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不轻言和谈。
若是没有华夏的崛起,日本人会继续赌下去,直到美国人承受不住巨大的伤亡为止,可身边一个可能会连皮带骨头把日本整个吞下去的华夏,让日本人忌惮不已。
一头是无数的利益,一头是面对美国和华夏夹击下灭国的危险,日本国内也是犹豫不决,各势力各持己见,难以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除非是美国和华夏开战,否则我们即使和谈,也难以在其中得到翻身的机会。”石原莞尔一针见血的指出道。
日本现在投降,虽然也有可能会被美国人利用来对付华夏,但也很可能会被美国和华夏合伙分拆了,至少在消除海军威胁甚至日本的庞大军队前,美国人是不会放任日本再来一次逆袭的。
美国人需要的是狗,不是狼。
现在的日本可不是后世的日本,满心里要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念头,怎么会那么听话被美国人当刀用?不把日本人这只狼训出吃屎的样子来,美国人又怎么会放心用?
“打!”华府的态度很果断。
美国人虽然在马绍尔群岛损失了不小,但完全在心理承受范围之内,比起欧战的残酷来,夺岛之战还算小儿科了。
一个冬天,美国人在大不列颠岛、意大利和北非又折进去了十万伤亡。还寸步未进。相对来说,亚洲的攻城拔寨的这些拿得出手去的战绩还算不错了。
罗斯福也有在亚洲打开更大局面,鼓舞国民的意思。而他手下派系中的那一帮人都是鹰派的角色,更不用说诸如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等人还在日本人手上吃了大亏。
按照美国人的心理。睚眦必报的怎么也得先还打回来,这才是大国国民的气势。
若不是有华夏这个威胁存在,美国国内的那股和谈风潮恐怕连翻都翻不起来。
偏偏这个时候,华夏有了其他的行动,没有再继续进逼菲律宾,而是直接在北方下手了。
4月1日,当日本人和美国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向华夏舰队和日本战舰在南海菲律宾附近角力上时。华夏大军在库页岛登陆了。
去年华夏就陈兵北方,准备夺库页岛。
虽然很多人认为那个时候的天气和环境,根本不适合登岛作战,但谁也不敢说,华夏人就办不到。
毕竟这个世界上,现在玩空降最熟练的就是华夏军队。
屡次吃亏的日本人更是不敢掉以轻心,在库页岛漫长的八个月封冻期内,缺少了日军战舰的及时支援。真的可能会被华夏空降占领。
为了保住库页岛上的石油和众多资源,日本人千辛万苦的又调遣精锐去防御,甚至还勾结了苏俄人。拉来了部分带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志愿者。
可还是被华夏人耍了一道。
华夏发动了大军,却是在南方,把日本人彻底赶出了中南半岛。
之后日本人也陆续的抽调库页岛驻扎的精锐,分别应对南方的战局,最远的甚至派到了马绍尔等群岛上。
要不然,怎么会让美军那么难啃?
日军的精锐部队在经过了那么多年的鏖战后,经过了华夏的削弱,精锐部队已经不多了。那些新兵根本不凑手,即使是那些狂热的脑残小学生们,也只是有激情。没有作战的经验,只会多一些炮灰而已。为了给美国人厉害尝尝,日本人在岛链上投放了很多的精锐。
但日本人的精锐部队就这么多,本土防护需要留一点,避免华夏人真的来一个空降本土。
印缅边境也需要留一些,避免华夏的大军冲垮阿三们的防线。那些阿三真的不靠谱。若是没有日本精锐在其中起骨干支撑作用,恐怕那些防线真要垮了。
即使华夏现在没有进攻印度的意思,只忙着在南洋清理整顿,建立新秩序,但日本人哪里敢掉以轻心?
印度的富饶不是吹的,哪怕日本人只占据了一半,也足够让日本越来越糟糕的经济苟延残喘。
如此一分配,日本的精锐部队已经不够用的了。随着华夏的谋略重心在南方,库页岛的防御也就自然放松了。“整个桦太岛需要彻底站住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桦太岛距离大陆那么近,华夏人或许会海渡吧?”即使有了华夏远距离空降澳洲和乌拉尔的经历,日本还是有些人心存侥幸,“那么华夏人至少也要等到天气暖和了,才有可能登岛吧!”
他们也知道华夏人绝对不会放过库页岛的,只是实力不济,当观察到库页岛对岸的华夏曾经驻扎的军队陆续减少了很多,日本人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况且日本人一边抽调精锐,一边填充上众多的新兵,甚至为了加强在库页岛的防御力量,日本人又陆续运送过去了十多万青壮侨民。和原来的三十万一起,平时可以当劳工和耳目,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组织起来当炮灰。
可正当日本人估计华夏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库页岛有所行动的时候,华夏再一次闪电出击了。
没有了以前的汉和奸耳目,日本人根本不知道对岸军队的虚实。这两年来已经在分基地的帮助下,已经秘密修起来多处机场。根本不需要动驻扎在最前沿的华夏军队,只靠后方的铺天盖地的运输机,华夏就足够再次上演了一场闪电突击战。
在库页岛上的三处机场也去掉了伪装,直接引导运输机机降。
从奥哈到科尔哈科夫,库页岛从4月1日凌晨开始,就到处响起了枪炮声。
即使日本人的驻军人数还维持在15万左右,即使还有大量的日侨民兵帮忙,但军队从来就不是仅仅按人数来对比实力。
1号一整天,华夏空降了2万多人。但仅仅这装备上了装甲坦克半机械化的2万,就横扫无敌,打下了库页岛四分之一的地盘。
即使库页岛上俄国人和日本修筑的堡垒成群,但新兵蛋子就是新兵蛋子,被华夏打了措手不及下,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等到日本人回过神来,华夏军队已经在各地建起了安全空降区,一边建起了防御阵线,一边武装起基地提供的重武器,步步推进的扩大占领区。
现在库页岛沿岸还是处在漫长的冰冻期,根本无法指望日本舰队的大规模支援。
华夏以海参崴发展起了北海舰队,巡游鲸海和鄂霍次克海后,华夏的潜艇和航母到处乱窜,日本人也无法保证一点半点的援军能安然到达。况且在华夏装甲坦克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援军去了也不一定管用。
而且华夏空降直接攻到了科尔萨科夫附近,1号当天就占领了日本人可能通过宗谷海峡支援的几处登陆点。更是绝了日本人援军的念头。
“不用跟他们耗了,趁早绝了小鬼子的念头,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先跟美国人决斗吧!”范种曾经提出过放开这个海峡,把库页岛当做磨盘,把日本本土的部队来一点点的消耗了去,但孟享考虑一阵后,还是否决了。
华夏收复库页岛的举动,肯定会刺激日本人和美国人,但已经失去了历史金光照耀的孟享也拿不准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反应会如何。
他唯有快刀斩乱麻,先在库页岛这个华夏固有国土上边站稳脚跟,再考虑其他。库页岛是华夏不可分割的领土,容不得半点犹豫的强攻也表明华夏的强硬态度和态势。
况且库页岛上的15万日军和40万日侨,以及5万残余苏军志愿者和十来万苏俄侨民,这也足够华夏军队再一次练手拖延时间了。
第925章库页岛上的新兵训练
“吧勾!”一发三八大盖的6。5毫米子弹擦着林星平的K…43头盔飞了出去,吓出了他一身冷汗。
刚从新兵营出来不久的他,依然还记得教官强调了很多次的话,“绝不要指望头顶上的钢盔能挡住步枪子弹!”
即使他不知道K…43头盔是以后世的东德M…56系列钢盔为模板,并依照正在研制B和BII型钢盔德国帝国国防科技学院的钢铁材料配方,由华夏自己大规模生产的国产货,但他却知道从去年开始列装华夏国防军的K…43头盔一向以防护性能强著称。
有人曾以白朗宁大威力手枪15米处直射,竟然无穿透、无裂痕。
但钢盔就是钢盔,它能够挡住部分飞溅的炮弹弹片,能够挡住手枪子弹的中距离的突袭,也或许能够挡住步枪远距离的流弹,但却从来就不是为了直接挡住步枪子弹中短距离攻击而设计的。
“即使步枪子弹穿不透你的头盔,它也能把你的脖子给瞬间折断!”新兵营的教官给他们实弹演示只能折断假人的脖子,但昨天林星平的一个战友却是在他二十米远的地方,被一发莫辛纳干步枪的7。62毫米步枪子弹击中头部。
虽然他的头盔救了他一命,让那颗子弹夹在了钢盔上,没有再穿破他的头盖骨,但瞬间的巨大冲击力还是让他的脑袋软软的耷拉了下来。
若不是跟着的老兵及时喊来了医护兵,恐怕光是那折断的脖子,就能让他窒息死亡。
他们这些新兵是不会直接派到第一线的,最多跟在老兵身后清理战场,并体验一下战场的残酷。
即使没有南方丛林那么危险,但只要是激战后的战场,就肯定会有危险潜伏。
虽然库页岛上的日本兵多数是新兵,但依旧夹杂着一些老兵。在华夏士兵身上吃尽了苦头的他们知道无论是拼火力还是近战,都不可能赚到便宜。于是他们也学会了打游击。他们躲在隐蔽的工事内。或者是废墟中,偷偷的打冷枪,只求在临死前多杀伤几个华夏士兵。
林星平是被躲在六百米外的一棵树上的日本老兵所伤。但可惜这名日本人的狙击技术差劲了点,不说少了远距离一击致命的准确和幸运,单单躲在树上的隐蔽手段,就先断去了自己的退路,剩下的只能是死路一条。
“呯!”带队压阵的陈二狗第一个响起了反击的枪声,并快速的收起他心爱的毛瑟98K狙击步枪,快速的从一个土包后匍匐退开。
即使现在这块大战后的战场上已经布满了华夏士兵。但多年的狙击经验让他养成了习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决不再同一个地方停留。即便是他现在已经挂上了中校军衔,很少去一线参加狙击任务了,但成为了狙击手教官,培训出上百名狙击手的他,身手并没有落下。
树上虽然没有落下人影,但众人在望远镜中的观察下。见到那个把自己捆在了树上的日本士兵已经垂下脑袋死透了。
“汪汪!”一只德国黑背克隆狗狗狂叫着。先冲了过去。正是有这些担当搜索尖兵的克隆狗狗们的存在,使得那些潜伏在暗处的日本人没有了近距离偷袭的机会,也使得刚才的那个日本老兵不得不远距离偷袭,却没有成功。
那只狗狗并没有直冲到树下,而是冲着另一侧的一丛灌木狂啸。
“有敌情!”为没有提前发现异样,而差点导致一个新兵蛋子直接死去而懊恼的带队排长李大志,还是及时清醒过来,向周围的士兵叮嘱道。
不用他提醒。随队的那些老兵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旁边停靠的一辆多功能步兵车快速的调转了12。7毫米的机枪,一道火链打得枯干的荆棘灌木枝四处飞溅,但后边传来的异响很快让机枪停止了射击。
“后边是混凝土,有敌人工事!”李大志向后比划了几个手势道。
不等林星平仔细琢磨那几个手势什么意思,机枪声再次响起,而几个老兵趁势翻过了一侧的壕沟,接着土堆和弹坑的掩护。匍匐着向那边摸过去。
这显然也不是主攻手段,接着逐渐靠过去的多功能战车的掩护,两名背着三个罐子的老兵在逐渐的靠近。
“火焰喷射器?”自从13岁那年第一次看到电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