长同志留一下,咱们系开个新生家长会……”
话音未落,门外又走入一位家长。人还没到,声音就先进来了:“孔老师,又来给您添麻烦了,哈哈……”
孔艳华闻声站起身,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声:“哟……”但马上又迟疑了一下,下意识地看了林云飞三人一眼。
林父与林母交换了一下眼神,加快了脚步。林云飞丝毫没有察觉,紧跟在后,走出办公室。
午后,教学楼前站满了人。学生开始上车,周围的家长远比学生要多,纷纷帮学生递行李,还不住地嘱咐着什么。有老师拿着扩音喇叭指挥:“……公共管理系的上第一辆车,法律系的上第二辆车,注意,不要上错车……”
林母嘱咐道:“云飞,这可是你第一次离开家,一定照顾好自己,跟同学好好相处……”
“哎,好,您放心吧。”
林云飞拎起简单的行李,跟着上了车,找了一个座位坐下。
学生陆陆续续地上车,一个文质彬彬的男生指着林云飞身旁的座位问:“请问,这有人吗?”
“噢,没人,你坐吧。”林云飞有些局促,强作微笑。
车上的学生已基本坐满,车缓缓地发动。
这时,身旁的男生碰了碰林云飞,一指车窗外:“那是你的家人吧?”
林云飞这才往窗外看去。父母站在旁向自己招手,母亲显然已经抑制不住情绪,用手帕擦着眼角。林云飞想打开窗户与父母说几句话,无奈窗户是密封的。汽车已经开动,匆忙中,林云飞只得向父母招手告别。
渐渐的,送别的家长消失在学生的视野中。
赶赴军营(2)
校车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飞驰,车厢中开始热闹起来。虽然新生彼此之间还不认识,不过毕竟是同龄人,来到新的环境也有共同语言,三三两两地开始聊天。
林云飞与邻座的男生都想打破初识的沉默,思考着该以什么话题开头,甚至感到有些不自在。
还是邻座的男生先开口了:“你叫什么名字啊,同学?”
“我叫林云飞,你呢?”
“你名字挺好听的啊!我叫陈乐然。”
“呵呵,很特别的名字!”
陈乐然听后淡淡一笑,略带腼腆。
林云飞问:“你是咱们系一班的还是二班的啊?”
“我是二班的。”
“哦,那这么说咱俩还是一个班的呢。”
学校里,公共管理系新生家长会正在召开。台上,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教师作发言: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公共管理系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刘宏波,请大家多多指教。现在新生到外地去军训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里可能跟家里联系不是很方便,我们会尽量给学生创造与家里联系的机会,但部队上能不能提供这个方便也不太好说,所以各位家长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先跟我联系……”
车厢内,林云飞与陈乐然谈得正投机:“哦,江苏,江南水乡,好地方啊!”
“呵呵,你们山东也不错啊,人挺好的。”
林云飞看着道旁的农田和向后飞驰而去的树木问道:“哎,对了,你知道咱们军训的地方在哪吗?”
“不太清楚,听说挺远的。”
“是啊,也不知道条件怎么样。”林云飞有些好奇,也有些担忧:“到了那儿,咱们怎么跟家里联系啊?”
“我听一个同学说问过老师了,说是会安排同学们向家里打电话。”
会场上,刘宏波继续讲:
“大家把孩子送来了,可以说,是把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给了我们。但大家可能对我们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等的都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主要是受系里的委托,向各位家长同志介绍一下学院和系里有关教学的情况。”
“我们学院是一所以社会科学为主,重点培养各类管理与行政办公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与省市部分企事业机关单位联系比较紧密,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
“公共管理系是文科系,学生毕业后既适合在机关及事业单位从事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也能适应企业等单位的需要,就业面比较宽。总之,在管理学院学习,一定会学有所获;毕业后,是有着广阔出路的。请家长朋友们放心!”
台下响起了家长的掌声。
车厢内,忽然有学生兴奋地喊道:“到了,到了,已经进了军营了!”
聊得热火朝天的学生们顿时安静下来,不约而同朝车窗外看去。宽敞的训练场、各种各样的训练设施、整齐有致的楼房一一闪过,学生们看到这些不禁有些兴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