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帝国崛起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网游之帝国崛起中- 第7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李湛叫自己小柳儿,若妍俏脸微红。自小到大除了亲属长辈,身边还从没有人这样亲昵地称呼过自己,心里感觉怪怪的。撅着小嘴似似怨地看了李湛一眼,道:

“我还好啦,凌晨的时候小睡了一会儿。现在正是精力十足的时候。倒是你,疯跑了一整晚,早累了吧?你先下线休息去吧。我要亲眼看着自己规划的学堂建设完工。”

李湛此时确实挺累,眼睛酸酸地,那是一夜未眠的结果。既然若妍这样说。李湛也就不再坚持,二人又闲聊了几句,若妍把自己在凌晨临睡前整理的村镇收支表传给李湛。李湛在记事板顶端的“打印”选项上点了一下,随后就下线了。

摘下游戏头盔的时候,耳边传来轻微的蜂鸣声,与电脑直连的打印机提醒李湛,收支表已经打印完成。李湛关闭打印机地提示音,拿起打印单走进卫生间,在哗啦啦一阵冲水声过后,李湛草草洗漱了一下。拿着打印机边走边看,又来到厨房。

村镇收支情况

时间:从实行私有制开始统计。

粮食:

+15735(未脱壳,未除穗)。磨制后,可以转换高梁米6294。和以前相比,日增加二分之一。

…2186(高梁米)。主要食用者为本村镇村民、兵士、临时雇佣村民。并向流浪玩家出售。

…434(高梁米面)。主要为村民调剂伙食。微量向玩家出售。

木材:

+7663(原材,粗处理)。加工后。可以转换成材3831。和以前相比,日增加三分之一。

…2064(成材)。主要用途:日常修复,村镇建筑,箭船,为流浪玩家修建木屋。少量出售。

石料:

+657(优质石料/普通石料劣质石料:4/4/2)和以前相比,日增加四分之一。

…224(优质石料/普通石料劣质石料:1/2/7)主要用途:为流浪玩家修建木屋,村镇建筑。

棉花:

+1560(优质/普通/劣质:2/7/1)和以前相比,日增加五分之一。

…1560(优质/普通/劣质:2/7/1)主要用途:优质和普通棉花供应服装生产,劣质棉花低价抛售。

生鱼片:

+229(优质/普通:8/2)和以前相比,日增加五分之一。

…180(优质/普通:8/2)主要用途:战狼,村民食用,向流浪玩家出售。

黄金:

+784和以前相比,日增加五分之四。主要来源为:1、出售以下商品:大量服装、少量劣质皮甲、粮食、少量木材、少量生鱼片、少量劣质棉花。2、为流浪玩家修建木屋。3、流浪玩家学习技能。4、市场收取租金和交易税。

…392主要用途:向村民收购资源,支付从业村民工资,支付雇佣村民工资,向流浪玩家收购野牛,奖励功勋卓越的玩家或村民,收购矿物,购买日常用品。

村镇现有资源总量:

原始资源:木材2147,食物4764,石料3162,黄金3257

矿物资源:铁矿37,煤54

商品资源:鱼肉1021,棉花267,棉线22(10棉花5捆棉线1布匹)

无法利用资源:无

其它资源:耕牛7头,野牛53头,良马5匹,野马41匹,宝马1匹

建议:

1、加紧棉花收购,库存已经告急。

2、增建磨坊,加快粮食磨制效率。

看完收支表,李湛长出了一口气,这么多内容眼睛都看花了,可想而知若妍统计这份报表的时候是多么用心。摇头苦笑了下,李湛自知自己在细心方面和若妍根本无法相比。转回身打开冰箱,老规矩,鸡蛋泡面加火腿。这个时候,客厅的电话响了起来,李湛直起身子,随手从墙上抓起分机…………

“喂,哪位?”

李湛问道。

“是我。”

对方一个懒懒的声音。

“你?你谁?”

李湛问。

“拷!我都听不出来?!你小子得老年痴呆了是怎么着?!!”

对方明显火大,对着电话吼了起来。

李湛把听筒拿开一些,等对方停止吼叫了,这才把听筒移回来,道:

“说吧,又谁惹着你了?”

注:

未脱壳,未除穗:粮食与食物是两个概念。粮食指地是把高梁直接割下穗后的数量,在食用之前,需要在磨坊经过除穗和脱壳工序,变成高梁米(食物)。

高梁米面:将高梁米再进一步细磨,得到的一种面粉,具有一定粘性,可以将蔬菜或肉馅包在里面,蒸熟后食用。

混乱大陆

第111节 牛鞅

对方这么一吼还真起作用,李湛脑海里立即就浮现出一个生动清晰的影像…………一从来不修边幅的邋遢男,打电话的时候一手肾虚似的叉着腰,一手抓着听筒口沫横飞狂叫不已…………之所以这个影象如此逼真,wωw奇書网是因为李湛曾无数次亲眼目睹这个邋遢男在自己面前的真实表演。

这个邋遢男不是别人,乃是李湛的一个至交好朋友,名叫赵国庆,一个乡土气息很浓也很好记的名字。

二人在学前班时玩在一起,一直到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平时相互间常有联系,搞个小聚什么的。和李湛稳坐业务经理三年不同,赵国庆毕业后的这三年一直在换工作,走马灯似的换,按他的话说这要是女朋友换得这么勤该有多好。其实赵国庆也算不上好高骛远,主要是公司领导对赵国庆印象挺深,比如说话直来直去不计分寸啦,和领导正面相行不知给让路啦,不修边幅影响公司形象啦等等等等。

这些“很深的印象”每每使公司领导们觉得,赵国庆在自己这间公司里屈才了,他应该有更良好的发展空间。于是,赵国庆就频频被好心的领导们客气而坚决地请出公司。

每当被公司“请”出来之后,赵国庆就要买张磁卡怒气冲冲地走上大街,专找公用电话,拔通领导专线后就开始叉着腰狂骂。领导挂线后,再换别的公用电话,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磁卡打完为止。然后,再找上李湛,三杯酒下肚,就开始愤世嫉俗满世界声讨,把所有当领导的都说成是蠢猪。眼睛都被眼屎蒙住了,自己这么大一块黄金,不,是钻石,这么大一块钻石居然看不到。

此时一听赵国庆这种熟悉的口气,李湛知道这小子肯定又被哪家公司给“请”出来了。果然,在一通吼叫过后。赵国庆嘴里又多了个高挂蠢猪头衔的领导。

和每次一样,赵国庆要李湛出来,喝酒。李湛现在困得眼皮直打架,有心不去,又觉得不妥。朋友遇到不顺心的事,自己就算再为难,也应该去安应付一下。在电话里答应下来后,李湛挂了分机,关上冰箱。简单收拾了一下,按照赵国庆给出的地址前去赴约。

在一间小吃店,李湛看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赵国庆。一头乱蓬蓬地头发像被雷电击中了一样,一只脚踏在旁边的凳子上,咧着腮帮子正往嘴里塞包子,在周围食客们惊诧的注视下旁若无人。看到李湛来了,赵国庆连忙用手指了指旁边的座位,嘴里由于包子塞得太满,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二人要了几瓶啤酒,几样炒菜。边吃边聊。实际上,十句有九句是赵国庆在聊,李湛在一旁只是充当个旁听者。啤酒剩下最后两杯的时候,赵国庆也在细水长流中再次把领导们都数落了一遍,此时喝得眼歪嘴斜的赵国庆端起酒杯。要和李湛碰一下,来把“感情深一口闷”。结果摇摇晃晃碰了好几次也没碰上,最后,李湛不得不用另一只手扳着赵国庆的酒杯,总算把两只杯子碰到了一起。

一饮而尽后,赵国庆硬着舌头,含混不清道:

“老李,刚才……一直在……说我自己,老李你……现在还做业务……经理呐?”

李湛刚想说自己已经被老狐狸给挤出公司了。耳边只听咚地一声,紧接着是一阵稀里哗啦地声音…………赵国庆头枕在桌子上后,又出溜到桌子底下去了,杯盘碗盏掉了一地。

对此李湛早已经习惯了。店员把酒钱和打碎杯盘的钱合算了一下,帮李湛刷了卡。接过信用卡,李湛和店员扶着赵国庆,走出小吃店坐上出租车。

赵国庆和李湛一样,和父母分开住在外面。不过李湛现在也困得快挺不住了,没时间把他再送回住处去,只能先弄到自己家里来,自己得赶紧睡一觉。

好不容易把赵国庆弄到床上,李湛活动着酸疼的肩膀,看着呼呼大睡的赵国庆道:

“那些领导们是不是蠢猪我不知道,不过现在如果有人说你是只死猪我一定不会反对。”

打了个哈欠,李湛走到客厅,拿起《帝国周报》倒在沙发上,没翻上两页手就垂了下去,人已经睡着了。

下午二点的时候,李湛醒了过来,先到卧室看看赵国庆,睡得仍然像个死猪一样,看那架式发生一百级大地震也不会醒。转头到厨房弄了点吃地,再次回到卧室后,李湛把赵国庆摆得异常淫荡的睡姿调整了一下,显得绅士一些。随后,李湛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客厅搬来一套单人沙发,摆在电脑前,没办法,床位已经被赵国庆这只死猪给占满了,自己只能窝在沙发里上线了。

随着眼前的景物渐次明晰,李湛在已经修建完工的学堂旁边上线了。按照若妍的想法,学堂在每天地晚饭后向村民开放,担当讲学的高级技能村民可以获得村镇提供的奖励,接受讲学地村民不收取任何费用。此时正是村民们的工作时间,学堂里很安静。

李湛走到学堂前的凉亭里四下看了看,满意地笑了笑,随后又信步走进学堂里面。

讲堂的设计格局和现实里的教室差不多,很宽敞,一张主讲桌在前面,下面是数十张双人长桌,一次大概可以容纳六十人左右。看完了讲堂,李湛又来到研究室,这里是供高级技能以上的村民们联合研究与生产有关的科技的地方。

一推开研究室地门,正看到若妍和五名高级技能女棉农正在商讨着什么。这五名棉农除了二名一直在村镇里种植棉花外,另外三名是李湛向歪歪等五个部落派出的技术能手,此时三名棉农已经完成了她们的使命,在三个部落教导出一批合格棉农,使三个部落的棉花种植已经可以做到独力发展,因此被部落族长们亲自送了回来。

看到李湛走进研究室,棉农们都赶紧站起来向李湛问好。若妍高兴地对李湛道:

“你来得正好,棉农们的研究就要成功了,快来看看。”

李湛听说棉农在搞研究,心中好奇,连忙快步走了过来,让棉农继续研究。若妍往旁边闪了一下,李湛就蹲在若妍在身边。看着棉农们用枯枝在一堆沙土上划来划去,并不时互相辨论几句。

又过了十分钟左右,一个样子大致为V字型地图案画在了沙土上,五位棉农一致点头,对这个“研究”表示满意。李湛皱着眉。把这个“研究”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向身边的一位棉农请教,那女棉农笑了一下,道:

“镇长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平时犁田地时候。耕牛与木犁只是简单的拴结在一起。由于在耕牛身上一直没有找到适当的承力位置,使耕牛在拉犁的时候,有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我们发现耕牛的脖颈处承压地能力非常强,可以承受非常大的力量,不过缰绳一般都只有手指粗,必须借助一样东西以避免缰绳在吃力时深陷进耕牛的皮肉里。为此,我们经过半天的研究,终于研究出了这个东西:用木头制成钝角,卡在耕牛的脖颈上,并在木头里钻空。穿进缰绳,这样一来,既把耕牛地力量全部发挥出来,又避免了缰绳在吃力时会深陷入耕牛皮肉里的弊端。”

李湛听得一知半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