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善抬起头来,愤恨地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秋鸿亭——”她咬牙叫着他的名字,含泪的双眸之中像是要喷出火来,“你欠我萧家的,欠明少痕的,我要你分分寸寸,一一偿还。”
欠下的,总该是要还的。
从今而后,她要向那些欠下债的,一一讨还他们所欠下的。
她,不要再做懦弱的秋锦容,不再做无用的萧容善。
众叛亲离,她剩下的已不多,还怕失去什么?
她,皆是不怕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后位
瞿云国史记,瞿云一百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易王皇后薨逝,举国哀痛。
正当朝官为群龙无守,急于寻回大皇子冰玄辰之时,却从边陲传来消息,大皇子冰玄辰因病猝死于溪平。
消息一出,震惊朝野。
而这皇位的承位之人,自然成了二皇子冰玄寒,只可惜,易王薨逝之日开始,便无人再见过冰玄寒,自然,便暂时将之摒弃于承位人之外。
而三皇子早在年幼之时便已为夭折,再往下,便是民间呼声最高的四皇子冰玄卿了,而他手中亦握有传国玉玺,自然由他即位便成了名正言顺之事,根本无人去探究玉玺为何会在他手中一事。
瞿云一百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冰玄卿登基为帝,号洐王,封萧容善为后。
黑墨般的内衬衣衫,外头,是用金线镶边绣花的枣红色外袍,衣襟外的宽边绣着金凤衔珠,高高梳起的发髻正中,用银质发针别着大大的一副金凤开屏钗,从金凤嘴中吐出一根珠坠,挂着的一粒红玉粒子正好坠于额间,与挂于发髻两侧的珠坠浑然一体,发髻后方,只是简单别着一双玉蝉,挂着两根红穗,映在黑发之中别样显眼。
脚踩朝靴,容善抬头仰望着高高的台阶,而台阶的上头,便是朝殿的大门。
“娘娘,走吧!”柔儿站于她的身后,轻声说着。
是,如今,她已是皇后娘娘了,不再是秋锦容,更不是那个处处受制的萧容善。她,已是一国之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人敬拜。
然,她却丝毫都欢愉不起来,心如止水,她不知还该为什么而欢喜。
在心中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缓缓地向一侧伸出了手,顺势搭在了柔儿的手上,举步踏上了台阶,向着朝殿一步步地迈去。
那洞开着的大殿门,渐渐显露于她的眼前,满朝的文武百官正立于殿内,迎着她而站着,大殿的深处,那个同样身着枣红色衣衫的男子昂首立着,双眼炯炯有神的与她遥遥对视着。
她看着一身枣红衣衫将他衬得越发肃穆的脸,越是觉得他是天生的君王之命。
而他,亦是一改往昔历代君王延袭而用的明黄之色,改了这暗红的颜色作为他帝王的象征。
松开了搭着柔儿的手,她迈步越过了高高的门槛,踏入了殿内,微扬着头,向着他一步步的行去。
行过之处,百官低垂着头,随她转身,而后看着站于高处的冰玄卿大步迈下御座台阶,到了她的面前。
冠顶外垂落的玉珠隐隐的挡去了一些他的眼神,她只是从珠帘的空隙间看着他的双眼,看着他,向着自己伸出了手来。
她平顺了视线,看到他的掌心之上的一个个厚茧,以及那清晰深沉的纹路,许久,久到这满殿的人都开始不安的燥动起来,她这才缓缓地提起了手来,放入了他的掌中。
他冲着她微微一笑,随即又不着痕迹的敛了去,牵着她的手,踏上了台阶,向着御座高处而去。
容善站于高处,随着他转过身来,垂首向下看去,映入眼中的,却是一个个低垂的头,以及那一顶顶官戴。
“臣等见过皇上皇后娘娘,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众人齐齐大声道贺,曲膝趴俯在地上。
那便是他一直想要的?高处不胜寒,看着他人俯首称臣那又如何,难道,他便不会觉得孤寂么?
身处高位,掌握生杀大权,又有几人愿倾听他的心,又有谁愿与他说尽人间世事、喜怒哀乐!
侧头,她望着身旁意气风发的男子,长叹了一口气。
“娘娘!”
一旁,福公公派人搬来了一把大椅,放在了龙椅的侧后方。
称帝封后,皇后可与帝王同坐朝堂,听堂下百官奏禀国事,却也只有这么一日,待加冕之日一过,皇后便只能打理后宫之事,不得干涉朝政。
而福全搬来椅子的意思,便是要她同冰玄卿一道儿共坐朝堂。只是,这位置却并非是她所求的,坐在上头,她只会觉得无趣。
她从他手中抽回手,却并未走向大椅,而是在众人的注视之中,径直越过了大椅,向着御座一侧行去,从侧殿一旁顾自己离开,抛下了一干人等惊讶得忘了反应,而那冰玄卿却只是望着她远行的背影,闭了闭眼,便一撩袍摆坐在了龙椅之上。
她一路行去,从侧殿而出,唤上了一直在殿外候着的柔儿,领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向着自己的寝宫而去。
穿过花榭楼台,越过花丛盆影,绕过假山之后,那一汪深潭便呈现于眼前。
她放缓了脚步,双眼牢牢的注视着平淡无波的湖水,一边看着,一边由着柔儿牵着自己向房门走去。
他,可有回到那个他来的地方,亦或是,他便这样死去了,若真是那样,却又为何从不曾入她梦中。难道,是他的魂便也被一道困在了这湖内难以挣扎,奈何她却偏偏答应了让他留在湖中陪着自己!直至最后一刻,他仍是在替她着想。
撇开了视线,她进了殿门,而后穿过前殿入了内殿,行过正中的小厅,再入内才是内室。
伸手便扯下了缀于发上的金钗金凤,素净得再找不到任何一物,而后退去了一身显现着皇后身份的衣裳,她从厢底翻出了一袭白衣,白绸白纱,除了白便找不到任何一色。
换下朝靴,顺手从妆台之上取过了一枝花形白玉簪束起了长发,侧头,便瞧见自己映在铜镜之中的身影。
眉间的那一抹哀愁忧痛,这是她唯一能为明少痕的吧。
深吸了一口气,她唤来了柔儿命她备好马车,准备出宫。
“娘娘,此时出宫怕是不妥吧!”
今日才是皇后初登后位,急于出宫,只怕有欠妥当。
“去吧!”
她不愿多言,只是淡淡地对柔儿说了两个字,打发了她出云。
她,只是想再去瞧瞧他曾住过的地方,只怕日后,想再去便是越发越难了,不只是她的身子,还有她的身份,在无形间又都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禁锢。
原来,她只是挣脱了一个困境,又陷入了另一个罢了。
第二百章、明府之行
马车顺利的出了宫门,而后一路快速的驶向明府。
明府,她只是去过几回,每每瞧着那扇大门,她便会想起第一次来此时的情景。
那时,还有如天在,而如今,却连他都离开了。
然,再站于明府的大门之前时,她却惊呆了。
大大洞开着的大门,不停的有禁卫出入,看着那门庭若市的模样,她险些以为是自个儿寻错了地方。
“柔儿,这是怎么回事?”她不解,转过头来问着身旁的明柔儿。
柔儿抬头瞧了她一眼,转而看向那高悬于大门之上的扁额,眼中划过一抹难言复杂的情怀。
“娘娘,如今的明府,已不是那时的明府了。六爷一走,这家,便也没了!”柔儿怔怔地望着,喃喃地说着,“娘娘,请恕柔儿无礼,柔儿真得恨,恨老天为何要让六爷遇上娘娘,若不是如此,这些禁军又如何进得了明府。他们明里打着六爷弑军谋反的旗帜,可私底下,还不是为了明府的钱财而来。这便是当权之人!”
说罢,她转过头来瞧了她一眼,提步便想踏入门内,却被门口的两个禁卫无情的挡住了去路。
“大胆,此处岂是尔等随意能进的,还不速速离去。”
侍卫举起长戟对着柔儿,却不见她丝毫的惧意,只是回过头来看向容善。
而她,仍兀自沉浸于柔儿适才的话中,心不由的越发难过起来。
连柔儿都是如此想着的,而她,又怎能任由着他便这么离去。
轻提着裙袂,她踏上台阶,一步一步的走向门口。
禁军见着她一身白衣素服,便知她是来明府祭拜的,定是有何渊缘,只是他们职责所在,不能放她们入府,只得再次举起手中的长戟,挡下了容善的去路。
“站住!”
容善只是瞧了左右两人一眼,伸手要去推,身后却传来了一道声音。
“住手,大胆的奴才,还不快拜见皇后娘娘!”
她回过头去,见到福公公正急忙的从马车之间钻出身来,在小太监的搀扶之下,颤巍巍的下了车,急奔向门口,双脚急行,还险些将自己绊倒,踉跄了几步,在小太监出手相扶之下才稳住了身子。
“奴才见过娘娘!”他扑嗵的跪在容善面前,引得原本拦着她的两位禁军亦放下了手中的长矛,跪下身来。
她只是垂首瞧了他一眼,撇开了头去:“公公请起!”
“谢娘娘。”头轻轻一磕,在小太监的扶持之下,他站起了身来,却仍低垂着头。
“公公不伺候在皇上身旁,怎么也出宫来了?”
福公公闻声担头,轻轻一笑道:“皇上知晓娘娘出了宫来,想是来明府祭吊明少,怕守卫会鲁莽出言相撞,便让老奴前来替娘娘打点。”
“哦,替本宫打点什么?”她看着他冷笑了一声,“哼,皇上什么都知道,他什么都知道啊!”
她缓缓地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苦笑,伸手拔下了束着长发的玉簪,倾刻间,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般披散在肩头,任由风轻抚而过,吹起的丝丝缕缕相互纠结着。
他什么都知道,却由着这些人在明府进进出出,毁了这儿的一切。
他什么都知道,却口口声声说着要与她一道儿偿还她欠明少痕的债,原来,他便是这么偿还的。
是她傻,才会信了他的话,是她傻啊!
提步,她踏入了门内,而后便是另一只脚。
一切,都变了。
那井然有序的府院,已被翻找的狼狈不已,花落枝残,终归是被蹂躏成泥,万劫不复。
她茫然四望,再也找不到昔日原有的影像,连带的,在她心中的明府,也变得荡然无存。
身旁多了一个人儿,她顺势望去,是柔儿。
她站于她的身旁,举目而望,良久,呆呆地提步向前行去。而她,便跟在她的身后,随着她漫步走遍了整个明府。福公公便一直远远的跟随在两人的身后。
最终,柔儿站在了昔日明少痕书房的小院之前。
那书着明晨轩三字的小扁已是歪歪斜斜地挂在院门之上,随风晃动着,若是风再大一些,随时都会砸落在地上。
院门大开着,小院内的泥土之上,散落了一地的书册。
柔儿急迈进了院内,跪在地上捡起一本又一本的书册,牢牢地捧在怀中。
容善随她捡着书,热泪潸然而落。
这,原都是少痕最为珍视的东西,而如今,却被随意弃之在外,任雨淋,任风吹。书册还能捡回,而它的主人,却是再也难寻。
“娘娘!”
她闻声,轻缓地抬头望去,见柔儿兀自望着怀中抱着的书册,喃喃地说道:“娘娘,柔儿要离开了。”
“离开?”她同样是怔怔的望着柔儿,惊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