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上对王翠说道:“翠儿,我不是什么大老爷,我们在一起,那就是一家人,就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你们把好饭都盛给我,自己留着锅巴粥,我也喜欢吃锅巴粥啊,我们来换换!”说着把米饭飞给了三人,自己留下锅巴粥。
王翠不知所措了,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赵刚急忙说道:“快吃啊,不然都凉了,这锅巴粥真香,下次我还要吃!”说完喝了起来。
在感动中,赵刚四人吃完了午餐,王翠带着二小收拾起来,赵刚到书房,拿着书抄写起来,准备好上课的课本。王翠和二小收拾完厨房,来到书房看着赵刚抄书,静静的站在后面,一下午就这么过去,王翠也看了一下午。赵刚抄写了五十本书,想到应该够了吧,就停了下来,回头看一下。王翠快速的跑了出去,二小也跟在和后面,原来赵刚回头的时候,夺走了王翠的初吻。
天黑下来后,赵刚四人又开始了晚餐,王翠的脸还是红通通的,看着真想咬一口。在沉寂中,四人吃完了晚饭,然后洗漱完,回房睡觉了。赵刚倒是睡的很安稳,倒是王翠一夜辗转难眠,脑袋里都是赵刚亲了她的画面,一想到这个就把头蒙住,用力闭着眼睛。
一大早,赵刚就起来了,因为王康一大早就来了。穿衣、洗漱一番后,赵刚来到了书舍门前,看着带着孩子站在门前的村民,说道:“各位把孩子留下吧,我这里不收学费,免费教书!”
众村民都开始议论起来,村长王康站了出来,对村民说道:“赵先生是老朽请来的,各位乡亲请放心!”有了村长的保证。带着孩子的村民,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了赵刚,还留下了礼物,各种食材之类的。
赵刚带着这些孩子来到了教室里,由于孩子们有大有小,赵刚把小点的孩子们分在了前面坐着,大孩子分在了后面。回到书房,拿出了昨天抄好的书本,发给孩子们,孩子们拿到书本,很是宝贝的护在手里,小心翼翼的打开看了看,虽然看不懂,还是很有趣。王翠和二小也被分在了里面,本来王翠是不肯的,但拗不过赵刚,还是坐在了座位上。赵刚来到黑板前,对这下面数了数,一共有三十七人,随即开始讲课。
“现在开始上课,首先我教你们礼貌用语,见到我,你们应该称呼我为先生好,叫一遍!”
“先生好!”
“很好,出了称呼你们还要配上礼节,应该这样!”说完,赵刚开始了示范,继续说道:站起来重复一遍!”
孩子们站了起来,把赵刚的动作重复了一遍。
“很好,以后每次上课,我就会敲响钟声,你们在钟声响了之后,要在教室里面,知道吗。我走进来后,你们就带着礼节说道‘先生好’,现在开始重复一遍!”说完走了出去。
赵刚走了进来,孩子们行着礼节,对赵刚回道:“先生好!”
赵刚点了点头说道:“同学们坐下吧,现在开始上课!”
孩子们专注的看着……
一上午过去,赵刚对孩子们说道:“记住了吗,每上五天课休息两天,中午回家吃饭,吃饭了在来,现在回家吧!”
“先生再见!”孩子们再次行礼道。
赵刚很是满意的离开教室,孩子们发出了放学的喜悦,纷纷跑出了教室。
第六十三章 当先生的日子
“村长爷爷好!”
“好好!”村长王康眼睛都都是笑眯眯的,心里高兴的不得了。自从五天前,赵刚来到村子里开了学堂,村子里的娃娃都越来越礼貌了,见人就打招呼。
“村长…”小胖跑了过来喊道。
“什么事,慢慢说,一惊一乍的,你还没那娃礼貌呢!”王康对小胖教育道。
小胖挥了挥手,喘口气才说道:“村长爷爷,我和柱子哥今天上县里去了,听到一件大事,柱子哥让我先回来告诉你!”
“什么大事啊,快说啊!”王康急忙问道。
小胖继续说道:“今天县里出了告示,说是要重新开科考,是大事吧!”
王康听到是重启科考,再次问道:“小胖,你真的没听错!”
“那时当然,是县里的读书人亲自说的!”小胖确定的说道。
王康急忙杵着拐杖,走向学堂,小胖看着急忙来扶着。
学堂里,赵刚的声音穿了出来:“同学们一起来念一遍!”
学生齐齐念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十!”
“很好,不光是要练,还要会写,你们会写吗!”赵刚问道。
“会!”学生齐齐答道。
赵刚的再次说了起来:“现在先生要教你们别的字!”说完在黑板上写了下了几个字,转身对学生们说道:“现在同学们跟我念,天!”
“天!”
“地!”
“地!”
…………
来到学堂的王康老爷子,在外面听着没有进去,饶有兴致的小声念了起来,不知不觉把来这儿的‘目的’忘了……
“好了,现在下课了,自由活动吧!”说完走出了学堂。
在赵刚走出去后,学生们都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写了起来,歪歪扭扭的,都抢着写。
赵刚一处来,就看到村长王康在门外站着,急忙问道:“老丈怎么有空来了!”
偷学被抓住了,王康不好意思的说道:“赵先生,来旁边说!”说着往书房走去。
赵刚也跟着进了书房。
“赵先生,有件好事,朝廷重开科考,先生可以考取功名了!”王康高兴说道。
赵刚没有非常的高兴,反而对王康说道:“我要是走了,那孩子怎么办,谁教他们啊!”
王康也凝重起来,对赵刚说道:“赵先生,村中的娃子是小,你考功名是大,如为了娃子的事耽误了你,那老朽罪过就大了!”
赵刚上前轻拍着王康的后背,对王康说道:“老丈不必着急,我有必中之心,孩子我还是一样教!”
“那,那真麻烦先生了!”说完就要一拜。
赵刚急忙扶住王康说道:“老丈何必如此,这是我答应了的,就应该做下去,我户籍已失,还需记在王家村户籍上!”
王康都不知道说啥了,双眼满是激动,被赵刚扶着,慢慢的走了出去。
把王康哄走之后,赵刚觉得挺麻烦的,毕竟是要考试了,如今不去考的话那就不是读书人了。赵刚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到现在还没搞清楚浩然正气是怎样的呢,还是走一步看一步。
村长王康走出了学堂,回到了村里,看到王德柱会来了,还带着两个书生。
“德柱,这两位是…”王康上前问道。
王德柱急忙说道:“村长,这两位是我请回来的读书人,我要那赵刚好看!”
王康仔细看了一下两人,都是眼高于顶之辈,但还是礼貌的说道:“不知两位公子如何称呼!”
两人中,年纪大点的说道:“见过王村长,在下吴光,这位是常跃公子!”
“哦,两位公子为何而来啊!”王康继续问道。
那常约一副懒得搭理的样子,还是吴光回道:“听说另村有一教书先生,好奇之下,过来看看!”
知道两人是来找茬的,王康直接说道:“两位来错了,村中并无什么先生,德柱,带他们离开吧!”说完杵着拐杖走了。
这时常跃对吴光说道:“我等读书人,何必对这泥腿子客气!”
吴光立即反驳道:“我等尚无功名在身,有何区别!”
在一旁的王德柱也忍着没有爆发,对两人说道:“两位公子,我带你们去那学堂!”
“好,那走吧!”吴光高兴的说道。
在王德柱的带领下,两人来到了赵刚的学堂,学堂里还传出郎朗的读书声。
王德柱走上前,对学堂里大声喊道:“姓赵的,可敢出来!”
在学堂里的赵刚停下了念书,对学生们说道:“同学们自己复习!”说完走出了教室。
看到赵刚走了出来,吴光和常跃对赵刚打量了起来,赵刚也同样在打量着对方。
王德柱对赵刚喊道:“姓赵的,这是我从县里请回来的吴公子和常公子,今日要和你较量较量!”
知道来着不善,赵刚直接说道:“有什么招快出吧,我还要上课呢!”
常跃走上前来,趾高气昂的对赵刚说道:“你就是那什么先生,连浩然正气还未领悟,还敢教书!”
赵刚正好顺着他说道:“那你的浩然正气在哪呢,显出来看看!”
果然,常跃一听立马就急了,当初在头顶显示出五寸浩然正气,对赵刚说道:“你好好看看,这便是浩然正气!”
赵刚一看,越来就是书气,他身上就有,当即对常跃说道:“那你看看,我这是何物!”说完,头顶显出三尺浩然正气。
吴光、常跃两人齐齐惊呼道:“三尺浩然正气,秀才阶位!”立即对赵刚拜服道:“吴光、常跃,拜见先生!”
听到两人说自己是秀才阶位,但自己才放出八星书者的书气,想来子的阶位应该是大儒吧,随即对两人教训道:“以后不要看不起别人,又可能他是你惹不起的,你们走吧!”
“是,赵先生,我两告退!”吴光、常跃急忙遁走了。
看到自己请来的帮手,这么快被打发走了,王德柱面如死灰,当场跪了下来。
“你这是干什么!”赵刚连忙问道。
王德柱磕了三个头,对赵刚说道:“请赵先生收我入学!”说完又要再磕。
赵刚急忙说道:“你回去换身衣服,过来上课吧!”
“是的,先生!”王德柱急忙跑了回去。
赵刚摇了摇头看着王德柱,回到了教室。
很快,王德柱换好衣服,又来到了学堂,赵刚把他带到教室里,安排在后排坐下,还拿了本书给他,对他说道:“王德柱,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下课后问同学,今后你就要叫我先生,不可直呼本名,知道吗!”
王德柱连忙点头说道:“知道了先生!”
赵刚满意的回到了讲台上,重新开始讲课,王德柱没有看着王翠,而是在认真的听着。
匆匆出村的吴光和常跃,灰头土脸的回到县城学堂里,对王家村的事情闭口不提,连趾高气昂的气势都没了。学堂里的先生感觉奇怪了,就把他们叫了出来,对他们开始问话。
“吴光、常跃,你两在王家村遇到了什么,导致气质大变!”学堂中的李先生对两人问道。
吴光两人本不愿说的,但想到李先生也是秀才,才徐徐说道:“回先生,学生两人本是去王家村教训一教书先生,谁想到,那位教书先生竟是秀才阶位的先生,还好那位先生未计较,学生两人才安全回来!”
李先生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继续对两人问道:“那先生姓名为何,多大年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