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 作者:慕容红苓(晋江银牌vip14-12-11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遇到妹控怎么办? 作者:慕容红苓(晋江银牌vip14-12-11完结)- 第20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家长子的性子有些仁懦,老太爷不放心,查访之后,便为长子定下了这个性子泼辣的白夫人。果然,白夫人很是厉害,将白家内外打理的妥妥帖帖,就是与丈夫的关系,也处的极好,即便是有几个小妾通房的,也不过是摆设罢了,白家的两子三女,都是白夫人所出。

    她自己性子泼辣爽利,到了儿子身上,却不是这样想了,主要是因为白坤诚主意太正,要是再找个能干争强的儿媳,那么两口子势必不睦。

    英莲的性子颇为柔顺,可也不显得怯懦,正好儿地应了那句话,以柔克刚。白夫人自打见了英莲几次之后,便喜欢上了这个玲珑剔透的姑娘。

    士隐夫妇对于女儿的教导,自然是极为尽心的,就算是有些不足,那也是瑕不掩瑜。白家书香大家,自然不会要求儿媳妇儿是睁眼瞎,英莲饱读诗书,做的一手的好诗,更是让众人喜欢了。

    封氏之前也曾经想过与白家结亲,可是白家的门第太高了,英莲出身小户,只怕高攀不起。再者,这门户之见并不是谁家独有的,他们虽然想将女儿嫁的好,可也不想着女儿去别人家受苦受累,还是小门小户的简单。

    这样一想,虽然高兴于白家对英莲的看重,可是士隐还是推了这门亲事,白夫人满以为这事儿即便不成也是八九不离十的,可谁想,不仅是甄家不乐意,就是自家儿子,也不乐意。

    这婚姻大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到底要白坤诚自己与妻子过一辈子,他自己不乐意,那么这媳妇儿娶进门来,势必会起些波折,凑成一对儿怨偶,坑的可就是自己的儿子了。

    对于长子,白夫人比丈夫更爱重些,是以,白坤诚这里露出了不乐意的口风,外加上士隐的婉拒,便不了了之了。

    白坤诚是知道吴元泽心思之人,对着他的小师妹,自己若是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怕那臭小子会套麻袋揍自己一顿了吧。

    不管这个小师妹是个多么出色的,哪怕是个天仙呢,在白坤诚眼里,也抵不过自己与吴元泽的交情。

    哪怕两人现在疏远了许多……

    士隐与封氏两个拒绝了白家的婚事之后,老两口惋惜了半日才调节过来,实在是因为白坤诚是个不可多得的,而且前途不可限量,若是女儿嫁到了白家,那也是享福不受罪的。

    想着齐大非偶,封氏便淡了心思。总归苏州城里的适龄男子多的是,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可惜的是,英莲的婚事却是不大顺利,对于甄士隐的学识人品,大家是知道的清楚的,封氏也是个柔顺妇人,可是事儿就坏在英莲是独女了。

    甄家成婚的条件里头,有一条让大家很是不能接受,英莲日后的第二个儿子,要承续甄家的香火。

    这一条,就让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自家的血脉,实在是不能那般大方地就送出去。

    养育孩子不容易,大家对于血脉更是看重的多,尤其是与甄家相同阶层的,更是如此。

    再比甄家高的,那自然不会与甄府结亲,比甄家低的,士隐夫妇还嫌弃呢。

    事儿便这般地僵持下来了,英莲才十岁,离着她及笄还早呢,士隐夫妇倒也不着急了,按捺下百般地心思,继续享受着天伦之乐。

    八月桂花香,吴家前院儿里有一株大桂树,到了八月,自然地就有糖桂花,桂花糕,桂花蜜可以吃了。

    尤其是入夜时分,花香更浓。

    每年,吴元泽都会打发人往甄家送好几回。今年却是有些顾不上,他要去下场考试了。

    秋闱虽说不轻松,可好歹地比春闱好过许多。能叮嘱的士隐一早就叮嘱过了,就是考官的性子,喜好,他也一早地就托了白家人打听过了。

    对于吴元泽,士隐还算是放心了。在甄府用饭之后,士隐便打发他回去了,好生地歇息一日,明天便要下场了。

    要考试的各色东西,不管是吃食还是蜡烛的,甄府都备了一份儿,英莲照着往年的习惯,准备了两个香包,不外是薄荷之类的提神醒脑的药材。

    当着士隐的面儿,吴元泽胡乱地将那两个东西放进了篮子里,等出了甄家的大门后,却是珍而重之地放进了自己的怀里。

    这些日子,吴管家压根儿就不敢将自家姑娘已经没了的消息告诉给主子,就怕他伤神太过,再耽搁了考试。

    却不知,他这样遮遮掩掩,依着吴元泽的聪敏,只怕是早就猜到了。不过他既然不说,那吴元泽也就只好装作不知了。

    对于明天的考试,说不紧张还真是有些假,可说紧张么,吴元泽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一场考试罢了。

    这样开解着自己,他便乘车回府了。这样紧要的关头,也实在是没人敢放心让他骑马,若是有个一差二错的,谁担待的起呢?

    吴元泽躺在马车里,将怀里的那两个香包拿出来,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立即地脑子清明了许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

    不过,英莲做的,自然是好的。吴元泽自己这样想着,又郑重地将香包收了起来。

    回到府里之后,却是无所事事起来,该做的自己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就是天意了。

    吴嬷嬷准备了一桌儿席面,算是替他壮行了。吃过了晚饭之后,吴元泽又去书房,写了一篇大字将自己的心绪调整到最佳,这才回内院儿去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醒了,却不想,他并不是最早的,他刚洗漱完,士隐便上门了,而且还是携家带口的,一家三口,外加上护送的,管事儿的,人倒是不少。

    心中泛起了感动,对于自己劳动了先生与师母他有些惶恐,想着英莲也来了,又有些窃喜,一时间,思绪十分地复杂。

    士隐瞧着他的样子,就知道个大概齐了,笑骂了几句,吴元泽自己也调试过来了。

    用过了早膳之后,辞别了师母。吴元泽便与士隐两个上车,往贡院那里去了。

    对于士隐执意要送自己的事儿,吴元泽拦不住,便不拦了,反正这是最后一次罢了。

    士隐目送着弟子的背影,见他顺利地进了考场,也不再罗嗦,吩咐了车夫,掉头回吴家。

    妻子女儿还在吴家,一起接回去吧。

    进了考场的吴元泽瞧着这小单间儿,无语透了,师母让自己带一件冬日里的大氅,果然是有道理的很呐。江南的八月,天气还算好,有件儿大氅,日子就更好过了。

    考官们带着考生,朝北谢过了皇恩之后,复又告知众位考生考场纪律之后,这才开始发卷子。

    吴元泽拿到卷子,也不着急开动,慢悠悠地磨着墨,脑子里在琢磨考题。

    琢磨了半晌儿之后,他又觉得饿了,弄了点已经碎成渣儿的糕点吃了。进门检查的时候,这些点心之类的,都被那些凶残的兵老爷们摁碎了,就怕有夹带。

    江南科场舞弊,并不是一时的新鲜事儿。每年都有,若是弄不好,考官们别说是论功了,就是罢官抄家的也不少见,皇帝能找个替死鬼平息士子们的怒气,那自然是不会将考官们放在眼里的。

    这一科,皇帝重视非常,自然地,下面的人也更为精心了,就怕弄出点儿麻烦来,惹恼了上面,只怕前程有碍。

    苏州的两位考官一位是本地的,另一位却是京里派下来的。今年才从北地里调进京的。之前是名不经传之人,也不知道走了谁的门路,竟是能来苏州做考官,实在是不简单的很呐。

    两人虽然面上甚是平和,可是说话都极为地谨慎,就怕闹出什么把柄来。

    ☆、第191章

    两位考官;一位姓房;一位姓武。都是世家出身,尤其是这位房姓的,据说是房玄龄的后人;祖上显赫有时候也不是件好事儿;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不上进的不肖子弟来说。

    房大人这些年在官场的日子并不好过;刚过不惑年纪的人,瞧着却像是五十上下了;官场上这些年的浮浮沉沉;也让这位房大人养成了小心谨慎的性子。

    人在宦海;无论多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瞧瞧那些张狂,可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房大人这样不骄不躁的,倒是入了皇帝的青眼。

    当今自己就不是个张狂的,自然是瞧不上那些性子急躁不稳当的。房大人这次在江南主持科考,等回京之后,只怕就要高升了,不论是吏部还是户部,那可都是肥差。

    想到这里,房大人心里便轻松了一些,脚步也轻快了许多。武大人虽说也是考官,可更多的也不过是给房大人做陪客罢了,他还年轻,也没必要就要立时地有多么大的长进,徐徐图之,这才是中庸立身之道。若不然,官场倾轧岂是那么好化解的。

    武大人虽然年轻,可很是通晓这些道理,话不多,可都能说到点子上。房大人之前心里的那点子不忿早已消失不见。笑的更加和蔼,就当结个善缘,说不得日后还要得人家的照佛呢。

    两位考官你好我也好的,可是不见的里面的士子们日子也好过。不知怎的,这天气却是越发地闷热了,又湿又潮的,闹的好不焦躁。

    吴元泽之前的那点子淡定也不见了,双目无神的时候也多了起来。强打起精神来,将自己的草稿誊写在试卷上。

    考试完毕,江南似乎是长舒了一口气一般。当然了,事实也是如此。这科考可是大事儿,尤其是文风鼎盛的江南。

    三日后放榜,吴管家自然是早早儿地打发了人去候着桂榜了。对于自家主子的读书,他们还是很有信心的,自然是准备了许多的后手。

    至于会不会落第之类的,却是没人想过这事儿,要是他们家哥儿落第了,还有天理么?自然地就是那些人舞弊了!

    吴元泽面上淡定非常,可是半天了看着的书也没有翻页儿,就知道他的心并不静。

    倒也是,这次的科考事关自己日后的安排,自然地要有认真对待的。

    等小厮从二门上兴冲冲地回来,众人就知道是好消息了,瞧着众人目光灼灼,那平安也是唬的不行,不过知道大家关注的是什么,便立即欢喜道,

    “公子中了第四名。”

    “果真?这样好?”听到了喧闹的吴元泽这会子已经走出了书房,倚在门口问道。

    “我还能撒谎了不成,这自然是真真儿地,我是想着哥儿只怕是等着急了,就赶回来了。这会儿一口水都没喝上了!”

    “行了,小崽子,别表功了,自然少不了你的赏!”

    吴嬷嬷瞪了一眼平安,说道。

    “嘿嘿,这不,咱们家出了一个举人,大家伙儿都高兴不是么!”

    平安讪讪的模样惹的大家伙儿都笑了,吴元泽自己摇摇头,将身上的荷包扯下来,扔到了平安的怀里。

    这荷包里装的,都是他日常出门时要打赏的,里面的至少有十两银子,平安立即地眉开眼笑了。

    “谢公子赏!”

    “行了,等会儿你去账房上领个上等的封儿吧!”

    “谢公子了。”

    听着还有赏赐,平安笑的更为欢畅了。

    “大家都有赏,多加一月的月钱,管家和嬷嬷也是一个上等的封儿。有安排人去甄府报喜么?”

    吴元泽想起了这个,急忙地问道。

    “您放心,刚刚已经打发人去了。我也准备好了礼品,公子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