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兵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儿子兵法-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买方立即转变语气,说道:

  “我觉得我刚才出的价钱太高,经过再一次的核算,这房子只值120万。”

  行销:“好,请您付5万的预约金,我会帮你同屋主谈。”

  买方犹豫了一下,立即退缩,找台阶下:

  “我还是必须回家问过家人后再决定比较好。”

  由此可知,就算买方真的要付预约金,也会再杀一刀。

  在这案例中,这位行销犯了几项错误:

  ①???? 根本没搞清楚,对方到底是不是有权作主的人,就开始谈价钱。

  ②???? 答应太快。买方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出价太高,所以马上退缩,再反手一刀。

  ③???? 还没弄清楚买方是不是可以立即下订,就想收钱,使买方害怕,以为已经成交了,令对方又退缩了一次。

  ④???? 买方再一次杀价,这是“以进为退”,诚意度已大减,再出价的目的是要拒绝行销人员逼订,没想到,行销人员还是没有反对,并愿意帮忙谈这价钱。最后,买方只好找借口:“回家商量、商量。”

  如果一开始卖方就有适度的坚持,然后在交谈中慢慢测试,客户到底能否作主,能否立即下订,诚意度够不够等,在获得充分的讯息之后,再进行价钱的谈判,将更能掌握重点,而不会流失机会。

  15??????? 二度谈判法

  所谓“二度谈判法”,就是买卖中的一方在谈判完成后反悔,推翻“前议”,重启谈判之门,进行第二度谈判。其目的就是要争取比第一次更好的“议价空间”,求取更大的直接利益。

  以一般标准来看,这种做法自然不合乎“道德与诚信原则”;但在现实上,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身为业务员,不能不有所了解,否则,一旦状况发生,将会无计以对。

  “对不起!我太太觉得房子的风水、环境不理想,我们决定重新考虑!”

  “老李,很抱歉!我昨天回家一看存折,才发现我自己手头也很紧;又得交会费,付房租,儿子要交补习费;恐怕我也没有能力帮你了!”

  “对不起!当我看到价目表后才知道,上次给您的报价是错误的。”

  “对不起!经过比较后才知道,这种产品较不适合本公司使用,我们只能以碑谈好的价格购买一半的数量,除非你能再把价格压低一些,否则无法大量采购。”

  上面这些例子,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迫使对方不得不做第二次谈判。而其目的,不过是重新谈条件而已。

  例:我那中古车商朋友告诉我,他常碰到一种买主,每当价钱谈好后,隔天又后悔了:

  “我在另一间车行看到同款式的车,价钱比你便宜,所以我们昨天说的不算数,我要买的价钱是……”

  这种反应,使朋友不得不重新与他议价。他发现,每当买主推翻原议再议价时,他就会减少利润。于是他想出了一种对策,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每当买主要推翻原议再议价时,他也就诚恳地道歉,说前次的报价错误,并再三强调这车子的优点,加强买方对产品的信心,最后,双方终于以第一次协议的价格成交。

  他证实一点:无论买方或卖方,只要勇于推翻自己所承诺的价格,就可以重启谈判之门,得到更多的利润,唯一的代价就是背负“不守信”的批评。但这种不道德的谈判策略,应为智者所不取。

  例:某公司采购人员分析后,一致认为某批货可以用万元成交,并立即通知买方。过后,卖方带着歉意表示他原来的开价有误,应为万元,而不是25万元。使买方对自己认定的价位信心动摇,并开始怀疑采购人员的分析,最后双方以25万元成交,而买方居然对价格也相当满意。事实上,哪怕是数年之后,买方也不能肯定,到底哪一个价位才合理。。 最好的txt下载网

谋攻篇(九)
“二度谈判法”较不适用于有固定行情、低价位或标榜不二价的产品。只有高价位,而行情较混乱的商品才适用。例如中古车、房地产等。就高价位产品而言,由于其利润高,相对的,议价空间也大;而议价空间大,则表示其底价不易“透明”。

  所以,一旦发现价格不理想,或比预期中高,买方欲借机重启二度谈判之门时,卖方通常是不会,也不敢拒绝的;但先决条件是,买方在立场上占优势时(如买方市场,或对方违背诚信原则),才宜采用,否则很容易买卖不成,又遭人白眼。

  毕竟,抛开道德原则不谈,行情都是谈出来的。 

  16??????? 开高走低策略

  如何在交易中赚取合理的利润,又能让买方享受到购物的快乐?更清楚的说:

  “不但买都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而且还很乐意与卖方交朋友,这是业务员的最高境界。”

  让买方感到购物的快乐,也就是让他们得到极力想要争取的优惠。

  用最可能的低价,买到喜欢的产品,是第个消费者的愿望。这种愿望的满足,除了可让买者内心感到快乐之外,卖方也可以在买卖中赚取相当的利润。这种买卖技巧是决定生意能否成交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达到这种圆满交易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营造一个让对方可以争取的谈价空间,然后在买方的争取下逐步让步。注意:是“逐步”。而原本可提供的额外服务,可先“留中不发”,直到交易进行中,或交易快完成时,再以“额外优惠”的方式告知对方;买方在“凭空得来的意外惊喜”的心理背景下,将有一番难以忘怀的喜悦之情;而这份*,将会转化成对卖方的感恩,造成买卖双方的良性互动;其后续性正面效果,是很难加以预估的。

  例:到百货公司买东西,看上了“不打折产品”,买方希望能以量制价,要求店方以9折买5件。这时,销售员表示愿意考虑,但相对条件是买10件。当买方选购好后,业务员再提供额外的服务,加修改、折价优惠券、小礼物等,让买方感觉得到更多权益、享受尊重与热忱服务的*,将可更加强双方关系的和谐。事实上,这些额外服务都是在销售员权限范围之内的。

  例:汽车买卖也是最明显的例子。在刚开始议价的过程中,业务员通常不仲裁条款可获得哪些附件,如果事先提示,则买方就会觉得,这是原本即该有的,不算优惠,所以,大多数的业务员会视对方出价的高低,来决定优惠的内容。

  对买方而言,当然希望价格愈低,优惠愈多愈好。这时候,业务员也应该在买方极力争取下,才“技术怀地”逐步上步;尽量强调“价格已经很便宜了”,让买方在努力议价后,感到物超所值,享受减少付出金额的*。

  只要方式运用得当,在徐图缓进、一步一步的诱导下,说不定在价钱未讲定前,买方就会急着拿出订金来,半强迫性地急着成交。事实上,那些服务和价钱都已在底价之内。只要业务员表现得愈不情愿,则买方就会愈高兴地掏腰包,付钱也愈干脆。

  商场上永远没有毕业生,行销是一门大而又大的学问,如何“买卖成交,仁义又在”,是每一个业务员永远的挑战。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17??????? 闯高走高,开低走低

  对没有一定行情的商品而言,开价高,往往以高价成交;喊价低,往往以低价成交。反之,如家电、食品、日常用品等,有统一固定的行情,价格就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同样的,也没有太大的议价空间。唯独没有行情的买卖,才有可能“开高走高,开低走低”。

  前面曾提过,舶来品就不可能有确切的价格与行情。因每件舶来品的成本不同,也不容易有两件相同的舶来品做比较。除非大量购买,否则更不可能远赴日本、香港甚至美国等遥远的产地去比价。既然无从比价,只得随卖方开价啰!

  艺术品亦同。一般人是左看右看都看不懂,但标价就是那么高。想买的人不敢乱开口杀价,以免暴露自己的低水准;而真正内行的人,也是人言言殊,说不出个实在价,只有各凭本事议价了。

  西方人与中国人买卖方式的差别在于:西方人重视统一、实价,走到哪里价钱都相同,不必再讨价还价;而中国人的社会较具“艺术性”。每间店标价不同,谈判的伸缩空间较大,凭议价的“真本事”做买卖,大小产品皆同。

  例:我那中古车商的朋友告诉我:

  有一次,一位客人来选购车子,

  客户:“这辆车多少钱?”

  卖方:“万。”

  然后,客户很仔细地检查:翻开前引擎盖、后行李箱、四个车门、再看看烤漆等,一切看毕,客户又要求试车。试车完毕后,才真正开始议价。

  客户:“最低多少钱能卖?”

  这时,买方确定,这客户合意这辆车。

  卖方:想了一下,答:

  “如果你真的有诚意要买,我给你一个特别的低价,但你不能再杀价……‘19万’。”

  客户立即再喊价“万”。

  卖方:“对不起!实在没什么赚头,没有19万是不能卖的。”

  这时客户立即改口:“那你能再便宜多少?”

  卖方知道买主已在心中加价了,答道:“不能再便宜了……19万。”

  最后,双方以万成交。

  事后,我问我这车同的朋友,这辆进价是多少?他说:直接成本万,若加上整理、包装及管销费用,只要卖价在18万以上都是纯利。

谋攻篇(十)
这个例子证明了价格的第一次开口的喊价及事后的坚持。

  一般而言,卖方对产品品质与行情的了解都远高于买方。除了这个基本优势之外,产品本身价格的落差极大;尤其台湾许多高价位的产品,如房地产、珠宝、钻石、中古进口车等的交易,基本上就是买卖双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卖方本来就掌握了开价的主导权,纯就买卖的立场而言,如果卖方在开价之前,能先不动声色地旁敲侧击,了解买方的“内行程度”,或许可以把“开盘价”再略为拉高。一旦价格开出来之后,买方只有就这个基础去和对方谈判,“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通常,“用对方的游戏规则玩游戏”的人,在“对决”中总是居下风的多!

  从这场精彩的谈判可以证实“开价愈高,就会以愈高价成交;喊价愈低,往往以愈低价成交。 

  18??????? 越级谈判

  当你面对的客户属于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时,应该事先做充分的准备,而且大胆地争取他作为你的谈判对手。因为,和他们谈判,取胜机会(顺利成交)反而更大。

  其实,往往地位愈高的人,也愈忙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耏五倍子们总认为自己的知识广泛,防御心也比较不强。只要你准备得愈充分,了解得愈详尽,在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对谈中,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双方地位悬殊,但在谈判的角力场,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你更勤奋地做准备,相信在属于你的专业领域谈判中,绝对有占上风的能力。

  例:曾经有个经验,我与某大企业董事长洽谈一栋房屋买卖。

  起初,在那超大办公桌前,内心有种说不出的严肃与谦卑,小心且注意地应对每一个问题。交谈中发现,每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