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如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狠如羊-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俞丽点点头,轻手轻脚地往楼上跑去。
  接着,王立业听见了手机铃声,再往下是李凡在楼梯上接电话的声音。他觉得那个电话打了很长时间,李凡一边接电话一边往上走,王立业听出来,电话那边是妈妈,不过他不能喊,他希望不要惊动李凡,让俞丽跑得越远越好。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狠如羊 第十八章(1)
一直走到公司,陈冰溪还沉浸在李凡给予她的温暖里,她下了决心,只要王立业回来就跟李凡结婚。追求那些虚的东西有什么用?这五十万的事早晚公司会发现,到那时她只能依靠李凡。
  走进办公室,又看见了上午留下的那个纸条,上面写着一个电话号码,让她有时间回电话。她根本没在意,又随手把纸条扔下了。
  不知道李凡接到对方的电话没有。李凡要是接到电话,她应该跟李凡一块儿去接王立业,把钱都交给李凡有些草率了,毕竟那是公司的钱。
  这个电话号码是怎么回事?王宗昌死后,她跟所有朋友都疏远了。她厌烦别人给她介绍男朋友,以前的同学她也不喜欢,相比之下她接受了李凡,李凡不是在追逐,而是肯实实在在地付出。
  这个电话会不会是劫匪留下的,想到这儿她的手哆嗦了。她拿起桌上的电话拨过去。接通的声音挺漫长的,好长时间才听见对方接了:喂?哪位?然后她得知是麦指导员。她听李凡说起过。
  你到我们派出所来一趟,我跟你了解些情况。
  她骑着自行车去了。路过人民商场,给李凡买了一件衬衫和几条*。上次他们在一起,李凡外面穿得挺体面,*却脏兮兮的。衣服是给别人穿的,*才是给她穿的,子弹头包装看着很神气,想到交给李凡时的情景,她飞红了脸。
  从人民商场出来,她给李凡打电话:李凡,我刚从人民商场出来。猜猜我给你买什么了?
  李凡说:你又瞎花钱。
  看你,这怎么叫瞎花钱。我还忘了告诉你,刚才华济路派出所一个姓麦的给我打电话。
  李凡的脑子飞转着:那是麦指导员,他说有什么事了吗?
  说要了解情况。
  你赶紧过去,别等他开口,你先报案。他没有别的意思,肯定就是了解一下。我上午本来要去他那儿,为了忙你生日的事,就没有顾上去。
  要不咱们一块儿去吧。
  不用,去一个就行了。
  陈冰溪心里有几分失落,李凡对她买的东西连问都不问,爱情就是这样,一旦对方得到也就拿你不当回事了。越这样她越不恨李凡,依恋反而更强了。她手里紧紧地提着那个购物袋,一直往派出所走。
  敲门时陈冰溪有些心跳,听到里面请进的声音她才进去,却看不见麦指导员在哪里。在屋里站了一会儿,麦指导员从里屋出来,用眼睛扫着她。
  陈冰溪说:请问,您是麦指导员吗?
  麦指导员警服穿得很整齐,风纪扣都系着,他的目光扫过来冷冷的,左边脸上有一个痦子,痦子上稀疏的几根毛翘着,看上去显得有些威严。他不苟言笑地说:对,我就是。你就是陈冰溪?坐吧。
  陈冰溪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走到这种地方总有犯了事儿的感觉。
  我们找你,是想了解一下王立业的情况。
  说到王立业,陈冰溪的眼泪涌了出来。她边哭边说:我的儿子,已经好几天找不着了。不回家,也不给家里打电话。我们在外面都找遍了,就是找不着。
  你怎么不报案。
  开始总觉得他就是跟家里闹气,离家出走几天就回来了。他们学校学习太累,以前也有别的学生离家出走过。这次我跟他发过一次脾气。我想大概是我对他太严厉了,孩子学习太累,也不容易。我不是个称职的妈妈。
  你应该早点儿报案。
  戴军家的人说在一个网吧里看见过他们,我知道他们没出事,还在市里,多少有些放了心。我想,他们在外面折腾够了,肯定得回家。

狠如羊 第十八章(2)
麦指导员冷静地看着她,一说起王立业,她的眼泪鼻涕一块儿往下流,她的泪擦得慢,流得快,说话语无伦次。后来说起事情经过才有条理了,现在她脸上都是绝望的表情。她的叙述没有什么反常的。
  麦指导员的工作要求他对每个与案件有关的人都怀疑,一个一个地剔除,最后留下的是犯罪嫌疑人。他当然不会怀疑陈冰溪,只是想找出反常的地方。他问:你后来又想过什么办法吗?
  这些天我们一直都在想办法。
  我们是谁。你,还有谁。
  还有李凡,他说跟你是熟人。那天他在街上碰见了你,回来就让我找你报案。
  你怎么没报?
  我不想报,一报案谁都知道了。
  谁都知道了?什么意思?
  我不想让别人知道。
  麦指导员看了她一会儿,问:有人打过电话吗?
  什么?
  有没有人给你打过电话,告诉你孩子在他们手里,让你拿钱什么的。
  麦指导员注意到陈冰溪迟疑了一下,又追问道:有吗?
  有。
  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我要是报案,他们就把孩子杀了。陈冰溪又哭起来。
  麦指导员等她平静了些,又问:他们给你提了什么要求?
  陈冰溪想了好长时间,好像她的思维已经中断了。其实她是在想,要不要把五十万的事说出来。
  陈冰溪,他们肯定会给你提要求吧?是要钱?还是要达到什么目的?
  陈冰溪犹豫了一会儿,说:麦指导员,你能不能替我保密,不张扬这事儿。
  可以。你说吧。
  他们好像不是一个人。开始打电话的说要三十万。后来打电话就不是原来的人了,要价也提高到了五十万。
  他们第一次打电话是什么时候?
  孩子失踪的第二天傍晚。
  电话号码是多少。
  不知道,我家里的电话没来电显示。
  第二次打电话是什么时间。
  又过了两天,也是傍晚。他们说要五十万。
  你也不知道电话号码?
  不知道,我想加一个来电显示,没来得及。
  麦指导员觉得不对头,孩子丢失的第二天就有人打电话,这个女人却不报案,而且还在市里到处找,据她说,戴军家的人还在网吧里看到过这两个孩子,这对不上呵。
  难道她会作假吗?或者对方是假劫持。他们作假的目的是什么?她是不是真的相信有人劫持了孩子,还是觉得这是个玩笑。
  他问:陈冰溪,你觉得你的孩子是真被人劫持了吗?
  打电话的人特别凶,每次都逼着我拿钱。我害怕极了。他们说公安局里有他们的人,我一报案他们就能知道。我求求你千万保密,别在局里声张这事,也别跟我们公司说,他们知道孩子就完了。
  陈冰溪脸上惊恐的表情表明她真的怕劫持者知道报案的事。看来这件事不是假的,一个母亲也没有必要撒这种谎。
  你不敢报案,那怎么办?你真打算给他们五十万?
  我这些天一直在想办法,东借西挪的,我能借够。我打算孩子回来了再报案,到时候破了案钱还能回来。
  陈冰溪的解释合情合理,一个疑点解除了,麦指导员开始寻找下一疑点。他问陈冰溪:你觉得是什么人劫持了你的孩子。
  不知道。
  麦指导员提示她:这个人知道你家电话号码,也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放学。你刚才说过,放学时两个孩子一块儿上了公共汽车,假如在路上有人把他们带走,那一定是你们非常信任的人,这么大的孩子不可能跟着生人走。你说是不是?
  陈冰溪低下头想,麦指导员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是想说……李凡,陈冰溪不敢往下想了。

狠如羊 第十八章(3)
你觉得跟你来往多的熟人都有谁,而且你孩子也信任。
  陈冰溪低着头,事情是明白的,只有李凡。她出了一身冷汗。她实在不愿意这么想,李凡几乎每天都跟她在一起,怎么可能做这种事。他也没有理由这么做。
  她说:我平时跟人来往很少,自从我丈夫死了,我除了跟公司里的人来往,别人再没有常来往的。要说常来往的,只有一个人。我觉得不可能是他。
  你说的是谁?
  李凡。
  李凡?只有他一个人跟你来往吗?
  只有他一个人,我跟别人没有来往。
  你为什么觉得不可能是他。
  我们,我们都快结婚了。
  麦指导员看着她:你的意思是说,你们已经是同居关系。
  陈冰溪红了脸,点点头:我们已经商量好了,孩子一找到我们就搬到一起过。
  麦指导员也不相信是李凡,不过他还是提醒她:这种案子我们办得多了,看着好像不可能,实际上就是这个人。人没有能绝对相信的。儿子杀了父亲,丈夫杀了妻子,妻子杀了丈夫,这都没有什么稀奇,中国、外国都有。
  陈冰溪被他说出一身冷汗,不过仔细回想,还是觉得不可能。李凡非常爱她,她想起李凡跟她在一起的情景,想起他们一起吃生日蛋糕,一起吹蜡烛,想起一次次在他怀里幸福的感觉。如果李凡不可靠,天下还有可靠的人吗?
  再说,他跟这个姓麦的指导员以前不认识,凭什么要听信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去怀疑跟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呢。
  麦指导员说:我不是让你随便怀疑别人,你再好好想一想,看看他有没有可疑的地方,或者说有没有产生作案动机的地方。
  陈冰溪差一点儿说出那五十万的事,犹豫了一下忍住了。这五十万是她从公司里挪出来的,能算挪用,也能算贪污,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再说,她真的不相信李凡是那种人,李凡很能挣钱,最近他有两笔大生意,光提成就能拿几十万,他还说拿到提成就替她把这五十万元还了呢。
  麦指导员问:你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几十年了,我们是中学同学。
  你觉得他对你的感情是真的吗?
  当然。他是个认真的人,对我的感情怎么说呢?可以说是几十年如一日,有我对不起他的时候,没有他对不起我的时候。
  那他没有怨恨吗?
  没有。即使以前有,现在也没有了。
  为什么?
  现在我们关系特别好,就像一家人。
  你是说,你们以前没有性关系,现在有了。
  陈冰溪摇摇头,又点点头。她跟李凡以前不是没有性关系,只是那时她是恩赐的态度,是对他帮助了那么多,临时性的感谢、回报,现在才是发自内心的爱。
  除了你,他还有没有其他女朋友。
  陈冰溪坚定地说:没有,绝对没有。
  你那么肯定?
  以前,别人给他介绍过不少,他连见都不愿意见,有些女的条件也挺好的,我曾经劝过他,他就是看不上。
  他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离了婚,孩子跟前妻去了外地,父亲早就死了,他妈前两年也得脑溢血死了。他说他跟你是好朋友。
  你那么相信他的话?什么好朋友,我们就是工作中有过接触,是,我当时对他印象确实不错。
  他那时还捡过六万块钱。
  有过这回事,捡了六万块钱,交给我们了。
  我觉得他不像你说的那种人。
  人都会变的,以前很不错的人,可能突然变得谁也不认识了。以前胆小的人,突然成了杀人犯,以前拾金不昧的人,突然贪污受贿,这都不稀奇。案子破了,你才发现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