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以后的今天,2008年6月26日,纳斯达克指数是2321点,居然还在历史高位的半山腰,看来很多人要“一套十年”了!
读者可能会问,股市下跌多少点泡沫才算破灭。我强调一点:泡沫破灭除了重度泡沫的休克疗法和长年阴跌外,还有一种或许政府非常希望的解决途径:股指不会深幅度调整,但有个比较长的盘整,比如在4 000—7000点的幅度内来回震荡3年,3年内上市公司的累计业绩可以将股市市盈率降到35倍以内的安全区间。这是一种最平稳的泡沫挤出方式,不那么惨烈,不会出现破产者跳楼的负面新闻,也不会造成投资者怨声载道,政府喜欢,我觉得也不错。
可惜,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从历史上的情况看,大泡沫之后大跌的概率极高,而在高位盘整的概率极低。既然泡沫中的人群都是来赚快钱的,一旦这种预期被打破,他们是没空来跟你磨时间的,投机资金作鸟兽散,股指也就下来了。投机者太多的股市必然大起大落,这是逃不脱的宿命。
如果读者问我对泡沫股市有什么必然性观点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无论是哪种方式,泡沫总会破的。在2年之内,市盈率一定会回到25~35倍以内,又会出现很多便宜的好股票。只有这样的轮回,才会使股市永生。大家看看下面的股市市盈率统计数据吧,一定能从数字中找到什么才是“合理性”。顺便提醒一句,不要过分强调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拿这个说话的专家太多了,他们认为这个就是中国股市没有泡沫的主要理由),比如中国台湾吧,9%的增长率维持了40年。考虑到中国内地经济的规模,要在这么长的时间维持8%~10%的增长率是非常不容易的。根据经济增长模型和大量的统计数据,中国两大国家研究机构做出了如下预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市场风险(5)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卓元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估计到2020年,还可以保持7%左右的高速增长率。”
国家统计局的观点:整体来看,21世纪的前2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左右,其中前10年高于8%,后10年将有所放慢但仍高于7%。按此速度,2018年GDP将达到2000年的四倍多,有望提前2年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综合上面两大国家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20年,乐观估计中国内地经济增速为8%,低于台湾地区过去40年的9%。我们看到表4—1中以投机性著称的台湾股市17年平均市盈率为29倍。那么内地股市未来20年市盈率的合理均值就应该在30倍左右,保守的估计就是25倍,最乐观的估计 也不应该超过35倍。35倍以上,一定有泡沫。
表4—1 海外主板样本市场历年市盈率水平(1990年—2007年 3月) 年份 纽约 首尔 香港 台湾 1990 续前表 年份 纽约 首尔 香港 台湾 1998 年3月 均值
注:纽约以 S&P500市盈率表示。资料来源:台湾证券交易所。
至于2008年的中国经济,世界银行的预测比较乐观: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为。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预测,2008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但增速会小幅回落,全年GDP将达到279348亿元,同比增长左右。而备受关注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将被控制在左右。(地震和雪灾加上通货膨胀,今年的宏观经济不容乐观,经济学家在年初的预测可能要打点折扣了。———作者注)
可见,较保守的估计,2008年GDP的增长仍然超过10%,也就是仍然延续了2006年、2007年的强劲增长势头,但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增速将有所放缓。根据这些数据以及其他一些乐观的因素,我认为2008年股市市盈率调整到35倍以内是合理的。(在2008年1月份,我们确实无法预测到2008年是个多灾多难的年头,这也告诫我们应当居安思危,多给自己买点保险,多给自己的投资留点安全边际,概率论告诉 我们不可能年年都是2007年,大泡沫之后往往就是大熊市。———作者注)
表4—2 沪深两市指数成分股历年市盈率数据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上海 深圳 中篇 市场风险 83 续前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年8月 历年均值 上海 深圳
资料来源:1993—2006年数据来自《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7年8月数据采用静态加权平均计算法得到。上海采用上证综合指数成分股计算,深圳采用深圳成分指数成分股计算。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法律风险(1)
法律风险0006号:“老鼠仓”,违法进行利益输送的股市硕鼠
病因:违法成本低,违法收益高。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不上桌面的游戏都在进行中。有一些被暴露,还有一些非常隐秘。相信在国家没有出台更严厉、更具有技术手段的措施之前,仅仅老鼠仓的行为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症状:老鼠仓是指庄家在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先用个人(机构负责人,操盘手及其亲属,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当然,最后亏损的是公家资金或者股市上的其他投资者。
解药:解决“老鼠仓”问题,除了和“内幕交易”一样需要建立重奖举报制度以外,更需要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基金公司加强内控管理,在内部风险防范上多下功夫,从思想意识上和监控技术手段上令“老鼠”无缝可钻。
风险评级:★★★★★ 常年发病、持续时间长、危害很大
提供者:91投资风控网
老鼠仓是指机构或者庄家在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先用个人(机构负责人,操盘手及其亲属,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当然,最后亏损的是公家资金和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老鼠仓”属于利用内幕信息以及运作资金的职业优势炒作股票,涉嫌利益输送和内幕交易。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一直以来,“老鼠仓”在基金界就是普遍现象。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些措施,想防范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比如要求基金经理上报本人及直系亲属的身份证和账户资料,这一制度有一定效果,但对基金经理的监管效果有限。在现实中,基金经理的“老鼠仓”不仅不会使用上报的账户,甚至连旁系亲属的账户也很少使用。唐建等人用直系亲属账户做老鼠仓的情况纯属例外,而当他们被处罚后,相信很少有人再用 这些容易被查的账户做老鼠仓了。
参与内幕交易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高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从业人员,相关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甚至还包括律师、会计师、财经记者等等。这些敏感人群,在证券市场发达的欧美资本市场上,都是监管的重要对象。而在国内,由于法律本身的不完善,加上法律执行得不到位,使得禁止内幕交易的规定效果很有限,证券市场上内幕交易大量滋生。本来不该炒股的人,却在股市上低买高卖,“成就”着自己的财富梦想,并加剧了普通投资者的风险。内幕交易者和广大投资者参加的是同一个比赛,但 却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赛还没有开始,结局已经注定。
“粮食丰收之后,必须提防鼠患”,这句曾经贴在农村宣传栏中的宣传语,如今也成为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形象描述。2006—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让投资者们切实体会到了“粮食丰收”的喜悦,然而喜悦的背后却是“鼠患”横行。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的“老鼠仓”行为已被中国证监会查实,唐某成为了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个因内幕交易而被查处的“基金经理”。
在2008年的大熊市当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股市把曾经高高在上的基金经理也掀翻在地。人们开始质疑这批20世纪70后甚至80后的年轻金领的能力,人们开始讨论“菜鸟基金经理”的问题。实际上,一个人仅仅是能力差点还不足以给别人造成大的危害,最可怕的是这个人很有能力同时又很“坏”,那么他造成的破坏力远比无能者大得多。
法律风险(2)
唐建事件发生后,记者对多位基金经理的采访可以反映出他们的心态。“唐建事件对基金业打击不小。最近公募基金经理都很消沉,抱怨薪水太低,加上风险和收入不成比例,好几个基金经理都强烈申请要做研究员。”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说。多位受访的基金投资总监说,“公募行业的收益与风险太不对等了,我们简直就是在做贡献!到哪里不能赚这几十万呢?”
说这话的投资总监们,2008年基金投资者的损失你们赔吗?牛市里信心极度膨胀为自负,这样的人格特质适合做基金经理吗?2007年你们拿上万亿资金把所有股票都“轰”上去,这也叫“投资高手”?100%的股票都在涨,你们也跟着涨,这体现了你们的选股能力了吗?如果体现出来了,那么在2008年的下跌中,你们手里哪个股票没跌?这种靠资金推动一哄而330上,再一哄而散的投资管理模式怎么就能证明你们到哪里都能赚到这“几十万”呢?
实事求是地讲,他们这种说法非常奇怪。因为和私募基金管理者将自己的钱和投资者的钱一起投资所承担的风险相比,和私募基金有限的社会资源和资金实力相比,我们看不出公募基金经理的风险到底有多大。要知道,他们并非创业者!他们并没有承担股东风险!!就算从经理人的角度讲,他们的年薪可以说超出了大多数“金领阶层”的年薪了,而他们的业绩奖金更是一般单位的人无法想象的。也许,他们认为与自己“创造”的数以亿计的“价值”比,年薪百万也太低了。但他们没有想过,他们是员工,他们没有创业,他们没有投资,他们没有自己去建设庞大的基金销售系统,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名气获得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支持的,最后,在2006—2007年这一轮超级大牛市的泡沫股市中,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的业绩并不比指数增长好多少,并没有体现出他们“超人”的选股能力,实际上,在这种个股普涨的泡沫市场中,买入并持有的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都获得了利润,更何况他们背后有基金股东(基本是国有大公司和国际金融名企)庞大的资源支持呢!他们太高估了自己的贡献,也太高估了自己承担的风险!他们的心态和2007年的牛市一样:充满着极大的泡沫。
如果公募基金经理确实对自己的收入、贡献和风险心理不平衡的话,可以辞职去做私募,又没有谁挡着他们。实际上,真要他们去,大部分人又“留恋”起自己这个“颇为不满”的金饭碗了。有消息称,一批2007年跑出来做私募的公募基金经理在2008年已经后悔出来早了。他们或许确实应该在公募基金这个无个人资金风险的地方拿基民的资金再多练练功夫。
违法成本低,违法收益高。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不上桌面的游戏都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