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无奈父母之命不可违,赵庆诚深呼吸了好几下,也只有认命了,算了,反正他赵庆诚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依靠谁,自己的父亲靠不住,岳家也靠不住,自己还可以好好地靠着科考晋身,为自己搏出一个前程来。
小户人家也有小户人家的好处,起码会孝顺婆母,不会给自己的姨娘脸色看。
待他调整完心态打开那副《秋蝉图》的时候,瞬间就震惊了,这,这真的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画出来的?这虽然是一副秋蝉图,可是在萧瑟的秋景之中,却完全感受不到一丝丝颓废和凄凉,反而让人感受到了那小小的蝉儿那种振翅欲飞的志向,那种高风亮节的胸怀。
很少有画能让人望之而动情的,可是这幅画就是那样一副好画!
欣赏了好一会儿画作之后,又被那首诗吸引住了:“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好诗!赵庆诚拳头紧握,他感觉到这首诗完全说出了他的心声,可是他自己却完全没有才华写出这样一首诗来!
看来,父亲这一次并未昏聩,而是真的捡到宝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有此成就,李家日后绝对差不了,再加上李徽本人就是个好的,这门婚事说得不亏!
“二弟、二弟,你开开门啊,我是泽哥儿!”门外赵庆泽也收到了赵志刚的信件,他的想法和赵庆诚一开初是一样的——觉得自己的母亲一定是使了什么*计,糟践了二弟的婚事了。他自然知道母亲一直在胸中憋着一口气,想让二弟事事不如自己,可是她也不想想,给二弟说了这么一门亲事,丢脸的不光是二弟,就连自己和母亲也脸上无光啊!京城的人家里面还不知道怎么编排母亲呢!
所以他才在一接到信之后就过来找二弟,希望能开导劝慰一下自己的二弟,免得自己的这个弟弟对自己和母亲心生芥蒂。
屋里的赵庆诚正想开门,忽然一怔,鬼使神差地就将父亲寄给自己的《秋蝉图》收了起来,谨慎地藏好。然后才收拾了自己的一脸震惊和兴奋之色,装出有点点不乐意的表情打开了门。
他低头作揖,说道:“大哥。”
赵庆泽一愣,然后笑道:“怎么,都不请我进去坐坐了?”
赵庆诚一侧身,迎了赵庆泽进去坐。然后一直都是赵庆泽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说,想要缓和关系,甚至看着赵庆诚一直不为所动,居然说出来:“你放心,我写信给母亲,让她再好好给你斟酌一门亲事!”
赵庆诚一愣,说道:“大哥,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那个女子何其无辜,父亲已经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我了,现在我们再去退亲,这不是逼着人家去死吗?我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其实父亲已经劝慰过我了,那个女子人才品貌都很出色,宜室宜家,配我挺好的。”
“二弟,你……”赵庆泽无法再说什么了,赵志刚给他们的信里面比给赵志远的信多了一些内容,就是说明了李徽曾经被两次退亲的事情。而且赵庆泽除了收到父亲的信,也收到了一封母亲的信,自然是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如何耍小聪明使得父亲答应的,也已经在永平县城里面光明正大地下过聘了,这门亲事是绝对不容更改的!自己在这里说这些没用的,是不是太虚伪了?
最后,他只能说道:“放心吧二弟,你学问这么好,这次举人试必然高中,能有一个光明的好前程。再说了,我们兄弟间日后就算分家,也还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赵庆诚点了点头,说道:“大哥,千万不要为这件事情烦心,此次下场我们两个要一同高中,再现三年前的荣光,让家人都高兴高兴!”他承认自己是有一些私心的,自己的这个大哥现在对自己很好不错,可是日后自己分家出去单过了,而他日日与他的母亲妻子在一起相处,会不会情分变淡了呢?
如果能让这件事在他心底有所触动,让他一辈子觉得对自己有丝丝的亏欠,或许自己和姨娘日后都会好过些吧。他知道这样做有些不地道,可是为了能给自己和姨娘在嫡支手底下多争取一些生存空间,他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二月初考完了童生试,三月初考完了秀才试,现在已经是四月初,还有一个多月就是六月初的举人试了,自己一定要好好复习,说不定今年能够一鼓作气,在六月初考上举人,然后在11月初的进士科考试之中再次得中进士呢!
大秦朝的科举制度里面,不可能出现同年的童生和秀才,因为童生考试完了之后是不表彰的,要等到秀才试考完之后再一同表彰童生和秀才,所以今科的童生虽然放榜了,但是在秀才试之前无论如何都拿不到学籍,不可能参加今科的秀才试。但是对于举人试和进士科就不一样了。秀才考中了举人之后,会有一个单独的表彰大会,而考中的举人也可以参加同年的进士考试,所以有可能出现在一年之中连中举人和进士的情况,只不过这种事情极少出现便是了。
虽然机会很小,但是还是有机会的不是吗?
第20章 婚期已定
第二十章婚期已定
四月的时候,童生试和秀才试都已经考完了,县学又开始开学了,剩下的举人考试和进士考试虽然被全国的人民关注,但是其中并不包括永平县的众人们。
他们县里自从方夫子这个最年轻的秀才满了35岁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有资格去考举人了。
李鸿过和孟思朝到县学里以后自然去了另一个小班,不再和一帮没有考上童生的学子们混了,他们认识了另外一拨人——那些已经考上童生但是今年没有考中秀才的人——但是满打满算也只有5个人而已。
小班的教学是秦有岩秦夫子,他于经义一项最为扎实,所以被学正大人委以重任。只不过小班里面的气氛很怪异,让李鸿过觉得很不舒服。
或许是因为今科考中童生的李鸿过风头太盛,所以虽然普通大众们对他是很崇拜、很喜欢的,时常把他当成是文曲星下凡。可是当那些曾经也是“天之骄子”,现在却被他一脚踩下神坛的老童生们来说,面对他的时候那滋味可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虽然因为学正大人的赏识和方夫子的关系,没有人在明面上为难他,可是那种微妙的眼神、带刺的话语已经隐隐感受到的排挤,让李鸿过觉得在县学里面过得很不愉快。
与他同科考中童生的孟思朝,本来和他关系还可以,可是因为先前李徽的那个事情也闹得有些不愉快,虽然没有在明面上撕破脸,但是两人现在显然已经不能再在一起愉快的玩耍了,所以李鸿过隐隐感觉到自己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不过好在现在需要学的科目不多,秦夫子每天早上只讲一个时辰,剩下的时间都是让学子们自己看书,或者有问题去问秦夫子,所以李鸿过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个人看书,与其他人的交流不多,眼不见为净,也倒不是那么难熬。
尤为让他感到开心的事情就是张子鸣去了州学念书之后,留在永平县里面的名声不再是前世那让令人羡慕的才子名声,而是声名狼藉的“弃徒”之名,让他心中感到很爽快,同时也知道这都是学正大人的功劳,心中十分地感激学正大人。
秦夫子对李鸿过的学问进度很满意,他发现这个学生在听课之后不仅能牢牢地记住自己所讲授的知识点,而且还能举一反三,问出一些很高深的问题。
而那些问题都是他日后准备再详细讲解的问题,同时又很合秦夫子的胃口,所以秦夫子忍不住提前给李鸿过讲了起来,就是传说中的“开小灶”。
几个月之后,秦有岩觉得自己的学识已经被李鸿过挖空了,十分的不好意思,于是带着李鸿过到了赵学正的办公室那里。
秦有岩十分恭敬地说道:“学正大人,此子不愧您给其赐下的‘敏之’之字,果然是敏而好学、才思敏捷,下官觉得与其他童生一同学习已经难以让他有所提高,同时感觉下官之才难以再点拨得了他了,希望学正大人能批准他自学,同时下官恳请学正大人对他不吝赐教,他一定会成为我们永平县的大才啊!”
学正大人闻言一愣,一般夫子带人过来说这个人适合自学,同时又狠夸一通这个人,那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个学生十分顽劣,我已经不想教了,把他弄走吧,爱干嘛干嘛!另一种就是真心实意地觉得这个学生太厉害了,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的了,再放在这里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看着自己面前满面红光的秦有岩,学正大人认为他并没有对自己说反话,这么说,秦夫子觉得李鸿过比起那些已经考上童生三年或者以上的人对经义懂得更多?
他有些不可置信,一般来说考童生有好的记忆力和聪明才智就可以了,可是考秀才却要难得多,要考对经义已经世情的理解,这个时候年龄就会成为一个至酷,有时候你再聪明,可是年龄如果达不到,还是难以理解圣人的思想的。
于是赵志刚当着秦有岩的面对李鸿过进行了考核,与他进行了经义问答,问了他对好些经义的理解。
没有想到李鸿过对此对答如流,远远超出他的意料之外,也远远超出一个童生的水平。
赵志刚看着他以后惊讶地说道:“真是可惜啊!可惜童生和秀才不能同年赴考,不然敏之你一定是永平县里第一个同年就考中童生和秀才的人!凭着你的这个经义水平,考上秀才简直不再话下!”
思索了一下,赵志刚说道:“这样吧,我批准你自学,同时你可以不住在县学里面,我在我家里给你收拾一个院子,你可以在我的书房里面看书,遇到有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来问我。”
李鸿过已经,说道:“学正大人,这……这太打扰了吧?”
赵志刚摆摆手说道:“别说那些虚的,我们两家现在都是姻亲了,走动一下也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你在方常庆家里能安心地复习备考,在我家里就不行么?放心吧,我让你住的地方肯定清净,不会有任何人、任何是来打扰你的。而且我有一些以前考秀才、考举人的复习笔记收留在书房里面,你也可以看看我当初的备考心得。”
听了赵志刚的话之后,李鸿过很心动,他从小就只在县学、州学和郡学里面念过书,可是他知道他们荻郡的整个教育水平都很落后,远远比不上京城里的国子监,就连赵志刚以前念书的赵氏族学都比不上,如果他能够看看赵志刚以前的学习笔记,感受一下赵氏族学的学习方法的话,这辈子于学问一项肯定能有质的提升。
同时听赵志刚话中语气,李鸿过已经明白了赵志刚知道自己在县学里面被人排挤,担心自己因为那些事情影响了学习的心思,对自己也是一片好心,于是便点头同意了。
李鸿过觉得自己这辈子能得赵志刚的欣赏真是一大幸事,日后一定要好好地报答于他!
同时,他在晚上给自己的母亲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这个情况。他的母亲李蔡氏在李徽定亲以后已经带着李徽和李妍姐妹二人回了武乡老家,在家中给李徽准备嫁衣备嫁。
李徽已经十七岁了,这个时候定亲其实已经有些晚了,她要赶在明年满十八岁之前嫁出去,否则就要被加收“老女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