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笑容可掬的刚在一个女生胸口上签完名,一边微笑一边拿着笔抬起头来,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等着给我签名,我也微笑地看着他,然后径直从他身边走过去拿“那什么”了。
蒋大为的笑容凝固住,拿着笔在风中伫立了好久好久……
后来校庆结束,听说他上台的时候唱呲了。
对不起,蒋大为。
—————完—————
你好,我是阿牛。
作者题外话:蒋哥,你懂的。后面还要被我一直使用。可怜啊。
本章配乐:蒋大为 …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第14话】…【百年的光荣(上)】
(本章配乐:群星 … 社会主义好)
我是太阳,我是狮子座的,我的未来注定会是一个传奇。
他们都习惯叫我小菜,可能是为了不在谈话的时候和某行星发生混淆。和很多已经或者将在这个系列*中登场的人一样,我声称自己在高考时失手,然后被迫到这个学校来打酱油。我拥有的自尊心告诉我,我不应该来到这个不知道是啥的学校,甚至不应该以非旅游的目的来到这个城市,因为我有自己的光荣,有自己令发小们侧目的闪亮学习成绩。
进入这个学校,然后融入这里的生活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有关心帮助我的舍友(PS:我的宿舍号是10419),有如果他是女人的话一定会倒贴追求我的班长Leo(此男后来失宠被贬为庶民,又一说为辞官,此为后话不表),有女版的我(此人地位太高,不提不行),还有一大堆一起求学求爱求乐子的同学和朋友。但没有人会预料到在这里流水般经过的时间将会一次又一次地把巨大的剧情(巨大到需要进入到电视新闻中)带给我们,并告诉我们这些剧中人需要玩得尽兴玩得精彩。而第一件巨大的事情,就是100年的校庆。
建校于1902年的西北大学,在我们刚踏进大学校园迎来了她一百岁的生日。虽然我们不否定每个生日的重要性,但人类就是对于特别数字有爱。学校领导们很是用心的置办着这次盛会:安排盛大的文艺表演、邀请校友回校参观、弄到*的题词、李岚清的莅临……学校里张灯结彩自不必说,我们这些坐板凳看文艺表演的学生仔们还各自得到纪念T恤一件(我那件是屎黄色的)。
作为一个世纪级别的活动,自然是需要拥有一个Logo。如果这次活动有人会挑剔鸟叫的不够欢腾、挑剔没有给绿色和平组织列席之类的东西,也不会去指摘这个标志。形容它的强大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从此它被广泛地引用到毕业生简历的封面上。隐含着数字2002的奔马图哟,预示着这个学校的未来吗?又或者仅仅是人们的小小期望。
穷苦人也好,有钱人也好,只要是中国人就好讲个排场。因此,作为重头戏的白天的庆祝活动受到格外的重视。全校的师生都穿着纪念T恤坐满草地、看台,营造一排合家团圆的场面来。被大家簇拥着的舞台上,有点“包青天”style的大木牌牌上是*的题词。在这个“见此信物如见帮主”景致的旁边,是中央来的时任分管教育的副总理李岚清、孙勇校长和其他人。虽说应该叫一些发迹的校友来安坐其上,以鼓舞士气,同时也为莘莘学子们树立学习榜样,但我真的完全不理解和贾平凹拉亲戚的意思。果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当然,我们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只关心致辞之后的表演来的是啥明星。
话说,我从来没想过在百年校庆之际会回忆起西游记或者牡丹花;也从来没料到百年校庆之时会知道要保护丹顶鹤。在我这种南方小地方来的人看来,应该会是“走进XX”这种风格的《同一首歌》吧。以至于当时,我真的觉得自己来自于遥远的那美克星,完全不知道按中国风俗就该来点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老一辈人民艺术家。
如果觉得这就足够让我震惊的话,你还真被骗了。搞笑是需要至少5个人以上的。安坐在我们这群“背景”里的人中竟然有两个“明星脸”,一个玩本山cosplay,一个玩黄宏cosplay。牛掰的地方在于两位大腕都是我班的同学。而且当时两个人在人群里互相指称对方“可以当特型演员”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活喜剧。
同一天的时候,作为“睦邻”的西北工业大学正在搞第一届的学校运动会,并以非常符合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请动力伞拉横幅庆祝。可能是为了表达一下慰问之情吧,动力伞在李总理讲话之时还来打了个酱油。我当时觉得这位“友邻”真是有国际主义精神,其行为完全和“小鹰号”进入台湾海峡维护两岸和平一样的伟大。相信当时在场的人也有同感,异口同声地发出“喔喔喔”的嚎叫来回馈。
晚间的表演也很不错,虽然没有人民艺术家,但参与的人们仍然兴高采烈。只可惜规模变小,场地由操场移师到大礼堂前面的草坪上。不过此举甚是与民同乐,很多附近的居民都得以到现场感受喜乐气氛。
当喧嚣散去之后,留给我们的就是那宝贵的限量版T恤。说它宝贵,除了限量以外,更在于它的不易保存性。很多同学由于爱不释手,经常穿着它来回奔走。可惜这衣裳甚是红颜命薄,洗个几水后便“皮肤松垮、色斑暗哑”。现在想来,真是应该好好装裱起来,留给子孙瞻仰瞻仰。
从来没有这么惊讶过:真的有砸锅卖铁娶媳妇,却只能满足宾朋享受红烧肉的情况。真是想笑,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笑起。于是,我想还是从她一出生开始阅读,然后就可以一路开怀到现在啦……
—————未完待续—————
你好,我是小菜。
作者题外话:吐槽+挖坑。待歌颂。话说这两个玩cosplay的人,是真像啊,真像啊。
本章配乐:群星 … 社会主义好 。 想看书来
【第15话】…【百年的光荣(下)】
(本章配乐:姬神 … 一人静)
时间总会在它经过之时,在树上留下年轮,对于西北大学自然也如此。
作为小树苗生于1902年的西大,起于满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早先叫陕西大学堂。在当时的神州大地上,这般的学府估计用手指就能数过来。入门到此求学的人肯定也属于精英中的精英。后来历经民国的军阀混战,学校地址数度迁移,学校也历经改称,但依然坚持扎根三秦大地,同时坚持着“公诚勤朴”的校训办学树人,支持民族的复兴。抗战之时,沦陷区的学校部分迁移至此,化零为整。在与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和国立北洋工学院合并后,学校短暂改称“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后又改称“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同时学校也迁移到现在的太白北路老校区至今)。原“东北大学”(现东北大学的前身)亦在此列,所以老校区里保留有张学良将军的题词碑。此碑立于大礼堂前,碑文完整地保留着少帅的思乡之情。在这个时期里,众多学者来此授课,文豪鲁迅先生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学校留下来的校名牌匾,正是出自于鲁迅先生之手。可惜当时周先生的笔迹是横版,改成现在竖版的牌匾后,颇有美中不足之憾。
大树长呀长,于是她也慢慢可以结出果实,虽然有些落地后早早夭折,但有些则令人兴奋地生根发芽,并逐渐独当一面:1938年,分支出西北工业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前身);1939年分支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前身);1952年经济、银行、会计系并入兰州大学;1952年少数民族系调入西北民族学院(现西北民族大学);1953年英语系二、三年级并入北京大学;1958年法律系调入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前身);1960年分支出陕西财贸学院(2000年与西安医科大学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学校从*转交到省政府管理。流年不利也从此开始。大树的养料不再充分:在转为省办的高校之后,学校的办学资金无法和部属院校媲美。在新时代的教育建设浪潮里,西大小米加步枪的奔跑着,却渐渐被洋枪大炮武装起来的同行们甩在身后。一个硕大的历史悠久的综合类院校,在陕西境内居然留存在大多数人心里是一个文科学校的印象。可笑世人不知道学校的地质、物理、生物也有同样令人信服的实力,只晓得将西大的考古与文学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这样一则寓言:国王想要世界上最高的一棵大树做宫殿的建材,但派了很多的人手,用尽办法也无法将此树推倒。最后请一位会通灵的祭司,与大树沟通,才发现大树一直忧虑着自己的倒下将会压死身边的子孙,所以顽强挣扎着。于是,国王敕令伐去小树,问题迎刃而解。
现在的大树,自然乐见身边小树的成长,却没想到晚辈却以跳梁小丑的姿态鄙视着它历经的沧桑。这是大树的悲哀?还是小树的悲哀?
破败的家族难免有“忆往昔峥嵘岁月”的情怀,于是小小地自不量力一番:交易掉相当一部分的科研成果,换取了大约1亿人民币的经费;然后劳神费力地“请神请佛请菩萨”地开一个Party;再然后,不停地为自己的办学资本奔走省市、*与中央;又然后,天天眼瞅着高校排名的榜单,殊不知有些学校对该排名嗤之以鼻,甚至以“X科学校”为办学特色。也许过气的英雄就该跟过气的青楼头牌一样,消匿于大众的视线;也许过气的英雄就该放掉他那个时代的标准去迎合大潮流;也许过气的英雄就该天天都是长草期钓钓鱼、打打酱油,然后把“年轻人的时代”常挂嘴边。可惜就有犯傻的主,做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梦,其实是拿自己的光辉事迹作赌注,当前只会招来一堆旁观者的冷嘲热讽而已,然后获得一个“傻瓜”的头衔。好在傻瓜自有傻瓜的可爱,傻瓜不需要装得聪明就能做到可爱,不傻的瓜却可能装了傻也未必可爱。
这个老傻瓜,就这样想长大的奔跑着,妄图像小树苗时期那样活力十足:开始建立新的校区,送走旧学生,迎接新学生。只是每年都要这样告诉那些孩子们:今天你以西大为荣,明天西大以你为荣。
我们这些老傻瓜的孩子可能仍然无法体会西大百年的光荣,也尚不能够让老傻瓜宽慰的光荣一番。也许当我们变成老家伙后聚首,懊悔感慨涌上心头之时,唯有在老傻瓜的那片树荫下能让我们有家的感觉。
—————完—————
你好,我是小菜。
作者题外话:歌颂完毕。今天你以西大为荣,明天西大以你为荣。
本章配乐:姬神 … 一人静
【第16话】…【记忆碎片(上)】
(本章配乐:Bandari … Lauren)
10406的夜晚永远不会冷清,但偶尔会寂寞。
每晚10点熄灯后,交流洽谈会准时开始。参与者除了本室成员外,最频繁的外援就要数隔壁宿舍的“二人组”了。如果我们宿舍还有空间允许再摆一张床位的话,他俩基本上就可以拿着绿卡直接移民了。
现在看来,会议内容无非就是侃侃天,谈谈地。但在当时,这些侃天谈地的话语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上至国家大事浩然宇宙,下至贫民百姓一只蟑螂,都可能成为我们探讨的话题。而最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