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天之庆。”
北辰元凰便在悦耳的礼乐声中,向太后同皇叔国舅一一行礼,而长辈们在受礼之后,除太后外都向他躬身祝贺,以臣子的身份自居。元凰最后行至父皇的神位前下跪三拜,他起身时候听到连绵不绝的乐声回荡在耳侧,正仿佛他身后延绵不绝的江山起伏。
十一 夜风
三月正是北嵎最美好的时节,冬方才退尽,春尚未满放,在中原已经桃花遍野绿柳满枝的时候,皇城左近山坳里的艳红梅花才不情不愿地将妍色收敛。往年里元凰随着父皇参加过农人的开耕礼,见到父皇亲自下地,驱牛垦田;他也在儿时同母后一起出去踏过几次青,每次到了宫外,年轻的母后即使不在父皇身边,也会在说话时带上笑容。只是即使这些个出宫的机会,由于他四岁那年一场令人心悸的寒热,也并不是元凰的太子生涯中能够随意要求的东西。直到结识了渡江修,元凰沉闷的少年生活才开始沾染上柴米油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有时候元凰觉得他只要透过宫中的老樟树,就能看到同伙伴打闹而弄得浑身是泥的渡江修。
即使有了江修,十五岁的北辰元凰仍然像许多年纪相仿的少年一样,渴望能拥有更为刺激新奇的体验。元凰读过许多书,练习过四家书法,虽然只拜了玉阶飞这一个老师,却奇门遁甲九流三教无所不曾涉猎;他还会用好几种兵器,也懂得弹奏古琴。简而言之,若在皇城街上随意寻找一个十五岁上下的少年,他懂得的东西一定不如元凰一半那么多。北嵎太子有最好的师父,受最好的教育,可他的满腹经纶胸中河山,十数年来全都被装在了皇城东宫中那一间小小的书房里,至多再加上一个萧然蓝阁,却是个比皇宫更不食人间烟火的所在。元凰有时候会羡慕伯英仲远相对而言的自由,至少他们曾花了一天光景,纵马去到比秋狝围场更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对于元凰来说,从来都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十五岁之前如此,十五岁之后更是如此。元凰因此更加珍惜成人礼后难得的外出巡视,更何况身边还有三皇叔的陪同指引。
元凰抱着这样雀跃的心思,在成人礼后不久带着一小队禁卫军士踏出了皇宫。北辰胤在城门外等他,从皇宫到城门这一段路,便由元凰独自完成。这段路平凡无奇,出宫采办的宫官每日都要走上一遭,但对于元凰来说,这却是他头一次独当一面,再没有铁将军等人在旁提点照顾。成人礼之后,元凰再不能像以往一样把头发随意地绑在头上,而是同大人一般,编成发辫垂在脑后。东宫里的女官们别出心裁的特意替他留出了两股头发,一样缠成辫子,再拦腰折迭起来绑上绞金丝垂在耳边。元凰初时懊恼的让她们拆掉,长孙太后见了倒很是喜欢。
元凰授冠之日,神武侯替他插上的是顶镶了翠玉的压发迭金冠,从此后便成为太子的常用配饰,直到元凰登基时候方才除下。金冠是请大内工匠特制而成,以一枚翡翠玉玦为中心,向左右伸展出去,上部精雕细琢成蝶翅的形状,在两边吊有玛瑙环佩,正垂到元凰耳廓上方,下部则用寥寥数刀刻出江水滔滔翻卷之势,从正面看去又好像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金凤,沉稳之中蕴有灵动,逸秀之下暗藏澎湃,正合元凰的太子身份,又兼有刚柔并济的天子威仪。元凰换梳了头发,再加上这顶金冠,最初几日看着镜中的自己,总觉得不甚习惯。长孙太后喜欢他成人后的打扮,说他好像先皇当年的样子,二舅长孙佑达也同大姐一样,拼命夸他越来越像是个皇帝。元凰此次出行,在皇家而言算是微服简装,在进城送货的农户看来,则无疑仍是个惹眼的富贵公子。他们好奇地抬起盖在草帽下的眼睛,打量队伍中间衣着锦绣意气风发的少年,暗自猜测他是哪位官家刚长成的公子哥儿。皇城的百姓们更是早听到风声,知道太子今日出城游访,就连深居的少女们都早早起来梳妆得当,偷偷销开闺房窗户,想要在马蹄踏过的时候一睹太子风采。
那时候清晨的太阳才刚刚升起,还没来得及熏散昨夜空气里遗留下来的露汽。早市还没开幕,听不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音。皇城春天的风很是细腻,好像用来编织睡袍的江南丝绸,若有若无地存在着。元凰注意到马队经过街道时候造成的小小骚动,于是像合格的君王那样温和的对着仰视他的人们点头微笑。快要出城的时候,他在马上回过头去,以寻常百姓的角度从远处眺望矗立在城市中心的皇宫,突然间觉得它是如此安静威严,甚至充满了威慑,全没有了往日他熟悉的纷闹嘈杂。
北辰胤如约在城门外等候。他立在马侧,只带了包括弄潮生在内的数个随从,在太子到来的时候微微俯身行礼。元凰不喜欢他公事公办的客套,赶紧跳下马来叫了声三皇叔,又不满似的说道,三皇叔从小看我长大,何必如此生分的行礼。
北辰胤说太子已经长大,同原先还是孩子的时候自然不同,礼仪再也疏废不得。元凰没得反驳,又说了一句不必如此,便准备同北辰胤一道启程。弄潮生替北辰胤牵住马,自己却仍旧立在一旁。元凰见了奇怪,问道:“你不一起去么?”
弄潮生沉默着没有答话,倒是北辰胤替他应道:“按太后的意思,此次只带宫内禁卫出去。她是知晓太子不熟悉我府内侍卫,因而替太子着想。”
元凰瞬时间为母后的多心而感到惭愧,仿佛他也应当为此承担责任。倘若他有权更改母后的决定,一定会允许弄潮生的同行,如今却只能无言接受北辰胤的退让。北辰胤好像并不介意,同元凰说句“我们走吧”,便接过弄潮生手里的马缰。弄潮生向元凰行了个告退的大礼,又向北辰胤低声告道:“王爷一路小心。”
北辰胤没有答话,只微微顿首便拉转了马头。元凰知道弄潮生跟随北辰胤多年,在战场上共同经历过数次生死,他于是体味出三皇叔的简单动作里有一种无需用语言表示的默契同信任,将皇城的一切可能变故应对都暂时移交给这个有着秀气脸孔的王府侍卫统领。这种默契在过往年月中沉淀而成,而并非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感情之上的一夕而蹴。元凰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便觉得有些丧气,他想自己纵然能同三皇叔朝夕相处,也终究相隔了二十年的岁月,一辈子都不可能像太傅或者弄潮生那样了解眼前的男人。而后他又记起母后常常会在他谈论三皇叔的时候突然苦笑起来,然后叹息着说道:“三皇叔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除你父皇之外,这天下又还有谁能够明白呢。”
离开皇城的日子依旧平淡,没有元凰意想中的激动精彩。太子出游全按照事先排定的行程,全没有意外同随兴,连中午换个地方用膳,都要早一日通知下去。沿途各地接到上面的消息,一早便着手准备,起居膳食,文房车马,样样马虎不得——且不说太子是否像传闻中的那般温良和善,随行的三王爷便绝不是好相与的主儿,若是不小心出了纰漏,摘掉顶戴事小,人头落地便是事大。各地一丝不苟地安排,再加上北辰胤数年管理内务,同地方主事官员或多或少都有过交往,知道如何替元凰打点妥当。元凰一路行来,见到的多是政治清明,黎民安居,偶有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教他捉住了,他也懂得为政为君之道,随口议论两句也便算了。
这些事情若是让楚华容知晓,必定骂他官官相护;若是让江修知道,也难免劝他颁道皇命去惩恶扬善,只是元凰虽然同样有着一颗容不下沙子的清明的心,却更有着居上位者的理智头脑,懂得着眼大局而不是纠缠于细枝末节。玉阶飞在很早之前便同他说过,治国同修身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国家中永远不可能存在有统一的利益。修身养性,单凭一个“仁”字足矣;治理国家,在仁义之外更有取舍二字。其间分寸的选择把握,便是元凰在登基之前所要学习的全部功课。
元凰明白这次出巡不仅仅是他对地方官员的亲自考查,也是各地官员对日后登上龙座者的资历试验。他在一路上都留意着北辰胤的态度,却很难找到机会询问。数天下来,元凰不是在马背上同领路接送的官员攀谈;就是在厅堂里向当地知府作些例行询问;若是当地建有水坝风车之类的东西,他照例都要前去观看;仔细想来,同三皇叔私下相处的时间反倒不多。有时候他听了当地官员的讲解存有疑惑,当面便去低声询问北辰胤,北辰胤附在他耳边简洁清晰地将事情脉络理清,凡有分析推测之处,约略能中十之八九。元凰愈发的钦佩三皇叔,后来便不敢轻易开口,要待得思前想后考虑周全了,才跑去问三皇叔的意思。北辰胤虽然嘴上不说,元凰从他的言语表情里,猜想他对自己的用功同进步总是大致满意。
元凰很希望能够再接近三皇叔一点,只是他们一路行来,沿途都安排有人接送,也没有碰到过诸如行刺之类的突发状况,北辰胤对自己已经很是爱护扶助,自己实在并没有非缠着他不可的理由。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他们行至北嵎北疆,同合巍的交接之处,才有所改变。
北疆多是草原,本是和巍领土,那里的牧民多半不懂官话,在和巍手上的时候便是麻烦不断。北辰禹在位时和巍曾经入侵,被北嵎军队打退,最后不得不割地求和,才将北疆划归为北嵎管辖。领土交割至今已有十六、七年,北疆虽无大事,却也一直不得安宁,委任的北嵎官员被当地牧民商贾驱赶出城亦是常有的事儿。本来元凰的行程要囊括北嵎各处边境,只是在他们队伍抵达的前三天北疆突然发生叛乱,虽被当地官员镇压下去,却还来不及派遣军队进驻。该地巡抚三番五次想要劝说元凰更改行程,都被北辰胤毫不犹豫地回绝。巡抚怕担责任,又单独求见元凰呈说厉害,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边境的混乱情形,言下之意便是太子若执意涉险便性命堪忧。元凰耐心听完,答应会仔细考虑,送巡抚离开后在屋里坐了片刻,忽然想到前几次去三皇叔房里头都开着窗,便唤下人拿来自己一件银鼠皮的披风,搭在手上往北辰胤房里去了。
而与此同时,北辰胤房中除他之外,还立着一位发色如霜的女子。她的脸相当年轻,眉毛同头发一样尽皆雪白,鼻梁很高,嵌在她小巧的脸上略显突兀,因而也算不得十分美丽,只有一双形状姣好的杏眼,瞳仁是一墨色的黑,同苍然的眉发相映衬,格外引人注目。更为有趣的是,她竟穿着件大袖飘然的七彩霞衣,仿佛是为了弥补她自身单调的色彩似的。她立在北辰胤的对面,恭敬地低头叫了一声主人。房中敞开的窗户正对着远处郁郁葱葱的苍茫草甸,晚风穿梭而出,吹过她缤纷的衣角,把她的头发也轻扬起来,半遮住了过于苍白收敛的低垂眉眼。
这个女子便是十数年前,曾在天锡王府盘桓数日而引来北辰禹猜忌询问的竹水琉。她本是生于南国的用剑者,为求武道漂泊辗转来到中原,在偶然间遇到北辰胤,被他收为己用——北辰胤虽然按照太后的要求将王府侍卫和他掌管的北嵎禁军都一并留在了皇城,却并不代表他会当真只身一人陪同太子巡访。元凰此行能够如此顺利,表面上是各地尽心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