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之幸福真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尊之幸福真意-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戚清泉就让她爹准备好散碎的银两和装盘的瓜果,待会好派发。



  金锣一声一声地接近了,夹杂着一群人吆喝议论的声音,就好像一个移动的菜市场一样。



  “敢问,此处可是应试举子戚清泉小姐的家?”身着红衣的报子在门口大声唱道。



  戚清泉从屋内走出,她的爹年碾搀扶着她娘戚冕叶跟在后面。



  “正是在下。”戚清泉说着,带着家人一起跪下。



  那报子就取下金黄的榜封,徐徐展开榜文,朗声念到:“今特此宣召,尧丗元十四年文榜榜首乃应试举人戚清泉,以此榜加冕,希备五日之后殿试,钦此!”



  “叩谢圣谕。”



  “戚小姐,来时,王大人特特交代,希望你戒骄戒躁,专心准备殿试。”



  “多谢王大人盛情!”说完,就递上一个红色的布包,里面当然装的是银子。



  报子并不接,只笑笑,告辞道:“戚小姐珍重,我们还要继续走报,就不多待了。”



  从这一刻开始,戚清泉家前来贺喜送礼的人就络绎不绝,要请戚清泉出席各种宴会的更是各式各样,谁都不放过拉拢未来状元的大好机会,但都被戚清泉以家母身体不适,须床前侍候的理由一一推辞了。



  第五天,就是殿试的日子了。



  戚清泉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甚至都没有计划着去买一套衣服,她只有知道自己考上了内心喜悦了一下,然后就很平常地等待着殿试。



  家里最高兴的莫过于戚清泉的爹爹了,因为戚冕叶的病,家里并不能开宴宴请街坊邻居,只能买一些喜糖瓜果之类的,跟邻居高兴一下,但戚清泉的爹整个人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一扫这一年多的愁容,整个人都好像年轻了十岁一样,整日都在戚清泉面前唠叨着,面圣时不要慌张,不要胆怯,家里是一心支持她的,也不要有压力,没有得到状元也不要紧,一定不要触怒圣言……



  戚冕叶看到自己的夫郎整日缠着女儿唠唠叨叨地念经,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激动的心情倒是慢慢平复了,她口称身体不适,头晕眼花,才终于拉回了夫郎的注意力,解救了女儿。



  戚清泉的爹在殿试这一天也是一大早就起床了,做好了早饭,就想去叫女儿,被戚冕叶制止了,她拉着夫郎的手,让他又躺会床上,两个人絮絮叨叨地说着话。



  “碾儿,这些年,辛苦你了……”



  “不辛苦,只要你和女儿都好好的,我就不觉得辛苦。”



  “碾儿,虽然让女儿出仕是我一直的心愿,毕竟戚家是败在我这一代,我希望女儿有机会能够重振家族,但一直也没有顾虑你的心情,我知道,你定是希望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生活一辈子的,只可惜,我这个病,也不知道好不好得了……”



  “阿叶,不要这么说,你的心愿就是我的心愿,你一定会好起来的,你看,你这两天都不怎么咳嗽了,你会好起来的,会长命百岁的。”年碾抱紧了戚冕叶,好像生怕她会消失一样。



  “傻瓜,人总是要死的,只不过,我拖累了你们这些年,着实对你不起!”



  “你不许这么说,不许说对不起我的话,我宁愿被你拖累,我喜欢被你拖累!”年碾终于忍不住,眼里涌出了泪珠。



  戚冕叶一下子慌了神,“怎么哭了?孩子都这么大了,我的小碾儿还这么喜欢哭鼻子啊?”戚冕叶用手轻轻擦去了年碾脸上的泪花,却是越来越多,她凑上去,用干燥的唇一点一点吻去了泪珠。



  “不正经,”年碾脸红了,“还说女儿都大了,你还……”说不出来了,他把脸深深地埋进戚冕叶瘦弱的肩颈,感觉到从前俊逸的妻主生生被病痛折磨的几乎只剩一副骨架子,又是一阵心酸,他语带哽咽,“阿叶,答应我,好好养病,让自己早日康复,若不然,你要是实在好不了,我也陪你,黄泉路上,你也不会寂寞……”剩下的话,被戚冕叶吻了去。



  “我的小碾儿,我怎么舍得……如果我走了,你更要代替我看着我们的女儿当官,成家,生下孩子,再慢慢变老,我会等你的,一定会等你,然后我们在一起投胎,下一辈子,仍旧做夫妻好么?碾儿还是当一个会做豆腐的小儿郎,我仍旧去买碾儿的豆腐……”



  年碾噗嗤一下笑了,“这么多年的豆腐,你还没吃腻啊?”



  戚冕叶深深地看着年碾,直到将年碾看的又羞涩地埋如她的怀中,才郑重地说:“怎么会腻呢?这一辈子,下一辈子,下下辈子,生生世世,我都不会吃腻碾儿的豆腐。”



  年碾窝在妻主的怀里,这一刻,才感觉到终于摆脱了少年恐怖的阴影,养了一个好女儿,碰到一个好妻主,能得到妻主十几年的疼爱,即使从来没有高创软枕,从来没有清闲舒心,他也觉得甘之如饴,他实在比他吃了一辈子苦的爹爹幸运太多了,他感谢上苍,让他遇到了一生所爱,也唯一希望上苍,不要过早地夺走阿叶的生命,他情愿将自己剩下的阳寿分一半给阿叶,能够与她相伴到死。



  这是戚清泉家十几年来第一次,她爹没有早早地叫她起床,而是与她娘安枕共眠。
第十二章 殿试
  戚清泉自己从笼屉里拿出温热的包子,临走前,关好了爹娘房间的门,独自去皇宫参加殿试。



  从张榜开始,金元城内就一直热闹非凡,先不说,街头巷尾都谈论的文武榜前三甲,甚至大大小小的赌坊都开赌局猜测谁会是今年的文武状元。



  文榜三甲,除了戚清泉是一匹几乎没有人知道的没有任何身份背景的黑马外,其余的倒是一直都是金元成内的红人。



  分别是户部侍郎丰满昭的三女儿丰华和右丞相关然清的小女儿关辽远,前者是金元最大书院博远书院的头名推荐,后者是金元少时就有神童之名的少年俊才,可以说一直是金元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一直都是被关注的地位,就连这次三甲榜,也大多在这两个人身上的投注比较多,至于杀出来的黑马,



  甚至以文榜第一名的成绩预备参加殿试,压在戚清泉的身上的重注也很少,几乎达到了一赔五百的比例,可见一斑。



  所以,尽管戚清泉走在上榜的队伍中一起入宫,但衣着朴素的她,屡次都被侍卫拦下,说不让随从入内,让她出示入宫令牌,直到宣令官让三甲单独入殿,其他人才愕然地知道她居然是文榜榜首。



  殿试是完全另一种类型的考试,不仅需要学时,更重要的是应变能力和勇气,历代中并不是没有因为狂妄和无知而被剥夺考试资格的举子的,而且,可以说,这一场殿试基本就可以确定你的前途命运,今后的十年,甚至三十年,是好是歹完全在此一举了。



  因为太子卫子阳还未满十六岁,不可以亲政,需要由蒋后旁听,又恰逢太后的三十金寿,大家都在猜测今年的殿试题目肯定是围绕着太后的寿辰的,一时,凡是跟“寿”字沾边的,什么寿桃、寿包、寿屏、寿笔、寿纸甚至什么寿树一律洛阳纸贵。



  戚清泉目不斜视地进入殿中,与其他两位俊杰站在一起,尽管没有华服美冠,相较于一本正经的丰华和桀骜不驯的关辽远,居然多了一份出尘的气质,没有丝毫落于下风,倒叫殿中一干人等具是刮目相看。



  卫子阳没有什么废话,连让她们自我介绍的时间都省了,直接出题。



  “第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咱们尧丗目前最需要改进的是六部中哪一部?”



  三个人都有些愣住了,因为历年来殿试题目都是作为皇家机密特殊保存起来,只有等上一位皇帝驾崩,才会向民间发布先帝的一系列的举措,以表明先皇的明智练达,但是,皇帝在位时,是不能揣摩圣意的。虽然三个中有两个人的母亲在朝为官,能够提前知道圣上的出题方向,但是卫子阳一向比较标新立异,可以说每年殿试都屡出奇招,这一次居然让三人猜测政举,虽说天子仁慈,不枉杀无辜,但是这一类敏感话题稍微答不好或者有违圣意都可能是杀头的罪过,这让已经习惯听从圣令的朝子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



  第一个出列的,居然是一惯循规蹈矩的丰华。



  “回太子,以学生愚见,太子您勤政爱民,屡次下令整改各部,如六部之一仍有不足,也会由太子您英明地加以修饰,至真至美,因而学生认为六部中没有一个需要整改。”



  回答中规中矩,敢于第一个回答,倒也勇气可嘉,好好培养,必定是我朝中流砥柱,卫子阳心里评价。



  戚清泉看了一眼旁边的关辽远,见她闲闲的晃着脑袋,没有要回答对的打算,就在心里略略一思索,抱拳禀道。



  “回太子,小民认为六部的优缺不是靠我们三言两语可以定论的,须得天下百姓来做主,现在虽说我朝大部分百姓都尚可吃饱穿暖,但‘文后之乱’劳民伤财,百姓是否能够恢复,就需要朝廷多方安抚,轻徭赋税,却不能动摇国库均衡,这就需要户部运作,可是,就目前阶段而言,我国百姓富足者仍不过十分之一,说明户部的运作没有到位,所以,小民认为,户部是最需要改进的。”



  群臣都开始骚动,因为把持着整个国脉,户部几乎可以说是六部之首,这样直击户部,可以说在一个好看的人的脸上直接给了一拳,效果是面子尽失,这样的举子,即便不进入户部,只要户部刁难,让你什么事都干不成也是可能的。



  “那你的意思是说,现在百姓并不是个个都丰衣足食?”这句话,相当于反问“你认为本太子执政不够尽心尽力?”



  “这个小民没有亲见,但是就此金元城来说,城中仍旧有其他地方受苦的乞食者流落到这里,小民认为,如果他们生活富足,怎会愿意奔波到无亲无故的地方整日乞讨?”



  这倒是没错,自从发现底下的人有弄虚作假的迹象,现在阳太子倒更是愿意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关辽远,你也是以见识卓远著称,说说你的看法吧!”



  “学生认为既然人无完人,而六部由人操控,又怎会完美无缺,但是学生有自信,将我分在哪一部,我就可以让其无可挑剔!”



  极度自信的人,一般都比较好高骛远,果然这京城第一才子已经被人捧出了傲气。



  “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的母亲因为刑事入狱,你身为执行官会怎么做?”



  “刑场无母子,自然大义灭亲,秉公办理!”



  这次是关辽远第一个站出来。



  “学生母亲一向谨小慎微,尽职尽责,学生可以用生命担保,母亲一定不会徇私枉法。”丰华战战兢兢地答到。



  “不错,倒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孝女。”卫子阳嘴里评价,但是心里已经断定此人必定会对母亲惟命是从,不堪大用。



  “戚清泉,你呢?”



  “如果小民母亲犯事,不论何种罪行,都会执政以公道,但如若母亲清白无辜,则学生拼净性命都会为母洗清,如果家母当真有罪,学生愿跟母亲共同承担。”



  看来戚清泉是明大理也守孝道的人,不过不够心狠啊!这样的人短期不能给予高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