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成一一点头。
等着人走了,春红还站在大门外不动,周春就凑上前,“春红姐姐舍不得姐夫了?姐夫才走呢就想上了。”
小坠憨憨的道:“妻想夫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春红脸爆红,掐着周春的脸道:“你现在打趣我吧,等过两年有你受的时候。”
“我才不怕呢,我又不嫁人,担心什么?”周春满不在意的道:“我是要伺候太太一辈子的。”
“谁说成亲了就不能伺候太太一辈子了?我现在不也在太太身边伺候?”
“你那不一样,姐夫是我们家的,你嫁也是嫁在我们家里,自然可以在屋里伺候。”
但家里却没有和周春年纪相仿的男仆了,周春要嫁就只能嫁出去。
这些年日子过得好,木兰大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对她又好,周春自然不愿意嫁出去受气,所以决定一辈子当个老姑娘伺候木兰。
“你现在是这样想,等以后有孩子就不这样想了。”
周春撇撇嘴,“有孩子不也要伺候?我要想心疼孩子,家里有的是,再不济以后我弟弟有孩子了我过去抱着养一段时间就是了,谁稀罕。”
春红觉得周春的思想太过惊世骇俗,张张嘴,说不出话来。
周春就拉着她道:“行了快走吧,太太说今天她要亲自下厨,我们快去厨房准备一下。”
春霞已经在厨房里了,周春知道她们是好姐妹,现在又是妯娌,也就不在这里碍着,丢下一句“我们去照顾少爷姑娘们”就拉着小坠跑了。
春霞看着周春跑开的背影,再看只顾红着眼睛的姐妹,顿时叹息一声。
亏得这是在大太太身边,周春和小坠心思也比较正,若是在二太太那里,春红这样的性子,只怕早就被拆骨入腹了。
春霞拉着春红的手坐在厨房里,此时厨房里只有她们俩人,因此她说话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一边摘菜一边低声道:“……小叔这次带了这么多人,又是走的官道,听说那些蛮子连大同府都过不了,安全上是不用担心的。”
春红情绪低落的点头,“我知道,但从这儿到大同路途太过遥远,我实在是有些担心。”
春霞摸摸她的头,“我估摸着要是入冬前蛮子南下不了,二太太就要带着我们去太原,到时候我帮你留意着。”
春红精神一振,但眼里带着些担忧,“你们怎么去这么早?大太太不是说危险,不叫你们北去吗?”
“关键是二爷在那边总要有个伺候的人,他现在是一府长官,后院肯定要有人操办,而且,”春霞压低了声音道:“二太太也不放心二爷。”
春红顿时不说话了。
春霞叹道:“我们姐妹才相聚大半年,这就又要分开了,以后再要见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太原和南阳不同,以前南阳到府城也不过一天半的路程,走慢些也就两天,可从府城到太原,起码得一个多月两个月的路程,来回就要三四个月。
太远了,几年也难得相聚一次。
“你嫁给了大伯,不能留在这里吗?”春红微微有些着急。
春霞想到了老爷,摇了摇头,“老爷那里只怕不愿意……”这一句话几不可闻,但春红和春霞挨得近,还是听到了。
她身子一僵,这才记起当初的承诺和交易。
当时二太太想要把她们胡乱配出去,两人病急乱投医,就向老爷投诚,之后春霞自愿留在二太太身边,她则留在了大太太这里伺候。
她虽然没问过春霞,但春霞从这里传过两次消息给老爷。
这是她们的交易,既然走出那一步了,只要老爷不说停就不能停。
而老爷对她们也的确不薄,她嫁给了向成,现在有了一个儿子,更是单独管着厨房。
而春霞回来后不久也由大太太做主嫁给了大伯向全,现在才怀上孩子。
向成和向全都得老爷重用,关键是人品好,还能干,能够嫁给他们兄弟,春红和春霞都很满足,甚至是带着感激的。
嫁人,就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第一次她们不能选择,但这一次,老爷和大太太却是将选择权交在她们手上的。
春红选择向成的理由比较简单,向成喜欢她,一直在追求她,她心动了就嫁了。
但春霞这边则是完全相反。
她年纪大了,二太太却是存着让她梳头伺候的想法,春霞的亲人都在京城,以后怕是别说在一起生活,怕是联系都困难了。
她也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春霞很聪明,她冷眼看了许久,最后选中了老实善良,踏实肯干的向全。
她陪着二太太回来不久,就隐晦的和李石提供自己想嫁人的想法。
春霞知道,老爷喜欢直来直往,有任何需求和条件可以直接向他提。
而老爷爷的确没叫她失望,还没过年,大太太就提了她的婚事。
春霞知道,二太太有些不高兴,但二太太很会做人,她的份量还不足够二太太违逆大太太,所以二太太连问她一声都不曾的直接让她嫁给了向全。
在见了二太太的态度之后,春霞更庆幸自己的选择了。
因为她知道,换成别人来提,只要对方份量比她大一点点,二太太都会同意的。
“你去太原,那大伯岂不是也要跟着去?大伯可是老爷的人。”
春霞眼里闪过讽刺,“二太太只怕巴不得呢。”
若是能带向全去太原,就相当于在大房这边安插下了钉子。
二太太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春红微叹,“这几年在老宅养的都不适应了,咋听你说这些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春霞带着些淡淡的羡慕道:“那是你的福气。”
春红就加快了手中的动作,“既然要去,我就抓紧时间给你们多做几套冬衣,再过几个月就入冬了,听说那边的冬天可冷了,你的肚子又正好大着,怎么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春霞摸摸肚子,略带些苦涩的应下。
而主屋那边,木兰也在和李石说冬衣的事,“照你这么说,皇上是想要收复失地了,那样一来,岂不是入冬也不能停战了?”
“他们的兵力也不弱,听赖五叔的意思,明年春天之前能停战就算不错的了。”
“那冬衣可要提前准备好了。”
“那是户部和兵部要操心的事了。”
木兰却皱起眉头,想起赖五曾经说的边关打仗时穿的破棉袄和棉里夹芦絮的事。
☆、371。第371章 冬衣
“若是可以,我们给边关做些冬衣送去吧。”
李石沉吟了一下,“倒也不是不行,但不能以江儿和阿文的名义,就用德胜医馆的名头吧,正好,大掌柜在大同府太原府那边都开了分店,做好了衣服直接送过去就行。”
木兰暗自算了一下可以抽出来的银子,摇头道:“我们能拿出来的银子就是这次倒卖药材赚的,其他的要留给孩子们,也不过四万两,满打满算也就能做五万多套,那里现在守边的可是有将近二十万的将士。”
李石好笑,“难道你还想每人做上一套?”
木兰微微坐直了身子,“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李石好奇的看着妻子。
木兰眼里异彩连连,“光我们一家就能捐五万套,那还是我们买的,可若是我们买了棉花和布料自己做呢?”木兰拿过算盘算账,她本来就是做衣服的,对棉花和各布料的价格也十分了解,不一会儿就算出来,道:“起码能多出五千套的棉衣棉裤。”
李石无奈的提醒,“就算我们请人做,这也是要花钱的,而且花的钱未必就少了,还不如直接和制衣铺订做。”
木兰摇头,“我们是做善事,肯定也有人愿意做善事,百姓们也许没有钱捐钱捐物,但一把力气手艺还是有的,而且现在秋收也快结束了,接下来大家也没什么可忙活的了。”
木兰双眼亮晶晶的看着李石,“我们试试吧,说不定有人愿意帮忙呢。”
李石沉默了一下,问道:“你是想让我出面?”
木兰点头,“德胜医馆在江南的名声好,又一直有做善事的义举,由你出面,百姓也比较信服。”
李石打趣的看向木兰,“只怕计划不止这样吧,不然也只多了五千套衣服而已。”
木兰嘴角微翘,“当然,我们府城有这么多富贵人家,他们的善心也不少,别的不说,就是知府夫人也是大善人。”
唐夫人每年都会捐钱捐物给济善堂,因为这个,还得到过皇后的嘉奖。
不论皇后是怎么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钱塘的事的,唐夫人因为做善事被嘉奖是真的。
李石弹了一下妻子的额头,教她道:“你去找唐夫人的时候要谦卑些,最后不要明确说出这个主意,只管引着她往这边想,然后说德胜医馆想要捐出一些衣物就行了,剩下的事情我来办。”
唐夫人远没有她表现出来的那样大方和好说话,相比之下,安宣义似乎更愿意参与到这样的事来。
对于这方面,木兰一向听李石的。
木兰不可能就这样找上唐夫人。
她需要做的准备不少,好在现在大家都忙着秋收的结尾,冬天离他们还有几个月,做准备的时间还有。
木兰先去了淑女坊一趟。
聂家的淑女坊一直屹立在府城,不管京城和府城的权势换了几波,它好似都没受到多大的影响,现在淑女坊在江南不说是第一绣坊,但也一直引领前沿。
聂家的掌柜知道,这有一部分原因是木兰愿意将设计的手艺教给聂家的绣娘,淑女坊才能每年都有新鲜的花样和式样出来。
慢慢的,淑女坊设计出来的衣服也就成了时尚,一般都是从府城传播开去。
好在聂家没有一家坐大的心思,店铺只开在附近三个大城市中,围着府城就不再往外扩张,大家对淑女坊也都比较尊敬。
木兰很久没来淑女坊了,因为用不着。
家里的衣服都是她带着周春做的,很少有出来外面买的,布料却大多是许氏从京城送来给他们的,都是上好的料子,不是御赐的也是千金难买的好东西。
而平时要用到的布料,有时候木兰懒得出来了就制定了颜色和花样叫李石买回来。
所以淑女坊的掌柜看见木兰很是惊讶了一番,然后就恭敬的迎上去,“李太太怎么来了?快里面请。”
木兰微笑着点头,“掌柜好,老掌柜的身体如何了?”
老掌柜是现任掌柜的爹,也是当年收木兰衣服的掌柜,早在几年前就回家荣养了,现在是他儿子接手这个店铺,但他对木兰也还算熟悉。
“老父身体还硬朗,现在正随侍在老太爷身边,前几日还说起李太太呢,说好久没见过太太了。”
木兰抿嘴一笑,“你和老掌柜完全是两个性子,若不是样貌差不多,我还真不信你们是父子。”木兰的眼睛在店铺里扫了一圈,赞道:“今年的新款可真不少,淑女坊今年又要大赚了。”
“再好的衣服也比不上李太太的,李太太的手艺可是坊里的几位绣娘怎么赶也赶不上的。”
掌柜的这句话并不是夸张,而是实话,木兰现在身上穿的衣服就是自己设计,全天下只怕独一份,并不是就没有比不上的,但木兰设计的衣服总有一股活力,是别人所触摸不到的。
旁边正在选布料和订做衣服的太太小姐们也正偷眼看过来。
看到木兰身上的衣服也是眼睛一亮,不认识木兰的就低声询问旁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