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货也是有自尊的,好么。
只是一屋子的妇人小娘子,谈论的话题实在有点催眠,甄妙躺得久了还有些体虚,安静着安静着,就安静地睡着了。
老夫人眼角余光扫了甄妙一眼,见她虽不做声,身子还挺得笔直,不由暗暗点头。
这四丫头,经此一事,倒是有些样子了。
刚想再敲打几句,就发现这货睡着了。
老夫人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强压下去,装作心平气和的道:“你们都下去吧,四丫头留下。”
听到“四丫头”三个字,甄妙一下子惊醒,眼角余光瞥见众人都起身告退,忙跟着站起,浑水摸鱼的道:“孙女告退。”
老夫人再吐一口老血,咬牙切齿:“四丫头留下!”
甄妙坐着能睡着,这还是前世上学练出来的,除了刻意观察她的老夫人和二姑娘甄妍,其他人居然没有发现,只是多看她一眼,就纷纷退了出去
倒是甄玉从甄妙身旁经过时一声幸灾乐祸的冷哼:“不要以为和镇国公世子订了亲,祖母就待见你了。”
人一走,老夫人脸就沉了下来:“孽障,还不给我跪下!”
“祖母?”甄妙老老实实跪下,仰着脸,清亮的大眼满是疑问。
老夫人胸口一闷,抬抬手:“你们几个都退下。”
紫苏并老夫人屋内的几个丫鬟都退了下去,只剩王嬷嬷在身后站着。
老夫人这才发作:“孽障,你居然,居然敢给我坐着睡着了!是不是到了镇国公府也这样,你非要把建安伯府的脸面都丢尽了不成!”
甄妙倒吸一口气。
真是犀利的老太太啊,当年他们号称孙悟空的班主任都没发现过好不好。
甄妙满脸羞惭,半仰着头:“祖母,孙女错了,孙女这些日子总是睡不好,到了祖母这里,不知怎么心一松,就睡着了。”
她说的是实话,自从知道和镇国公世子订了亲,那日的情景就总出现在梦中,睡不好是真的。
“睡不好?”老夫人仔细打量着甄妙,果然发现眼底有淡淡的青色。
声音当下就沉了下来:“怎么睡不好,丫鬟们都是怎么伺候的?素月,把紫苏叫进来。”
“不关紫苏姐姐的事,是孙女总是,总是梦到有人掐我脖子。”
第六章 桃花粥
老夫人心中一沉,面上却不动声色:“四丫头,那日落水后,你还记得发生了什么事么?”
甄妙闻言抿了抿唇。
早就说过,这货虽然有点二,但并不蠢。
自从被告知镇国公府请了官媒过来定下了亲事,她就琢磨了一下。
按理,镇国公府那样的门第,遇到这种事就是拒绝了,女方也只能认了。
可对方那么快有了行动,实在不像占上风一方的行事。
想想自己脖颈上的淤痕,还有消失了的丫鬟婆子,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么。
对方爱惜羽毛,他家却已经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这个姑娘舍弃了呗。
既然达成了协议,那么真相,是无论哪一方都不想提起的。
甄妙垂了头,声音软软的:“祖母,那日落水,孙女早吓得什么都不知道了,哪还记得发生了什么事。只是不知为何,总是做梦有人掐我脖子。到了祖母这里,心里才算安稳了。”
老夫人松口气,眼神慈爱起来:“唉,你这是惊着了。素月,把我常看的那本妙法莲华经拿来。四丫头,你婚事已经定下,闺学就不用去了,在家多抄抄经书。现在时辰不早了,去陪陪你娘吧,这些日子她没少操心。”
说到这顿了一下:“还有三丫头一直病着,你做妹妹的也要去看看。”
“是。”甄妙退了出去。
等甄妙一走,老夫人就招来王嬷嬷:“紫苏怎么说?”
王嬷嬷一边给老夫人捏肩一边道:“紫苏说四姑娘这些日子话不多,大多时间都在看书。”
“呃,看的什么书?女儿家,不能让一些乱七八糟的书带坏了。”
“多是女戒、列女传之类。”
“素月,你觉得四姑娘怎么样?”
王嬷嬷忙低了头:“姑娘的事,婢子不敢妄议。”
老夫人叹口气:“让你说,你就说。旁观者清,许是年纪大了,有时候也会看走了眼。”
王嬷嬷头垂得低低的,恭敬道:“婢子以前冷眼看着,四姑娘还有些心浮气躁,许是年纪小,心性不稳的缘故。自落水后,倒如璞玉待琢。”
“璞玉待琢?但愿吧。素月,我让你打听的韩进士一事,如何了?”
老夫人打听韩进士,却是为了被退亲的三姑娘甄静。
韩进士名志远,二十出头,寒门出身,今春新出炉的进士。
因着三姑娘被退了亲,就入了世子的视线,打算把庶女许给他。
王嬷嬷把打听来的消息一一道来:“是寡母拉扯大的,很是孝顺,人才也是好的,就是底下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子……”
老夫人听了就皱了眉:“那就再看看吧。”
只是她也心知,甄妙的亲事已经定了下来,甄静排在前面,等不得了,又是退了亲的,这恐怕已经是最好的了。
想着那一直安安静静的三姑娘,老夫人叹了口气,到底不再费神。
总归是庶女。
甄妙一路碎步,跟在甄妍后面。
“你竟然敢请安睡着了!”甄妍放慢脚步,把声音压得极低,听起来却咬牙切齿的。
甄妙忙求饶:“好姐姐别再恼了,没看妹妹眼圈还是青的么,实是这些日子睡不安稳,总做噩梦来着。”
甄妍仔细看了一眼,到底信了她的话,叹口气:“你总要长进些,别让娘操心。”
“娘现在好些了么?”
“被你气得不轻,你说呢?”甄妍翻个白眼。
甄妙小媳妇似的跟在甄妍后面,进了和风苑。
见甄妍进来,温氏脸露喜色,可转眼看到跟在身后的甄妙,立刻变了脸色:“谁让你来的?”
“娘——”甄妙甜甜喊了一声,跪下请安。
温氏别过脸:“我可没你这样的女儿!”
在原主记忆里,温氏是泼辣厉害的,对她也严厉,并无多少喜爱。
可甄妙旁观者清,却从回忆里看出温氏不过刀子嘴豆腐心罢了。
本就是有错在先,还把娘气吐了血,她认起错来毫无压力。
一把抱住温氏大腿,脑袋在腿上一蹭一蹭的:“娘,女儿真的错啦,您要是还气恼,就打女儿几下。女儿皮厚,不怕揍的。”
温氏彻底愣住了。
这,这话本有点不对啊。
一时之间,竟然忘了该怎么反应。
一屋子的丫鬟也愣了。
四姑娘,以往夫人说这种话,您不是该摔门出去么?
甄妍看妹子这样,觉得无比丢脸,冷脸看着丫鬟们:“你们都出去。”
一众丫鬟走了出去,紫苏一脸淡定的跟在后面,心中却在狂吐槽。
第三次了,自从跟了这位姑娘,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们出去”。
温氏被二姑娘这话提醒了,立刻腿往外抽:“没听我说么,你这样的女儿我可不敢要,出去。”
“不出去。”甄妙把大腿抱得更紧,一脸坚定。
“出去。”
“不出去。”
“出去。”
“不出去。”
“出去。”
然后,就见甄妙站起来,真的出去了。
一群支起耳朵听墙角的丫鬟摔倒。
这也行!
温氏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青,身子气的晃了几晃,实在受不住,狠狠哭了一场。
甄妍也气的心疼,想冲出去找甄妙算账,又怕娘气出个好歹来,只得在一旁劝解着。
没想到小半个时辰后,甄妙又返了回来,手中端着个托盘。
温氏正哭着,见二女儿进来,差点噎住,一开口说话竟然打起了嗝。
甄妙忙冲到温氏身边坐下,一手按着她大拇指,一手拍着她的背:“娘,您深呼吸。”
温氏深呼吸几次,打嗝真的止住了,恨声道:“你不是出去了么,还回来做什么!”
只是因为刚才打嗝的狼狈,气势到底没有那么足了。
甄妙完全无视温氏的冷脸,捧着玲珑的影青瓷罐:“娘,女儿今早做的红糖桃花粥,最是补血润肤的,您趁热尝尝可好?”
说着揭开盖子,只见米粒微粉,桃花瓣掩映其间,衬着白中透绿的小罐,煞是好看,还传来一股淡淡的香甜气。
看一眼睁着大眼,巴巴看着她的二女儿,温氏到底是松动了,用勺子舀了尝一口,居然发现味道极好。
一连喝了几口才道:“这桃花,也能煮粥?”
这就算是原谅了。
甄妙松口气。
她前世到处晃荡,每到一个新地方就要大街小巷的把美食尝遍,遇到特别好吃的,还非要想法子学到手,倒是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如今总算派上点用场了。
与甄妍一同离开和风苑,姐妹二人向三姑娘住处走去。
一般来说庶女是没资格单独住一个院子的,但建安伯府只有一个庶女,就暂时占了一个小院,谢烟阁。
刚行至谢烟阁前,一个身穿银红比甲的丫鬟就和甄妙撞了个满面。
第七章 因果
这丫鬟是三姑娘的贴身丫鬟红梅。
甄妍沉下脸来:“慌慌张张的这是做什么?”
红梅支支吾吾的不说,甄妍的贴身丫鬟莲叶冷声道:“主子问你话,藏着掖着是哪门子道理?”
红梅都快哭了:“二姑娘,是三姑娘,她,她投环自缢了!”
甄妍和甄妙脸色顿时变了。
“三姑娘人怎么样了?”甄妍厉声道。
“救……救下来了……”
红梅这话还没说完,甄妍脸色已经恢复了平静,拧着眉道:“既如此,给我收起你那慌慌张张的样子,悄悄去禀了世子夫人。”
“是!”红梅在甄妍的镇定下,稍稍恢复了二等丫鬟的一点样子。
“记住,今日碰到我和四姑娘的事,不许和旁人提一个字,知道的人越多,越没有你们的好处!”甄妍沉声道,拽着甄妙就走。
穿山绕池,行过竹林丛萃,姐妹二人在一处水榭坐下,默默无言。
好一会儿,甄妍开口:“四妹,你对不住三妹妹。”
“嗯。”甄妙点头。
甄妍却语气一转,冷笑道:“可是三妹寻短见,却是把我们架在火上烤。”
名门世家的小娘子,好端端的寻了短见,不知让世人揣测出多少事端来,进而连累族中姐妹的名声。
先是甄妙落水,后是甄静投缳,传将出去恐怕建安伯府的姑娘就没有半点名声可言了。
特别是已经订了亲的甄妍和甄妙,说不定也落得被退亲的下场。
可以说三姑娘这是拿自己的死拉两个垫背的,足见心中之恨。
“四妹,你怎么看?”
甄妙沉默良久,很认真的道:“有因才有果。”
不管三姑娘心中抱着怎样的恶意,一个弱女子,如果只能以自己的死为代价来报复,已经足够可悲了。
说到底,是甄妙先欠了她。
甄妍长叹口气:“四妹,你自落水后,通透多了。今日的事,老夫人和世子夫人定会瞒得死死的,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