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残汉txt》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穿残汉txt- 第9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赵诶柩舯环钡姆叻卟黄剑缃竦墓芡吃谛闹卸嗌僖丫显艿氖О茉共坏盟恕1暇乖诓坏揭荒甑娜斫校吹搅吮疽选昂崴馈钡奶锓帷R布帕嗽酢⒃惺逯躲矣谇剑踔粱固盗擞泄卦菲付拥拇拧6杂谧詈笠惶醮怨芡吃诟星樯弦恢苯吡Ψ袢稀5级幽灾猩凉幕匾淙从秩盟坏貌蝗セ骋赡鞘钡闹鞴欠裾嫒绻妓砸言嵘泶蠛印�

    不过就算那些关于袁氏父子兄弟相残的传闻都是真的,可这就能成为蔡吉背叛袁氏的理由吗?蔡吉就能无视主公多年来对她的提拔、保护,进而对袁氏落井下石?

    想到这里愤怒的情绪再次涌上了管统的心头。可当管统将幽怨的目光投向蔡吉之时,映入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愣在了当场。只见城门下蔡氏的谋主郭嘉正将一个温润如玉的年亲男子介绍给蔡吉。双方寒喧了几句后,那男子便领着身后的几个妇孺向蔡吉俯身叩拜。蔡吉面带微笑着抬手示意一干人等起身,并上前抱起了其中一个四、五岁的男孩。

    管统虽不认识为首的那个年轻男子,却一眼就认出站在男子身后的一对母女是袁谭的家眷,而蔡吉抱起的男孩则是袁熙的独子。眼看着袁氏后人同蔡吉其乐融融地站在一起,管统只觉一阵眼晕目眩几欲跌倒。一时间不知道自己究竟该为谁尽忠?更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恨谁?

    “夫君。”

    温暖而又熟悉的声音让管统下意识地回过了头,只见妻子宁氏牵着幼子正站在不远处怯生生地望着自己。管统犹记得宁氏刚嫁给自己时端庄秀美宛如海棠仙子,被他视作珍宝。可如今宁氏的眼角面颊却爬满了岁月的印痕,唯有一双眼眸还带着三年前的婉约。是的,就在三年前管统只身逃出东莱投靠远在冀州的袁绍,将宁氏母子丢在了宿敌环绕的龙口城内。可就算是如此,宁氏依旧不离不弃地带着儿子等他归来。而在管统被软禁的这一年中,宁氏更是以她的温柔和贤淑包容着这位要死要活的夫君。可这一切管统都熟视无睹。仿佛自打他下定决心投身天下大事之后,宁氏便不再是他的珍宝。直到此时此刻,面对宁氏那双充满焦虑的眼睛,管统的内心才头一次有了名为愧疚的东西。于是下一刻他大步上前一手抱起儿子,一手牵着妻子,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喧闹的人潮之中。

    “主上,在找何人?”郭嘉见蔡吉的视线在人群中搜索着什么,不由打趣地问道。

    “没什么。刚才似乎看到了熟人。”蔡吉摇了摇头。将手中的袁谦交还给了吴夫人,转而向郭嘉攀谈道,“孤这一路赶来,但见青州各郡沿途村屯相望,鸡犬相闻。未曾想先生竟能在短短一年内増设屯田近万顷!真乃青州百姓之福,孤之大幸。”

    郭嘉却微微侧身向蔡吉抱拳澄清道,“主上明鉴,此番青州屯田能如此顺利,绝非嘉一人之功,而是元皓、季珪两位先生相助之故。”

    蔡吉一听田丰和崔琰也参与了青州屯田。心中不由一喜,于是赶紧转身向两人拱手一揖道。“孤在此替青州百姓谢过两位先生仗义相助。”

    田丰和崔琰早已决心辅佐蔡吉,此刻见蔡吉如此客气,自是受宠若惊,双双作揖还礼。崔琰更是不无感慨地坦言道,“主上过奖也。若非主上先前订下以盐换粮之策,吾等又岂能如此顺利地招纳流民,兴修陂田。挖掘水渠。”

    “哦?此话怎讲?”蔡吉耳听崔琰提起她的以盐换粮,立马就来了兴致。话说这以盐换粮的政策还是蔡吉当初为了筹粮而订下的权宜之计。此刻听崔琰的意思,似乎众人在她北征的这段日子里对青州的屯田政策进行了一番调整。

    果然。崔琰在与郭嘉、田丰交换了一下眼神后,会心一笑道,“不瞒主上,吾等受主上以盐换粮之策启发,以盐引招纳盐商大贾出财力收游民屯垦荒地。屯村所收粮食,官府收三成,百姓留五成,商贾得二成用以交换盐引。青徐二州商贾豪强闻讯后,争相认领‘盐引’屯垦荒地。而今不止是青州,就连徐州也此等‘盐屯’七千余顷。”

    崔琰的这番解释让蔡吉惊喜之余,不禁联想到了后世的明朝同样也是用盐引换取盐商招游民屯垦边疆。事实上蔡吉之前以盐换粮的政策本就是受了明朝商屯的启发。只是没想到崔琰、田丰、郭嘉三人会以此举一反三,设计出同明朝商屯相似的盐屯体系。当然由于眼下正处战时,崔琰等人对商贾开出的条件远比明朝要苛刻得多。于是蔡吉一边在心中感叹汉末果然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一边则脱口问道,“此策是何人所出?”

    这一次崔琰也让到了一边,进而大方地将首功之臣介绍给了蔡吉,“回主上,此策乃元皓所出。”

    “原来是元皓先生的手笔。”蔡吉略带惊讶地朝田丰拱手道。毕竟田丰在历史上一直都以谋略见长,此番其能在治政上有如此表现,实在是给了蔡吉一份不小的惊喜。

    其实盐屯一事,提议者虽是田丰,但若没崔琰的修正,郭嘉的推行,是无法取得如今这番成绩的。所以这会儿的田丰被蔡吉热切的目光瞧得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莫看他在袁绍面前狂得很,可是面对眼前的少女,田丰却难以摆起谱来。这一来是出于蔡吉于他有救命之恩。二来也因为蔡吉在东莱、北海两郡实施的诸多政策让田丰颇为钦佩。正所谓英雄惜英雄,此刻面对“以盐换粮”的首创者,田丰忍不住向蔡吉探讨道,“恕丰直言,主上当初订下以盐换粮之策时,可曾想过以盐引招商屯田?”

    若换做其他诸侯听田丰这么一问,心中多半会萌生不满。认为这大胡子是在向自己挑衅。可蔡吉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却见她点头坦言道,“有是有,不过没元皓先生想得如此周到。”

    “果是如此。”田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蔡吉见田丰瞧出了自己实施以盐换粮的本意,当即兴致盎然地追问道,“那元皓先生又是如何想到用盐引招商屯田的?”

    “不瞒主上,老夫初时是想以盐引召商北上屯垦幽并边关。须知幽并两州远离中原,运粮入边往往耗费浩繁,若能以盐屯来济军事之不足,则可两全其美也!”田丰说到这里,不禁抚须露出了微笑。作为一个河北名士,田丰在心底里还是希望自己所设计的良策能在河北推广,造福河北的百姓。不过联系到如今河北复杂的局势,田丰终究还是将话锋一转补充道,“然则眼下幽并二州未平,故吾等这才先在青州试行此策以观成效。”

    蔡吉听罢田丰的讲述,也总算是明白了他的思路。事实上后世宋朝边军用盐换军粮,明朝的商屯也是出于相同的目的形成的。这么做的好处在于能替朝廷节省运军粮到边关的成本,同时也能便于管理。当然相对应的商人则会因此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特别是在承平年代用钱买盐远比搞什么以粮换盐来得好。宋、明两朝相关的政策总是时废时行。但眼下是汉末乱世,粮食是比金钱更为硬通的货币。更何况这种“盐屯”还能得到齐军的保护,所以也就难怪青、徐两州的商贾豪强会对这项政策趋之若鹜了。

    于是权衡了一下利弊之后,蔡吉当即拍板颔首道,“此策甚妙!就请三位先生替孤好生筹划一番盐屯济军之策。”

    ——————

    小剧场时间:

    小蔡:奉孝先生~~~可想死孤了~~~为何先生今日话辣末少~~~

    郭嘉折扇一挥:不卖血的郭嘉不是好郭嘉~~~白搭是嘉的天然属性~~~

    ·

 第二十一节 初登龙口

    以盐引吸引商贾屯垦边关的具体细则虽未敲定,有关齐侯有心在河北推行盐屯的消息却不多时便在龙口城的商贾中间传了个沸沸扬扬。一时间茶社里,酒肆间到处可见商客三两成群地凑在一块谈论此事。

    “尔可听说齐侯已下令将盐屯推广至河北?”

    “此话可当真?”

    “怎会有假!吾昨日可是在城门前亲耳听齐侯下的绝断。”

    “那汝定是听岔了。吾从衙门得了内信,齐侯只打算在幽州边地推行盐屯。”

    “就算只在边地推行盐屯那也是一桩美事。呜呼!想来今年的盐引又该暴涨也!”

    “这可难说。齐军此番北征所得滨海之地甚多,以齐侯之才多开几处盐场又有何难。”

    “若是如此吾等日后岂不是不用出河北便可得盐引!妙哉!妙哉!”

    正当一干商贾为了自己的钱途聊得起劲之时,忽听身后有人操着一口南方口因问道,“列位可是在说盐引?”

    被打断了话头的众人回头一瞧,这才发现提问者乃是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少年郎。话说这少年的年纪虽小,但其衣着与气度却带着一股子寻常商贾所没有的贵气。在场的商贾那都是走南闯北的人精,自然是一眼就瞧出对方来头非富既贵。只见先前提起话头的商贾已然堆起了笑容向那少年寒喧道,“这位郎君好生面生,莫不是南来的巨商?”

    “巨商不敢当。家兄在交趾有两艘海船,听闻龙口乃天下第一大港,便遣余来此办货。怎奈余年纪小,见识浅,上岸数日都未曾找着门路。不知列位书伯可否指点小侄一二。”少年落落大方地朝众人打了圈揖道。

    汉朝的交趾位于后世越南的河内一带,在这个时代的北方人的眼中简直就是天涯海角般的存在。此刻众商贾耳听少年来自交趾,家中又有两艘海船,立马一个个双眼之中都冒出了老猫见到鱼腩般的光芒。

    “指教不敢当。闲侄若有不明之处。老夫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啊,郎君有话尽管问。龙口城吾等最熟不过。”“郎君请坐。”“小二,来壶烧酒!”

    面对商贾殷勤的拉垄,少年倒也不客气,只微微拱了拱手便同一干人等围坐在了一起。但见他在向众人敬了一圈酒之后,便将耳杯往食案上一搁,兴致盎然地询问道。“小侄上岸至今,见人人都在谈论盐引,却不知这盐引究竟是何物?如何引得众人如此趋之若鹜?”

    众人眼见少年连盐引都不知道,当即更加坚信对方是来自蛮荒之地的土人。几个商贾赶紧“热情”地向少年介绍了一番有关盐引、盐屯的制度以及好处。那少年听得极其用心,遇到不解之处,还认真地向商贾们讨教。众商贾为了做生意也颇为耐心地为少年一一解释。

    如此这般解完盐引盐屯的操作与原理之后,少年终于忍不住拍案叫绝道,“妙策!真乃兴国安邦之妙策!”

    “是啊,齐侯乃千年不遇奇才!”“对,是天下间最会做生意的人。”几个商贾连连点头道。

    眼瞅着众商贾你一言我一语地大拍蔡吉的马屁。少年的嘴角弯起了一道不易察觉的弧度,并进而再次向众人拱手道。“盐引盐屯皆是良法,不过小侄还有一事不明,请烦请叔伯为小侄解惑。”

    虽说在场的商贾都开始觉得眼前的少年问题太多,却还是耐着性子回应道,“何事?”

    “齐侯真有如此多盐发盐引屯田?”少年郑重地问道。

    众商贾被少年如此一问,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便爆出了一阵轰笑。其中一个五短身材的商贾更是故作神秘地凑上前向少年反问道。“郎君难道不知齐侯能聚沙成盐?”

    可谁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