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吧!”
小三子想了一下:“山妹妹,你去睡吧,我在这泉边行了!”
“你不睡?在这里坐一夜?”
“这处是个背风的地方,草地又柔软,又宽敞,我想比睡在你那鸟窝似的小屋子舒服得多。我在这泉边草地上睡不更好?”其实小三子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就是以避男女之嫌。尽管这森林中无人,还是避开的好。说到舒服,在那树上温暖的屋子里,睡在软软的兽皮上不更舒服?
小神女说:“你是不是害怕睡着后会从屋子里掉下来?”
“是有点害怕,但我更害怕的是我睡着的双脚乱伸,一下将屋子蹬塌了,弄得连睡也睡不成,还要重新搭盖过,就没有时间跟你学武功啦!山妹妹,你就让我在这里睡好不好?”
“你不怕睡着了,老虎豺狼将你叼走了?”
“你不是有个豹儿在这里看守吗?老虎豺狼敢跑来这里吗?还有,我还想在泉边洗一个澡,我有几天没洗过身了。”
小神女说:“既然这样,那就由得你了。”
“山妹妹,你放心,我经常在荒郊野岭中睡惯了,懂得怎么保护自己,不会有危险的。你回屋子里去睡吧,不然,我担心你明天没有精神教我武功了。”
小神女一笑:“你别瞎担心,我怎会没精神?”小神女还是不大放心,又吩咐豹儿,好好护着小三子,然后才闪身而去。
小三子在泉边的草地上正睡得迷迷糊糊时,似乎感到有一两个小昆虫在自己面上爬来爬去,他下意识地用手拍打自己的脸,一翻身又睡着了过去。可是不久,那小昆虫又飞回来,在他面上轻轻爬行,弄得他痒痒的。他“啪”的一声,昆虫没打着,反而将自己打醒了,睁眼一看,不知几时天已大亮了,红霞满天,同时也看见一张少女含笑的脸儿,一双晶莹的眼睛满含笑意,对着自己笑,问:“贪睡猫,你醒了吧?”
这是山妹妹。小三子一下坐了起来:“你怎么这般早就来了?你没睡么?”
“还早?你不看看太阳快晒到你了!”
小三子看见小神女手里拈着一棵小野草,一下明白刚才在自己脸上爬来爬去的小昆虫,原来是山妹妹又在捉弄自己了。问:“你干吗不叫醒我,弄株野草在我面上爬来爬去,我还以为是什么虫子哩!”
“贪睡猫,起来吧,快去泉边洗干净脸儿,茶和早餐,我都给你准备好了!”
“你煮好了茶和早餐?你没睡?”
“睡啦!我可没有你这么贪睡,一早起来练,胜过十日功哩!你还不快去洗脸漱口?”
“是是!我就去。”
小三子又是一阵激动涌上心头。山妹妹不但要传自己武功,还这般伺候自己,在这世上去哪里寻这样的好妹妹?自己可是一个男子汉,不为妹妹分劳,反而要妹妹伺候自己,像话吗?小三子赶快走去泉边洗脸漱口。他回来时,小神女已斟好了茶,摆好一只烤得喷香的山兔子。小三子说: “山妹妹,以后这些事我来做好了,你应该多睡一会儿。”
“你会做吗?”
“我怎么不会做了?”
“你别做了,只要你这两天内,集中精神,学好练熟这一门匕首拼刺法就行了。我只有三天时间教你,第四天我就要回去,不能教你啦!”
“妹妹,我一定会用心学的。”
用罢早餐,略为休息一下,小神女便在泉边空地上传授小三子匕首拼刺法了。她先将这一套刀法的招式抖展出来,然后配合口诀和心法,一招一式教会小三子。这一门短刀法的招式不多,只有六十四招,完全是在那一门所谓奇妙逃跑身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整整一个上午,小三子才勉强学会了这六十四招的匕首拼刺法。到了下午,小神女便叫小三子将这一门短刀法从头到尾抖展出来,一发现有什么姿式和招式不对便立刻纠正,重新再练,直到小三子将所有的招式练到准确为止。小三子一天来勤学苦练,直到晚上,才算将这套匕首法记在心中,并掌握了刀法的奇变要旨。
小神女高兴地说:“小三哥,难为你了,你总算学会了这一门防身自卫的武功。”
“这都是妹妹教导有方。”
“要是你不用心学,我怎么教导有方,也是白费劲!小三哥,今后就是你熟练掌握和对敌交锋中的运用了。我怎么也想不到,你竟能一天就将这门匕首拼刺法学上手。你大概是这两年多来,勤练我教你的那一套身法吧?”
“是!妹妹教我的那套奇妙逃命身法,我是不敢松懈练习的。”
的确,由于小三子有了这一门身法和拳脚功夫,所以能在短短的一天内,将这门匕首拼刺法学上手,不然,恐怕三个月也学不会了。
第二天一早,小三子便起身继续苦练。匕首是一门短兵器,在兵器上是短一寸,险一分。它不同于长兵器,如木棍、软鞭、三截棍、链子枪和长枪,可以远距离攻击对手,自己不大受威胁;也不同于刀剑之类兵器的轻灵或者威猛。它只是一把短短的三寸长的匕首,要贴近敌人交锋,才能发挥匕首的威力。贴身近战,异常危险,生死胜负,往往只在刹那之间,所以身法一定要灵活奇变,快如电闪,矫如灵豹,捷似飞燕,闪身如滑鱼脱兔,一纵即逝。几乎所有的武林高手都用刀用剑,而不用匕首。当然,极为上乘的高手,那是所有兵器都不用,凭一双掌就可与人交锋;而且任何物!件,哪怕是枯枝败叶,到了他的手中,皆可成为可怕的兵器。小三子目前不可能是这样的高手。小神女之所以传小三子这一门匕首拼刺法,主要是见到小三子将自己以前传给他的那一门奇变轻灵身法,练得异常纯熟,已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掌法进步也十分可喜。而这门匕首拼刺法,正是在这两门武功的基础上发展的,抖展出来,有鬼神莫测之功。若是学刀法剑招,那就要从头学起了。而且像小三子这样未成年的青少年,带刀佩剑在江湖上行走,太引人注目了,等于告诉人家,自己是武林中的人。碰上一些争强好胜的武林人士,难免不发生矛盾和冲突,这不符合小三子不想张扬自己的性格。要是佩带匕首藏身,就不会引人注意。在这种种因素之下,便想到传小三子这门匕首拼刺法。
小三子又整整苦练了一天,不但这门武功深深刻在心中,而且能任意抖展出来。小神女无论叫出其中的任何一个招式,小三子都能准确无误地一下施展出来。小神女看得心喜,说:“行啦!现在你算是真正学到这一门短刀法了。要是你能将最后两招运用纯熟,可以放胆在江湖上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啦!”
“山妹妹,我今后一定会勤练这两招。”
匕首拼刺法的最后两招,一招是“千里追魂”,一招是“美人回盼”,都是在万不得巳时匕首脱手掷出的招式。若是追杀万恶不赦的恶魔,或是碰上武功比自己高的敌人,自己在逃命时,骤然返手一招“美人回盼”抖出,可出其不意刺中敌人。即使不能一下取敌人性命,也能令他身受刀伤,吓得不敢再追赶,自己可从容而逃。这也可以说是救命的招式。小三子对这两招的确欠火候,除了欠准确,更主要是一身真气不十分深厚,掷出的匕首威力不十分强。要是小神女掷出,不但命中敌人要害,其威力之强,直可以洞穿大树干,插入岩石之中。
尽管小三子对这两招还欠火候,但他这时的武功:轻功、身法、匕首和掌法,加上一阵风的那三招救命连环三掌,已是当今武林中不可轻视的高手了。回龙寨邵家父子手下的一批高手,要胜他恐怕不容易。要捉到他就更困难。
第四天上午,他们便分手了。小神女带着她那头豹子,带小三子走出了大森林,指着西边的山峰说:“小三哥,你朝那座山走去,翻过山峰,山峰下便有个叫中黄的小镇。到了小镇,便有一条大道南下直去黎平府城了。到了黎平,你便可以去古州啦!”
“山妹妹,只要到了黎平府,我就知道怎么走了。”
小神女本想吩咐小三子学会了这门匕首拼刺后,千万别争强好胜而伤害了无辜的人。但想到小三子根本不是什么争强好胜之人,更不会炫耀自己去招惹是非,不知道他几年的小偷生涯,极不想别人知道他的面目,还是天性如此,不像自己好捉弄人,想想就没有说出口了。她说:“小三哥,那你路上多保重啦!”
小三子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与小神女分手。他与小神女相处的日子不多,两次意想不到的相遇,都留给他难以忘情的记忆。第一次与小神女在八开小镇边邂逅相遇时,只感到小神女是一位天真、大胆而又好心的小女孩。以后在覃婆婆家中又意外再见,又感到小神女是位好奇、好玩、任性的有钱人家的小姑娘。直到小神女在栽麻小镇救了辛姑娘后,令他惊震、愕然:这山妹妹竟然是身怀武功、行侠仗义的奇女孩,令他完全改变了对小神女的看法,已将小神女看作是一个最可敬爱的人,用不着自己为她路上的安全担心。
这一次又在这森林中不期而遇。尽管小神女顽皮扮成大头山妖,几乎将自己吓死了。但小神女将自己视为亲人般的真情、随和,又令小三子激动不已。她既喜欢不时捉弄自己,在传授武功时又那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悉心相教。短短三天相处的日子,小三子是一生一世也忘不了。要不是为了侯府上上下下的人和一阵风的约会,小三子愿与小神女在这森林中长相守,哪儿也不愿去了。所以小三子在分手时,依依不舍地叮嘱:“山妹妹,今年十二月,你一定要来古州呵!”
“是的,我一定会去的。”
小三子有了小神女的第二次保证,放心了,便缓缓而去。他几乎是三步一回头,看见小神女站在林边向自己扬扬手。最后一次回头时,山妹妹和她的坐骑豹儿跃入森林里消失了。小三子恍然若失,站了良久,才往山峰走去。
一路上,小三子总拨不开小神女留在心中的倩影。小神女的精灵古怪、一颦一笑、言谈举止,都令他刻骨难忘。尽管小三子知道小神女的人,也了解小神女的个性,却总感到小神女似迷一样,不知道小神女家住何处,也不清楚小神女出身是什么样的武林人家。她爷爷就更为神秘了。小三子不敢去问,他也有青少年的好奇心,也不是什么武林中人,却知道江湖上不成文的规矩:千万别去打听一些高人的行踪。别人不想说的事也千万别去动问,说不定会招来祸害。何况小神女也不想他去问,甚至连在森林中相遇和传艺的事,小神女也叮嘱他千万别说出去。要是让人知道了,小三子今后不但别想能见到她,她爷爷一旦恼怒起来,会杀了他的,也会杀了所有知道的人。这更吓得小三子不敢乱对别人说了。自己死了不要紧,却害了其他人。何况小神女的爷爷行踪莫测,像神仙般的人物,几次去古州城观察自己,自己却半点也没有发觉。似乎这位神秘的老人无处不在,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和眼睛。
小三子一路走着,一路在沉思。蓦然间,他听到一阵唢呐声从山下传来。他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已翻过那座山峰了,自己正朝山下走去。山下有一条路,蜿蜒地向南面的一处小镇而去,恐怕那就是中黄小镇了。唢呐的声音,正是从山道上传来。山道上有一队人马,打着红旗和罗伞,罗伞下有一位身穿红色衣袍的人,骑在一匹扎着花彩的马上,在前面走着。队伍中间,有一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