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扒子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出扒子街- 第7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蹲过监狱的人都另眼相看,尤其是同辈的青年伙伴。这个“另眼”绝不是歧视、避嫌,而是了不起,不一般,不同凡响,有一种盲目的崇敬、追逐。遇上什么不好办的事,他们便说:“他怕什么,牢都坐过!”仿佛坐过牢的人便英勇无畏,什么也无须顾忌了,成了响当当的英雄。现在这伙小伙子正是这种情况,他们聚集在王子青周围,听他讲监狱里的见闻。
  “老悍打你吗?”一个小伙子问。“老悍”是指警察,这是他们特有的语言。
  “哪有不打的。他穿警服就不打,不穿警服就往死里打你。是这样吗,王子青?”
  “我开始进去也分不清楚,反正免不了挨打。关进拘留所,那打你的人就不是警察,是监子里的犯人,大多是小偷、扒手、流氓。他们当牢头,新去的人都得挨他们的毒打。”王子青像说别人的故事一样说着他被关押的情况,“那些人最坏,你家里有钱,送烟、送酒、送一切好吃的,首先都得进贡他。他高兴给你一点,不高兴他全占了,一点也不给你。你要是不满、反抗,他打得你更凶,让你睡在粪桶边,甚至还往你脸上喷屎。”
  “警察不管?”
  “警察管你?”王子青满脸鄙夷,一副不屑细说的样子。
  “多么可恶,这比宋江住的监狱还要黑。”他们近来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了解一点监狱里的情况。
  王子青说:“我爸、我妈有病,顾不上我,没东西送去。他们生气,说我是榨不出油的干鬼。”
  一个小伙子笑起来:“这才好哩,凭什么送去进贡给他。”
  “可他们有办法治你,叫我服苦役,任什么活都叫我干。”
  “那里有什么活干?”
  “怎么没有!”王子青说,“倒粪桶,打扫地面。这都算了,牢头还叫我给他捶腿、扇扇子,他晚上睡觉,叫我一夜不停地为他扇风,他凉快、享福。”
第十一章母亲的辛酸(5)
  “你也干?”
  “不干他打你。他有一伙人。”王子青说话的语气里充满仇恨,“有天夜里,我困得不行,扇着扇着就睡着了。那牢头揪住我的耳朵,用脚踢我的肚子。我想,反正是死,不如跟他拼了。我揪住他的脖子,乱打乱咬乱踢,打得他嗷嗷鬼叫。他手下的人拥过来撕打我,我就死死揪住牢头不放,死打牢头。整个号子都大闹起来。狱警来了问是怎么回事。我说,这里比地狱还黑,他们要打死我,我活不下去。他们关我禁闭,我不在乎,一个人呆在黑屋子没人打搅,还安全哩。”
  一个小伙子说:“看来还得有功夫,会打,就不怕。”
  “那真不是人呆的地方。”王子青深有感触地说,“好人也会变坏,坏人变得更坏。”
  方平出现在门口。大家的眼睛都转向她。
  “老丁呢?”方平问。
  王子青急忙迎上去:“我妈和我爸去人家里了。有事?”
  “当然。”
  “我就去叫。”王子青话没说完,人已跑了出去。
  “远吗?”
  “不远。”王子青扔下一句话,“一会儿就来。”
  方平果然没等多久,就见丁玉娥急急跑来。她也不跟她详说什么,拉着她就回招待所。
  王子青指着方平的背影给伙伴们介绍:“女律师,省里来的!”他语气很自豪,好像方平很了不起,他也了不起,他们家都了不起。
  “呵,律师!刚才我没好好瞅瞅。”
  王子青说:“了不起得很,真有水平。几天工夫,什么证据都找到了。我们跟她比,真是太没有用了!”
  “这么说,那人跑不了了?”
  “跑,跑到山沟里也得把他拽出来。”王子青说,大家哈哈大笑。他又说,“我们准备到法院告他狗日的。”
  “也关他一年半载的!”
  “会判刑吗?”有人提问。
  王子青说:“不管他判刑不判刑,赔偿我家的损失是一定的。”
  “最好叫他赔偿十万元。”有人兴奋地建议。
  “那太多了。”王子青想,赔偿十万元恐怕不可能,法院会这么判吗?
  “多?多什么?要是在国外,你妈的精神损失费也得赔一百万元。”
  有人质疑:“我们国家能赔这么多?”
  王子青说:“由法院判决,当然越多越好。”
  一个小伙子拍着他的肩膀羡慕地说:“这回你家发了。”
  另一个小伙子说:“王子青,你有了钱,当了阔佬,可别瞧不起我们。”
  “哪能哩。”王子青那口气仿佛他已经是有钱的阔佬了。
  “那你不该请我们吃一顿?”
  “那还用说,小意思!”小伙子们想象丰富,说得开心,仿佛那大笔的赔偿费就搁在那儿,只等王子青去取了。
  丁玉娥跟着方平赛跑似的往招待所跑,方平的腿长,平时走路就快,丁玉娥要小跑着才能跟得上。
  “张总等着你哪。”她说了这一句,再不说别的了。丁玉娥以为张至贤到了博川,又惊又喜,恨不能立刻见到,加紧往前赶。可跑到招待所,并不见人。她睁着眼睛到处搜看:“大姐呢?”
  “就来。”方平指指服务台,让她等着。可她仍没闹明白,以为张至贤待会儿就要到这儿来。等了一会儿,她有点忍耐不住:“怎么还没来?”
  “一会儿。”果然一会儿,电话铃响了。服务员拿起话筒,喂了一声,便递给方平。方平也只说了一句,就叫丁玉娥过去听电话。
  “至贤大姐?”丁玉娥惊喜地叫道,“你现在在哪儿?在商城?我还以为你来了博川……”
  她初听张至贤说话的那份激动慢慢消退下去,代之而来的是机械地“嗯”,接着便是惊愕,巨大的惊愕:“老天爷,这是真的?”接着是激动、紧张,随着她听到的话语不断地变化出又惊又喜、又痛又涩的表情。“老天爷……”她嘴唇颤动,拿电话的手在哆嗦。她像在经历着山呼海啸的震荡,翻天覆地的颠簸。“阿弥陀佛!”她不时叫唤一声,无声地淌着眼泪,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伤心哭泣。服务小姐奇怪地瞅着她。方平坐在沙发上,平静地等待着。
  要说的话终于说完。她把电话递给方平,呆愣了好一会儿,就跑进卫生间,痛痛快快哭了起来……
  方平领她到自己房间。半天,丁玉娥说不出话,痴痴地瞪着两眼,仿佛透过房顶和墙壁,看到了很远很远的一些情景,又仿佛她仍然留在遥远岁月的一些生活境况中,没有回复到眼前的现实。
  “老丁,张总一再叮嘱我,这事完全由你做主决定。我同意张总的意见,一定遵照你的意思。你仔细考虑,给我一个明确答复。”
  “考虑什么?”丁玉娥好像不理解似的。
  “这个官司呀,你还告不告?”
  “告?告哪个?这还用得着考虑,当然不告了。”
  “你想好了?”
  “这还用得着想!当然不告。我就是死了,也不要告。”她说得很坚决,毫无松动的余地。
  方平提醒她说:“你要不要跟你爱人、孩子商量?”
  “不要。商量也是这个意思,不告,再也不告。这是我的事,我说不告就不告,不用商量。”
第十一章母亲的辛酸(6)
  方平充分理解她的心情,张至贤也料到这一点,料到她会这么做的。
  她觉得眼前的这位环卫女工虽没有多高的文化知识,讲不出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她的行动却诠释着中华民族女性高贵品质的全部内涵。
  母亲,世界上只有母亲才能做到这一点!
  方平为她的精神所感染、激动,把所有调查来的证据材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她。
  “我要这些做什么?”
  “你留着。万一你还想告……”
  “我不会告的。永远不会告。”她想了一下,接过材料,回到家里,没有给任何人瞅一眼,便塞进炉灶,一把火烧了。
  王国生大吃一惊,“你疯了?”
  “我没疯。”丁玉娥激动地抱住他的手贴在脸颊上,“国生,我现在不能告诉你,人家要求来着,我得讲信誉。只要你晓得是什么事,你就不会说我疯,你也会赞成我这么做。”
  王子白一个劲地对她妈妈翻白眼,说她妈妈一定是中了魔,鬼迷心窍了。
  王子青却坚决不干,大吵大闹,说眼瞅着到手的赔偿就这么烧了,妈白伤了,爸白挨骂、受气、生病,他白受关押、白挨别人打了。他吼叫道:“你发扬风格、做人情,让人家的三句好话就说软了心,变卦不告。你咽得下这口气,我咽不下这口气。我跟他誓不两立。你不告他,我找他算账,我要报仇!”他从厨房操起一把菜刀就要去找那人算账。“我非要砍断他的手臂不可!凭什么放了他?不要他赔偿损失?他害得我们还不够苦,不够惨!”
  丁玉娥不顾一切地抱住暴怒的王子青,王国生夺下他手里的菜刀。丁玉娥叫着:“子青,听妈跟你说,不是妈心软,是不能告,告不得呀!”
  “为什么?为什么?”王子青叫嚷着,“难道我们就该死,就该受压?”
  “子青,妈有苦难言。等以后你了解了实情,你会理解妈的。妈都是为了你们啊!”
  丁玉娥抱住王子青哭起来。
  一时间,石榴巷9号又纷纷扬扬地闹腾着,不知如何收拾才好。
  博川晋升为市,省里已经基本确定下来,只待下月省人大会议正式通过了。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工作都多了起来,比平时更显忙碌、紧张,大家的脸上也增添了一些抑制不住的昂扬、兴奋。
  全县最忙的自然是尤卫红。
  县升市,对他来说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熬了多年的县处级,也该升做厅局级了,住房、医疗、坐车、出行他都可以享受高干的待遇。
  更让他欣慰的是,他可以以厅局级干部的身份皇而堂之地调入省府,结束跟妻子高云的牛郎织女生活,安度后半生的天伦晚年了。这应该说是天从人愿,如愿以偿。然而千头万绪的工作,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问题都需要他协调、动员、布置、解决,一点不能疏忽大意。他也时时提醒自己,越是忙碌,越不能掉以轻心,事事必须深思熟虑,万无一失,争取不出任何偏差,宁愿自己少睡觉,少休息,掉十斤肉,也要坚持把工作做好。所以尽管他高兴,但他却顾不上高兴,被工作压得高兴不过来了。
  上午他又去了修路指挥部,要求公路必须在十一月底以前竣工通车,以崭新的道路迎接市人大会议的召开。
  那是博川县升市的第一次人大会议,省领导将会亲临指导。“同志们,这是博川的喜事,是全县——不久就是全市人民的喜事。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大干特干,完成公路的修建。我们将请省领导,各兄弟市、县领导乘车经过这里。这是博川改革开放的又一建设成果。”他情绪激昂,很有鼓动性。接着他感情凝重地说:“年轻的同志也许不知道,十多年前,胡耀邦同志视察过这里,他提出博川要富起来,必须要先修路。胡耀邦同志曾经为修好这条路给予了极大的关怀。现在我们可以欣喜地告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在天之灵:博川的铁路已经通了,省级公路也即将修好了,博川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经济将会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将会不断地提高。”
  大家热烈鼓掌。可是指挥部的总会计师,也是副指挥长的杨代齐却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