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了。
方氏拿着钱,拽着知晚走了,李氏拽着赵思贵,急切的问,“你刚才那眼神是什么意思?”
————————
新的一周,努力冲榜,求推荐,当日推荐满六十,加更。
第九章 何等权势
赵思贵瞅了瞅屋外,小声道,“咱们家救了个贵夫人的事,隔壁村不少人都知道,今儿我们在田地忙活的时候,隔壁村徐老爹来问,听他的话,好像是京城定远侯府丢了位姑娘,丢了整整八个月,听说长的美极了,你说要是秦姑娘是定远侯府上的会怎么样?”
李氏听得双眼冒光,心里已经在想与侯府女儿有救命之恩,这得是多大的恩情,可是王氏在一旁泼冷水道,“侯府姑娘会未婚先孕?”
李氏正做美梦呢,听到王氏的话,当即垮了脸,“侯府姑娘怎么了,那也是女人,女人就爱听花言巧语,谁知道是不是被人哄骗了,我瞧着她就有侯门的气派。”
赵思莲鄙夷的看了眼李氏,她这二嫂,只要有好处,丢了皇后,他们家这位也有皇后的气派,她见过侯府姑娘么,还侯门的气派,说话也不怕闪了舌头,“二嫂,你见过侯门的姑娘会为了三两银子上门的?”
李氏彻底说不出话了,这样子想,知晚的确不像侯门的大家闺秀,要她一个发簪也舍不得,忒小气了些,李氏心里很矛盾,一边希望知晚是侯门闺秀,一边又觉得她配不上侯门,最后只得问,“那徐老爹还说了什么?”
赵思贵挠着额头,“他一听说秦姑娘生了两个孩子,就没说话了,爹再三追问,才知道那姑娘逃婚了,这事闹的很大,据说那夫君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抬抬手就能灭了侯门。”
李氏一听,眼睛都直了,咋舌道,“这么权贵的夫家不嫁还逃婚,那姑娘脑子是不是被驴给踢了?”
赵思贵很赞同这话,抬抬手就能灭个侯门,这得是何等权势,在赵思贵的心里,这人已经跟皇上等同了起来,之前怀疑知晚是失足了,与人暗结珠胎,是丢弃的女儿,可现在想想,这样的可能根本站不住脚,人家侯府的姑娘都丢了八个月找不到,秦姑娘的家人找不到她,完全正常啊!
所以,绝对不能把秦姑娘给气走了,人一走,这恩情就不在了,再说了,秦姑娘也没吃他们赵家什么东西,赵家与她来说,不过就是把她从路上扛了回来,找了个接生婆,其余的,赵家半点损失没有,白得了一支上等白玉簪不算,还大鱼大肉过了半个月,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美事,若是她真是谁家贵夫人,那就更是好事一桩!
李氏和王氏也回过神来了,侯门丢个人都找不到,知晚的家人找不到她完全可能啊,就先在赵家待着吧,反正也没损失,不过就是委屈了三弟妹一家子睡地铺罢了,李氏想通了,后又去劝刘氏,刘氏点头道,“再留她住一年,一年后还没人找来,就让她走,不过我赵家不会养她,她现在可都变卖衣物了,看她那花钱的架势,那紫金手镯和长命锁怕是挨不了一年。”
养知晚,李氏和王氏根本就没想过有这样的可能,自己都吃不饱了,还养别人,她们脑子可没被驴踢,李氏一心惦记着那侯门千金,好奇她为什么不嫁,八卦的心理折磨的她神游天外,干活都不利索了,脑补各种各样的情节,有逃婚半道遇上了劫匪被杀了,所以找了八个月都找不到人,有失足跌落悬崖摔死了,也有根本就没逃婚,而是被人给暗害了,听说高门大户里害死个人比她们逮只老鼠还容易……
再说知晚,回了屋内抱着孩子就要走,方氏拉住她,赵小草更是哭的伤心,趴在摇篮上,不许知晚抱尘儿和思儿,哭到伤心处,都不要方氏了,要跟知晚一起走,她要给思儿和尘儿摇摇床,这倒是把知晚给逗乐了,脸上一笑,心里的气就消散了三分,这么个可爱的宝贝,刘氏竟然不喜欢,真是有眼无珠。
方氏劝道,“我娘就那性子,见不得我们几个儿媳手里拿钱,你住在赵家,她当你是赵家人,不跟你见外了,你别跟她一般见识,我也不是强留你,你一个人走我不担心,可还有两个孩子呢,你能去哪儿,真打算当掉紫金手镯不成?你就安心在赵家住下吧,有五弟在,娘她不敢把你怎么样的。”
方氏说着,把钱拿出来给知晚,差不多有六两的样子,知晚还没接手,王氏就来劝知晚了,要知晚安心在赵家住下,别为了意气,带着两个孩子奔波,知晚咬咬牙,想着自己一走,天南地北也许就没有报恩的机会了,还是把方氏夫妻的恩情还了,再了无牵挂的带着两个孩子离开赵家吧。
知晚留了下来,为了住的安心,也为了方氏能好过点,知晚塞了二两银子给她,方氏不打算接的,最后还是接了,知晚瞧她神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知晚有些无语,方氏是她见过最孝顺的儿媳妇了,没有之一,孝顺的知晚都看不过去了,有谁点灯熬夜绣针线,挣了钱全部交给婆婆,婆婆心情好,给她三文钱,她就能乐半天?
这二两银子毫无疑问方氏会交给刘氏,一来是习惯了,二来是为了平息刘氏对她的愤怒,知晚不在乎刘氏,这钱她是给方氏的,知晚觉得紧紧是物质上报恩,最后得好处的是赵家上下,赵家吃肉,方氏最多能喝两口汤,还是冷的,刘氏婆媳几个不会念方氏和她的好,只会说她没有报恩,知晚决定改造方氏,做媳妇可不是这样低声下气的。
劝人要找软肋,知晚恨铁不成钢的道,“你性子也太软了,你就算姿态再低,她也瞧你不上,将来秀梅大了要说亲,你觉得她能给多少陪嫁,你不自己存私房钱,到时候求她,有你苦头吃,你辛苦一辈子,难道也想秀梅,红梅她们跟你一样因为陪嫁少在夫家抬不起头来?听我的,别手里有个铜板都上交,钱握在自己手里才踏实,我也不是要你失了孝道,不敬她,但敬重也得有分寸,量力而行,十个铜板你交六七个,足够了。
看看你大嫂二嫂,人家多精明,你真觉得她们什么都交给你婆婆?你生了三个女儿,你觉得对不住赵家,这想法根本就是错的,生女儿怎么了,那也是爹娘的心头肉,你也没少疼,她可有嫌弃过自己的女儿?还不是捧在手心里疼的,小草也是你的宝贝女儿,你辛辛苦苦干活,挣来的铜板上交了,回头买了糖果肉包子,可有小草什么份?
你瞧着心里难道就不酸了?就没想过这钱若是没上交,自己手里头攥着,十天半个月的给小草买一回解解馋,用得着去求吗,名门望族,谁家不是女儿出生就给她攒嫁妆的,秀梅如今也八岁了,你自问你手里给她攒了多少陪嫁?”
——————————
求收藏,求推荐。
第十章 私房钱
方氏被知晚问的愣住,嘴角动了几下,根本一个字回答不出来,手里攥着二两银子,心里照着知晚说的去想,这二两上交了之后,能有多少回到她手里来,又有多少会用在她三个女儿的身上,小草从出生起就没穿过新衣裳,都是几个姐姐穿的剩下的。
秀梅穿的都是思莲以前的旧衣裳,而思莲呢,一年要做三四套新衣服,方氏想着,心里就苦涩,自己糊涂了,她没能给赵家生儿子,心里愧疚,想法子弥补,每天起早摸黑,熬夜绣针线,就想得到婆婆一句好,一句夸赞,她只顾着自己了,没想到女儿,当年二嫂不就比她多了根银簪,就处处压她一头,这二两银子能打个好银簪了……
知晚见她神情变化,知道她听进去了,没有哪个做娘的不为孩子考虑,刘氏重男轻女,她这个做娘的还不把女儿当成宝,不多为她着想,那小草可就真可怜了,方氏紧紧的攥着银子,抬头望着知晚,“以前是我糊涂了,掏心掏肺了这么多年,我这心也凉的差不多了,你说的对,我不能全部指望她,我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几个孩子多想想。”
方氏摸着小草的脸,笑的眼泪都流了出来,“娘从现在起,努力给你们攒嫁妆。”
知晚扶额,不知道小孩子嘴里藏不住话吗,知晚蹲下,捏着小草的脸道,“娘亲给小草攒嫁妆的事,小草可不能告诉旁人哦,这是咱们五个之间的小秘密。”
小草才三岁,眼珠子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数道,“姨姨,娘亲,我,还有思姐儿和尘哥儿,我们五个之间的小秘密,小草记住了,谁也不告诉,连大姐和二姐我也不告诉。”
知晚夸了她一句懂事,便去摇两个孩子了,方氏第一次忤逆刘氏,有些胆怯,最后就在屋子里把二两银子藏起来,出门时,正好瞧见赵思平回来,一脸的兴奋,方氏脸上也染了三分笑意,赵思平高兴的像个等夸赞的孩子,“媳妇,那摇摇床不少人喜欢,之前打的七个转眼就卖完了,还有不少人催我赶紧打呢,七个卖了一两二钱银子,你拿去给娘吧,家里木头不多了,我去大贵家看看。”
方氏握着钱,脑子里就不由自主的想起知晚的话,握了握后,掏出五钱给赵思平,“买木头也是要本钱的,这个你拿着,余下的我拿去给娘。”
赵思平有些纳闷,媳妇怎么糊涂了,他不拿本钱怎么去买木头,赵思平直愣愣的望着方氏,方氏一句话不说,硬塞了过去,然后拿着七钱银子找刘氏去了。
刘氏心情很不好,这会儿见了银子,心里好受多了,可是七钱银子离三两还差很远,不过她倒没不满意,只是好奇,“那摇摇床真就那么受欢迎,一个能卖一百铜钱?”
方氏心稍定,原来七钱银子和一两银子,娘的反应一样,便回道,“图纸是知晚画的,应该是大户人家喜欢的,咱们家木头不算好,不然能卖的更多。”
刘氏想想也是,她养了那么多孩子,还是第一次瞧见摇摇床,不过好木头要钱多,就算贵也挣不了几个,就这样吧,一天能挣一百个铜钱,一个月能有三两,以前想都不敢想。
从刘氏屋子里出来,方氏的手心都冒汗了,就跟做了贼似的,还没走呢,就听赵思莲央求道,“娘,你给我买根簪子吧,我头上这根都戴了三年了,就没换过新的。”
方氏破天荒的没动脚步,就听刘氏道,“摇摇床能挣钱,等你三嫂再拿二两来,娘就给你打个银簪,足银的,现在戴,将来还可以翻新了做陪嫁。”
赵思莲高兴的一个劲的喊娘,方氏的眼泪就出来了,她家男子辛苦忙活一个月,最后就换了赵思莲头上一根发簪,自家女儿连串糖葫芦都没的吃,方氏咬牙,迈步进去道,“娘,能给我两个铜板吗,思平答应给孩子买串糖葫芦,他忙着回来给忘了。”
刘氏脸色一变,“吃什么糖葫芦,小小年纪吃多了糖,牙齿不要了,以前饭都吃不饱,现在多吃了几顿饱饭就想东想西了,这毛病,我赵家不惯!”
方氏要两个铜板,挨了训斥出门,心更坚定了,若是刘氏真的大方的给了铜板,方氏心里还愧疚,她总认为娘不会像知晚说的那样,才拿了她家男人的辛苦钱,总该记着孩子两分吧,别说两分了,怕是从来就没放在心上过,方氏知道赵思平实诚,直接就出了门,她要不把钱劫下来,回头他定傻乎乎的说拿多了还给刘氏。
赵思平还真的纳闷,买了木材后,还余下五钱银子,方氏找他拿,左右瞄瞄对着赵思平道,“这钱就不给娘了,小草打出生起就没做过新衣裳,交给娘了,再去要,你我都得挨骂,我就自己拿了,回头给小草几个做身新衣裳,你这衣裳也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