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79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晨皓苦笑了一下,说道:“54军正在攻打安拉阿巴德,77军即将到达瓦拉纳西,空降163旅马上就要出动,我们的运力很紧张,哪有那么多的力气去照顾三十多万战俘。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印军晚点投降。”

“这可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事情。”

“也是,我尽量安排。”

裴承毅点了点头,没再跟袁晨皓罗嗦。

前线指挥部调整部署的时候,远在数千公里之外,载着美国国务卿萨利文的商务专机降落在了戴高乐国际机场的跑道上。前来迎接他的不是法国总统、也不是法国总理,而是法国外交部的一名高级官员。虽然还没有见到法国总统,但是法国政府的接待规格已经让萨利文心灰意冷。

从机场前往总统府的路上,萨利文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国内的那些混蛋为什么会把这么简单的事情搞砸?

日本战争后,欧盟与美国的关系逐渐疏远,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美国独吞印度市场,让欧洲几大财团非常气愤,也让那些指望在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的欧洲选民非常气愤;又比如美国一直在暗中阻挠欧洲政治一体化,让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积极推进欧盟实现政治统一的欧洲大国对美国心存戒虑,甚至让几个欧盟主要成员国密谋将亲美的英国踢出欧盟;又比如美国利用北约对付俄罗斯,让那些具有双重身份的欧盟成员国不得不替美国承担俄罗斯的愤怒,导致欧洲安全局势恶化。

中国的因素也不能忽略。与美国反对欧盟实现政治一体化相反,除了在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做些无关大雅的小动作之外,中国一直支持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2029年,王元庆访问欧洲5国的时候,中国国家元首就向法国总统、德国总理、意大利总理承诺,欧盟实现一体化之后在联合国席位不会发生变化,中国仍然承认欧盟各成员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并且积极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掉这些表面现象,影响欧盟立场的还是经济问题。全球性大萧条退去之后,世界各国陆续降低贸易门槛,贸易迅速复苏。在贸易政策上,中国采取了分别对待的政策,除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夺市场与资源之外,中国首先降低了对同盟国的贸易门槛,以签署双边,或者地区性多边贸易协议的方式帮助盟国走出经济困境,其次就是降低针对欧盟的贸易壁垒,加大与欧盟的贸易往来。为了拉拢欧盟,中国甚至单方面向欧盟开放了部分国内商品市场。这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极大的改善了中国与欧盟的关系,让上千万欧洲人获得了就业机会,也对欧盟各成员国的政治产生了影响。别的不说,大萧条结束之后,22个欧盟成员国中,19个成员国的左翼政党由在野党变成了执政党,右翼政党保住了执政权的3个国家分别是捷克、匈牙利与比利时,而这3个国家在欧盟的影响力并不大。政权更迭必然导致外交政策全面转向,欧盟向中国靠拢自然在所难免。

与中国的经济贸易政策相比,美国的政策几乎没有可比性。除了针锋相对的在全球范围内与中国争夺市场与资源之外,美国压根不敢像中国那样,向急于通过出口振兴经济的欧盟开放本国市场。原因很简单,“美国制造”与“欧洲制造”存在很大的共同性,如果开放本国市场,欧盟企业可以利用在中国市场上获得的巨额利润,压低出口美国的商品价格,挤垮美国企业,让上千万选民失去工作。不管是共和党执政、还是民主党执政,都不可能为了拉拢欧盟而让选民丢掉饭碗。中国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至少没有美国那么突出,因为中国早已占据科技制高点,在产业链上与欧盟的共同性相对较少,欧盟出口到中国的商品要么更加便宜,要么中国企业不生产,基本上不会出现与中国劳动者抢饭碗的问题,中国政府自然不需要过多的考虑贸易对本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布兰迪诺上台后大搞“产业振兴”,正是希望借助科技推动产业发展,避免与欧盟直接竞争,让美国成为与中国处于同一水平的产业大国。

问题是,任何计划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

欧盟把2040年订为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最后期限时,美国却受国内因素限制,无法及时调整政策,不得不想方设法的阻挠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虽然受民族、文化、宗教、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等因素的影响,美国与欧盟仍然很亲密,但是萨利文知道,如果美国不能及时调整政策,满足欧盟的政治需要,美国与欧盟迟早会分道扬镳。民族、文化、宗教这些东西只是浮在表面的现象,而不是内在的本质。要知道,两次世界大战都由西方世界的内在矛盾引发,白种人并不是铁板一块。

在伦敦的几天,萨利文就亲身感受到了欧洲发生的变化。

虽然英国一直是美国最忠诚的盟友,也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但是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对英国在政治一体化上的异议已经厌烦透顶,如果不是英国在日本战争后正式启动加入欧元区的谈判工作,恐怕英国已经被踢出欧盟。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提出实现政治一体化的具体时间表,将2040年订为最后期限,针对的就是英国。按照时间表,如果英国不能在2038年之前与启动加入政治一体化的谈判工作,欧盟就将抛下英国,率先实施具有排他性质的区域性政治一体化。从英国在加入欧元区的谈判中遇到的困难来看,如果错过了第一轮政治一体化浪潮,要想在今后加入欧盟大家庭,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法国等几个欧盟主要成员国绝对不会让英国坐享其成。

在“入欧”还是“入美”的问题上,英国政府的态度很矛盾。

工党政府并没完全抛弃跟着美国走的政策,问题是,跟着美国走到底能够获得多大的好处?虽然萨利文代表布兰迪诺,明确表示将在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问题上支持英国,尽一切可能的压制阿根廷,但是英国关心的不是南大西洋上的那座荒岛,而是如何跟上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保证英国的国际地位。

换句话说,如果英国被欧盟抛弃,就算仍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仍然是得到全世界承认的核大国,受经济发展吃力、采取单边政策、国家发展缺乏活力等等因素影响,英国很有可能在20到30年内,由现在的二流强国沦落为三流国家。到时候,就算英国仍然是发达国家,其国际影响力都将大大降低,国家利益也将受到影响。

不得不承认,英国站在了三岔路口上。

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在英国加入欧元区的谈判上开出巨额价码,正是要借经济问题打压英国,让英国在政治一体化上做出让步,甚至逼迫英国转变路线,摆脱美国,加入欧洲大家庭。

会见萨利文的利候,英国首相的态度非常矛盾。

实际上,思想矛盾的不仅是英国首相,还有所有英国人。

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加入欧元区的谈判前,英国天空电视台就做了一次随即问卷调查,虽然82%的英国人认为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英国的国家安全,但是超过74%的英国人认为加入欧洲大家庭才能促进英国经济发展。

安全,还是经济?

英国必须在这两个问题中做出选择。

如果在20年前,英国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但是现在,绝大部分英国人会在选择前有所犹豫,然后大部分英国人会选择后者。

工党能够在大选中击败保守党,就是英国人做出的选择。

虽然工党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表现不佳,在随后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大萧条中更是连犯错误,随后在大选中被保守党击败,成为在野党,但是保守党在大萧条期间的表现比工党还要糟糕,英国选民最终还是选择了工党。而工党能够再次成为执政党,与英国的经济走向有很大关系。

按照大部分英国人的观念,如果输掉经济,就算得到安全,英国也是三流国家。

更多的英国人相信,如果英国沦落为三流国家,不但不会得到欧洲国家的尊重,也将失去美国的重视。只有一个经济强大的英国,才具有足够的发言权,才能切实有效的维护国家利益。

针对这一情况,在野的保守党已经率先调整政治纲领,喊出了加入欧洲大家庭的口号。

工党政府能够无动于衷吗?

英国的事情已经让萨利文头痛不已,而他现在要面对的是从来没向美国低头的法国。

接到布兰迪诺的电话,萨利文就不大看好巴黎之行。

如果舆论对美国更加有利,也许巴黎之行还有点希望。

现在的问题是,舆论对美国非常不利,预想中的国际压力没有对准中国,而是对准了印度,也对准了站在印度身后的美国。

萨利文离开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的时候,就有上千名英国人到机场抗议,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向印度提供武器装备,撤回驻印军事人员,敦促印度尽快结束战争,惩戒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凶手。

印度东北地区发生的事,与美国有什么关系?

虽然萨利文不用向那些举着标语牌的英国人做出任何解释,但是他必须在巴黎向法国总统做出解释。

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也是一项无法完成的工作。

第133章 逢场作戏

美国国务卿前去会见法国总统的时候,王元庆在元首府接见了法国驻华大使。

虽然王元庆已经安排外交部在欧盟展开外交行动,向各个成员国递交外交照会,但是为了表示对法国的尊重,他还是单独接见了法国大使。

因为法国大使在共和国生活工作了10多年,能说一口比王元庆还要标准的北京话,又不是正式会晤,所以王元庆没让焦魃山安排翻译。对此安排,法国大使没有提出异议,毕竟王元庆的英语与法语都不太好,用中文交流,能够更加准确的交换意见,避免由语言障碍产生麻烦。

必要的客气之后,法国大使首先进入主要话题,即共和国的战争目的。

王元庆故意沉思一阵,让法国大使相信,他没有草率应对,给出了郑重答复。”我们首先得承认,锡金问题不但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众多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还是南亚地区民族矛盾的冰山一角,最突出、也最具有代表性。事实已经证明,南亚地区的民族矛盾非常突出,不但影响到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还制造出了让整个人类文明蒙羞的人道主义灾难。自从我国在联合国提出恢复锡金的成员国地位之后,我国就提出了包括和平谈判在内的多种解决方案,也提出了帮助锡金建立正常国家秩序的行动方案。大使阁下应该非常清楚,采取军事行动前,我国多次敦促印度做出正面答复,为和平解决锡金问题尽到了最大努力,哪怕只剩下最后一线希望,我国都不会采取军事行动。事实证明,如同霸占我国藏南地区数十年一样,印度不但没有就和平谈判解决问题表达出一点诚意,也没有为和平做出任何努力。采取军事行动,是我国的最后手段,也是最迫不得已的手段,如果有其他选择,我国就不会采取军事行动。”

法国大使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但是就我所知,贵国军队驱逐了锡金境内的印军后并没立即停止军事行动,还攻入印度境内,扩大了军事打击范围。元首阁下,如果贵国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