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丈,看您不像庄稼人呀!”元氏随口问道。
“哦,年轻的时候在外漂泊多年,如今在潞州城做私塾先生。”
“啊!原来是夫子呀,奴家怠慢了!”
“李夫人,恕我冒昧,不知李小郎君的父亲……”刘玄突然问道。
裴岳突然停了下来,在原地一动不动。
元氏心中也是一阵慌乱,但面上却显出悲戚之色:“长安二年,夫君随陈都督征战,在茂州阵亡了!”
元氏说的自然是假话,但却毫无破绽。
长安二年十月十四,吐蕃器弩悉弄率领一万多人马进犯茂州,都督陈大慈与吐蕃军队四次交战,大胜。吐蕃派使臣论弥萨请和。此役大唐战死数千人,刘玄如何得知其中是否有元氏的夫君。
元氏似乎真的想起了自己的夫君,眼圈不由有些红了。
刘玄长叹一声,正要说话,李陶却插话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历朝历代都是如此。阿娘,您不用伤心,陶儿会陪着阿娘的!”
元氏心情陡然变好,她亲昵地望着儿子:“阿娘听陶儿的话,阿娘不伤心,阿娘还等着将来跟着陶儿享福哩!”
刘玄听到李陶的话,心中却无比震骇。一将功成万骨枯,刘玄没有想到,李陶居然随口就能说出如此贴切的诗句来。
难道此子是神童不成?刘玄突然又想起了刚才在山上的惊异,于是走到李陶面前蹲了下来,郑重其事地询问道:“李小郎君,你告诉我,这句话……”
问了半句,刘玄却又打住了。因为,他又有了新的发现:刚才李陶在地上并不是在胡写乱画,而是很工整的写下了一些字符。
刘玄仔细辨认着,其中一些毫无疑问是汉字,只是与自己所熟悉的汉字有所不同。还有另外一些符号,饶是他学富五车也压根没有见过。刚刚被自己按捺下去的好奇之心,再一次升腾而起。
李陶见刘玄看向自己浓浓地狐疑目光,心中暗道一声:糟糕!
李陶刚才在地上写的是所需要的物什器具以及各种开销支出。他用的是后世的简化汉字和阿拉伯数字,刘玄自然认不得。
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坦坦荡荡。李陶明白,既然李陶已经生疑了,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当然,他还没傻到主动承认自己是穿越而来的地步。
想到这里,李陶指着地上说坦然道:“刘老丈,这些都是在我自己瞎写的东西,且勿见笑!”
怕刘玄追问,李陶赶忙打岔向裴岳问道:“岳伯,咱家还有多少钱?”
裴岳没想到李陶居然问了这么个问题,一时愣住了。旋即领会李陶的心意,赶忙答道:“大约只剩下二十五贯了!”
“二十五贯?”李陶喃喃自语。
他又在地上划了一会,然后抬起头来对裴岳郑重道:“岳伯,这二十五贯先拿出来,我有用!”
听了李陶的话,裴岳连丝毫犹豫都没有:“好的,小主人!”
第七十五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刘玄在一旁觉得惊奇,他很清二十五贯钱对于李陶这样的家庭意味什么,那是他们全部的财产。
他善意地提醒元氏:“李夫人,你打算就这样把钱交给李小郎君?”
“是呀!”
“为什么?”刘玄不解元氏的大方。
“因为陶儿是我儿子呀!”
刘玄一听,这算什么理由?他接着劝道:“李小郎君只是个孩子,这万一……”
“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相信他!”元氏很幸福地固执己见。
刘玄彻底被这娘俩打败了,只好不再说话。
“铁锅、灶具、碗筷、竹签、调料,嗯,还要发放广告传单……”李陶嘴里在咕哝着。他满脸喜气的对娘道:“阿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明天我就……”
说到一半,李陶突然闭嘴了,立在当场呆住了。
元氏见李陶如此模样,大惊失色,赶忙过来蹲下身子搂着李陶:“陶儿,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看着元氏焦急的模样,李陶这才意识到自己吓着阿娘了。他强装笑颜道:“阿娘,没事,陶儿跟您闹着玩呢!”
元氏嗔怪的掐了一下李陶的脸蛋:“吓死阿娘了!”
李陶从娘的怀里挣脱出来,若无其事地低头在院中溜达,心里却不断地盘算。
李陶有些挠头,千算万算却忘了一点:他们是逃难之人,在家里倒还无妨。可若是去县城采购东西、进行广告宣传等一些出头露面的事情,说不定会有大麻烦。刚刚有了落脚之地,李陶哪敢再去冒这个险。
这可怎么办?李陶不希望自己的计划中途夭折,他冥思苦想起来。
刘玄一直冷眼旁观着李陶的一举一动。刚开始,他见李陶一惊一乍的,以为他又要耍什么花招。可是后来,李陶安慰阿娘,刘玄分明看出是在强装笑颜。此刻,李陶在院中无所事事的漫步,刘玄从他的神色中读出一丝焦虑和烦躁。
刘玄的目光随着李陶的身形来回转悠,就在刘玄心存疑惑之际,李陶突然停下了脚步,他把目光投向了刘玄。锁定、打量、思索、狡黠,李陶的目光在不断地变幻当中。
刘玄被李陶看的浑身发冷,他高度戒备,随时准备应付李陶的出招。
“刘老夫子,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看行吗?”李陶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
李陶见刘玄不答话,只是戒备地望着自己,也不在意,继续问道:“刘老夫子,您在私塾先生每月的工钱是多少?”
“你问这个干嘛?”刘玄狐疑道。
“只是问一下,怎么?夫子,不方便说么?”
“十贯钱!”刘玄随口道。
“十贯钱呀!老夫子,打个商量如何?”李陶继续笑眯眯的看着刘玄。
“商量什么?”刘玄丝毫不敢放松戒备。
“你辞了私塾差事,我请你给我做工,每月给你二十贯钱如何?”李陶终于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玄没想到李陶竟然打得是这个主意,一时傻在那里哭笑不得。
元氏和裴岳听罢,心里也是“咯噔”一下:这下可坏了。
没错,李陶的确是想雇佣刘玄。既然自己和阿娘、岳伯都无法出头露面,那就必须找一个可以出头露面之人。李陶并不认得别人,虽然他和刘玄不是很熟,但也算是认识。再说了,刘玄已经五十多岁了,放在家中相对比较安全。最重要的是刘玄识字,而且颇有学问。这年月在农村想找个识字的人真的很难,李陶很多的意图和想法都来自后世,没有文化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无法达到李陶想要的结果。当然,这些想法他不会告诉刘玄的。李陶相信,是人就会有弱点,只要找着刘玄的弱点对症下药,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刘玄在不久后将会成为自己的雇员了。
李陶见刘玄没有反应,他又开始加码了:“每月三十贯如何?”
刘玄脸上的苦意更浓了:自己难道缺钱吗?居然被一个小孩子讨价还价了。
看着刘玄不为所动,李陶意识到刘老先生对钱似乎不不感兴趣。那刘玄对什么感兴趣呢?李陶思考了一会,他觉得刘玄既然是文人,那么应该对做学问有兴趣。
于是,李陶又换了一个话题:“老先生,我这里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学问,我雇你给我做工,然后我把这些学问交给你,如何?”
刘玄一撇嘴,心道:虽然,你有些本事,但给我教学问,还嫩了点。
李陶见刘玄的神色,知道他不相信,看来自己得先露一手才行。
“刘老夫子,若是不信,可否验证一番!”李陶提议道。
“行呀,李小郎君,如何验证?”刘玄不服气道。
元氏一边做着绣品,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这爷俩你来我往地斗嘴。
“刘老夫子,刘禹锡的《陋室铭》您可知道?”李陶询问道。
刘玄一翻白眼,有这么问话的吗?自己怎么会不知道刘禹锡的《陋室铭》呢。
“刘老夫子可否写下来?”李陶递过一根木棍。
刘玄也不客气,接过木棍就在地上写了起来。不一会,《陋室铭》八十一个字的呈现在李陶眼前。李陶看着地上那苍劲有力的字,暗暗点头:不愧是私塾先生,写了一手好字。
“刘老夫子,你看好了!”
说罢,李陶也拿着一根木棍,在刘玄的字里行间开始写着什么。不一会,李陶将木棍丢在一边拍了拍手:“大功告成!”
刘玄看着李陶在自己的字句后面加了许多符号,不解的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标点符号!哦,就是句读!”
李陶给刘玄一一讲解起来:“看,这个是逗号,表示一句话意思没有完。这个是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了。这个是感叹号,表示喜怒哀乐等情感。这个是问号……”
李陶的说得简洁明了,刘玄很快就听明白了。作为文人,他心里非常清楚,李陶的这些标点符号确实非常实用,如果能推广开来,将有划时代的意义。刘玄现在对李陶的感觉,已经不能仅仅用感兴趣来形容了,他觉得李陶就像一个挖掘不尽的宝藏,总会给他带来许多新鲜和惊喜。
第七十六章 买一送一
“怎么样?刘老夫子,同意不同意?”李陶满脸渴望的看着刘玄。
刘玄摇摇头。虽然看上去他面无表情,但心里却乐开了花:不把你肚里东西榨得干干净净,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刘玄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这可怎么办?
突然,李陶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无意中发现刘玄似乎在忍着什么,而且忍得很辛苦,他的嘴角总在不时的上翘。
李陶搞不明白刘玄是怎么回事,等等,这是在笑呀。
刘玄在忍着笑,可他为什么要忍着笑呢?李陶突然明白了:刘玄在耍自己呢。他早就在心里应下了这份差事,装着不为所动目的就是为了坐地起价。
李陶心里那个气呀,没想到这个刘玄太狡猾了,居然装的这么像,差点把自己给忽悠了!
“哦,那就算了吧!刘老夫子,您请回吧!”李陶下了逐客令。
形势陡转使得刘玄一时不知所措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刚才自己还像个宝一般,现在突然成了没人要的草了。
李陶见刘玄愣在当场,心中暗暗一笑,嘴上却对元氏说道:“阿娘,我饿了,做饭吃吧,咱就不留老先生了!”
刘玄一听,这不是要赶我走吗?这怎么能行呢,自己心思岂不白费了!他赶忙摆手道:“别,李小郎君,你刚才不是说要雇我吗?”
“是呀,是你自己不同意的!所以,现在我不雇你了!”李陶理直气壮地回答道。
“李小郎君,我现在同意了!”
刘玄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你同意了,可我现在不同意了!”李陶摇摇头。
“为什么呀?”刘玄不解道。
“因为我想来想去,觉得你不值得我出那么多钱!”
“那你愿意出多少钱?”
刘玄问道。
“每月三贯钱!”
“啊!”刘玄呆住了。
虽然说刘玄对钱并不在意,可是自己的身价一下子从三十贯跌到了三贯,也让他觉得很不爽。
李陶见刘玄又不说话了,撇撇嘴道:“爱干不干,不干我去请别人。”说完,又对着元氏说道:“阿娘,咱们吃什么呀?”
“陶儿,阿娘给你擀面条吃!”
“喔!太好了!”李陶欢呼起来。