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确实非同小可,他便是东北部的粟末靺鞨人首领大钦茂,被李隆基封为渤海郡王,后来立国为渤海国,是唐朝时赫赫有名的边疆强国。
按理,这样一个边疆藩国,藩主入京觐见应是一件很隆重正规之事,今天却像做贼一样偷偷来见李庆安,其实他是不得已,渤海国位于契丹和卢龙节度以东,和契丹、奚一样,属于安禄山的势力范围,安禄山造反后,逼渤海国出兵出粮,大钦茂无奈,只得送粮二十万石,出兵五千人,他的儿子也在幽州军营为人质。
但大钦茂并不愿跟随安禄山造反,他深知造反的后果可能就是灭国灭族,为此他宁可牺牲在幽州为人质的儿子,也亲自来长安向朝廷表明他的心迹。
但他又害怕被安禄山知道他进长安之事,恰好此时,杨huāhuā的商队去渤海国做生意,他便利用杨huāhuā商队在渤海国畅通无阻的优势,跟随杨huāhuā来到了长安,又通过杨huāhuā的关系,见到了李庆安。
大钦茂当即跪下,双手捧着开元二十六年李隆基给他的册封表,向李庆安见礼道:“边荒蛮国大钦茂参见赵王殿下,祝殿下千岁千千岁!”
李庆安连忙上前将他扶起,“郡王快快请起!”
李庆安是知道渤海国的,是个非常汉化的少数民族政权,完全学习唐朝政治文化,设立了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人口鼎盛时达到五百余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与新罗是死敌,后来被渐渐强大的契丹王耶律阿保机所灭亡,消逝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李庆安一直想和渤海王搭上关系,但一直就没有机会,没想到今天渤海王大钦茂居然亲自来长安了,李庆安连忙请他坐下,又命人给他上了一副碗筷。
“我还以为郡王会从海上过来,没想到还是穿过了河北道。”
李庆安笑着给他倒了杯酒,“先喝杯酒压压惊,正事以后再谈。”
大钦茂受宠若惊,连忙道:“殿下太客气了,来打扰殿下,实在是迫不得已。”
“谈不上打扰,其实我也是很想见一见郡王,郡王来得正好,来!我们先喝一杯。”
李庆安举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这时杨huāhuā娇笑道:“殿下!我送的礼物还可以吧!”
“嗯!今天表现不错,来!你也喝一杯。”
杨huāhuā被李庆安夸奖,她十分兴奋,眼bō盈盈地望着李庆安,当然,她是个聪明人,她知道李庆安看不上她,也不敢再打旧情复燃的主意,她只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一旦安禄山完蛋,她也能全身而退,不被牵连,可以说她是一个双面间谍,既在安禄山那里吃得香,也能反过来出卖安禄山,而成为李庆安的坐上宾,说到底,她是个商人,考虑的只是商业利益。
大钦茂毕竟是一国郡王,他发现李庆安不是他想象中那样冷酷(强)硬,相反十分和蔼风趣,很容易相处,他也渐渐放开了,有杨huāhuā在旁边,他不谈正事,便给李庆安介绍渤海国的情况,两人相谈融洽,不时发出一阵阵地大笑声。
这一顿午饭吃了足足有一个时辰,才渐渐到了尾声,李庆安命亲兵先送大钦茂去休息,明天再具体相谈正事。
李庆安也有了七分酒意,他今天兴致颇高,大钦茂的到来使他一直以来的一个思路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可以说,杨huāhuā这次立了大功。
他看杨huāhuā的眼光也变得友善起来,他喜欢杨huāhuā这种聪明的女人,也佩服杨huāhuā的魄力,别人都争相逃离河北,她却反其道杀了进去,用一个莫须有的贵妃钓住了安禄山,至于她到底有没有和安禄山上chuáng,他并不关心,正如他从来不关心杨huāhuā从前有多少入幕之宾一样,他对她没有兴趣。
只要杨huāhuā不要往那方面牵扯,那他对杨huāhuā也就有了一种善意,毕竟她是杨玉环唯一的亲人了。
“夫人,以我对你的了解,你今天不会无缘无故地送这个礼物给我吧!”
杨huāhuā也多喝了几杯,酒气将脸庞蒸得像云霞,眼睛也媚得仿佛滴下水来,尽管如此,她的头脑却异常清醒,她引荐大钦茂给李庆安一方面固然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另一方面也想得到河东北唐军的部分贸易权,见李庆安问到了这个问题,她娇声笑道:“小女子有个小小的要求,不知赵王殿下能否答应?”
“说来听听!”
“是这样,听说北唐军每个月都要将大量的银元从长安运到河东,能不能把这件差事交给我的huā记柜坊办理,我帮你运去,我在太原有三家柜坊,到时河东军方若有需求,可以直接从我的太原柜坊提取,殿下,你看这样行不行?”
杨huāhuā的提议让李庆安有了几分兴趣,这就是通存通兑的雏形了,异地存取款,王宝记柜坊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让柜坊去操作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李庆安不想给杨huāhuā,他知道杨huāhuā真正的目的是要得到银元去低价兑换铜钱,这种投机生意虽然他不(禁)止,但也不会推bō助澜,拿士兵的军饷给杨huāhuā去做投机。
他没有当场拒绝,而是换了一个话题道:“夫人为何不去做正当贸易呢?”
杨huāhuā聪明绝顶,她见李庆安不提银元之事,知道他不肯给自己,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但她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既然李庆安提到了贸易,她便顺杆向上爬了。
“哎!我怎么不想做贸易呢?贸易是我的主业,只是现在商机不多,很难赚钱啊!殿下能不能赏我一碗饭呢?”
提到贸易,李庆安沉思一下道:“这样吧!我告诉你一个内幕消息,如果你把机会抓住了,你就会大发其财。”
杨huāhuā大喜,急道:“殿下请说!”
“朝廷已经决定扩大海外贸易,准备扩建明州港,用来发展对新罗和日本的贸易,也有对大食和bō斯的贸易,我建议你不要总在国内打转,把目光放远大一点,去做海外贸易,我相信凭借你的能力和魄力,你必将能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
李庆安的一席话使杨huāhuā砰然心动,其实她也在考虑自己的出路了,但她一时看不清晰,李庆安的一番话如拨云见日一般,使她眼前豁然开朗,海外贸易,她仿佛看见了来自海洋的滚滚财富,此时,她感受到了李庆安的诚意,对她的一份关心,她心中异常感动,十年来她和李庆安的恩恩怨怨在她心中消失了,她站起身向李庆安深深行了一礼,无比诚挚地说道:“huāhuā他日若有成,全是殿下所赐!”
李庆安也想不到,他今天的一次午饭彻底改变了杨huāhuā的命运,多年以后,杨huāhuā成为了大唐帝国对日本国贸易的第一大商人,她的huā记商行几乎垄断了大唐和日本间的民间贸易往来。
她的儿子后来也步入仕途,官拜鸿胪寺少卿,主管对日本和新罗的外事联系。
这是后话不提,当李庆安回到府时,他接到了从河东传来的紧急消息,安禄山兵分两路,大举向河东发起了进攻。
.......
卷十五 定鼎天下 第六百三十三章 燕军西寇
第六百三十三章燕军西寇
清晨的雾气如牛(乳)般弥漫在绵蔓河两岸,大片的麦田已呈深绿sè,一株株壮苗已经分蘖成穗,这里是冬小麦区,和南方不同,在五月时冬小麦收后,这里将种植粟米,而不是水稻,此时正是田里大忙时节,尽管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散尽,但随处可以看见农民忙碌的身影。
这里是河东故关以西,属于太原府石艾县境内,远处依稀可以看见巍巍的太行山,这里也是井陉的河东入口,兵家必争之地。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马蹄声越来越近,一队骑兵从西面飞驰而来,风驰电掣,冲散了清晨的雾气,地里的几个乡农都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其中一名年纪稍长的老农,更是显得忧心忡忡。
“长庚叔,听说最近要打仗,会打到我们这里来吗?”一名年轻人担忧地问道。
另一名中年人笑道:“四郎,你是民团,要不要打仗,你还不知道吗?来问我们。”
“莫大叔不知,我虽是民团,但也只管按时参加操练,打不打仗,我怎么会知道?适才我见长庚叔忧心忡忡,想他年长见识多,所以忍不住问他。”
那叫长庚的老农叹了口气道:“我也只是凭感觉,从昨天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五拨骑兵了,都是报信的兵,若不是井陉里面出了事,他们怎么会这么慌忙,我估计安禄山已经向河东出兵了。”
老农一席话让所有人面面相觑,有人叫喊:“这麦子还没好,若贼兵来了,麦子不就全毁了吗?”
也有人想得更多了一点,惊慌道:“贼兵都是胡蛮,杀人放火抢女人的,家里有年轻女人的,赶紧跑吧!别管麦子了。”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有说要跑的,有说等官兵的,没有一个人拿定主意,这时,麦田边远远跑来一人,当当!地敲锣喊道:“大家先回村去,里正有急事商议,快点回去!”
“莫大叔,我们走不走啊!”
“哎!你反应这么迟钝怎么行呢?快点走吧!”
众人都慌了手脚,收拾了东西就向村里跑去。
这些乡农的家就在前面不远处,叫做蔓北村,是一座三百多户人的大村子,由五个大宗族组成,另外还有十几户不属于这五个大宗族的散户,村子里年轻人不多,一部分年轻人去太原谋生了,另一部分人则从了军,剩下的后生都参加了民团,共一百二十人左右,和附近村庄的年轻人一起,约五百多人组成了一个民团营。
此时在村口的几株老槐树下,密密麻麻挤满了男女老少,中间五个宗族的长者围成一圈,正神情严肃地听一名年轻官员说话。
年轻官员姓赵,是石艾县县衙的兵曹主事,身旁跟着蔓北村的里正,从麦田里陆陆续续赶回来乡农都挤进了人群中。
“各位乡亲,天不亮,我们县衙的人便全部下乡了,刚刚接到太原府严使君的紧急命令,所有人都要转移进太原城,如果不愿意去太原城的也可以,但必须往汾州、晋州转移,时间非常紧急,请大家今天就要出发。”
“赵主事,我想问一下。”
一名莫姓的宗族老者开口问道:“还有一个多月麦子就黄了,官兵有没有可能守住故关,不让贼兵进河东?”
“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故关那边已经有一万多官兵,既然这样说,我估计故关就是快守不住了。”
说到这,年轻的官员又提高的声音,“各位乡亲,贼兵的残暴大家也知道,所过之地十室九空,很多都是契丹人、奚人,凶狠残暴,就像野兽一样,为了保命,大家不要管麦子了,太原府那边也传来消息,朝廷已决定,今年太原府的租赋全免,另外大家转移进太原城,有帐篷住,有官府赈粥,等打败贼军后,我们再重建家园,事不宜迟,大家赶快动身吧!”
年轻的官员还要去另外几个村庄,他又动员了一阵子便骑马走了。
官员一走,村口顿时吵嚷成一团,孩子的哭声,女人的喊声,叫骂声。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