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人从此为日照大神的子孙所世代奴役呢?
“重光计划”失败了,日本在江苏的势力也被彻底铲除,但这并不影响松尾拓海的心情,在北京,他同样编织了一张巨大的情报网,就算李国勇的部队能够顺利到进入北京城,他也决不会让他们太平的。到那时,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响起巨大的爆炸声,每一个地方都会发生暗杀事件,让李国勇的士兵们从此生活在恐惧里。
他伸了射胳膊,觉得心情舒畅了不少。
蹲在地上的两个车夫,相互对望了眼,咽下了最后一口烧饼,将手伸进了怀里。
松尾拓海看了看表,休息的时间结束了,该进去工作了。这时,他忽然看见两个车夫向他冲来,立刻一丝不详的预感涌上了他的心头,没有任何犹豫,他迅速转身往里跑去。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在日本卫兵还没有反映过来的时候,枪声响了。
随着枪声地响起,松尾拓海一头栽倒在了血泊之中,个子矮点的车夫,迅速抬手撂倒了两个卫兵,高个子车夫上前对着松尾拓海的头部补了几枪。
枪声惊动了不远的日本士兵,一时使馆内外子弹横飞,枪声一片。
见刺杀任务顺利完成,两个车夫转身就走,但很不幸的,一颗流弹打中了矮个子车夫的大腿,他一下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
高个子见状,疯狂的一阵猛射,趁着日本兵躲避的时机,将同伴用力拖到了黄包车后。
矮个子喘息着,鲜血流满了一地:“兄弟,我逃不掉了,你先走吧,告诉王队长,咱任务完成了。”
高个子换了个弹夹,对着慢慢上来的日本人回击了几枪,笑了下:“咱党卫军的情报手册上可从来没有写过,危难情况下可以扔下自己的兄弟逃跑。”
第136章 京城风云(三)
子弹打得黄包车“砰砰”作响,两个装扮成车夫的特工不时地还击上一两枪,日本士兵逐渐围了上来。
矮个子说道:“兄弟,拖累你了。”
高个子换成上了最后一个弹匝,笑道:“有什么拖累的,哥们打死三个小鬼子了,值了。对了兄弟,和你合作,光知道你的代号,死前让老哥我知道下你的真名,将来黄泉道上咱也好叫你的名字。”
打了两枪,矮个子被对方的子弹逼得再次躲到了黄包车后面:“兄弟我叫牛阿三,杭州牛家村人,老哥你呢?”
“你老哥我叫冯大贵,盐城人,嘿,瞧咱这枪法。”看到自己又打个日本兵,冯大贵得意地吹嘘道:“我家里还有个老婆,大前年成的婚,那两个奶子大的,老哥我现在想起来就流口水。他妈的,老子死后,你嫂子她肯定改嫁,也不知道哪个人有福气娶到她。”
牛阿三羡慕地开了几枪:“还是老哥你福气好,我到现在还没尝过女人味道呢。”
冯大贵正想说话,忽然一颗子弹穿过黄包车,没入了他的身体,冯大贵依着黄包车笑道:“兄弟,老哥我要先走一步了,记得给自己留颗子弹啊,别当俘虏,那丢人,老哥在黄泉路上等着你。”
眼泪一滴滴流下,牛阿三拖着条残腿爬到冯大贵身边,拿过他的枪,对着冯大贵的尸体带泪道:“老哥,放心走吧,兄弟不会给你丢人的。”
两把毛瑟枪交替开火,打得日本人无法逼近,很快的,牛阿三发现子弹就快打光了,他长叹一声:“老子下辈子发誓要狠狠地玩几个大奶子女人!”说完他把枪口对准了自己,扣响了扳机。
……
党卫军绝密档案卷宗第八百七十一号记载:
“冯大贵,男,盐城冯家村人,代号272,1904年加入党卫军行动组,1906年2月9日成功刺杀松尾拓海,死于北京,年33岁。家有一妻一子,父母双亡。
牛阿三,男,杭州牛家村人,代号651,1905年加入党卫军行动组,1906年2月9日成功刺杀松尾拓海,死于北京,年24岁。家仅一老母。”
只有这么简单的文字,没有其它任何的资料介绍到两个人,后人甚至不知道刺杀松尾拓海的英雄名字,而帝国方面也坚决否认了与此事有关。
在他们的家乡,他们的妻儿老母每天都在等着儿子丈夫的归来,但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他们等到的,是党卫军发来的人员失踪通知书。
很多年以后,一直等到冯大贵大奶子的老婆带着儿子改嫁,牛阿三瞎眼的老母去世,也始终不知道她们的丈夫和儿子已经为了帝国的事业英勇捐躯了。
其实在帝国的历史上,象他们这样的无名英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松尾拓海之死,让日本公使芳泽谦吉恼怒得几乎抓狂。打从中国出了个李国勇之后,大日本帝国在中国的日子就没有顺利过,在厦门损兵折将,在南京特务组织被来了个连锅端,来到了北京,被誉为日本五十年才出一个的情报天才松尾拓海,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杀,想到将要面对的军部的责问,芳泽谦吉不寒而栗。
谁杀的松尾拓海,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可偏偏没有证据,两个刺客全部死了,尸体上也找不到任何可以证明他们身份的资料,芳泽谦吉想来想去还是要把气发到慈禧的头上,能找到个替罪羊总也能帮自己减轻点责任。
但他一进紫禁城,芳泽谦吉就感觉到了不对,这里乱哄哄的象个菜市场,太监跑,宫女叫,慌乱不堪,堂堂的日本公使来了,居然也没个人接待,带路的侍卫把他带进来,往那一晾完事。
郁闷不已的芳泽谦吉独自转了半天,才算找到了个相熟的太监,在他的带领下,才终于见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这时的慈禧太后,哪里还有半点往日母仪天下的威严,边上的光绪皇帝更是狼狈地耷拉着脑袋,木鸡一样站在一旁,看起来才被训斥过。
对于慈禧,芳泽谦吉是又看不起又希望她在位的时间越长越好,毕竟这个女人虽然昏聩无能,但她带给大日本帝国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她在位,总比李国勇,或者那个当年一力主张要对日开战的光绪皇帝强上千百倍。
芳泽谦吉很明白慈禧的虚荣,向慈禧微微鞠了个躬:“太后吉祥。”
慈禧点了点头:“是芳泽谦吉公使先生啊,今儿个来有什么事吗?”
芳泽谦吉将松尾拓海遇刺的事详细地说了下,接着说道:“对于在贵国首都发生这样的事,我代表日本政府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愤怒,我们要求太后务必交出幕后指使人,不然我们将自行解决,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将随时开进北京”
吃惊的慈禧半天明天回过味来,等听到芳泽谦吉的最后一句话,她倒是巴不得日本军队能来,洋人要的无非就是银子和土地,大清地大物博,赔得起。但李国勇就不同了,李国勇要的是大清的江山,要的是它的脑袋!
见慈禧不说话,芳泽谦吉正色道:“太后,我是代表日本政府在和您说话,我希望您在认真听我的话,否则,将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慈禧苦笑着道:“芳泽谦吉公使先生,您看我这都成这样了,能做出那样的事嘛?至于这事是谁做的,其实你我心里都很清楚,公使先生要让我去抓,是不是实在难为我了?”
芳泽谦吉进来的时候也看到了宫里的情形,他奇怪地问道:“我来的时候,看到宫里非常地混乱,请让我冒昧地问一句,发生什么事了?”
叹了口气,慈禧说道:“叛军就快要打到北京了,我大清军队连连失利,因此我和皇上准备西狩,暂时避开贼军锋芒,以图日后召集勤王之师,恢复大清国都。”
“西狩”两个字实际上就是逃跑的意思,芳泽谦吉还是懂的,但这时,一个主意忽然跳进了他的脑袋,这是上天赐予日本的最好良机啊!只要能控制住了西太后和光绪皇帝,那么就能给李国勇树立一个天大的敌人,甚至在以后还能将中国的命运彻底操纵在日本人的手中。这个突如其来的主意让芳泽谦吉仿佛已经看到了中国在地图上已经变成了日本的那一天。
他不急不慌地说道:“太后,请恕我直言,中国虽大,但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李国勇的叛军,您和皇上又能够逃到哪里去?”
第137章 京城风云(四)
芳泽谦吉的话触到了慈禧的痛处,是啊,中国虽大,但她又能去哪呢?走到哪哪都可能被李国勇抓住,那时候就算李国勇不杀自己,但失去了荣华富贵,失去了权利的她,又怎么能够忍受?
就象看着一条大鱼钻进了自己精心编织好的网中,芳泽谦吉说道:“我倒有个建议,虽然也是逃跑,但却肯定能恢复大清帝国的江山!”
“哦?公使先生请说。”愁眉不展的慈禧象一个溺水的人抓到了一块救命的木板。
芳泽谦吉慢慢说道:“军事上虽然李国勇进展顺利,但他也有势力达不到的地方,那就是满洲。在满洲,大日本帝国有十余万兵力驻扎在那里,在此我代表日本政府诚挚地邀请太后和皇上能够驾临,我们将给与最高规格的待遇!”
先是脸上一喜,接着慈禧就陷入了沉思。去满洲固然是个不错的主意,那里本来就是大清发祥之地,加上有日本人的保护,量他李国勇也不敢贸然前去,性命当然是无忧的了。但是,这么做,等于寄人篱下,处处都得仰仗日本人的鼻息,日子只怕也不会太好过。
见慈禧犹豫不决,芳泽谦吉继续劝说道:“中国有句俗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太后虽然眼下放弃北京,但将来借助我们日本军队的力量,又何尝不能再夺回来呢?”
“大清恢复江山,不需要借助外族的力量!”一直没有开口的光绪忽然说道,对于在甲午海战将自己打得大败的日本人,光绪可从来都没有什么好感。
芳泽谦吉脸色一变。
慈禧勃然变色道:“你这个逆畜,还敢开口,当年如果不是你要搞什么变法,好好的一个大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公使先生那是真心为我们母子着想,你怎么好歹不分?非要让李国勇抓住我们,砍了我们母子的头你才甘心?”
说到这慈禧对芳泽谦吉说道:“公使先生,我决定了,就去满洲,希望一路上的安全也能够得到你的协助。”
芳泽谦吉大喜过望:“没有问题,太后,我这就去安排。”
话没说完,屋外忽然杀声震天,一片“保护皇上”的声音此起彼伏,慈禧几个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就看到李莲英连滚带爬进来囔道:“老佛爷,侍卫和太监们造反啦!”
雪上加霜的噩耗让慈禧呆若木鸡。
所谓的“造反”,就是贺融祥多年来安插,发展在宫内的内线,人数其实也不多,三百来号人,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几十个侍卫,但他们喊出的“保护皇上”的口号,倒一时怔住了许多不明真相的人。
起事诸人趁着宫内不明真相的时候,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接近了储秀宫。也是慈禧命不该绝,这时代苫正好进宫,遇到此事的他没有惊慌,迅速带着大批侍卫赶到,大声说道:“焉有一城尽反者?此些须贼党作乱尔,诸君随我努力杀贼!”
他的话很快让宫内混乱的局势稳定了下来,越来越多的侍卫杀向了起事诸人,起事者以太监居多,根本不是这群如狼似虎侍卫们的对手,很快被屠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余下的三十来名起事侍卫,依仗着手中的毛瑟手枪,盘踞在宫中一角殊死抵抗。这些人本来就是贺融祥发展起来的直系成员,意志顽强,加上火器犀利,代苫一时也对他们无可奈何。
宫内的突发性叛乱,加深了慈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