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匠也。”
“先生熟读诗书,应该知道,春秋时期,医为贵族,但为何不过千年,医者就变为匠了呢?”
****嘴巴微张,他从未思索过这个问题,他想的做多的是如何让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学生……
“春秋时期,巫医为一家,巫为贵族,常为国师,行问卜吉凶,甚至主国家命运,巫医自然也收人尊敬,到后来,巫医之间因救人理念不和,这才将巫和医分开,从此,巫医之间又分为三种,一种为巫,一种为巫医,还有一种则是医了。但周灭,春秋战乱之后到了始皇帝那里,巫被废除,医也受到了牵连,到了汉朝,因文字已不是贵族所享,平民也有识字学医之人,所以医从贵族到士,及至儒家独尊,医者才遭贬低。”
说到这里,木兰就是一肚子的心酸,你要说儒家不好,那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所在,甚至在今天成了最主流,但你要说它好,就因为它,许多的思想和文化被侵占掉,人们的思想也固化,大家渐渐的只是接受,并不再有新的思想出现,就是有,也多是在儒基础上。
而本来备受重视的医、工、商等,他们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就连朝代都很少有超过五百年的,多是三四百年就灭亡……
木兰所处于的时空就相当于前世的唐,前朝对医者并不看重,甚至贵族和皇族时常迁怒医者和其家人,当年钟先生之所以愤然从京城离开,就是受不了那些贵族的轻视和任意侮辱,回到江南之后才一切以钱为衡量。
上位者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世人的观点,所以在前朝的时候,医者的地位就从士下降到了工,甚至还隐隐被排在工的最后……
李江和苏文每每想到这个都觉得对不起李石,觉得是他们害了李石……
木兰虽然也心疼李石,但因为她对医者没有偏见,倒是没有什么异样,而木兰不知道,也正是木兰的这个态度才让李石好受不少。
两个弟弟内疚,让他恍惚时也不由的怀疑自己医者的身份地位,但木兰的态度是最好的治疗。
木兰不觉得医者地位低下,只是单纯的心疼他被世人所偏见,李石从那以后就不会再胡思乱想,认真的对待自己的这份职业。
木兰因为好奇医者的地位变化,曾经对这段历史重点研究过,比起虽然通读历史,但不关注这方面的****来说更具优势。
****就起了好强的心思,顿时与木兰辩论起来。
****是引经据典,木兰背诵不出那些古文,但她读书从来是在脑海中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然后记住内容,因此她也不遑多让。
****虽然觉得此人说话很白,但见识却还是士之上,比自己几个学生也不遑多让。
陈夫人准备好了午餐,见两人还没出来,好奇之下就过来看,就只见木兰板着脸冷冽的道:“由此可见,世人对医者的偏见,儒家要付三分之一的责任,上位者付三分之一。”
“那还有三分之一呢。”
木兰眼里闪过悲哀,“自然是医者了,他们若能开馆教人,不藏私隐技,又哪里会步步被人紧逼?”
“匠者多在乎手艺,民间都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民谚……”
木兰讽笑道:“匠与士一样,士能广为传播知识,匠为何不行?说到底是世人态度影响了匠的思想,这些技能都被隐藏起来,一旦所教之人稍显愚钝或是无后人传承,一门技艺就这么消失了。”
****沉默。
“儒家重思想,认为学而优则仕,认为“学得百般艺,货与帝王家”,将出仕视为唯一正途,而其他则被归为旁门左道,但其实,这世上行业千万,难道所有人都能出仕为官?那这样,这世界还能存在?他们视“治人”为本,视“治物”为末,所以才一再的打压医,天文等工科”木兰说到这里,想起自己来这儿的目的,就问道:“先生推崇周礼,那么请问先生,先生觉得儒家独尊是否是好事?”
****的心就跳起来,眼猛地看向木兰,看到对方眼里的坚持,****心里犹如惊涛骇浪。
时至今日,儒家早就占据正统地位,当年道家还能与之一争,但道家向来主张“无为而治”又因种种因素,现在儒家独尊,木兰说出这句话来,幸亏这里只有他,若是传出去,只怕天下士林震动。
多年来,他心里何尝没有这样的疑问,但他推崇周礼,因为周礼向天子,当年孔圣人就是周礼的一个坚定的支持者,大家虽然笑话他,虽然觉得他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但不会有人阻拦,因为儒家与周礼同出一处,可现在木兰的质疑却会激起天下士林的反击。
****本身就是文人,再没有谁比他了解文人的性格手段了……
看到****眼里的担心,木兰微微一笑,抬头去看上面的花树,怅然道:“先生放心,这些话也不过是在先生和我夫君面前说说罢了。”
****就感兴趣起来,“令夫也是如此想的吗?”
想到李石,木兰笑容微柔,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到:“他比我博学,见识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李石比她认识的还要深刻。
****就不由心动起来,“你怎么就想起开办学堂?”
木兰就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
她是经历过灾难的人,因为站在府城看,所以知道的也就清楚些,苏家庄所在的地方算是比较穷的一个县城,而那块又算是整个县城中最穷的地方,因为那里土地肥沃,那里的地多半是大地主家的,比如府城苏家,而那里的村民就多是佃农,也就只有李家庄等少数几个庄子多半的地势自个家的。
佃农多,意味着没有自己的土地,就意味着贫穷。
那里一旦发生灾祸,死的人就是大片大片的,木兰不可能帮他们买地什么的,也就只能从教育这一块入手,但贫穷之家,很少有孩子能够坚持读下去,或者坚持下去也很少有读出来的,那样还不如另寻出路,所以木兰想要开一个学堂,里面不仅教他们识字,各种技艺的先生她都请了一些,那些孩子学了,就算家里无地耕种,好歹也有一个谋生的手段,只要他们肯吃苦,就一定不会饿死。
木兰就住在府城之中,对各种人才的缺失还是很了解的。
****微微皱眉,“那样学生们出来多是工了?”
木兰点头,“先生,这世上入仕为官的不过万人中有一人,士也不过是千人中有一人,那么,剩下的人都是谁?”
****震动。
“孔子周游列国,为君王讲学,但又不仅仅是为君王,也为百姓开坛讲课。”
****沉思。
陈夫人慢慢的退出去,她不是很听得懂两人说的话,可对丈夫的了解让陈夫人明白,丈夫被木兰说动了。
陈夫人没想到儿子和这么多学生上山都没用,最后却是一女子请动了丈夫。
不过这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事,陈夫人脸上带了笑,对老仆妇道:“等一下你就回去收拾东西吧,我们过几天只怕就要下山了。”
老仆妇眼睛一亮,“老爷想通了?”
“会有人劝通的。”
老仆妇只是单纯的高兴,并没有多想。
陈夫人安排了一番,估摸着两人也说的差不多了,就到后面请两人出来用饭。
****和木兰才坐下,外面就响起了马的打响声,书童忙出去,不一会儿就递进来一个拜帖,“一位叫李石的公子来拜访,说是李太太的夫君。”
☆、218。第218章 相谈
李石是接到木兰的信后就快马加鞭赶过来的,了不是他不放心木兰,而是钟先生认识这个****。
医者的身份地位的下降一直是钟先生心中的痛,那些人虽然重金请他去看病,却又多看不起他,而这位****算是少有的对待医者态度还算公平的人,所以就将此人平生事迹和李石说了。
和木兰一样,李石觉得这样的人教出来的学生就算是不能继承他的君子之风,却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关键是此人并不顽固,能听进劝言和各种不同的思想政见。
木兰开办的那个学堂,说是学堂,但何学坊也差不多了,就算是请了先生管理,只怕那些人虽然领着他们给的报酬,但还是回看不起他们,到时候反而惹得自己不开心,所以李石才想亲自过来看看。
不过,看到木兰可以和****同桌而食,李石就知道差不多。
如果说****只是被木兰的见识折服,那么,对李石则是欣赏加佩服了。
和木兰读书会将古文翻译过来一样不同,李石和这时代的人一样,记住的是古文,而古文一从心里流淌出来,他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根本不用像木兰一样多一道程序。
李石自信自己的博学并不亚于苏定,但是,和****相比,李石还差了很远很远,因为阅历和经验,李石在****眼里还如同少年一般,但就是这样也足够****惊喜的了。
就是他手把手教导长大的孩子都只勉强接上他的话。
****大喜,大喜之下就不愿意和妻子等人用饭了,非要拉着李石到后面去,一副促膝长谈的模样。
陈夫人就不好意思道:“让李娘子笑话了,他就是这样,看见优秀的后生就忍不住拉住人辩论一番。”
木兰不在意的笑道:“知识就是这样的。”
陈夫人倒是诧异的看了木兰一眼,见她眉眼温婉欢快,就知道她是为丈夫的到来而高兴。
****最后答应李石和木兰去接手那个学堂,对于木兰给的佣金也欣然接受,虽然现在他不指着那些钱,但雇佣关系却是要固定的。
但山上东西太多,光那些书就要整理好长一段时间,所以****还一时不能过去,但他舍不得此时就放刚认识的小朋友离开,就拉了李石要他留下多陪他几天。
李石就看向木兰。
木兰低声问道:“可是府城有要紧事?”
李石无奈,轻叹一声,“没有,”想了想,还是低声说道:“只是想你了,还有阳阳。”
木兰的脸上就红起来,李石看见眼里闪过笑意,想起钟先生,觉得也不能让对方太过懒惰,就让他在府城替他坐阵几天好了。
所以李石笑着对陈蒙道:“陈先生相邀,石欣然。”
****大喜,让陈夫人马上收拾出一间客房给他们,今天晚上他要和李石彻夜长谈。
木兰就低下头去笑,李石就瞪了妻子一眼。
李石已经有将近两个月没见过妻子了,自然不可能真的和****彻夜长谈,所以才入夜没多久,李石就打着瞌睡被送回来了。
木兰拧了毛巾给他擦脸,好笑道:“快别装了,人都走了。”
李石就睁开眼睛紧紧的抓着妻子的手,亲了一口,笑道:“还不是为了见你和儿子,阳阳呢?”一扭头,就对上了坐在床上的睁着圆溜溜眼睛的儿子。
两个月不见,阳阳已经有些认生了。
李石就有些委屈,他上前坐在床边,拿了床上的玩具逗儿子。
阳阳最熟悉的就是父亲和母亲,虽然两个月没见,有些生疏了,但却很快就熟练起来,没到一刻钟,阳阳已经主动扑到李石的怀里了。
李石这才心满意足。
“快换了衣服睡觉吧,别再逗他了,不然今晚就不用睡了。”阳阳今天白天睡的有点多,晚上本来就有些精神,要是李石再逗他,今天晚上两人是真的不用睡觉了。
木兰将阳阳按下,给他盖了小被子,哄到:“阳阳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