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央》既作为《IHOC》的一部分,雨林一定会修改这一部分细节,有时候看看自己的构思,不禁自嘲,何以自己如此的不济,却又不愿放弃。但……那么多年的坚持,难以割舍呢。
因为《三大学术家族之髓》是反史,是以真相的角度来写历史,所以会觉得有些事情明明那么明显,却就从人的眼底溜走都没能注意。但若从《IHOC》的正史来看,谁会去在意那些佞臣恶人的想法、他们的真实心理。我们只会看见他们骄横跋扈,享尽宠幸荣华,害人无数,这些就足够给他们的结束铺路了。
【关于西野民族】
很多朋友质疑西野值不值得辅佐,质疑舟范与业晨的人格品质。关于业、舟两人,在天牢事件的过程中,业晨一直是处于一种冷漠的观望状态,对狱守的行为是放任,但这也是因为以他的立场来看,作为凭质的倚越是罪有应得。而舟范,他有罪,却不是源自他本质的败坏,而是他性情的不成熟。至于天牢中的狱守,那样的低微,根本不能代表西野的政治意识。何况,史上哪个朝代的牢狱是光明平静的呢?那本就是黑暗的集中地啊。
天晓辅佐西野,初始的立意就是希望它能较持久地强盛。西野的民族凝聚力,自制力与进取心,都是这个目的所作出的要求。至于仁德宽涵,是善权变的连缘民族的特征。只是,连缘的仁德宽涵,容易在时间的推移下弱化人的精神。这是他们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潜在危险。射原二十二个民族,若连缘当权,娄作和风垠定会一直虎视眈眈,要长久对诸民族的野心进行压制,必须从一开始就树立绝对威势。
西野,才有这样的能力。
在这里,还要附加说明两个小小的地方:
⑴天晓十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既定的身份的。即庭系的人不一定会成为文官,间系的人也不一定会成为凭质,诸系均有50%60%的成员都会平静地居住于天晓十座城市,照顾管理他们美丽的家园,记录洗练族人的学术精华,延续着家族的生命力。对于间系,一般来说,经由重重训练,层层筛选,真正成为凭质的,约只有20%左右。所以凭质生命的短暂,并不会过多影响间系的保存。
⑵关于“水”:可能大家也有注意到,雨林不断用水作比间系和凭质。“水”这种物质,在整个《Fall the
Pieces》系列中有极高的地位,是尊贵神圣的象征。万物之源,清澈纯粹美丽干净,以水来形容间系,算是雨林对凭质表达的最高敬意吧。
雨林知道自己不擅于写情,情感的温和或灼烈,到底是一些怎样的感觉,雨林真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大概是因为雨林也就一直冷得习惯了,很多东西也就变模糊了。
理想,才是雨林所有文章构思的底色。
雨林想到一个朋友,她说我表达的东西很绝对,让人寒到心底,脱不了信念、价值、牺牲、毁灭。似乎在那个世界里除了理性还是理性,除了价值与发展,再无可以推崇的东西。
只是,光明的白昼也是从黑暗中孕生的呢。祭品,就让它永远埋葬吧。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一个位置,一种性质。这个世界如此多元化,一种获得就建立在一种失去上。有得必有失,有舍才有得。有时我们会欣喜地接受一些超出我们预料的惊喜,那些幸运又是谁的赠与呢?
看我们面前的这个世界,依旧是充满了光明与快乐。如果我们能坚持守护我们的幸福,那么那些埋葬在黑暗中的魂灵,也就该会微笑了。
P.S:谢谢促成雨林这篇后记的所有意见,雨林应该说算是初次涉足这片领域,能有大家的回应,雨林从心底感动着,若是面对漠然和寒冷,那种感觉雨林完全不可想象。雨林在此鞠躬了,如果可以,能成为大家的朋友吗?雨林站在这里,感觉幸运而且幸福,雨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所以,请大家多多关照了。^^
永央 续后记——关于《Fall the Pieces》
我们用文字构筑一个个虚拟的世界,往往都是或深或浅地表达着我们的一些感觉,一些对现实的触动。《Fall the
Pieces》创作的最终理由,是雨林想表达对理想的全心推崇。仅此而已——我们拥有怎样的信仰,我们可以为这份信仰做到怎样的程度。所以《Fall the
Pieces》系列三部小说及其下全部分支,谱写赞颂奉为至高的,是理性、时间、发展、价值。理性是基础,时间是尺度,发展是方向,价值是最终衡量决断的标准。
《Fall the Pieces》,以《水光》为中心,《Last
Areas》可以看作是《水光》的续,而《IHOC》,它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给《水光》作诠释。作为《Fall the
Pieces》的中心,《水光》设定成形是最早的,曾经朋友们看过《水光》的设定,无不满脸黑线地回馈我:“这样的信仰,冷得让人恐怖。”在《Fall
the
Pieces》中,理性与信念的绝对地位,要求其它的一切都必须为之让步。亲情、友情、爱情;利益、名誉、尊严,甚至自我,都可以为之牺牲。而这样祭献一切的结局,无一例外均是毁灭。冷,也是当然的了。
所以才会被说成残酷,所以才会被朋友要求给《水光》作诠释,所以才有了《IHOC》的诞生。
《Fall the Pieces》的文字色彩,确实是倾向于绝对了,雨林也并不能说《Fall the
Pieces》表达的东西就是完全正确、值得效仿的。只是在我们沉浸于华夏文明悠远博大的文化底蕴,享受着生命的逸致平和之乐,时刻为情感的波荡牵挂,寄心全心全意创造追逐之外,能否把我们的视线,稍微放一些在那四个词上面。有时安静下来,能够愿意去判断或意识到,在人生的历程上,还有一些同样重要的东西。
【理性】
没有感性,或许我们不会存在;而没有理性,我们已不存在。
人类社会是怎样从这个星球上的生物群落中脱颖而出的?什么使我们拥有了光明、温暖、繁荣和兴盛?没有人能超脱本能与情感,是理性造就了一切的不同。自我们懂得自制,懂得以理智规束欲望,人类的历史就开始加速,文明因而诞生,辉煌由此创造。当我们会判断什么是有利于大局发展的选择时,思想成为我们前行的导向,哲学为我们铺开真理之道,于是开始了自我的觉醒,开始了对正与善的追寻。
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完美,没有充满幸福的童话。我们的心灵是基于感性的结晶,当我们要握持理性去判断时,会痛,会震颤,不由自主地退缩。对快乐与幸福的向往,注定了对理性的害怕与疏远。但倘若不能割舍,不舍得去痛苦,又怎能开拓前行?一个人的成长都必定要付出诸多代价,何况一份文明?难道我们一定要原地徘徊,只是为了守护一种简单的温馨?
也许,要达成一种目的的途径又很多种,却绝对没有一种,不是风雨载程的。
《Fall the Pieces》,冰寒严酷的信仰执着,坚持的又是什么。理性的基础,会默默提醒,如何在得失之间权衡。
【时间】
世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时间更珍贵。时间是最精确公正的标尺,成为价值与发展的基底衡量维度。
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作为是有限的,因此才给时间赋予了这种无可比拟的价值。时间的推展依附于整个时空的演变之力,永恒地规律性流动,不为任何事物停留。每分每秒,我们有没有感觉生命在流逝?万物生灵,只有活着才有创造一切的可能,一旦死亡就将被历史尘封。因为我们还在这里,还能感知和思想,那么我们能否体会这是怎样一种幸运?作为一个人类的灵魂成长到可以独立清醒,从最初几十万分之一几率的生理结合,到后天的种种影响变故,这其中变换任何一种因素,结果都可能完全不同。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珍贵的奇迹。这样的奇迹,难道不值得我们用心去宝贵珍惜?
在短暂的人生中,浪费任何一点时光都显得错过。当我们觉得空虚无聊的时候,仔细想来,是真的没有值得一做的事情吗?假使你的下一刻就面临死亡,回想这之前你的生命历程,真的觉得没有遗憾吗?匆匆来又匆匆去,可曾留下什么。是否,创造下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如果没有能够刻下自己的印记,在永不存在前的一刹那,心底深处——甘心吗?
《Fall the
Pieces》中,时间是一再重复的字语,《水光》更是以时间划分进度。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至少我们还可以把握自己拥有的一切去努力。“渺小平凡”,亦或是“顺其自然”,都不应该是放纵自我的借口。
【发展】
曾经漫长的中世纪宗教统治破裂之时,迸发出“上帝死了”的声音。人本主义的兴起,哲学上悲观主义代表者叔本华率先提出:这世界的存在本就没有什么价值。失去了精神依靠,却发现没有什么可以再托起人类生存的意义,顿时世界上空开始弥漫自弃自逐的风暴,愈演愈烈,经久不衰。
指引前行的灯塔,在何处闪耀?
数百年之后,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霍金为我们演绎天体发展史。如果我们相信自己的成就,就要接受一个事实:在这冰冷的虚空宇宙里,时间空间无止尽地重复正向反向的过程,也许——我们的存在的确没有价值。
可是真的,没有价值吗?
我们看这世界的发展,却仿佛忽略了,我们也是它的组成成分。我们的价值,即是它价值的一部分。我想没有人狂妄到要去左右这个时空的价值,但我们可以关注自己。只要我们相信自己,信任我们长久确定的思想精髓,善与恶的价值体系没有走错方向,就应该可以放心地继续走下去。
发展。我们的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
富裕美好的生活,和平安定的环境,快乐幸福的人生历程。
我们谱写着历史,并展望着未来。每当我们的能力向前多迈一步,看到的视野就更开阔,前行的方向就更明朗,而可能遭遇的挫折,就能更好地避免。这个世界所未知的东西还太多,为了能够更好地构筑我们的王国,为了能更好地完美我们的精神灵魂,为了去更深更真地看清自己——我们尽心的付出,在发展之路上跋涉,渐行渐远,不断加速。挫折不能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