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燕尾技能的攻击力度不强,胜在速度较快,劲气消耗较小。配合轻盈的燕尾刀,更是将此武技发挥到极致。
苏定方上下打量了高顺几眼,对这么一位舍身救主(将)的副将颇有些赏识。打量过,苏定方提戟走到高顺面前,道:
“我很敬佩你的决心。不过,如果我的眼睛没有看错的话,你的能力应该和我不在一个水平。刀枪无眼,你现在想跑还来得及。”
高顺将手中燕尾刀一横,挡住面前的苏定方,意气坚决道:
“只有战死的英雄,没有芶活的懦夫。废话少说,动手吧!”
苏定方微微点头。下一刻,周身劲气骤增,手中暗天戟在漆黑的夜空下闪过一道诡异的弧线,突然戟尖自地面向上一翻,大量土块在劲气流的裹挟下,向着高顺急速飞去。与此同时。苏定方的身体已经跃起空中,在一声大喝中施放出踏月虚空戟第五式-雷霆万钧,手中暗天戟猛然向着高顺头顶砸下。
高顺刚刚躲开袭向自己地裹挟着劲气的大量土块,苏定方的暗天戟就已经到了头顶,想躲是来不及了。无奈之下,高顺只得运起周身劲气,抬燕尾刀向暗天戟迎去。
“轰!”地一声,劲气在刀戟相碰之处轰然炸开。高顺身边飞行的土块在劲气波作用下,纷纷被震成粉末飞散开去,身下地面陡然塌陷半米多深。尤其是高顺的两只脚,已经陷入土中十公分左右,周身震颤,血流倒涌。
这个时候,苏定方已经落到高顺身后,反身一戟直指高顺后脑。高顺浑身震颤,劲气紊乱。急切间根本没有闪避、转身的能力,只能将头一偏,弃手中燕尾刀,双手紧紧抓住从耳边刺过来的戟头。
不远处,搀扶着英布的几名护卫兵看到高顺身陷险境,正要抛下英布赶来相救,高顺拼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向着他们喊道:
“快跑!护送英将军离开这里!!”
暗天戟锋利无比,高顺用双手死死地抓住戟头的同时,双手也被戟刃割得鲜血滚涌。流血不止。头上地减血字符以百位计,连续升起。
苏定方叹了口气,看了看已经奔入夜色中的架着英布的那几名护卫兵,回头看着背对着自己。仍然紧紧抓着戟头的高顺。停了一会儿,苏定方道:
“你走吧,我不杀你。”
高顺一怔,两手仍然紧紧地抓着暗天戟,扭回头来看着苏定方,不解道:
“不杀我?为什么?”
苏定方面无表情,道:
“没有为什么,这是我临时的决定,也许下一刻就会改变主意。”
高顺神情复杂地看着苏定方,道:
“现在放了我。也许下一刻你就会死在我的手上!”
苏定方抬头,看向远方漆黑的夜空,道:
“你在等我反悔吗?”
……
高顺不再说什么。松开暗天戟,捡起地上地燕尾刀,跳出深坑向着护卫兵逃走的方向跑去。在身影即将完全没入黑暗前,高顺扯过一匹战马,骑到马背上后,高顺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了仍然伫在原地的苏定方一眼,随后催马而去。
百余米外,和所有玩家一样,歪歪萝卜条瞪大眼睛不可理解地看着这一切,待到高顺已经骑马彻底跑掉了,这才醒过神来。醒过神来的歪歪箩卜条连忙抓着李湛的衣袖道:
“李兄,这个苏定方在干什么?放虎归山啊?!!”
李湛此前也是凝眉看着这一切。听歪歪萝卜
自己,李湛叹道:
“英雄相惜,苏定方既然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歪歪萝卜条还想说什么,被李湛抬起的手势压了下去,只听李湛命令道:
“全军听令,全力攻击敌军,解救官渡之围!”
此时围困官渡港的董卓军由于主将、副将全失,全军士气尽失。李湛手下这一千余人的队伍个个生龙活虎,奋勇当先,一阵冲杀过后就把薰卓军杀得七零八落,溃散而去。
官渡港军营内,东阿县县尉喜不自胜。本来他以为此次官渡港必失,自己免不得要被濮阳太守治罪,没想到这个看似已经注定地结局竟然被李湛给扳倒了。大喜之下,东阿县尉通过兵士的指引,于乱军中找到李湛,对李湛连连作辑(李湛现在的头衔是代县尉,东阿县阿对他作辑并不觉太失颜面)。李湛扶起县尉,二人执手走向军营。
在中军大帐内坐了一会儿,李湛向东阿县尉了解了一些当前敌我双方的战势情况。这时,赵明在军士地引领下走进大帐,告诉李湛外面的局势已经彻底平复了,董卓军完全被杀退。
—
李湛点头,与东阿县尉先行告辞,回到事前下船的浅滩处,登船后,命令军士们继续向官渡港前进。
由于初到中原,李湛对这一带的地势与敌军的布防情况根本不清楚,他不得不事必恭亲,每一道命令都要亲自下达,每一次军事行动都要亲自参加。
近百艘船只在李湛首船的带领下,陆续驶进官渡港。运输船将粮草军器卸下船后,当夜返航。李湛命令兵士们将十五艘船只停到一个静水湾处,三百零二名兵士全部下船后,直接在军营内搭起帐蓬,埋锅造饭。
一夜过去……
第二天一早,李湛等兵士们吃过早饭后,点齐了二百七十名兵士,留下三十二名等级较高的兵士留守在官渡港,主要任务就是保护船只。
这二百七十名兵士中,有二十名负责在队伍后面押运粮草,马车由官渡港提供。官渡港作为盟军粮草军械的集中装卸地,停放有大量马车、运输船等运输工具。听说李湛要用马车,东阿县尉亲自命令兵士挑脚力好的马匹,配上马车给李湛挑了十辆。
每辆马车最大满载量为八百单位,十辆马车装运着八千军粮跟在队伍的后面,向南面地虎牢关方向进发。其余北方兵士和玩家则驻留在官渡港,等待各自县尉或太守的下一步命令。
经过两天行军,路上宿营一夜,第二天入夜时李湛带领这二百七十人的队伍来到距离虎牢关约二十里地盟军军营。虽然夜色已深,能见度低下。然而营内各处的***还是清晰地映照出整座军营的庞大规模——绵延数十里之远,纵深有十里之宽。
离军营大门尚有二千米远近,就有一队七名巡察骑兵策马奔行到李湛面前,急令李湛众人止步。其中一名巡察骑兵小队长上前对李湛一拱手,道:
“奉曹操盟主之命,在此盘查,请出示您的引证。”
引证?李湛想了半天,从怀里掏出那封程原太守的亲笔公文,他身上也只有这个东西可以证明身份了。
巡察骑兵小队长接过公文看了看,触着眉头。很明显,单凭这一纸公文就让他对李湛放行很是有些为难。毕竟程原等三名扬州太守刚刚加入联军没多久,很多联盟军卒对他们并不熟悉。
这个时候,一队约五十人的步兵巡逻队伍正好巡视到这里,领队的那人看到李湛后,立即高兴道:
“李兄,你可来啦,兄弟们都等着你呐!”
李湛扭头望去,随即也笑了,是风行。
——————————
注:
留下等级较高的兵士:原因在于封建时代可供兵士转职的选择有限。以剑士兵种为例,剑士在封建时代最高只能转职到长剑士,长剑士就应该可以转到双手剑士,但这个职业必须在城堡时代才可转职。因此,个别兵士级别偏高无意义,不如将全体兵士的平均级别提高上去。
纷起-英雄--霸王大陆
第187节 封赏-御林军
此时被分派负责当夜的巡逻执勤工作,有他做引荐小队长痛快地对李湛放行,率领六名手下往别处去了。
李湛从风行口中了解了一些近几天的战况,末了,风行告诉李湛,不仅兄弟们都在等他,秣陵太守程原也交待过,要李县尉回到大营后立即去见他。
李湛与风行暂别,率领二百七十人的队伍并粮草,进入大营,在营内巡逻兵士的指引下,径直来到大营西侧的扬州军驻扎区。
在驻扎区内留有一大片空地,是太守程原事前特意留给李湛这一队兵士驻营用的。李湛吩咐兵士们把营帐搬运下来,就地安营扎寨,马车统一停放到粮草区。
丹阳县内的各个村镇和部落领主们得到消息,纷纷钻出各自休息的营帐,来和李湛打招呼,询问这一路的经历。李湛在黄河上破原木阵,以及解救官渡之围的消息早已经传入众人的耳朵,大家都对李湛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李湛此时身为丹阳县代县尉,他的表现直接影响到丹阳县的外在形象。这些镇长、族长们都为自己是丹阳县的一员而沾沾自喜。
兵士们将营帐陆续竖立起来了,李湛让大家早点休息,和围在身边的镇长、族长们暂别,来到扬州军的中军大帐。
中军帐内,程原和另二位太守正在商议军情,在他们身后,程铃和魏安分别侍立。这个时候,守在帐外的军卒进来禀报,丹阳县代县尉李湛率军归营,现在正在帐外求见。
程原一听,呵呵一笑。点点头让李湛快进来。李湛率领江南水军初到中原,即破原木阵,解官渡港之围,在中原一地掀起不小声势,整个联盟军内,一提李湛,都知道是秣陵城下丹阳县的一名代县尉。这让程原很是高兴,自从这个消息在联盟军内散开之后,程原觉得自己走到哪都倍有面子,脸上有光。
和程原的荣光满面不同。虽然同为扬州太守之一,会稽和吴城太守就没那么荣耀了。会稽太守还好说,本身是个比较重视民生经济的主儿,对军事和影响力不太关注,因此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惊讶半晌之后无所谓地摇摇头,没觉什么。
关键是吴城太守魏明。这老小子倚仗着临海(东海),靠盐业发家,在扬州三座主城中最为富庶,却因为城下辖县仅有一个(边吴),地域狭小兵源匮乏,而无缘强大。因此,他一直对同在扬州治下却地域最广地秣陵垂涎不止,对自己儿子魏安与程原女儿程铃的事情最为积极,费尽苦心。积极撮合。无奈自己儿子不争气,与程铃之间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这让魏明大感恼火,却又有劲使不上。
得知李湛破原木阵并解救官渡港的消息时。魏明正和程原一起视察军营,表面上魏明一副欢喜不胜的样子,对程原连声道贺,称赞程原手下有个好县尉。回到自己的寝帐后,魏明觉得窝火,越想越气,把边吴县县尉,也就是自己的儿子魏安叫来,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此时得知李湛已经回营,正在中军帐外求见。魏明父子对视一眼,心中极度不爽。
须臾,军卒把帐帘挑起。李湛从外面走进来,在帐中站定,恭身向正座的程原深施一礼。程原手捋胡须,呵呵笑着,抬手让李湛免礼平身,坐在旁边的座位上。
李湛坐下后,程原向李湛详细打听了一下当时破原木阵和解救官渡港之围的情况。李湛一一细说,引得程原不时点头,听得津津有味,旁边会稽太守也不时插问几句,对李湛地叙述也很感兴趣。魏明枯坐一旁,一脸的漠然;身后魏安扭头转目,百无聊赖地在帐内四处扫视,就好像他第一次来到中军帐,对这里什么都感到新鲜一样。
在叙述解救官渡港之围时,李湛着重讲述了苏定方先后战败两名英雄级将军的事。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李湛不想贪功,官渡港之围本来就是主要倚仗苏定方摆平的,谁有功谁封赏,李湛觉得自己应该把苏定方的功绩详细述说一下。二,李湛觉得以苏定方的能力,应该给封个武爵之类的,自己目前没有分封武爵地权利,至于小队长、中队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