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
她看见邝校长低了头,过去人们都觉得他的光头滑稽,现在她觉得他那么苍老、那么可怜。当这个校长不容易,他原本可以不这么当。
她说:你也该歇一歇了,干吗这么要强。
你不要强吗?
我要强是因为你太要强,好些老师对你有意见。人们都在传说你要辞职。
你想让我辞职?
没有,我只是觉得,你不必把学校的事抓得这么紧。我们学校可以不当这个第一,我也可以不当这个第一,我们为什么把升学率看得那么重?考量一个学校的标准有很多。
狠如羊 第十四章(4)
不!你能那么想,我不能。我不能让学校毁在我手里。学校办成这样不容易,创一个名校是几代人的积累,毁掉它却省事得很。几十年后人家议论起来,说一中是在我手里毁的,我不当这个罪人!绝不当!
他的冲动让人感动,周老师坐下来,看着他。
你们可以品头论足,社会上的人也可以随便议论,我想的不是这些,我想的是历史。我们要做创造历史的人,最起码要做给这个学校创造历史的人。
周老师说:咱们学校再也出不起事了。真的。不光学生承受不起,老师们也承受不了。已经病倒了好几个老师,他们病倒,不能说跟劳累没关系。不管你爱听不爱听,我都得跟你说,我也已经快不行了。
一个老师突然走进来,看了周老师一眼:邝校长,市教委通知下午开会,你去吗?
让杨校长去吧。天天都是会,一把手光开会,还干不干正事了。邝校长发着牢骚。
那个老师退出去,邝校长看着周老师:
也许你说得有道理,但这时候不能退。我能退吗?十几个家长找到我,说要转学,一转影响就出去了。我知道你们累,也知道学生累,那个学生跳了楼,也可能跟学习累有关。可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累吗?那些企业家们创业不累吗?我觉得,从一中出来的学生,最大的收获还不是考上了大学,是懂得了拼搏,懂得了人生没有辛劳就没有收获,他们获得的不止是一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更主要的是获得了受累的能力。经过高考的洗礼,他们都变成了生活的强者。
那要是再出事呢?
日本松下有一年招聘五个管理人员,选出了五个最优秀的应聘者。松下突然想到,面试时有一个应试者非常出色,怎么没这个人呢。一查,发现那个人的成绩是第二名,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把他遗漏了。松下急忙派人去寻找,谁知那个人因为抑郁已经自杀了。松下手下的人遗憾地说:由于我们的疏漏,失去了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你知道松下是怎么说的吗?
周老师摇摇头。
松下说,我们失去的不是一个优秀管理人员,而是一个意志薄弱者。
周老师看着他,难道他是这样看待出事学生的?
邝校长斩钉截铁地说:该出事的人早晚要出事。那个学生如果真是因为累跳了楼,这说明什么?以后人生要经受的考验多了,现在的考验经受不住,以后能经受住吗?
周老师朝窗外望去,现在是下课时间,校园里没有一个学生。课间十五分钟,学生们都在低着头做作业,作业是老师们布置的,但是老师们议论起来都心疼学生,课间本来应该休息,放松脑子,放松眼睛。现在邝校长等于在说,那些孩子累到想自杀也不可惜。
周老师忍不住反驳道:邝校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如果我们现在还让孩子爬雪山过草地,那当年还革命干什么?革命就是要让下一代过好日子。
看到邝校长想反驳,周老师做了一个打断的手势,她说: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家长的心尖子,眼珠子,家长把他们交给我们,我们都得把他们保护好。他们可以不上大学,但他们不能是一个心智有缺陷的人,他们的学习成绩可以达不到理想,但绝不能出事。
我不是那个意思。
周老师又说:也许以后他们会面临残酷的竞争,但我们要教育他们的,不光是一定要做生活的胜者、强者,还要正确地看待失败,正确地看待个体差异。就拿高考来说,不管我们怎么跟学生说,要拼搏,要做最优秀的,总有一个淘汰率,即使我们能让全部学生都成为优秀生,也不可能全部录取,这就是现实。我们要让学生懂得去正确看待这个现实。
狠如羊 第十四章(5)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你是咱们学校最好的班主任,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把你的想法跟家长们说说,他们会答应吗?如果家长们要是知道,他们的孩子进到咱们学校,老师首先告诉他们的是,人是有差别的,有些人天生就不可能考上大学,他们会答应吗?
我不想这么说,可实际上就是如此。这是事实呀!
实际上就是如此?那是别的学校,一中的学生就应该百分之百的考上大学,还应该大部分考上重点高校,这才配得上叫名校。
如果那样的话,我宁可咱们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如果咱们这么走下去,早晚有走到头的时候。早晚有走不下去的时候。连我的孩子都不愿意来这里上学,这么下去怎么行。
你的孩子不能代表全部学生。
可我能算一个通情达理的家长吧?如果我也怀疑,别的家长怎么看?
邝校长摆了摆手:算了,咱们不要吵了。都回去想一想,不管你心里怎么想,还是要把学生教好。
周老师气冲冲地离开了校长室。
周老师急匆匆地在街上走着,她脑海里还回响着刚才的争吵,楼道里的老师们都听见了她跟校长争吵,也许有人觉得她傻,她答应校长多教两个班。这要增加一倍的工作量,多干了工作还惹得领导不高兴,工作都白干了。
回到家里,她忍不住跟丈夫说了事情的经过。
薛老师说:吵就吵了,有什么了不起。在南方老板炒员工的鱿鱼,员工炒老板的鱿鱼,都是正常现象,我到南方后已经换了五个地方,换一次比一次好。你也不用懊悔,给他写一封辞职书,用不着他批准就离开了。
周老师不言声。
丈夫走到她跟前,搂住她的肩。周老师正在洗菜,她把头歪过来靠在他的胸前,这时候她觉得丈夫是她的依靠。丈夫低下头,寻找着她的嘴唇,她手里还举着湿淋淋的菜叶,一边挣扎开,一边把脸埋在他的怀抱里。
过了片刻,她扭开身准备洗菜,丈夫却想往卧室里推她。
她说:不行,孩子就要回来了。
丈夫不说话,手上却没有松开的意思。她手里一直举着那个菜叶,菜叶上的水从外屋一直洒到卧室。就在这时,孩子回来了。
周老师从卧室里出来,对孩子说:今天作业多吗?
孩子说:不多。
周老师说:赶紧做作业,做完了跟你爸爸说说话。
她在厨房里做饭,听到外面传来父子两人的笑声。在她们学校,孩子回家第一件事肯定是做作业,即使这样,十一点以前也不一定能做完。那是一连串重复性的劳动。有些孩子一晚上要写三篇作文,一个大人一晚上能写三篇文章吗?
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特别是孩子,简直是喜形于色。孩子对她说:妈,我爸说要带咱们去南方。
周老师看了丈夫一眼,丈夫正咧着嘴笑着,瞧他得意的。自从丈夫走后,他们过了太多清冷的日子,一家人实在是应该团圆了。
她跟校长吵翻了,也许这是个好时机,她有理由离开学校。儿子又缠着爸爸讲南方的事,讲他怎么一次次地跳槽,辞掉工作后,怎么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来又怎么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开拓者的形象。
丈夫告诉儿子,他现在的老板只是初中毕业,最初只是个厨师,后来跳槽开了一家小饭馆,接着又开饭庄,建宾馆,建技术学校,现在他有两亿资产,当初他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现在他下决心要给打工者建一所学校。
他的学校以前只有小学,后来有了初中部,现在又有了高中部。薜老师是高中部的副主任。老板说,下一步还要建大学,让打工者的孩子都有大学可上。
丈夫对孩子说:你要是一个像我们老板那样真正有能力的人,没有学历一样能干成一番事业。
周老师瞪了丈夫一眼,她觉得不该跟孩子说这些,她说:改革开放初期,这些人还有机会,以后不一样了,没有学历的人很难成功。
丈夫意识到刚才说的不对,又说:我们老板为什么要建那么多学校,还不是觉得自己当年没有上学,是个不足。
孩子没说话,但他显然更相信第一个故事。周老师想,这是个失败的夜晚,以后孩子会一直记着这个半文盲老板的创业故事。她说:天不早了,睡觉吧。
孩子睡了。
剩下是两个大人的夜晚。丈夫在卫生间里很快洗漱完,在卧室里等着周老师,周老师却在卫生间里一直呆着,她有些害怕剩下的夜晚,一年多的独处,她已经不习惯有人睡在她身边,甚至想不起他们曾经有过的亲热。
她在卫生间里擦洗着身体,回想自己当姑娘时对爱情的向往。那时她希望有自己的白马王子,希望未来的婚姻美满幸福,现在她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哪怕她跟丈夫没有什么明显的矛盾,青春的热情也不会回来。
一切都陈旧了,就像屋子会陈旧,家具会陈旧,街道会陈旧,人也会陈旧。人身上的一切也会陈旧,包括爱情。她对接下来的缱绻没有任何向往,她心中盼望的丈夫,是为她解决问题的丈夫,忙的时候帮助她做家务,孩子不听话时帮助她教育孩子,来不及做饭时帮助她做饭,哪怕从外面买回饭来也行。可是现在回来的,是一个等着跟她亲热的丈夫。
丈夫走到卫生间门口,问她怎么还不上床。她说:你先睡吧,我想静一静。
丈夫回到了卧室,她从卫生间里出来,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她从茶几上拿出一支烟,安安静静地抽着。过了一会儿,看到丈夫还没有睡着,她找出丈夫换下的衣服,把所有的衣服都放到了洗衣机里。洗衣机工作的时候,她又擦地收拾屋子、接着又晾衣服。
直到她以为丈夫睡着了,才回到了卧室里。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狠如羊 第十五章(1)
王立业看着墙上那只壁虎。
它来回爬,有时爬得很快,有时又突然慢下来,小心翼翼地往前面探着步,王立业猜想它前面一定有个猎物,正悄悄地靠近,看不到它捕猎,是一口吞下去了,还是慢慢地折磨致死?就像李凡现在这样。
他想让壁虎掉到他嘴里。他实在是太饿了。刚开始觉得饿时,他想起语文课上望梅止渴的故事,想象妈妈给他做西红柿炒鸡蛋,红烧排骨,肉炒蒜薹,也想象在饭馆里吃油焖大虾、松鼠鱼,饭馆还是李凡带他去的,现在又是李凡把他关在了这里。
越这么想越饿,望梅止渴的办法不灵。
后来他想那些不能吃的东西,比如壁虎,吃到嘴里什么滋味?还有地上的虫子、蚂蚁,飞着的蚊子、苍蝇,有人说蛆也能吃,有一个企业是专门做蛆的,一涌一涌的蛆虫吃到嘴里,恶心死人了。
他把食欲压下去,渴又上来了,渴比饿还折磨人,嗓子冒烟,嘴里连唾沫也没有,这时哪怕有一滴水也能润润嗓子呵,最好来一场瓢泼大雨,或者有个朋友给他送点儿水喝。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