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园- 第3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义,杨广绝对不愿辜负。

“奶奶的,这皇上当得真累!”见到群臣串通起来跟杨广扯皮,罗士信心中暗自叹息。从他的角度看来,什么国家正在用人之际,什么资历人望,那统统都是扯淡。李旭既然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将雄武营的一伙混混拉上战场,就有可能在同样的时间内令左屯卫恢复生机!这些大臣们开口国家,闭口大隋,实际上心里想得全是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上的事儿。包括来护儿,也未必按着什么好心。看他笑起来那个模样,目光里分明藏着刀么?

“如果我罗士信来处理!”他在心中胆大包天地设想,“就命人把姓裴的、姓虞的,还有那姓孔的都推出去砍了。什么老臣名儒,没他们在,大隋朝说不定还有机会缓过阳气来!”

“耳软心活,优柔寡断,再加上一个公义气私恩不分。这陛下,不过如此!”不仅仅是罗士信,坐在他身边的李世民也对杨广的行为极其不屑。“说圣人言,做糊涂事,身边再围着一堆只会捞好处不会做实事的马屁鬼,这大隋,还有希望才怪!”这样想着,他不禁又开始为自家的前途担忧起来。“有道是覆巢之下鲜有完卵,朝廷虽然对李家刻薄寡恩,大隋若是亡了……”

李世民打了个冷战,不敢再继续想。就在此时,他身边的云定兴老将军站起身,向杨广建议道:“陛下,末将有一个主意,不知道是否可行?”

“你尽管讲来!”杨广正愁得眉头不展,听云定兴说有办法,也不管先前对他成见多深,立刻笑着回应。

云定兴是废太子杨勇的岳父,因为这一层关系,多年来屡屡受到杨广打压,最惨时差点满门被抄。亏了此人颇通自保之术,及时地和宇文家搭上了关系,所以拣了一条命回来。这些年此人一直在官场上磕磕绊绊地混日子。凭着两朝元老的资历,如今官做得不大,但也不算太小。

他手上带领的是一直边军,因为主将受排挤的缘故,士卒缺额甚多,可用之材也留不住。这样一支队伍握在手上,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绝对是个祸害。所以云定兴一直想找机会告老还乡,把手中的兵权交出去。眼下群臣为李旭的安置争论不止,对云定兴来说,简直是送上门来的好买卖!

“陛下,末将今年已经六十有七,纵使有心为国家尽忠,气力也不济了!”云定兴开口,先挑明了自己的困难和对大隋的忠诚。“这些年来末将之所以恋栈不去,主要是怕后继者无能,误了陛下之托。而近日来末将与李郎将并肩作战,亲眼目睹其定谋破敌,易如沸汤泼雪。因此,末将愿举荐李郎将接替末将之职,望陛下恩准!”

“这怎么行,陛下,臣不敢担此重任。云老将军宽宏大度,乃名帅之材,臣不敢窃其位自肥!”云定兴的话音刚落,李旭立刻出言拒绝。

清晨入宫之时,他看到了宇文述父子垂头丧气地向外走。所以当来护儿提起由他取代宇文士及掌管雄武营时,心中充满了渴望。“如果我掌管了雄武营,重木就不会撑得像现在这般苦!”好友试图在疆场上战死的行为一直印在旭子心头,每次想起来,都觉得万分沉重。

谁料到杨广对宇文士及信任依旧,根本不打算将雄武营交给其他人。而云定兴老将军一路上对李旭言听计从,视若腹心。如果李旭取代了老将军的职位,在他人眼里,未免显得过于无情无义。

“李将军切莫推脱,我老了,真的到了乞骸骨之时!弟兄们这些天来一直跟着你,知道你的能为。你到取代我,不会有人不服气。而将麾下士卒交给个有真本事的人,老夫心里也少了一份牵挂!”云定兴侧过头,对李旭坦诚地交代。

“老将军高风亮节!”没等李旭再度推脱,杨广高兴地回复。“朕就许了你,你麾下边军,从此交予李将军统率!粮草器械,朕会尽快命人补足。人员缺额,李将军也可以从流民中填补。”

“谢陛下隆恩!”云定兴后退半步,抱拳肃立。

“朕亦不会亏待云老将军!”没等李旭继续推辞,杨广冲他摇了摇头,示意其稍安勿躁。“云定兴听旨,此番雁门决战,你劳苦功高。朕特许你进位左屯卫大将军,宜阳公。回乡养老,俸禄按郡公例!”

“末将,末将谢陛下宏恩!”云定兴喜出望外,眼泪夺眶而出。“臣,臣家世世代代,永远不会忘记陛下知遇之恩!”

“嗯,你盔甲在身,不必多礼!”杨广上前两步,托起云定兴几乎垂到地面上的胳膊。“今后若是有闲,常来东都看看朕。朕也老了,记性不比当年!”

记性不比当年,等于说杨广准备将当年的恩怨一笔勾销了。云定兴听了这句话,心中如有一股热浪在翻滚。终于再忍耐不住,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来。

第三百四十八章 君恩(4)

感受到手背上热乎乎的水渍,杨广心中亦是酸辣辣的难受。云定兴是杨勇的岳父,为了稳定权柄,杨广即位后很快便将自己的几个兄弟极其党羽铲了干干净。他这些年一直把云定兴放在边军中,就是为了尽量和对方少相见,以免心中愧疚。但人总是在越困扃时刻越怀念亲情,纵使帝王也不例外。如果当年不是他自己将几个兄弟逼得死的死,疯的疯,今天大伙携起手来共渡难关,说不定大隋又是另一番局面!

念及这些,杨广拍了拍云定兴的手背,长叹着说道:“老将军有空就常回东都转转,你的府邸,朕一直给你留着!咱们君臣,有始有终!”

回过头来,他又将目光转向李旭。“你要好自为之。咱大隋边军向来是最骁勇善战的,你将来切莫坠了老将军的威名!”

“老臣(末将)尊旨!”云定兴和李旭同时答应。裴蕴和虞世基等人见李旭执掌一部边军已成定局,想阻拦也来不及了,也只好悻悻作罢。

“好在此子没有进入朝堂!”裴蕴扫了李旭一眼,心中暗道。在他们这些人的心目中,朝堂是国家的中枢所在,距离皇上距离越近的地方地位越显赫。至于边军将领,虽然有权开府建衙,但距离两京甚远,根本威胁不到他们的利益。

本来李旭和这些朝中权臣就没什么积怨。众人之所以合力排挤他,不过因为大伙都出身自世家大族,而偏偏他出身寒门,怎么看都不顺眼而已。这就好像一池锦鲤中突然跳入了头泥鳅,大伙讨厌的只是它那身泥土色,而不问其具体行为是否构成危害。待到如愿将李旭排挤出朝堂,很多人的心气也平了。非但不想再继续追杀,反而向其示起好来。

“汾阳周围民间凋敝,补给难以自筹。微臣以为,陛下可使李将军率部移防真定,以灵寿、深泽、博陵、赵郡等地物资进行补给!”朝散大夫黄衮先向李旭笑了笑,然后奏请杨广考虑汾阳军的现实困难。

“臣附议。李将军威名远播,移师河北,刚好威慑那些乱臣贼子!”太府卿元文都出班附和。

杨广刚才已经考虑到了这一层,只是没想好到底将手中这支力量安置在何处才更能发挥其骁勇善战的特长。听完几个臣子的谏言,心里慢慢有了个好主意。

“李旭上前听旨!”杨广笑着踱回御案之后,大声道。

“末将在!”旭子大步走到金殿中央,抱拳肃立,端端正正向杨广行了个军礼。

“此番雁门破贼,李卿功不可没。朕封汝为冠军大将军,汾阳军大总管,博陵郡侯。特赐开府建衙,总领汾阳军,兼授涿郡、山谷、恒山、博陵、赵、信都六郡抚慰大使,承制黜陟选补郡县文武官。剿匪平叛,危急之时,补给可从地方钱粮中扣除!”

“啊!”杨广话音刚落,黄门侍郎参掌朝政裴矩和内史侍郎参掌朝政虞世基二人同时倒吸了口冷气。他二人刚才还在心中暗自庆贺阻拦李旭入朝成功,没料到杨广一转头就给了对方这么大的好处。冠军大将军是从二品武散职,单论级别,比左屯卫大将军还高了半级。而汾阳军大总管是实授官,表明李旭非但可以接替虎贲郎将云定兴所部汾阳军,还可以自己决定军中所有事务,对不服从命令的下属有生杀予夺之权。开府建衙是朝廷特别赐给高品级武将的权力,拥有此权的武将有资格自己提拔校尉以下军官。从五品督尉一直到三品将军,凡在他麾下的,他都可以保举,兵部和吏部往往只走个过场便要授予印信。而六郡抚慰大使,承制黜陟选补郡县文武官则权比一方诸侯,凡是所辖范围内的文武官吏,理论上都可以随意任免!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河北北部明明有十几个郡,杨广偏偏将临近河东,匪患最轻微的六个郡划给了李旭去‘抚慰’。至于河间、平原这些窦建德叛军盘踞之地,还有可能面临叛乱的虎贲大将军罗艺治下,杨广则让李旭全部回避开。这样,即便将来河间、蓟县各地出了大乱子,李旭如果觉得手中兵力不足,也可以坐视不理。因为他的辖地不包括那几个郡,朝臣们还不能弹劾他消极避战!

可以说,从杨广登基以来,从没有一个年青人如此受宠。哪怕是宇文述和来护儿二人的子侄,目前也没拥有如此大的权力。有了这些权力,汾阳军的驻地便可顺利从河东道北部移动至河北道西部。凭着六郡之地的钱粮,朝中即便有人暗中给李旭使绊子,也阻止不了汾阳军的快速发展壮大。至于显贵无比再进一步便可封公的博陵郡侯之爵位,与巨大的实权相比,反而不那么令人震惊了。

“恭喜李郎将!”屈突通和云定兴二人没等众同僚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同时向李旭道贺。

“傻子,还不感慨谢恩!”罗士信在心中暗叫。他看出来很多人对杨广的这个决定非常不满意,只是一时没有人领头,所以才没提出反对意见。御案后那个家伙耳朵骨软得像丝绵,若不抓紧时间敲砖钉脚,恐怕这点好处转眼便被收将回去。

这些年来,李旭一直在官场中打滚。即便在木呐,屈突通和云定兴二人话中的暗示之意还是能听明白的。当即深深俯下要去,接旨谢恩,顺请杨广恕自己甲胄在身,无法行全礼。但表示接任之后一定不负朝廷所托,尽快挥师东进,早日扫平六郡盗贼,还朝廷和百姓一片安宁之地。

“你先莫急着挥师东进,朕还要在河东道巡视几天,你带了汾阳军,在御林和雄武二军外围警戒。待朕进了太原,你再回汾阳去收拾。咱们君臣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你这些年打了那么多胜仗,都是怎么赢的,抽时间到朕身边说说,朕喜欢听!”杨广终于做成了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事,开心地补充。

‘这小子福星高照!’虞、裴等人追悔莫及,却不能强迫杨广收回成命。只好笑脸上前,恭喜朝廷又得一良帅,恭喜李旭高升二品武职。李旭也不介意对方话里话外的挤兑意味,笑呵呵地向对方一一还礼,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才能不足,希望几位德高望众的前辈老臣不吝赐教。至于所部兵马的粮草军械,也没忘记趁着杨广在场,直接向监管兵部事务的裴矩大人开口讨要。

裴矩无法当着杨广的面推脱,只好答应,转手将此事交给兵部尚书赵孝才处理。李旭当日在荥阳城外对赵孝才曾经有过救命之恩,后者一直想找机会报答。见参掌朝政裴矩不阻拦,当即大着胆子把此事应承下来,并主动建议李旭多备战马,以便在平原之上追杀逃寇。

“这次截杀突厥人,倒是俘获了许多良马。都找专人押在了城外,准备随时解往东都交割!”李旭先向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